IDF簡介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0:51
IDF簡介

小滬尾  於 2000年05月21日 12時43分
發表內容:

IDF為台灣自製的二代戰機﹐也是空軍最早完成戰備的機種﹐其性能諸元大致介紹如下﹕
尺寸﹕翼展﹕8。53M 全長﹕14。48M
動力﹕TFE-1042-70(美軍編號F125)﹐無後燃器推力6025LB,後燃器全開最大推力9460LB
最大爬升高度﹕ 16760KM
極速﹕1。7馬赫
射控雷達﹕GD53(APG67ER)﹐TWS(掃描時追蹤)距離據推估為70KM﹐能同時追蹤10個目標並優先攻擊4個目標
預警系統﹕ALR-85(V)
標準武器﹕M61 20MM機砲﹐天劍一﹐二型各2枚

幾個值得一提的事項﹕
1。由於當初設計時美國只提供推力不足的TFE-1042發動機﹐台灣方面除了持續改良發動機推力外﹐並在機身結構上下頗大的精簡工夫﹐使得其在75%的載油量下掛載天劍一﹐二型各2枚﹐或4枚天劍一型時﹐其推重比大於1﹐具備相當能力的空對空纏鬥力。
2。迴轉半徑與F16同﹐為362M﹐是MIG21系列的1/2
3。ALR-85(V)預警系統為現階段最先進的預警系統﹐除了優異的大量信號處理功能外﹐模組化的設計可提昇為ALR-85ESM﹐作為電子情報支援用途﹗
4。TFE-1042-70發動機可靠度極高﹐故美軍經審慎評估﹐編號為F125﹐其平均大修時數最少為2000小時﹐該發動機曾有後續推力提昇計劃﹐為TFE-1088﹐據評估可增加30%
5。進氣道的特殊設計﹐致使遮蔽發動機﹐而達部份匿蹤之效
6。根據97年空軍的測試﹐IDF於5秒內發射2枚天劍二型﹐同時擊落70KM外﹐不同方向逃跑的靶機。

幾個重大缺點﹕
1。由於因發動機推力不足﹐致使在機身結構上下頗大的精簡工夫﹐即使在推力加大的情況下﹐掛載量提昇有限﹐以及並無太多空間安置主動電戰干擾裝置﹗
2。由於自製及美國方面技術保留﹐配套的對地攻擊武器﹐系統選擇性貧乏﹐由其以低空攻擊為最﹗

大致評估﹕IDF為稱職的防禦戰機﹐防守台海有餘﹐深入打擊敵境目標能力不足﹗

對可能敵手的評估﹕

IDF VS SU27﹕
中國所有的及未來會有的SU27系列為﹐SU27SK﹐SU27SMK﹐SU30MK等3種﹐SU27SK為初期引進機種﹐數量72架﹐配備N001空用雷達﹐無TWS(掃描時追蹤)能力﹐故無法發射R77等主動雷達空對空飛彈﹐但配有高偏軸線短程紅外空對空飛彈﹐加上原有的優異空氣動力設計﹐如虎添翼﹗

SU27SMK為俄羅斯授權中國生產的機種﹐數量250架﹐與SU27SK最大不同處為配備改良N001空用雷達﹐有TWS(掃描時追蹤)能力﹐故可發射R77等主動雷達空對空飛彈﹐但雜訊處理能力差﹐有效TWS距離約為50KM﹐甚至更少﹗
SU30MK為對地攻擊機種﹐配備ZHUK27空用雷達﹐性能優於以上兩種系統﹐發射功率大﹐但雜訊處理能力不行﹐有效TWS距離約不超過70KM﹗

若IDF遭遇這些機種﹐視距外擊落SU27SK勝算極大﹐但近距遭遇﹐IDF雖可以小迴轉半徑在內圈咬住SU27SK﹐但若無法在短時內擊落SU27SK﹐則被SU27SK擺脫﹐並以高偏軸線短程紅外空對空飛彈擊落的機率頗大﹗
至於SU27SMK﹐視距外﹐IDF仍佔優勢﹐近距遭遇與SU27SK同﹗
與SU30MK遭遇﹐現加裝AIFF(先進敵我視別器)的IDF略佔視距外優勢﹐若妥善利用地面雜波則更佳﹐近距遭遇與SU27SK同﹗

IDF VS J8II/M﹕
J8II/M本身是一種稱職的高速攔截機﹐但因為過大的迴轉半徑(950M),差劣的機動性能(只能作最大6。9G的動作﹐IDF可作9G﹐SU27可作10G)﹐近距遭遇即使配備高偏軸線短程紅外空對空飛彈也不是IDF對手﹐於視距外﹐其配備的ZHUK8II型空用雷達性能比N001改者差﹐故視距外佔相
當大的劣勢﹗

IDF VS J7MG﹕
由於J7先天機身嬌小﹐故無法安裝大型空用雷達﹐視距外能力據信劣於J8II/M﹐或不被認為有視距外能力﹗
在近距遭遇方面﹐J7MG的纏鬥力為MIG21家族中的佼佼者﹐雖然迴轉半徑700M大於IDF﹐但其配備高偏軸線短程紅外空對空飛彈使得IDF在近距遭遇勝算不大﹗

幾個值得一提的﹐若J7MG飛至台灣與IDF纏鬥﹐由於載油量不夠﹐若未能馬上擊落IDF﹐極可能因纏鬥過巨﹐導致油量耗盡墜毀﹗反之﹐IDF若至大陸與J7MG近距遭遇﹐若未能馬上擊落J7MG﹐則不佔任何優勢﹗


從以上的討論﹐目前情況﹐IDF是稱職的防禦戰機﹐在未來的改進上﹐首重高偏軸線短程紅外空對空飛彈及頭盔瞄準具的配備﹐才可在近距遭遇上立於不敗之地﹐至於在視距外優勢的保持﹐應加強資料鏈的連結﹐使IDF可在不開啟空用雷達的情況下﹐於安全的遠距執行攻擊﹗


--------------------------------------------------------------------------------


Happy  於 2000年05月22日 05時04分
發表內容:

Cool~


--------------------------------------------------------------------------------


小滬尾  於 2000年05月22日 11時35分
發表內容:

再補充一些資訊﹐
1。GD53型雷達的平均故障間隔為235小時﹐而SU-27的ZHUK27型只有120小時

2。另外﹐SU27戰機的發動機每300小時就得大修﹐甚至完全更換﹐而發動機的重大維修以及生產完全由俄國控制

所以﹐在戰備的妥善率﹐SU27遠不及IDF﹐戰爭拖越長﹐對中國方面也是不利﹐還有﹐由於俄製發動機大修間隔過短﹐對SU27飛行員的訓練﹐造成相當大的限制﹐故對中國方面而言﹐要完全發揮SU27戰力﹐不甚樂觀﹐反而J7MG的飛行員較有更佳的戰技﹗


--------------------------------------------------------------------------------


VOR  於 2000年05月22日 19時50分
發表內容:

偶可以轉貼嗎﹖^_^


--------------------------------------------------------------------------------


小滬尾  於 2000年05月23日 09時33分
發表內容:

V兄﹐
沒問題﹗
BTW﹐小弟忘了你的站址﹐能否再貼一次﹖


NO:27_1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0:52
Re : IDF簡介

小滬尾  於 2000年05月23日 10時15分
發表內容:

順便聊聊F16的採購﹐
個人在感情上也是極不願採購F16﹐寧可增大IDF的推力﹐如TFE1088﹐但是﹐如果經過一些理性的分析﹐F16有些相對IDF的優點﹐
1。配套的各式系統完備﹐從空對空﹐對海﹐對地﹐電戰﹐通通具備﹐加裝LANTRN導航夾艙可超低空貼地攻擊﹐所以﹐在功能及研發成本的考量﹐對想建立強大空中打擊力的空軍﹐實在很誘惑﹗

2。F16推出已快20年﹐累積可靠度高﹐失事率低﹐相較IDF前無古人﹗實在有說服力﹗

理論上﹐以上分析正確﹐也具說服力﹗

只是沒想到

1。美國人賣武器GGYY﹐一次不給全功能的東東﹐各項裝備﹐分開出售﹐不但可一隻牛剝好幾次皮﹐而且要不要剝﹐隨他爽﹗

2。更沒想到﹐以前以可靠度高出名的美國武器F16﹐妥善率居然不及IDF﹐其實這是美國產業界共有的品管問題﹐只是沒想到﹐軍工業也。。。

往者已﹐來可追﹗國產武器的研發自製還是不可斷﹐或許有人認為資源有限﹐故不大力支持自製﹐事實上﹐善加規劃資源﹐如很容易外購者則不自製﹐研發自製的重點放在攻擊性武器﹐因為外面很難取得﹐而且也是我們的必要﹐我們作不出﹐沒人會賣﹗

至于第二項﹐大聲向有品管問題的美國武器說不﹐或許有些人怕得罪老美﹐那難道我們的使用人員就命不值錢﹐跟老美打交道﹐越是忍讓﹐越被軟土深掘﹐自己的權利都不去捍衛了﹐還能妄想別人能為你設想嗎﹖﹗


--------------------------------------------------------------------------------


VOR  於 2000年05月23日 17時27分
發表內容:

小滬尾兄﹕
我的站﹕
http://members.xoom.com/vortaiwan/index.htm
上面那篇我已轉載、隻字未改,只是加了幾張圖﹏ ^_^


--------------------------------------------------------------------------------


小滬尾  於 2000年05月24日 09時05分
發表內容:

V兄﹐
插圖配得好﹐偶喜歡﹗
那個J7的圖正是J7MG。


--------------------------------------------------------------------------------


台灣子民  於 2000年05月31日 00時33分
發表內容:

小滬尾兄 :
可以介紹一下飛彈嗎
劍一、劍二、天弓一、二型、還有雄二。

呵~~~~
偶好像有些兒給他貪心說 ;p


--------------------------------------------------------------------------------


小滬尾  於 2000年05月31日 04時28分
發表內容:

台灣子民兄﹐
小弟會找個時間開欄作個介紹﹗


--------------------------------------------------------------------------------


東門慶  於 2000年05月31日 13時51分
發表內容:

小滬尾
你有定SEEDNET 的尖端科技軍事電子郵報嗎???


--------------------------------------------------------------------------------


小滬尾  於 2000年06月01日 12時41分
發表內容:

>你有定SEEDNET 的尖端科技軍事電子郵報嗎???
No!


NO:27_2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0:53
Re : IDF簡介

東門慶  於 2000年06月01日 22時35分
發表內容:

中共尚未發揮俄製新式裝備戰力

 

漢和情報評論2000年5月26日報導,在2000年到來之際,儘管「中」、俄雙方的軍事合作已經進行了8個
年頭,但是中共解放軍顯然沒有完全發揮俄製先進裝備的效能。目前,中共軍隊依然在努力吸收1992∼
1997年第一階段所獲得的俄製武器技術,並準備邁入第二階段裝備更新的過渡性時期。

由中共官方發佈的Su-27戰機訓練圖片、西方國家所獲得情報都可證實,由於中共軍人的文化水準不足
、體制弊端重重,中共軍隊並沒有完全掌握第一階段所採購的的武器裝備;先進俄製武器的數量依然有
限,軍隊總體戰鬥力提昇不大,俄製武器最多只發揮了50%的戰力。

西方軍事觀察家認為中共Su-27戰機每個月的飛行時數不會超過10小時,維修管理最多只相當於前蘇聯
1970年代的水準,且直到1998年以後才開始為Su-27建造部分簡易的機庫,以強化所謂的「一線保障力
量」。飛行員的體能不佳,克服G力仍存在巨大問題,以至影響Su-27機動性的發揮。

至於中共海軍人員的體能水準同樣不高,1998年遠航東南亞的艦隊乘員中有90%暈船;4艘Kilo級潛艦只
有2艘目前具備有限戰鬥力,潛航水深經常不超過50m;現代級驅逐艦正陸續由俄、「中」海軍人員混合
編組駛往中國大陸,而真正形成綜合戰鬥力至少還需要2年。

因此2000年前後中共依然沒有能力,對台灣本島、澎湖群島發動真正有效的軍事攻擊。在第二階段軍購
過程順利完成,並形成部分戰鬥力之後,中共應才會具備對台灣大規模軍事冒險的基本條件,而且這還
並不意味著中共就有充分能力攻佔台灣。這個時間點,應大致在2005∼2007年前後。


 


--------------------------------------------------------------------------------


VOR  於 2000年06月03日 08時00分
發表內容:

發表內容:

根據最新消息

[中央社]IDF推力提升完成對地攻擊戰備戰力精進
  (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十四日電) 國人自製研發的ID
F經國號戰機,從研發到聯隊成軍不斷改良修正和性能提升
,不但將原來發動機推力從八千磅提升至一萬磅以上,全面
提升IDF防衛作戰性能,更完成了對地攻擊界面的整合和
戰備訓練,已成為全方位、全天候任務屬性的戰鬥機。
  國人自行發展的經國號戰機,今天由陳水扁總統主持第
二個戰機聯隊的成軍典禮。經國號戰機當初是在美國暗中協
助發展的「自製防衛戰機」,因此英文縮寫為「IDF」,
為紀念蔣經國總統所以命名經國號戰機,原本計畫生產二百
五十架,但因突然獲得美國F十六戰機與法國幻象兩千戰機
,而減少量產為一百三十一架。

  經國號戰機研發之初被外界質疑發動機推力不足,但整
體來說,經國號戰機的系統發展相當成熟。研發、製造ID
F戰機的漢翔公司表示,過去IDF戰機在研發、試飛過程
所發生的機械故障問題,早已全部克服修正。對於過去外界
質疑IDF戰機發動機推力不足,在
設計有瑕疵,漢翔表示,這是因為過去中山科學研究院基於
保密因素,不對外界澄清、說明,所造成外界的誤解。事實
上,近年來因為美方放寬對IDF戰機原設計的多項限制,
因此,漢翔對IDF戰機的發動機做了修正,提升了發動機
推力至一萬磅以上,IDF戰機兩具發動機總推力可達二萬
磅以上,全面提升了防衛作戰能力。


看來多出了1500磅以上的推力﹐除了空戰性能會更佳外﹗
把油加滿+TC1X4+TCX2推重比應會超出1。0﹗

相信IDF推力不足的共軍飛行員有福了﹗




NO:27_3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0:54
Re : IDF簡介

小滬尾  於 2000/07/31 11:24
發表內容:

國防部高層透露,行政院已允諾透過國防部撥給國營
漢翔公司七十億元,分七年進行空軍「聯合反制載台」
研發計畫,以經國號戰機為基礎,增加航程,選擇搭配
先進科技和中科院研發的多項空對地「反制武器」,作
為空軍「有限反制」作戰的投射載具,以達「有效嚇阻」
戰略指導,並呼應陳水扁總統「決戰境外」的戰略構想。
漢翔公司人員指出,IDF經國號戰機研發產製全由國人
主導,所以有充分能力對它進一步修改和武器系統整合;
相較之下,外購的F─十六和幻象二千,必獲得外國政府
同意和原廠協助,並另花一筆昂貴經費才可以。國軍欲
建立防禦性的攻擊武力,這是自主國防必要的一環,但
美、法等國幾乎不可能供售,也不讓我們自行整合到
F─十六和幻象機上,所以唯一途徑是修改IDF,搭配
中科院的反制武器,作為防衛台澎金馬的必要手段。

國防部消息指出,以IDF為藍本研改的「聯合反制載台」
係在不必大動手術的前提下,將IDF的結構強度、電腦
軟體、攜載油量做適當的性能提升和增加,所以外型與
IDF差異不大。至於搭配哪些中科院的空對地「反制武器」
,官員表示不便說明,但都已對新總統陳水扁做過機密
簡報。據了解,至少包括中科院已半公開的「油氣彈」
、天劍二A型反輻射飛彈等,主要在共軍犯台之時,針對
共軍的雷達、戰管、機場跑道、油彈庫、登陸船團集結
區等有立即威脅的軍事設施和目標。

漢翔公司人員指出,此一漢翔稱作「衍生機」的計畫,
的確存有推力不足的問題,漢翔也知道其實空軍傾向於
未來採購美國正研發的「聯合打擊戰機」JSF。但是,
美國是否願售具有強大攻擊性的JSF給我們,答案應該很
清楚。假若空軍不願採購IDF衍生機,至少它成功之時,
可以作為爭取外購同性能機種的有力籌碼。據了解,
空軍考量不願負有採購此型戰機的義務,堅持計畫
名稱為「聯合反制載台」,而非「戰機」。所謂
「載台」泛指足能攜載和投射武器的飛機或船艦。

國防部消息指出,軍方原本不願這筆經費編列在
國防預算內,但在與經濟部商議後及內部會議後,
已勉強同意由國防部提出預算,委託中山科學研
究院執行,並將此IDF的衍生機型研發工作發包
給漢翔公司。漢翔人員說,計畫所需七十億元
如何籌措,一度因新政府財政困難而告急,如
今大原則確立,漢翔算是鬆了一口氣。


--------------------------------------------------------------------------------


小滬尾  於 2000/09/07 07:33
發表內容:

模組化打架工具
有些只有一知半解的網特常會用很“專業”的口氣批判IDF
不行﹐原因是翼負載比過高﹗

根據Janes 93~94或全防124期﹐

MIG29的翼負載比為99﹐7磅/平方呎
(477KG/平方米)
F16的翼負載比為103磅/平方呎
(492KG/平方米)(標準制空)
         125磅/平方呎
(598KG/平方米)(對地任務)

有人說IDF空載翼負荷為410KG/平方米﹐跟
F104一樣很差云云﹗

把上面的數據直接Copy﹐IDF的翼負荷還小於MIG29﹗
看來是更靈活﹗

他們常說﹐IDF重9噸(9000KG)﹐翼面積為
23。2平方米﹐所以空載翼負荷高於400KG/平方米﹐
其實9000/23。2=387。9KG/平方米﹐更靈活﹗

為何翼負荷小越靈活呢﹖好比人的手﹐手上東西越少﹐手越靈活!這個問題﹐也可請教貼宣傳的人﹗



NO:27_4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0:55
Re : IDF簡介

小滬尾  於 2000/09/08 04:18
發表內容:

收錄一則IDF發展的故事﹐以資紀念﹗
http://taiwan-gati.org/chat/history/200004/20000417/955985320.htm

阮e心情故事:
【航發中心廠前的銅像】
發言人:孤獨俠重寫, on Mon Apr 17/00 23:28:40 (Sub IP: 39.41)

--------------------------------------------------------------------------------
位於台中的中科院航發中心,又顯得特別忙碌,
因今天又有一架國產的“IDF戰機”於生產線上組合
完畢;全體工作人員按照技令規定,作最後的檢視、
清潔;然後接上牽引機車,緩緩地將這架嶄新的生力
軍拖到廠外的停機坪交由試飛組人員去試飛驗收;當
甫出廠區大門時迎面而來的是一尊豎立在門口的英挺
試飛官銅像;【敬禮!】在生產組長一聲令下,飛機
與所有工作人員均肅立在銅像的跟前,讓銅像默默地
檢視 ...


1982年,中共與美國簽署了對我國極為不利的
「八一七公報」;因受限該公報的限制,台灣在短期
內注定無法自美方購得新式武器;這當中影響最嚴重
的是我空軍戰機的過於老化而無法汰新的問題。於是
在當時最高當局的斷然指示下,我中科院航發中心受
命展開自力研發新戰機 ( Indigenenous Defense
Fighter 簡稱 IDF) 的「鷹揚計畫」。同時也在全空
軍中遴選出: 吳康明、伍克振 兩位經過千錘百鍊的
傑出飛行上校,充任該計畫案的試飛員。


【試飛員】顧名思義,是一種從事飛機的試飛工
作,但這也是一份危險的苦差 ... 因試飛員不但需
要長期的飛行經驗, 而且還需具備豐富的的專業知
識; 他們本身即是飛行員及科學家的結合。他們非
但必須參與飛機的整個設計與製造流程,連最後“
挑出新飛機毛病”的風險也需要試飛員來承擔! 這
可謂是份高危險、又相當富挑戰性的工作。


但是從無到有的這艱辛過程,所有的工程人員
(含試飛員) 都承受了極大的身心壓力, 因為先進
的戰機對我國而言畢竟不是一踀可及; 他們幾乎都
是以“現學現賣”的實戰精神來夙夜匪懈, 連他們
的太太都有一個共同的經驗 ==> 似乎航發工廠才是
他們的「家」;真正的家卻反倒成為「旅館」! 而
且連他們偶爾“在旅館過夜”時也似乎輾轉難眠,
連睡著後都術語夢囈連連 ..然而外界批評、質疑卻
始終大於掌聲! 時光冉冉,從確立目標到第一架原
型機的出廠, 航發中心已足足讓國人等了八年,八
年後 IDF 終於在伍克振的操縱下,首度在統帥與媒
體面前昂首起飛!也澄清了她是 “I dont fly”
的疑慮。


到了1991年,IDF戰機在經過由簡漸難的多次試飛
後,航空工程師們似乎察覺到一個潛在的問題 ...
那就是新戰機在高速航行下, 會呈現出不穩定的波
浪般豚躍狀態!但是真正原因為何則成「謎」? 經
多方討論後決定、 必須空中實況測試才能正確地判
讀解析。 於是英勇的試飛官伍克振不畏危險,毅然
扛起這趟充滿挑戰性的任務 ..


在7月12日那天,他登上編號78-0002 的IDF二號
原型機;在由高速的 F-104戰鬥機滿載監測儀器,扮
演觀測機陪同下,一起飛到了台中外海,然後逐漸加
速 .. 果然飛機在剛穿過音速之後呈劇烈抖動,但他
依然冷靜沉著的操縱飛機,試圖爭取多點時間讓一旁
的觀測機可記錄各式真實數據,俾利未來的改善之道
!但後來飛機卻抖動地幾乎接近失控的態勢... 連在
觀測機上的夥伴都呼叫他立刻彈射棄機;((但他怎麼
可能輕易捨得?)) 一直到飛機確實撐不下去時的最
後才見他決定跳傘!然而他拉下彈射柄時,飛機已呈
劇烈螺旋下墬狀態,時機上已根本不利跳傘了... 當
傘繩在空中呈不規則狀拉開時,瞬間猛力地擊中他的
身體,當場令伍克振體內的五臟六腑凌空擊碎!((但
觀測機已錄下所需足夠的寶貴資料 ... )) 當伍克振
軟綿綿的身體落海,被附近作業的漁船撈起後,船員
們發現他已了無氣息!


IDF 的首次失事震驚了全國!“I dont fly”
的謠言又四起;隔日在航發中心所召開的記者會上,
試飛組長吳康明在面對所有記者時,由於內心蘊藏了
太多的感觸,而一時不知從何道起?竟當場哽咽終而
掩面慟哭起來!而航發中心主任則咬牙強忍悲痛,向
記者們“保證”造成飛機失事的原因,問題已在掌握
之中,只是代價未免實在是太大了 ... !


未了,伍克振在李總統的所核定的追贈令下,身著
胸前掛滿勳章的空軍“少將”大禮服靜靜地臥在他的
棺木 ...但對所有空軍官校五十四期畢業的同窗而言
,這一刻是既驕傲卻又感慨的,因為他正是全期第一
位摘到將星的同學!而會場冠蓋雲集;連總統、行政
院長也來出席他的告別式。但最哀慟地、莫過於攜著
兩位稚兒的手•陪同丈夫走完最後一程的伍夫人!


而航發中心 在全體員工自發的情緒下 一尊與真
人大小尺寸相同的伍克振銅像已豎立在出工廠的大門
口; 因為他們真誠希望該廠“永遠的試飛官” 能見
到一架又一架嶄新地 IDF戰機能順利出廠,快樂起航
...。


------------------------------------------------------------


後記:

伍克振的學長兼好伙伴吳康明上校; 原本是學識兼
優、軍方刻意栽培的未來將領, 而他原本也已考取
了1991年9月的戰爭學院將官班,預計離開航發中心
去就學,而將試飛組長一職交由伍克振接棒。


但是由於受到了七月份伍克振殉職的衝擊下,他
毅然自願放棄日後晉升的機會 反倒默默地繼續作他
原本試飛組長的工作,一直到上校屆齡退伍為止 ...
然而、空軍總司令在幾經波折的為他主動爭取下,終
於爭取到讓他得以光榮地「升退」!在他退伍日的上
午親手在他的肩上掛上一顆閃亮的將星 ... 滿足了
他從小的夢想。


如今航發已經改制為「國營漢翔公司」;吳康明現仍
以“員工”的身份待在公司,從事試飛的工作。


我們這個社會 充滿了太多為了明天而默默犧牲
流汗的英雄!有時候我常想 若我們是個「掌聲大於
指責」社會;那該會更和諧點。


PS:
僅以此茁文,鼓勵並祝福因病住院中的老長官 唐飛。




NO:27_5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0:56
Re : IDF簡介

判讀士轉貼  於 2000/09/09 20:51
發表內容:

高級空戰技術動作解析!
空戰是一個复雜、動態的環境。為了取得胜利, 你必須在戰斗之前
徹底的做好准備。 了解下列高級空戰動作將使你在成為空戰英雄道
路上取得成功。 

急轉彎(Break Turn) 急轉彎是所有空戰机動中最基本的。當敵机准
備對你射擊時,迅速的增加离軸角 (AOT),這是個高G動作。以利
用最大的瞬間轉彎速度轉向攻擊者。一旦你完成 一個急轉彎,應該
馬上作出其他的動作。維持一個急轉彎將使你成為一個再好不 過的
靶子,當急轉彎完成后,你与敵机在空間上應該相差不多,一般而言
,你的 下一個動作應該使你擺脫敵机。

高強勢回旋(High Yo Yo) 強勢回旋是攻擊性空戰的基礎。在角度戰
斗中如果你占据了敵机机尾具有攻擊性 的位置,可采取High Yo Yo
,但此時衹能采取延遲追擊,無法將机首指向敵机時 。注意少許的
滾向外側,維持延遲追擊然后拉高机首。一般來說,一連串小的強
勢回旋逐漸減少AOT較單一型回旋的效果來的好,一旦在大型的強勢
回旋中犯錯, 你將不能對敵机可能突然做出的動作有所反應。而且
,強勢回旋可使你不必承受 過大的過載就能接近敵机。

低強勢回旋(Low Yo Yo) 低強勢回旋与高強勢回旋相反,高強勢回旋
減小且增加AOT且增加敵我間距离,而 低強勢回旋則增加AOT且減少
敵我間的距离。當你擁有一個良好的射擊机會,但敵 机在你武器最
大射程之外,為了接近敵机,你將机頭壓低至地平線以下以增加速
度,不幸的,增加速度几乎總是增加了轉彎半徑,強迫你進入延遲追
擊并增加了 AOT,因此,一個低強勢回旋几乎總是需要接著進行高強
勢回旋以改正因增加速度 所導致的角度問題。低強勢回旋通常被用
于追擊擁有速度优勢的敵机,此時敵机 企圖平飛自你武器的範圍內
逃离。在這情況下,你可以壓低机首,俯沖于敵机之 下,增加的速
度將增加接近率,但你必須小心不要降得太快,如果你降的太低或
加過多的速度,你將無法將机首指向敵机而它將离你更遠。

桶滾(Barrel Roll) 桶滾這個名字是從戰机行進路線而來的,桶滾不
僅是飛行特技,也是一种攻守兼 備的机動動作。

攻勢桶滾(Offensive Barrel Roll) 記住:在任何情況下防止飛越敵
机,飛越敵机或在敵机前方飛行是致命的錯誤而 它多半要你付出“
生命”的代价,飛越敵机是由于無法消除的過高接近率﹔你太 快的
接近敵机而無法及時減速,在這种情況下,桶滾是一种解決的方法,
如果你 無法以拉高机首的方法快速的減低速度,將操縱桿拉到底并
完成一個与現在轉彎 方向相反的副翼滾。當滾至敵机外側時,机首
抬高使速度下降,這樣就防止了飛 越敵机。 防御桶滾(Defensive
Bsrrel Rolls) 當擁有足夠AOT時利用桶滾可以強迫攻擊者飛越它以
避免你射擊,防御桶滾必須小 心的選擇時机,如果太早使用桶滾將
導致敵机繼續跟蹤你而不受影響﹔太晚使用 則敵机可能已經幵始射
擊。完美的使用時机必需令敵机感到意外且逼迫它在飛越 你前沒有
足夠的時間作出反應。 剪式飛行(Scissors) 無論你問哪位飛行員,
他都好會告訴你同樣的事:“如果進入剪式飛行,你將面 臨危險”
。 剪式飛行是一系列當戰机轉向對方時的反向旋轉,目的在于搶占
尾后攻擊位置。 在空戰中如果攻擊者發覺即將飛越目標,而防御者
在發現這一情況后又過早轉向 攻擊者,那么雙方就進入剪式飛行。
如果你是攻擊者,剪式飛行應是你所想到的 最后一著,而作為防御
者,剪式飛行意味著你將面臨危險,同時也說明攻擊者犯 了一個錯
誤。

當剪式飛行時,除了保持高G并轉向敵机外不用作任何事。當然,這
將很快消耗速 度及能量,理論上,在剪式飛行中[胜利者]代表強迫
敵机處于自己的前方且擁有 足夠的能量將机首對准敵机。較常見的
是,其中的一架戰机失速且墜向地表,如 果另一架戰机仍留下任何
种類的能量,應該做轉向且下降并在敵机恢复前攻擊敵 机。另一种
情況是,參戰雙方可一連串的桶滾取代急轉,籍由高度/速度的轉換
維 持一些能量,但這并非理想解答。

每當戰机交會時,雙方都冒著碰撞及幵火的危險。交會距离分离的太
遠時將允許 你進入机炮射擊,而太進的結果通常是相撞。簡而言之
,剪式飛行是不好的。

如果你發現你正處于剪式飛行中,你該如何脫离?在衹使用机炮的環
境中,可以 在略過敵机的机尾時時立即執行破S。如果你可以持續的
增加并保持速度,你將可 以脫离敵机的机炮射程。而敵机使用導彈
的環境中實行破S會讓熱尋導彈鎖住你的 發動机尾噴口。假使你無法
脫离敵机的其武器射程,你就必須贏得剪式飛行,如 果你無法借助
外側轉彎贏得剪式飛行,你就死定了。

英麥曼回旋(Immelman Turn) 英麥曼回旋十一個高推力,垂直的反轉
。首先,一架低推力的戰机抬高机首,作 一百八十度地滾轉,上升
到一個极高的高度后再做一次反轉,最后飛向相反的方 向。高推力
可以通過垂直爬升擴大机動範圍,在垂直爬升中進行副翼滾,然后完
成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滾轉。英麥曼回旋使飛机在水平方向產生一個
90度的轉彎同 時在垂直方向上產生位移。

破S(Split S) 破S是個一百八十度的下降滾轉,反向滾動地向后拉操
縱桿,使戰机下降,保持持 續的拉力直到戰机水平并朝向反的方向
。 破S可快速獲得速度,除了下降之外,反轉增加了戰机的向地表下
降的路線,如此 增加了加速,在下降時,增加的速度增加了垂直方
向的轉彎半徑,在低高度進行 破S或在下降時保持了過高的速度可能
使戰机無法拉起。

由于可快速的獲取速度,破S在衹使用机炮的環境下是個极佳的脫离
机動﹔在導彈 環境中破S通常是無效的,這是由于導彈擁有較遠的射
程。

對地攻擊(Ground Attack) 在對地攻擊任務中胜利的定義是擊中敵人
而不使自己被擊中。 突擊(Surprise) 突擊敵人總是好事。試著將飛
机降至500英尺或是更低,地面雷達系統可以探測到 高空的飛机,但
對低空飛行的飛机效果則差的多。許多得敵人防空單位必須移動 以
便你進入射程。如果你自敵人防空部隊意想不到的方向接近他們而不
被發現, 敵人將不得不倉促應戰,這使得你有一個机會為釋放武器
并脫离。 雷達也無法穿透固定的物体,如山丘、建築,試著飛低于
山丘之間或一邊串建築 之后以逃避敵人雷達。

保持在敵人武器射程之外(Remanin Outside Enemy Range)

試著保持在敵人防衛範圍之外。例如:如果目標是由稠密的雷達制導
的SAM導彈防 守,就以低高度接近,因為SAM導彈在對付低空目標時
效果不佳﹔如果主要是由高 炮(AAA)防御,保持在超過5000英尺的
高空,用為AAA無法達到這樣的高度。

同樣的,試著使用遠距离攻擊武器,如果敵人的最大防御範圍是20nm
時,就以射 程30nm的武器攻擊。這使得你安全的保持在敵人的防衛
範圍之外,明顯的,在指 定任務中遠距离攻擊武器不會總是可獲得
的或适合該任務的,但總是應該优先考 慮使用它。

AAA弱點(AAA Weaknesses) AAA對低空目標是致命的但确有著限制。
盡管現代化的AAA系統仍需用肉眼瞄准, 因此,如果你從正前方以外
的其方向接近老式的AAA,几乎可以保証他們不會擊你 ,更進一步地
,如果你飛的越快及躲閃的越多,對AAA而言就越難以計算提前量。



--------------------------------------------------------------------------------


小滬尾  於 2000/09/10 12:01
發表內容:


謝謝判讀兄提供豐富可讀性高的資料﹗


--------------------------------------------------------------------------------


123  於 2000/09/11 21:14
發表內容: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blade/zg/kj/j10/j10007.jpg


--------------------------------------------------------------------------------


小滬尾  於 2000/09/12 01:08
發表內容:

給樓上的﹐模型飛機誰都會做﹗更重要的﹐上面的飛彈用麻雀
實在太誇張﹗


NO:27_6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0:59
Re : IDF簡介

小滬尾  於 2000/09/12 01:29
發表內容:

一位空戰專家﹐不知yo-yo為何﹖﹗
能大談推重比﹐燃油比﹐翼負荷等﹐
只是不會算術而已﹗
http://taiwan-gati.org/chat/history/200009/20000907/968257978.htm


--------------------------------------------------------------------------------


虎尾人  於 2000/09/12 05:24
發表內容:

雖然作硬碟的計劃做的很幹, 但是看到那張匪機的照片不禁令我會心一笑: 跟我兒子畫的飛機很像.


--------------------------------------------------------------------------------


小滬尾  於 2000/09/12 08:40
發表內容:

虎尾兄﹐
所有留傳在網上的J10照片﹐除了一張全防刊的模糊照片有
可能是真的外﹐其他全都是假的﹗知識差的拿Lavi用力膜拜並
恐嚇台灣人﹐聰明一點的把EF2000或JA39塗改成
“J10”﹐然後供人膜拜並恐嚇台灣人﹗

這些人都要靠這種虛構的東西建立信心﹖﹗唉﹗


--------------------------------------------------------------------------------


小滬尾  於 2000/09/17 10:12
發表內容:

另一位﹐靠編造的新聞達到快樂﹗
http://taiwan-gati.org/chat/history/200009/20000909/968491580.htm


其實﹐那篇文章完全是編造的﹐有興趣的台灣朋友們可在
舊書攤找尖端157期﹐在P37﹐剛好有一張IDF作
高速yo-yo的動作的照片﹗


NO:27_7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0:59
Re : IDF簡介

咕嚕  於 2000/09/17 23:16
發表內容:

小滬尾兄:
一些小地方,可能您一時忽略了.

F16C/D配備APG68空用雷達.

F16A/BMLU配備APG66(V)2A空用雷達,
或國內購入的F16A/B Block20配備APG6
6(V)3空用雷達,性能優於GD53.

從尖端上看來的,有空您再查證看看吧.


--------------------------------------------------------------------------------


咕嚕  於 2000/09/17 23:36
發表內容:

啊!補充一下.
上面是說(貼文的人下場在此)的那則文章.

別讓那位大校兄抓到字句上的小漏洞.


--------------------------------------------------------------------------------


小滬尾  於 2000/09/17 23:49
發表內容:

咕嚕兄﹐
>F16A/BMLU配備APG66(V)2A空用雷達,
或國內購入的F16A/B Block20配備APG6
6(V)3空用雷達,性能優於GD53.


能否告知小弟是尖端的那一期﹖


--------------------------------------------------------------------------------


小滬尾  於 2000/09/18 03:15
發表內容:

咕嚕兄﹐
就個人手上的資料﹐可以確認的是GD53遠優於APG66﹗

但GD53與APG66V(3)的比較﹐

個人的看法是﹐就噪訊處理能力﹐TWS的範圍﹐GD53還
是優於APG66V(3)﹗

若要比可靠度﹐APG67算是美國最可靠的幾套雷達系統
作之一﹐再加上﹐以前APG66的可靠度平平﹐所以﹐原
則上﹐GD53應比APG66V(3)可靠﹗

小弟資料來源為薛爾門先生的電子神鷹II﹐全防162期﹐
FLAK先生的文章。



--------------------------------------------------------------------------------


咕嚕  於 2000/09/18 08:18
發表內容:

哎,哎!小滬尾兄,您知道我是武器大外行,有錯勿怪,已
冷汗直流...(笑)
是從尖端舊版的”國軍武裝報告書”裡看到的:

APG66(V)2A性能約與APG68同級.
(V)3是(V)2A拿掉長程攻擊模式後的型號.

昨晚閒著沒事還幫大校算了一下他那9280Kg是打那來
的,空重6691+載滿油2111+劍一、劍二(各2)
約略就是這個數字,只是世上沒人這麼算吧,連F16也不
及格了.

---------------------------
題外話:FLAK兄的文章,弟常常覺得他太愛國了.


--------------------------------------------------------------------------------


小滬尾  於 2000/09/18 10:14
發表內容:

咕嚕兄﹐
一邊看奧運﹐一邊寫東東﹐差點忘了您的貼文﹗:P

謝謝提供資料﹐小弟沒有那本書﹐不過可信度應該很高﹗
看來GD53與APG68差異不大﹗

至于FLAK兄的文章﹐除了某些有關紅外線的文章有些
小問題外﹐大致上還是非常客觀﹐連對岸有些軍事論壇都
常引用他的資料﹗

真正最“愛國”的﹐是尖端的宋X文先生﹗哈哈﹗


NO:27_8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1:00
Re : IDF簡介

小滬尾  於 2000/09/28 10:22
發表內容:

更正﹐J7MG的迴轉半徑為685米﹐非原文的700米﹗


--------------------------------------------------------------------------------


kenjin  於 2000/09/29 17:45
發表內容:

抱歉,灌一下水。。。
出處:http://203.70.126.4/TaiwanN/TNP485.htm#10

IDF戰機緊急飛行模擬 過程順利(2000/09/29)

有鑑於幻象二千和F16兩種戰機近兩年來狀況頻頻,因此澎湖前線從去年開始改由狀況最穩定的IDF戰機進駐.昨天下午空軍也進行緊急起飛狀況模擬,一切正常.
13:23IDF戰機接獲緊急命令,待命飛機五分鐘之內順利完成起飛29:03空軍二十八號下午在澎湖馬公空軍基地進行緊急起飛模擬課程,參與訓練的IDF經國號戰機都能順利完成任務這是F16戰機今年四月,因為發動機故障、迫降馬公的情形,就因為F16和幻象戰機,狀況頻傳,經國號從去年開始進駐澎湖,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十二架經國號,肩負起保護前線的重責大任.要捍衛台灣領空,可不是件簡單的事,看看他們接受抗G訓練的痛苦表情,這就是飛官的養成過程,再苦,也得咬牙撐過,才能護衛台灣民視新聞林樹銘
<澎湖報導>


--------------------------------------------------------------------------------


Monkey  於 2000/10/04 14:39
發表內容:

Good!
我在前年買了一本台海翔鷹---IDF的發展故事,當時廢寢忘食的把它看完,深受感動!
特別是伍克振少將殉職的故事,更是讓人熱淚盈眶!這架戰機是他拼著性命換來的寶啊!


--------------------------------------------------------------------------------


Tsky  於 2000/12/27 23:34
發表內容:


這應該是所謂的紅眼計畫?
消息來自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today/today-p11.htm
===============================================
IDF戰機 進入「目擊」射控時代
〔記者吳明杰╱台北報導〕中科院光電軍事技術有重大發展,中科院第五所副所長羅漢華博士昨天指出,中科院研發的頭配顯示器、網膜顯示器和瞳位追蹤器等先進裝備,未來若整合配備於IDF經國號戰機,在近距離空戰時將能有效對抗中共向俄羅斯採購的蘇愷三十MKK戰機。

 羅漢華於昨天國防部記者會後表示,目前世界上的戰機只有俄製蘇愷三十MKK和美製F-22戰機配備瞳位追蹤器等系統,飛行員只要戴著這型系統的頭盔,所有眼睛看到的目標都可以藉由這種高科技系統直接感應並啟動火砲擊落敵機,即使我國幻象兩千、F-16戰機和中共的蘇愷二十七都沒有這套裝備,日後IDF配備這套系統後,將大幅提升接戰能力。

 此外,在昨天國防部記者會中,國防部軍事發言人黃穗生證實中共向俄國採購的第二艘「現代級」驅逐艦將於近日交艦,黃穗生表示,中共這艘現代級艦可能於明年元月通過台海,屆時國軍將採取監控措施。同時,國軍將從這艘軍艦的戰力形成、訓練成效和運用方式的程度,才能判斷對台灣的威脅。

 對於外界質疑有關空軍佳山基地的噪音問題,出席記者會的空軍計畫署署長周夢白表示,為降低空軍戰機在佳山基地的起降噪音問題,空軍已在佳山基地完成新的「試車屋」,將可以減少戰機起降次數。目前也要求飛行員在戰機起飛時以大角度爬升的方式減少在低空飛行的時間,讓噪音降到最低。周夢白說,空軍已和附近居民加強溝通,在國軍基地有限的情況下,還要維持戰備相當不易,希望外界能夠諒解。


--------------------------------------------------------------------------------


小滬尾  於 2001/01/05 02:54
發表內容:

頭盔瞄準具的配備﹐對IDF的近接戰力有相當的提昇。
2000年12月的AIR INTERNATIONAL有篇很有趣的文章提到英國美洲豹攻擊機配備了頭
盔瞄準具﹐很顯著地加強了該機的空戰力﹐更有趣的﹐其所配備的AAM還是一般的AIM9M飛
彈﹐而非先進的高偏軸彈種如蟒蛇4﹐頭盔瞄準具的配備﹐大幅發揮了AIM9M的功能。

下一步﹐就等高偏軸彈種﹗



NO:27_9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1:00
Re : IDF簡介

小滬尾  於 2001/01/21 05:55
發表內容:

順手牽羊
發表主題:Re:YUIO
留言時間:2001/01/21 00:16:40,發言者來自:168.95.123.154
發言者稱呼:Skywalker
發國家或地區:REPUBLIC OF CHINA(TAIWAN)
留言:
老兄,在下於去年十二月才貼過一次有關於F-CK-1的改良計劃概述,為了你的詢問再貼一次!


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F-CK-1後續性能提升及衍生計畫概述

一、聯合反制載台/F-CK-1衍生機:
1.航電系統提升
2.任務電腦軟體修改
3.結構加強,增設機身前段及中段油箱
4.增設機背航電艙
5.外掛中科院研發的多種空對地飛彈
6.選用向量推力噴嘴

二、前置(部隊轉換訓練)教練機
1.航電系統視客戶需求選擇配備
2.可選用TFE-1042-70(備後燃器)或F124-GA-200發動機


--------------------------------------------------------------------------------


Skywalker  於 2001/01/21 12:20
發表內容:

漢翔某單位友人請在下代為答覆如下:
感謝諸位對我國自製戰機IDF(制式編號F-CK-1)的支持!

P.S. 發動機型號更正:F125-GA-200(該型號並外銷百餘具至捷克)


--------------------------------------------------------------------------------


小滬尾  於 2001/01/21 13:41
發表內容:

Skywalker兄﹐歡迎光臨
這裡很多朋友們在全防那從老兄那學到很多。
大家都衷心期望國防自主﹐更希望得來不易的成就發揚光大。
也請S兄向漢翔的朋友們致意﹐我們不但謝謝漢翔﹐更以漢翔為榮﹗

我們這些還要更用力鞭策我們的政府﹐向無厘頭的軍購說NO﹗


--------------------------------------------------------------------------------


Skywalker  於 2001/01/21 21:44
發表內容:

由於中華電信網路出現問題,無法進入全防網站,乃轉進貴站。就在下漢翔之瞭解,在公開資料範圍儘量答覆諸位。


--------------------------------------------------------------------------------


Skywalker  於 2001/01/21 21:56
發表內容:

給小滬尾:
目前CSIST正在發展閣下所述之頭盔瞄準具,約數年內將會發表成果。並預定以F-CK-1為測試平台。


NO:27_10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1:01
Re : IDF簡介

Skywalker  於 2001/01/21 22:23
發表內容:

關於F-CK-1之發動機,主要是受制於燃油數值控制軟體之限制,因在承平時期發動機不採全推力操作,以延長操作時數。其實TFE-1042-70(F125-GA-100)推力可達1,0000lb左右,但在台灣海峽執行任務不須開A/B就可到達目標區。唯一缺點乃因總推力不足,致對地空載武裝掛載量就會受限。
P.S.哈囉諸位,我來自中華民國台灣,在這向諸位拜早年!


--------------------------------------------------------------------------------


阿幹  於 2001/01/21 23:10
發表內容:

Skywalker
目前武裝載重是多少???


--------------------------------------------------------------------------------


Skywalker  於 2001/01/21 23:28
發表內容:

AIR TO AIR 907 kg(2000lb)
AIR TO SURFACE 3901kg(8600lb)


--------------------------------------------------------------------------------


阿幹  於 2001/01/22 00:19
發表內容:

Skywalker
謝謝!!

我來自台灣國的台灣!!

全防統派台灣網友素質愈來愈爆笑,我已經不去了!!


--------------------------------------------------------------------------------


阿幹  於 2001/01/22 00:30
發表內容:

Skywalker
IDF掛上這些東西RCS會增加很多嗎???


--------------------------------------------------------------------------------


小滬尾  於 2001/01/22 01:11
發表內容:

天行者兄
再次謝謝﹗
小弟是旅居美國的中華民國公民﹗
也向老兄拜年﹗
阿幹
小弟倒是沒在全防留言版看到什麼笨蛋﹐除了幾個對岸喜歡罵人的例外﹗
全防的網編的確有些爆笑﹐但您的引伸﹐很不客觀囉﹗
還有﹐這裡和全防留言不是外獨版﹐網友的素質是比較高的﹐嘻嘻﹗


--------------------------------------------------------------------------------


Skywalker  於 2001/01/22 17:24
發表內容:

因F-CK-1為非匿蹤構型,故RCS值很高。
P.S. 全防之老網友們在呼喚在下參與討論,有空再見。並請小滬尾兄將有關F-CK-1之問題搜集給予在下,有空時再逐一請兄台代為回覆。


--------------------------------------------------------------------------------


小滬尾  於 2001/01/22 20:50
發表內容:

天行者兄
沒問題﹗

各位﹐對IDF有任何問題﹐請各位用力提出﹗



NO:27_11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1:02
Re : IDF簡介

VOR  於 2001/01/27 13:58
發表內容:

轉自元元
------------------------

IDF的雷達

發言人: 會員 nightkite

FROM:水 菊 竹 水 > 發言時間: 2001-01-21 10:09:00
眾所周知,IDF的雷達GD-53仿制自洛克希德-馬丁的AN-APG-67
此雷達原計劃用于F-20 TigerShark戰斗機
后F型被改裝于IDF上
下面是它的性能:
AN/APG 67F PD radar
工作方式:
空/空:自動截獲,上視/下視,搜索和單目標跟蹤;空中格斗
(超搜索,瞄准,垂直搜索),速度搜索,邊掃描邊跟蹤
空/地:實波束地形測繪,高分辨率多普勒波束銳化地形測繪(40:1),SAR地形測繪,畫

凍結,對地面動目標顯示與跟蹤,空地測距,信標.
空/海,對海面動目標顯示與跟蹤(海情I/II級)
作用距離:

AN/APG 67:上視 89km,下視67km (RCS=5m2)

AN/APG 67F:上視 72km,下視39km(RCS=5m2)對海
57km(海情I)(RCS=50m2)
掃描范圍:APG-67F方位?60度 俯仰?60度
天線口徑:APG-67F 279*711mm
波束范圍:APG-67 方位4.9俯仰7.1
測角精度:APG-67 瞄准軸上?10度時3度
測速精度:APG-67 24ms
測距精度:APG-67 7.4m APG-67F 空地7.4m或距離的0.5%
驅動方式:電力矩馬達
發射管:柵控TWT
峰值功率:APG-67 3.5kw APG-67F 2.8kw
平均功率:APG-67 200w,APG-67F 350w
ECCM:脈間頻率捷變
LRU(冗余單元):4個
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APG67 200h APG-67F 235h(設計值)
接口:MIL-STD-1553B數據總線
體積:APG67F 0.049立方米
重量:APG67F 74Kg
*******************
資料來源:大陸《雷達與電子技朮學報》
Lockheed Martin International


--------------------------------------------------------------------------------


小滬尾  於 2001/01/29 00:21
發表內容:

有關IDF可否掛載4枚劍二﹐天行兄給小弟的解答﹐在此謝謝天行兄
這種TC-1/AIM-9P4x2+TC-2x4的構型,依F-CK-1的最大掛載量8600lb,在下推測在
氣動力及掛載配重上是可行的。且應不會會佔掉275/150Gal x2的外掛燃料槽,但漢翔航空
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防事業處應有考慮過此種構型。掛載配置請參考Janes All the
Worlds Aircraft 2000-2001版年鑑之基本配置圖,在下之理論配置如下:

1號9號派龍:TC-1/AIM-9P4
2號8號派龍:TC-2
3號7號派龍:275/150Gal 外掛燃料槽
4號6號派龍(中線):不裝
5號10號派龍(中線):TC-2


--------------------------------------------------------------------------------


ㄚ易  於 2001/01/31 13:07
發表內容:

我看過一本書裡面講說IDF如果換裝TFE-1088可以進行超音速巡航,不知道是真是假??


--------------------------------------------------------------------------------


Skywalker  於 2001/01/31 20:49
發表內容:

F-CK-1若裝設TFE-1088,於機體結構上以接受,巡航高度之極速可向前推至M1.95~2.0。但在狹窄的台北飛航情報區中飛行,只需要M0.85~0.9,在此區內至目標區執行任務可視任務內容開A/B。
在下估計TFE-1088軍用推力約10,500lb,計劃最大推力12,200lb,但仍屬上一代發動機。燃油數值控制軟體為該系列發動機之控制核心,且其發動機設計上仍不脫F125-GA-100(TFE-1042-70)傳承之構型,故無法像F119-PW-100發動機般進行超音速巡航。


--------------------------------------------------------------------------------


小滬尾  於 2001/01/31 21:01
發表內容:

謝謝專家的解說。
Excellent!!!


--------------------------------------------------------------------------------


Skywalker  於 2001/01/31 22:12
發表內容:

稱在下為專家很不好意思,只是對國產品比較瞭解如此而已!


--------------------------------------------------------------------------------


Skywalker  於 2001/01/31 22:30
發表內容:

補充:
F-CK-1改裝TFE-1088發動機,機身中、後段含進氣道之隔框不需要修改更換,乃結構應力上可以接受。
P.S. 好像在替漢翔做產品介紹


--------------------------------------------------------------------------------


小滬尾  於 2001/02/01 00:26
發表內容:

天行兄﹐您客氣了
我們還要謝謝老兄Upgrade我們的知識呢。^^
替漢翔作廣告更好﹐自己人不支持﹐誰支持﹖﹗



NO:27_12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1:03
Re : IDF簡介

VOR  於 2001/02/06 12:09
發表內容:

我想請問一下﹕
IDF的副油箱及掛架每個有多重(裝滿燃油時)﹖


--------------------------------------------------------------------------------


Skywalker  於 2001/02/06 18:44
發表內容:

F-CK-1可攜掛之副油箱如下
3號7號派龍:275/150Gal 外掛燃料槽
5號派龍(中線):275/150Gal 外掛燃料槽



--------------------------------------------------------------------------------


Skywalker  於 2001/02/06 18:55
發表內容:

VOR兄:
閣下是否詢問F-CK-1之滿載重量,是指空重(含內載燃油)?還是最大起飛重?或是戰術重量 (含武裝)?


--------------------------------------------------------------------------------


VOR  於 2001/02/08 10:00
發表內容:

Skywalker兄﹕
我只是想知道IDF在各種不同裝備的搭配下對推重比的影響。
我手上的資料﹕
天劍一–100Kg
天劍二–200Kg
內載油量–2000Kg
空重–6500Kg

副油箱會增加很多重量嗎﹖


--------------------------------------------------------------------------------


Monkey  於 2001/02/08 10:34
發表內容:

請問:開後燃器與不開後燃器的差異在哪裡?
懇請各位先進賜教!


--------------------------------------------------------------------------------


henryhus  於 2001/02/08 11:58
發表內容:

MONKEY:
開了後燃器後,推力大增,速度大增,但是耗油也大增
!!一般現在所謂的超[音速戰機都要開了後燃器才能超過音速
,第四代戰機的超巡航,就是要求F-22能在不開後燃器的情形下
超過音速.


--------------------------------------------------------------------------------


F104  於 2001/02/08 11:59
發表內容:

To Monkey兄:開後燃器會使發動機的推力 耗油 溫度及噪音均大幅增加


--------------------------------------------------------------------------------


Skywalker  於 2001/02/08 20:25
發表內容:

VOR兄
F-CK-1之最大起飛重為12247kg,故可加掛二個275/150Gal副油箱及飛彈。目前空軍之F-CK-1執行任務時一般皆會掛AIM-9P4/TC-1二枚及二具150Gal副油箱出任務。

但裝滿燃油的副油箱多重?因在下數學不太好,有誰能照其數據計算。



NO:27_13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1:04
Re : IDF簡介

小滬尾  於 2001/02/08 21:37
發表內容:

150Gal=150*3.84 liter= 576 liter
煤油的比重是0.8Kg/liter
so
150Gal 煤油 重 460.8Kg



--------------------------------------------------------------------------------


Skywalker  於 2001/02/08 23:13
發表內容:

F-CK-1之起飛重量
正常起飛重:9525


--------------------------------------------------------------------------------


Skywalker  於 2001/02/08 23:21
發表內容:

F-CK-1之起飛重量
正常起飛重:9525kg
最大起飛重:12247kg

故以上述巡邏武裝配置總重量9621.6kg,是在F-CK-1設計範圍內。

感謝小滬尾兄協助!


--------------------------------------------------------------------------------


阿幹  於 2001/02/09 00:14
發表內容:

MONKEY
開後燃器就是燃油“直接”噴入燃燒室,不經過風扇壓縮,會燃燒不完全,冒很多黑煙!!


--------------------------------------------------------------------------------


VOR  於 2001/02/10 00:30
發表內容:

謝謝各位大哥的資料 ^_^
順便一提﹕
一月的空軍月刊(AFM)有一篇有關AIDC的文章


--------------------------------------------------------------------------------


toga  於 2001/02/10 01:01
發表內容:

經國號空重:6492kg
內載燃油重量:2111kg
劍二中程AAM單發重量:190kg;劍一短程AAM單發重量:100kg。
標準空戰重量:
(飛機空重+50%內載燃油+劍二*2+劍一*4+20mm機炮砲彈*400+飛行員*1)
= 6492+2111*0.5+190*2+100*4+200
= 8500kg~8700kg 左右

TFE-1042-70後然推力:9460Ib(4295kg)~10000Ib(4536kg)*2

經國號的空戰推重比:0.99~1.05

平心而論,截至目前為止,空重在七噸以下的現役戰機,推重比的表現頂多也就是如此,所以若只因經國號的推重比不及Su-27或殲十便遽下批判,則對經國號而言並不公平。

(七噸級以下輕型戰機一覽表)
戰機名稱:FCK-1經國號/JAS-39/FC-1/F-7M/M2000-5
機身空重: 6492kg/6622kg/??????/5275kg/ 7500kg
內載燃油: 2111kg/2268kg/??????/1896kg/ 3160kg
外掛彈量: 3900kg/4500kg/3200kg/1650kg/ 6300kg
空戰重量: 8500kg/8700kg/9300kg/6770kg/10670kg

引擎型號:TFE-1042*2/RM-12*1/RD-93*1/WP-7*1/M-53*1
後燃推力:≧4295kg*2/ 8217kg/ 8600kg/6100kg/9700kg
空戰推重比:0.99~1.05/ 0.95 / 0.925 / 0.90 / 0.91


NO:27_14
小滬尾  於 2002/07/23 11:05
Re : IDF簡介

小滬尾  於 2001/02/10 01:36
發表內容:

對IDF與J7MG比較的文章﹐個人的意見
可參考
http://taiwantp.hispeed.com/cgi-bin/cgiwrap/taiwantp/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84


--------------------------------------------------------------------------------


小滬尾  於 2001/02/15 23:05
發表內容:

順手牽羊
發表主題:RE:戰神&小邱
留言時間:2001/02/15 22:28:31,發言者來自:61.216.193.83
發言者稱呼:ryan2181
發國家或地區:TW
留言:
F-CK-1戰機除發動機系為套件組裝外,
其餘組件皆為AIDC自力在台生產.
以F-CK-1戰機如此低之產量,
國外肯定無航太大廠願承接.
自從有幸參觀過AIDC陽明營區生產線後,
小弟一直想與大慶汽車要我的IGT資料,
送交AIDC製作一台鋁合金車台,
鈦質懸掛,碳纖維複合材車殼的
超輕量高性能版黑色槍騎兵.

小邱:情人節當班,只好跟台南女友講電話,
講到1600mA鋰電沒電,共計3HR21MIN45SEC.
手機真的會發燙呢!!



--------------------------------------------------------------------------------


Skywalker  於 2001/02/16 09:17
發表內容:

聯合反制載台是否會改採用類似F-22的雙傾斜尾翼?
F-CK-1機體就這麼小,據敝人了解當年在設計時曾考量雙垂直尾翼設計,但會增加機體重量。且雙垂直尾翼過於接近,會產生相互干擾之氣動力效應(與F/A-18相似),故不採用之。


--------------------------------------------------------------------------------


Skywalker  於 2001/02/17 17:03
發表內容:

請問聯合反制載台要如何匿蹤?只靠匿蹤塗料嗎?又請問IDF的雷達反射面積為?
這實在是天方夜譚,傳統構型的F-CK-1要如何匿蹤,靠塗料僅能降低一些,而F-CK-1之雷達反射面積在下並不清楚,應比F-5小一點。

以上若有不足,有請小滬尾兄協助補充資料


--------------------------------------------------------------------------------


末日之刀  於 2001/02/18 20:45
發表內容:

應當承認IDF設計的確實不錯!


--------------------------------------------------------------------------------


toga  於 2001/02/23 18:00
發表內容:

根據全防記載:F-16的正面方向之最小雷達截面積據稱為1.19m2(美方說法),IDF的機身較小,半腎型進氣道又可提供些許匿蹤性能,因此在下推測其正面最小雷達截面積略小於F-16,約為1m2左右,不知網上諸君是否同意?


--------------------------------------------------------------------------------


小滬尾轉貼  於 2001/02/23 21:32
發表內容:

>IDF的機身較小,半腎型進氣道又可提供些許匿蹤性能,因此在下推測其正面最小雷達截面積略小於F-16,約為1m2左右,不知網上諸君是否同意?

I think so.


--------------------------------------------------------------------------------


Skywalker  於 2001/02/25 10:27
發表內容:

F-CK-1最小雷達截面積約為一平方公尺,Toga兄的推論應相當接近實際值,雖空軍並未公開過數據(機密)。


--------------------------------------------------------------------------------


EVANGELION  於 2001/03/04 20:38
發表內容:

雷達反射面積要小到多小才會被雷達當做雜訊而不標示出來阿??
聽說B-2被雷達掃到時在雷達螢幕上所成現的畫面就像掃到天空的雲朵的畫面一樣~


--------------------------------------------------------------------------------


整理  於 2001/03/06 02:07
發表內容:

有關海影號的討論, 已經被搬家了, 歡迎各位朋友移駕到美國海軍海影號一欄繼續討論, 謝謝!!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