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Darth Panda 於 2004/07/20 15:46 | |
馬其頓 | |
Darth Panda 於 2001/03/17 04:56 發表內容: 巴爾幹半島戰亂危機再起, 台灣是和馬其頓有邦交. 台灣可以派出部隊去馬其頓維和,一來有助於和馬其頓的邦交,二來國軍可以,以戰備戰來訓練軍隊 大家意下如可???
此構想甚妙,但我國不是UN會員國,應無關緊要。部隊可由CAL與EVA之客機與貨機裝載人員與裝備,順便增加實戰經驗。
想想可以,但不太可能吧,
小弟也是這麼認為,台灣國際地位特殊,想要派兵持援不太可能,老美也不會答應,除非密秘援助,否則也頂多是提供一些人道援助.
天行兄說的對:實戰經驗是不能用表演中得來(國軍現在是表演and not 訓練) 出去一下見見世面是好.
質疑你的這種心態 :
你怎麼可能派義務役的兵出國為別人打仗 ?
第一先問你自己 : 你有沒有拿中共當敵人 ? 第二, 蒐集中共戰法戰例. 若不能與美軍聯合演習, 或可以考慮請剛退伍美軍來交流,
re阿甘
全防所述不再轉貼
應該是請中共協助防空, 以對付美軍飛機吧 ? 那我們該派的(如果可能的話), 應該是空軍及電戰部隊吧? 怎麼會是陸戰,傘兵,工兵呢 ?
所以我說不必捨近求遠, 多跟美軍交流最好.
不見得要派兵出國, 邀請美軍或越南軍來台傳授皆可.
嗯 既然我國跟馬其頓有盟約 那提到軍事合作不見得非要派軍隊進去 有沒有人想過要輸送我國製的部分武器進入馬其頓 並且派伊些人去做武器指導 不過我們得留一手 天弓 長白 天件等武器不得過去 我國自製的榴炮 迫炮 輕兵器 及彈藥倒是可以弄一些過去 甚至是退役整修過的堪用戰車 各位認為如何?
派我們的飛行員們去吧....
re 阿甘兄
嗯 大量傾銷我們聯勤自製的武器給盟邦 讓我們的武器多多上鏡頭 讓第三世界也可看到我們的T65orT65K1 讓我們的T65取代AK47成為各國內戰的主武器
馬其頓這種窮國家可能買不起太多武器(尤其是太多難民耗掉其政府預算時),小弟認為台灣可以慷慨贈送一批庫存彈(如機槍彈,迫砲,榴彈),庫存槍砲等等。畢竟台灣的庫存太多了,多到還要開一間廢彈處理廠來消化廢彈或過期彈,從老蔣時代聯勤一就直增產報國的庫存,不加速消化掉是會越來越危險的!
MK19???秀秀賣給他啦~買2送1~
re:小毛
TO:EVANGELION
小毛兄說的好.與其讓庫存彈儲存到變質.
不然...把我們的一小隊特殊單位送去
小弟知道MK19仍在配發中,怎可輕易送給馬其頓,倒是聯勤仿製的MK19因為沒有訂單,如果送幾挺給馬國(不用很多,馬國又不是要打全面戰爭,只是協助警方掃討游擊隊罷了),再依其使用經驗作修正,相信聯勤可以改良出比MK19更優良的系統,屆時可能三軍的輪車又多了一種選擇,嘿嘿! 阿加 於 2001/04/13 01:55 馬其頓危機 譯自四月份俄文資料 譯按:本文乃俄「伊塔塔斯社」記者發自貝爾格勒,並以有利於馬其頓當局的俄羅斯觀點報導馬其頓邊境目前的衝突。另台灣雖與馬其頓有外交關係。但我同情阿裔的處境。馬其頓人太過分了。根本就像是台灣的統派! 觀察家稱,馬其頓當前危機乃十年來巴爾幹的第五次戰爭。馬其頓共和國乃前南斯拉夫惟一經過和平方式脫離的國家,惟照目前情勢,阿爾巴尼亞問題在使南斯拉夫聯邦付出重大代價之後,顯然馬其頓亦無可迴避之。 先前,一般咸認,馬其頓作為歐洲最年輕的國家,可避免前南斯拉夫領土上的族裔流血衝突。當時南斯拉夫軍隊係在新政權的要求下離開,並簽署協議,交給馬其頓政府所有軍事組織。 第一個威脅馬其頓獨立的動作反而是來自希臘。該國不滿馬其頓使用該名稱,而與其在一九一二至一三年戰爭時,自土耳其手中奪下馬其頓省(與保加利亞及塞爾維亞共同瓜分之)名稱相同。隨後,一九九五年希臘同意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稱解決與馬其頓的爭議。此方式並獲歐盟支持。另馬其頓憲法規定對希臘無領土要求。惟必須指出,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七十個國家仍然以馬其頓共和國的方式承認之。 最近十年,保加利亞從未與馬其頓共和國簽署任何協議。該國甚至不承認馬其頓語為獨立語言,僅視之為保加利亞的地方方言。近來雙方關係則邁向正常化。專家認為,此係因馬其頓總理格里高耶夫斯基乃親保加利亞人士,因此使雙方關係趨於和緩。 馬其頓邊境危機在今年三月爆發。專家咸認,此與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軍的出現有關。渠等對南斯拉夫新總統卡施圖尼茨與馬其頓總統特萊英科夫斯基簽署界約一事,非常不滿。科索沃解放軍前精神領袖亦強烈抗議並未受邀參與討論兩國界約程序,並稱不承認之。 馬其頓前總統格利高羅夫認為,該界約協議與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軍對馬其頓的軍事出擊有直接關係。渠強調,馬其頓與科索沃邊境大多居住著阿爾巴尼亞裔,並擔憂未來可能要實施護照出入境措施。另南斯拉夫軍警逐步進佔科索沃周邊安全區,亦係刺激阿裔激進主義蔓延。據悉,阿裔將南斯拉夫的動作視為成立大阿爾巴尼亞(包括科索沃、南塞爾維亞及北馬其頓等地)計畫的威脅。 渠指出,科索沃將舉行普選為第三個影響在馬其頓的阿裔激進主義的因素,並可能成為該區脫離南斯拉夫的起始階段。普選乃科索沃及馬其頓境內阿裔團結一致的催化劑。即使馬其頓最溫和政治人物:阿裔民族黨主席札非尼亦不掩飾阿裔的真正計畫。渠稱,所有阿裔的共同目標:修改馬其頓憲法,建立聯邦;阿裔並擁有民族自決權,其中並包括舉行公民投票,脫離馬其頓。該目標可謂合法化武裝鬥爭手段,進而實現民族自決。 南斯拉夫前總統外交顧問西米其認為,建立大阿爾巴尼亞計畫並非阿爾巴尼亞所提。該國目前仍由改宗東正教的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黨人所控,對科索沃或其他阿裔並無好感。故試圖實現大阿爾巴尼亞的中心係位在科索沃。若更具體而言,即科索沃解放軍。渠等有來自全歐洲阿裔的經援。 當馬其頓政府軍在維和部隊支助下,將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軍擊退後,渠等即轉入馬其頓第二大城切托瓦的郊區(位在馬其頓西北部)。切托瓦人口二十萬,大部份居住阿裔。事實上,武裝衝突事件已成為測試阿裔、馬其頓當局、歐盟、美國、巴爾幹各國及俄羅斯立場的石蕊試紙。 歐盟秘書長索羅納三赴馬其頓視察,並與馬其頓各界,包括阿裔領袖等人會晤,進以研擬解決馬其頓危機的政治方案。三月二十八日,索氏在設於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大會上提出報告,闡述解決該問題的政治措施。渠指出,第一步在於修改馬其頓憲法的必要,以反映該國所有族裔的人權,而非其中一個民族的權利而已。惟索氏亦同意馬其頓官方要求,認修憲措施不應視為對激進主義勢力的讓步或其勝利。另索氏無意堅持實現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軍的要求:承認阿爾巴尼亞族裔為馬其頓的第二個國族。與此相關,馬其頓總統特萊伊科斯基亦稱,現代歐洲國家係以公民,而非族裔團體作為國家主體;馬其頓共和國現仍經常需與建立民族國家的觀念相抗;類似的觀念包括大阿爾巴尼亞、阿塞爾維亞及大克羅埃西亞等。 索氏指出,政治解決危機的第二個措施為,今年九月應在切托瓦市成立阿爾巴尼亞大學,以實現馬其頓阿裔願望:承認他們的語言為第二國語及成立阿爾巴尼亞大學。 馬其頓當局深知,一九九八至九九年科索沃危機即肇因於科索沃首府普利施欽大學。九六年,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什維奇曾允諾給予在該大學受教育的阿裔以母語學習的權利。惟隨後並未實現諾言而導致衝突:科索沃阿裔知識份子開始主張爭取民族自決權的觀點,並由科索沃解放軍加以落實之。 譯按:台灣要感謝李登輝的政治智慧,否則若干知識份子亦會成立台灣民族解放軍,對抗在台親中人士。 馬其頓當地觀察家認為,馬其頓危機的發展幾乎是科索沃危機的翻版。幾年前,切托瓦市曾設立阿爾巴尼亞大學,惟馬其頓當局不承認。九四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馬其頓兩百五十萬人口中有百分之二十二點七為阿裔,惟阿裔則認已佔馬其頓人口達三分之一。馬其頓人則認為,承認該大學形同回教在斯拉夫共和國進行擴張的學術中心。由於阿裔出生率較馬其頓人高出甚多,前者家庭通常有十至十五個子女,而後者則僅有一至二個子女。故馬其頓人擔憂,二、三十年後,其反成為少數族裔。 必須指出,近一萬名科索沃普利施欽大學阿裔學生參加三月底舉行的抗議活動。渠等反對馬其頓軍隊進攻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軍陣地。該活動並有許多馬其頓阿裔學生參與。渠等認為,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軍精神領袖為切托瓦阿爾巴尼亞大學校長法基爾 蘇列伊曼。 索氏政治解決方案亦包括通過地方組織法,並積極延攬阿裔參與地方管理工作。另索氏提議,以較軟性過渡措施,如提供阿裔一個全國性電台頻道的方式,以代替阿裔要求承認阿爾巴尼亞語為第二國語的主張。必須指出,索氏拒絕阿爾巴尼亞解放軍參加與馬其頓當局的談判,理由為馬其頓國會已有阿裔代表參與。惟馬其頓國會的一個阿裔議員則宣佈退出國會,以支持阿裔解放軍。 由於馬其頓政府深知,政府軍對解放軍的攻擊若過於猛烈,無疑地必增加當地阿裔對解放軍的好感。故亦主張應以政治方式解決危機。另政府軍的戰力亦有限,更使政治解決不可迴避。事實上,馬其頓在戰事上已耗費一億馬克,而其農產品無法進入科索沃的情況,亦導致自身的經濟損失。馬其頓銀行界現預測,該國貨幣貶值已無可避免。 總之,由於北約現仍站在馬其頓當局一方,故進行政治談判實為較適當的解決途徑。 yuio 於 2001/06/11 15:15 馬其頓戰況吃緊,台灣否要給予軍事援助? 台灣邦交國馬其頓國內的緊張情勢急遽升高,阿爾巴尼亞裔叛軍已經逼近首都史高比耶,與政府軍相隔2公里對峙,同時也引發難民潮7000人湧進科索伏省。 馬其頓首都史高比耶郊區的城鎮阿拉齊諾弗,已經被阿爾巴尼亞裔叛軍所佔領,叛軍並下達最後通牒,要求政府軍停止炮轟盤據在北部山區的阿裔游擊隊,否則他們將對首都發動攻擊,並以警察局、機場、政府機關及國會為優先目標。 叛軍在阿拉齊諾弗的路障與政府軍的檢查哨,相距只有2公里,雙方形成對峙。政府軍的檢查哨禁止任何人進入阿拉齊諾弗,但允許逃亡的平民通過,到目前為止,已經有7000多名阿爾巴尼亞裔平民,逃往南斯拉夫聯邦的科索伏省。 以斯拉夫裔政黨為首的馬其頓執政聯盟,雖然已將阿爾巴尼亞裔兩大政黨納入大聯合政府,但至今仍拒絕與叛軍協商。 阿爾巴尼亞裔的政黨及叛軍都主張,阿爾巴尼亞人少數族裔,應享有與斯拉夫人對等的權利,並將阿爾巴尼亞語列為官方語言。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