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大陸文宣研究(一)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小滬尾  於 2004/07/20 01:09
常見大陸文宣研究(一)

小滬尾  於 2001/03/13 22:59
常見大陸文宣研究(一)

小滬尾  於 2000/11/06 23:50
發表內容:


本系列是以前某不雅開題講座﹐現在只是進行新瓶裝舊酒的工程﹗


這是許多軍武版流傳已久的文宣﹐又臭又長﹐
而且常被中國人recycle !
here we go!

------------------------------------------------------
臺灣經得住打嗎﹖

長期以來,一個最著名的“童話”廣為流傳。台灣軍方特別強調:大陸只

有迅速消滅了台灣海空軍,掌握了制空制海權,才能實施登陸作戰。否則

大陸將無法武力解決台灣問題。而台灣空域一次最多只能容納400架戰斗机,所以在台灣空戰中大陸台灣只能每次各出動200架空戰,結果大陸空軍戰机數量优勢完全發揮不出來,而台灣守勢作戰,飛机和防空導彈配合占据优勢,最后大陸空軍折机400架損失重大,台灣空軍越戰越強,大陸無法在台灣登陸勢在必得,最后台灣軍隊胜利“台灣成功\。

這個“童話”較專業,但畢竟還是“童話”。台灣軍方能騙過台灣平民,但能騙過他自己嗎?台灣前“總參謀長”劉和歉極度反對李登輝挑起對抗,他固執地告誡李登輝,台灣根本沒有力量同大陸對抗,結果触怒李登輝而被剝奪軍權。那么\台灣當局是否能夠象它講得那樣贏得它挑起的戰爭呢?

有人也許\認為,台灣可以將戰斗机分散部署在許\多簡單公路机場上,從而保存其戰斗力。然而現代戰斗机如F-16出動一次僅航空油料就要6吨之多,而它复雜的机械及電子設備,則更离不開大量复雜專用的特种地面設備的維護。再加上導航和通訊問題,使現代戰斗机分散部署在簡易机場上,雖然可能保存??其飛机本身,卻根本不能保持其戰斗力。假如台灣的250駕F-5E戰斗机散部署而保存下來,但在以后的空戰中只能起到原來15架戰斗机的作用,那么\戰斗机本身保存下來有什么\意義?難道是為完整地交給大陸? 再則台灣島太小,它全部處于大陸雷達的監視下。因此台灣任何机場只要使用一次,就沒有秘密可言。再者台灣平原極少,能做机場的更有限。因此台灣方面机場無論再分散、再保密,即使不使用,大陸也能猜個八九不离十,并將其摧毀。台灣攔截大陸的導彈也是不可能的,大陸海軍也可以逼近台灣海岸,對台灣空軍目標進行炮擊。由于台灣地形限制,台灣空軍的全部机場--包括臨時机場全部靠近海邊,盡在大陸海軍炮艇的射程之內。總之,因為台灣過小和過于靠近大陸,這一
不可改變的地理特點使得台灣的全部空軍基地處于大陸強大的重重火力打擊范圍內,
極度脆弱。這又牽連以此為基地的台灣空軍部隊隨時有可能喪失地面后勤保障,從而喪失其戰斗力。台灣的空軍部隊沒有戰略縱深可退,它也是極其脆弱的。

台灣軍方首腦為迎和李登輝“台獨”政治的需要,經常違心地宣稱台灣空軍強大,可保“台獨”無懮。台灣軍方當然只能順從李登輝講假話。但假話畢竟不能堵塞台灣軍事上的漏洞。台灣軍方以超過500億的巨資和近8年的時間實施“佳山計划”,在台灣東部建立地下戰斗机掩體,這證明台灣軍方完全明白地理現實造成台灣空軍的致命弱點,否則台灣軍方才不會如此賣力地企圖以人工改變自然地理。然而天意不可違,台灣軍方為此耗費巨額資金和時間,而收效卻小得不成比例,實為得不償失。如今台灣空軍的上述致命弱點并無根本改變,按台灣的話說,台灣空軍戰時最
多也只有45分鐘壽命。即當戰前起飛的台灣飛机油盡迫降后,台灣空軍就不复存在。

台灣很多人相信,台灣的“強网防空系統”可將台灣的戰斗机、防空導彈、高射炮結合起來,組成個銅牆鐵壁,發揮出強大的戰斗力,而且,台灣新從美國購進的E-2T空中預警机進一步提高了台灣的空中預警能力。再加上有“奈基”、“霍克”,“天弓”,“愛國者”、“小懈樹”、“標准”等數种防空導彈和一些35高炮,以及約400架戰斗机,台灣相信它的“強网防空系統”先進而嚴密,足以保護台灣軍隊在威脅大陸的同時不受大陸的攻擊。理由是“強网”比台灣過去的防空系統
強得多。但如果將“強网”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防空系統橫向對比,其結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一些東亞安全事務專家也說:“強网”可阻止一兩架間謀飛机或誤入台灣上空的飛机,但對大規模進攻不起任何作用。
另外,“強网”在運行中完全依賴雷達和預警机提供空中目標的情報,沒有這些情報,“強网”就是廢物。防空導彈還是廢物,戰斗机不能有效作戰,高炮的命中率也會很低。

台灣的防空雷達站暴露在大岡山等高山上,體積很大,目標也大,同時很脆弱不堪一擊。台灣沒有防御縱深,它的雷達站就在海邊,而無法象絕大多數軍隊那樣,將雷達站設在完全的后方,由眾多其它部隊提供掩護。防空雷達又不能藏起來的,因為如果它藏起來大陸軍隊倒是炸不到它,但它也“看”不到大陸的飛机,那么\它還有什么\作用呢?暴露在外的台灣雷達站是大陸飛机導彈和海軍火炮的良好目標,戰斗一旦開始,台灣的雷達站將被很快摧毀。當然台灣還有E-2T預警机。但台灣這种飛机目前只有3架,每架實際持續值勤時間小于4.5小時,而這种飛机在海灣戰爭中的可靠性是69%。因此台灣的預警机數量不足以連續24小時的空中警
戒。同時台灣預警机雷達作用距离小,一架飛机不足以覆蓋\整個台灣空域。美國航空母艦同台灣比起來是一個點,但它一般都需要配備5架E-2T預警机,顯然台灣E-2T的空中雷達監視體系有極大的漏洞。

同往常一樣,台灣的E-2T又是美軍用過淘汰的破舊貨色,已經用了近30年,這樣的舊飛机別說指揮空戰就是正常飛行也不保險。E-2是艦載預警机,由于航空母艦上嚴格的體積重量限制,美海軍預警机本來功\能就不強,比美空軍預警机性能竟差一代。海灣戰爭中證明,E-2C的雷達在海陸交界處失效,在陸地上效果也很差。而台灣的E-2T又是E-2系列中最次的一种,是專門為它一家“特制”的。美軍自己和日本,埃及等國全部用E-2C。据說為保密美方還卸去了机上一些重要的“模塊”,使台灣的所謂預警机在台灣海峽這樣的地理環境下作用有限。

總之,台灣軍方以犧牲其陸軍裝備的改善為代從,近年迫切地改進台灣防空系統,這證明它認識到自身防空體系存在的巨大漏洞。台灣防空系統改進后防御轟炸机的效率較原來有很大提高,但由于其過于靠近大陸,又沒有防御縱深,在此不可克服的地理條件和武器系統落后的影響下,台灣的空防永遠是漏洞百出防不胜防。

于此,為掩蓋\事實,台灣軍方又特意將它每一項軍火進口消息公開,給人以強烈印象,企圖使人感到台灣空軍已經是一個強大先進的空中力量,并自稱:現在台灣有近400架戰斗机可以使用,台灣的“強网”防空指揮系統容量增加了500倍,速度增加了60倍,作戰能力提高了1.5倍,按200架對200架的方式交戰,台灣空軍有“強网”和防空導彈的協助,絕對有取胜的實力。 作為軍隊,台灣空軍總要有一點戰斗力的,但它畢竟比大陸軍隊低几個級別而不成其對手。台灣空軍新購武器的最大作用不過是給台灣民眾增加一些因戰斗机失事而造成的災禍,或多制造些難以忍受的飛行噪音。在戰爭中,台灣新購武器的最大作用不過是給台灣增加破坏,給台灣民眾多制造一些死亡罷了。例如,台灣預備購進
的F-16A戰斗机,在空戰前先要投副油箱。如果台灣空戰顯然將多在地面人口密度極大的地區上空進行,那里密度超過5000人/平方公里。F-16A每次投下它裝著3000多升精制燃油的副油箱,就几乎都是對台灣地面人們一場可怕的大屠殺。

台灣方面習慣于吹噓其空軍無敵,但事實正好相反。曾被台灣窮軍稱為“支柱”的F-5E虎式戰斗机,在美國屬于特別的“援外戰斗机”,是美國為貧窮落后的埃塞俄比亞、也門等小國特的廉价、簡單、低性能戰斗机,美國、日本、德國等強國作戰部隊根本看都不看它,更不可能裝備。但在台灣還是寶貝。至于台灣自行“研制”組裝的IDF“經國”式戰斗机,台灣自稱其性能优于米格-29和蘇-27,雖然僅裝備了20-40架,卻是台灣空軍最重要的力量,它可以保證台灣空軍在台灣海峽占有局部制空權,最終保住台灣李登輝及其“台獨\不被鏟除。實際上IDF戰斗机根本不是台灣研制的飛机,而是用美國的零部件,因此台灣被美國公司大賺了一筆橫財之外,還被美國政府使勁促弄了一番。美國有
一流的發動机但偏不給台灣,卻提供了台灣不想要的加雷特發動机。加雷特公司是個小公司,它的發動机全部屬于民用發動机,從沒有美國戰斗机用加雷特的發動机,加雷特發動机的性能可想而知。由于這种發動机經比美軍戰斗机的發動机几乎重了一倍,加上台灣有關人員對戰斗机研制一無所有,任由美方擺\布,結果IDF花錢不少,卻出現設計超重這一嚴重問題,引起IDF戰机性能全面達不到原來的最低要求。

為擺\脫空軍戰机的落后狀態,1992年台灣定購了法國幻影-2000和美國F-16A戰斗机。美國F-16A戰斗机1974年首飛,最初就是按廉价的二流戰机設計的,過去20年和未來10年里,美軍主力戰机是F-15。F-15比F-16昂貴得多,如果F-16是一流戰机,那么\美軍就不會購買昂貴的F-15。 而台灣空軍雖然一向加緊訓練,它現在總共約有800名飛行員,由于其中一些是運輸机等非作戰飛机的飛行員,還有一些是聯隊參謀長和政戰部主任等不作戰的軍
官,因此台灣現在真正的戰斗机飛行員大約僅有400名,根本不夠應付連續空戰,但由于台灣人口少,不可能挑選到足夠多、足夠好的飛行員,而地勤人員苦臟累不說,特別是地位低下,在台灣更是無人肯干。對此台灣空軍前“總司令”林文禮哀嘆:“有飛机沒有人來飛是很大的問題”
由于台灣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嚴重不足,因此也可能不經戰斗,只要几個月的軍事對峙,極度的勞累就把台灣飛行員和地勤人員毀掉了。

至于台灣現裝備的紅外線制導導彈是美制“響尾蛇”AIM-9L或9P及一些更老的型號,AIM-9P導彈是美國1978年的產品,AIM-9L是美國1980年的產品,台灣紅外導彈的性能之落后可想而知。台灣裝備的“響尾蛇”導彈有效射程約6公里,而大陸導彈射程和程度大得多,如大陸過去的PL-2A和PL-5B射程分別達8.6和16公里,新的導彈就不用說了。因此如果雙方空戰,台灣戰机將先遭打擊。台灣“響尾蛇”導彈型號老,射擊范圍小,死角死區大,机動性、可靠性也差,命中率不足1/10,因此根本不能用來同對方戰斗机空戰,
且“響尾蛇”導彈最大有效使用高度約15000米,而大陸的“殲-7”戰斗机實用或限高達18700米,大陸的“殲-8”實用升限更高達20500米,因此大陸的戰机在空戰中只要飛得高一點,台灣落后的“響尾蛇”導彈沒有全天候能力,如果對方選擇惡劣天气進行空戰,台灣的“響尾蛇”導彈同樣盡成廢物。台灣“自行研制”的“天劍1”導彈實際是台灣組裝的美國“響尾蛇”AIM-9L導彈。“天劍2”實際是台灣組裝的美國AIM-7“麻雀”導彈。這兩种導彈性能差且不可靠,畢竟台灣沒有生產合格導彈的能力。由于台灣采取“手工生產方
式”,組裝導彈的速度很慢,据說這兩种導彈分別只有100枚和40枚,而价格卻高得惊人,“天劍2”單价竟達7000万新台幣。總之這兩种沒有實用价值的導彈對空中力量對比的影響微不足道。
總之,台灣現裝備的空對空導彈數量不足性能落后,全是美軍早已經淘汰的導彈,它們當年在實戰中命中率不足1/10,根本對付不了今天大陸的新式戰机。

台灣的“陸麻雀”導彈是美國空軍“麻雀”空對空導彈的陸地型,由于它原是空軍此并不适于地面使用,其最大射高僅3000米,超低空又不能用,最大速度僅M1.7,不能對付現代高速戰机。而且易于干擾,另外對逼近到1公里左右的目標也不能攻擊。這是美國1983年的產品,尚無哪個強國陸軍裝備該彈的報道。台灣的小槲樹MIM-72防空導彈是美國1985年的產品,其射程僅5公里,射高僅2.5公里,非常有限,除非對方飛机正好進入它小小的射擊范圍,否則它毫無用處。而即使在此范圍內,其理論殺傷概率也僅有50%,它彈頭只有5公斤威力過小,擊中對方飛机也只能嚇唬一下,這种導彈屬紅外制導受天气影響
很大,惡劣天气下不能使用。同時在多數情況下它只能尾追對方飛机而不是迎射或攔射,因此不能事先制止對方飛机攻擊,最多只能在對方飛机摧毀了“小槲樹”所保護的目標后离去時,追著對方飛机火熱的尾部放冷箭,而成功\率不足50%。因此它多半用于壯膽而非實戰。因射程近,所以“小槲樹”只能部署在前沿,而這里正是對方海陸火炮的打擊范圍,“小槲樹”缺乏防護非常脆弱,百米外炮彈爆炸飛來的彈片也能擾它打坏,因此面對扑天蓋\地的對方炮火,“小槲樹”生存將很困難。

而且,台灣缺乏先進有效的低空防空導彈,如大陸的“紅旗-7號”飛蠓,或美軍裝備的“羅蘭特”一類的導彈。它沒有攔截當今戰場上最常見的對方超低空進襲戰机的能力。由于台灣綜合實力的限制,台灣將來也不可能有足夠的資金從國外買足夠的低空導彈,來補上這個漏洞。

台灣裝備了約100門厄利空35毫米高炮,這是世界上較好的高炮之一,但作為高炮,其射程畢竟有限,而且數量少,最多只能給約16個台灣目標提供低空掩護,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也微不足道,當台灣軍隊失去制空權后這些較好的高炮將遭對方戰机在其射程外的轟炸,最終難逃毀滅的下場。同時這种高炮本身脆弱,也經不起對方海陸軍炮火的打擊。
台灣的主力高炮還是美國1951年的M42式40毫米自行高炮,由于該炮早已過時,其初速,射速,瞄准速度都很低,又不能全天候作戰,所以對現代空中目標射擊效果接近于零,主要是作對方的靶子。不過如果讓它掃射對方過去的木船,那將是威力無比,但很遺憾現在它的對手早已現代化了,對手的海陸炮火及其強大。台灣M42炮塔開敞射手暴露,如果參戰,同在工事中的台灣士兵比起來,M42
的射手將死得最快。

總之,地理條件使台灣沒有能力保護其軍用机場和軍港不被對方飛机和彈道導彈摧毀,因此如果開戰,台灣即使擁有最精良的戰机和軍艦,仍肯定將輕易輸掉戰爭。


--------------------------------------------------------------------------------


小滬尾  於 2000/11/06 23:51
發表內容:

第一刀

>長期以來,一個最著名的“童話”廣為流傳。台灣軍方特別強調:大陸只有迅速消滅了台灣海空軍,掌握了制空制海權,才能實施登陸作戰。否則大陸將無法武力解決台灣問題。而台灣空域一次最多只能容納400架戰斗机,所以在台灣空戰中大陸台灣只能每次各出動200架空戰,結果大陸空軍戰机數量优勢完全發揮不出來,而台灣守勢作戰,飛机和防空導彈配合占据优勢,最后大陸空軍折机400架損失重大,台灣空軍越戰越強,大陸無法在台灣登陸勢在必得,最后台灣軍隊胜利“台灣成功\。

這句話大致正確﹐掌握不了制空權﹐其他方面是送死﹗
至於空戰評估﹐在400架的最大容量下﹐台灣方面只要出
100架飛機搭配地面防空飛彈﹐面對300架中國飛機﹐
最低可打他們折損20%﹐個人是認為﹐這些入侵的敵機是
有去無回居多﹗

所以﹐請注意﹐以下的文章﹐若該大便文無法提出有效
壓制台灣的空防﹐那麼大家則達成共同的結論﹐中國並無勝算﹗



--------------------------------------------------------------------------------


小滬尾  於 2000/11/06 23:53
發表內容:

第二刀

>有人也許\認為,台灣可以將戰斗机分散部署在許\多簡單公路机場上,從而保存其戰斗力。

顯然是不懂軍事的草包﹐在台灣的戰略上﹐公路的戰備跑道
是給戰機臨時緊急起降的﹐而不是用來當作防空的基地﹗

>而現代戰斗机如F-16出動一次僅航空油料就要6吨之多,而它复雜的机械及電子設備,則更离不開大量复雜專用的特种地面設備的維護。再加上導航和通訊問題,使現代戰斗机分散部署在簡易机場上,雖然可能保存??其飛机本身,卻根本不能保持其戰斗力。

1。F16的最大載油量沒有6噸﹗6000公升是差不多﹗
2。這位草包不知道戰機緊急起飛是不載副油箱的﹗


3。前面說過的﹐戰機起降主要還是以機場為主﹐所以各位看官
再看下去﹐若該大便文無法有效指導如何有效癱瘓台灣的機場﹐
不但以上文的觀點不成立﹐如推演下去﹐共軍會被幹得更慘﹗



--------------------------------------------------------------------------------


小滬尾  於 2000/11/06 23:55
發表內容:


第三刀

>台灣攔截大陸的導彈也是不可能的

正確的說法是﹐台灣無法完全攔截中國來襲的飛彈﹐
來襲的飛彈少﹐被攔截的機率高﹐來襲的飛彈多﹐
只要把那些飛彈打偏﹐就可以有效保存軍事目標﹗
我還沒有說﹐大陸的飛彈數目夠不夠打垮全台的機場?!
更重要的﹐準度不夠﹐還是多修練再來﹗

另外﹐有個小常識﹐台灣空軍的抗炸機堡(還是那種有弊端的)﹐ 需要2000磅(908公斤)重的雷射導引炸彈﹐
在精度CEP=2米的誤差下﹐才能摧毀﹐M9﹐M11
的載彈重只有500公斤﹐CEP頂多150米﹐狗運好﹐
就算CEP=50米﹐還是無法想像要怎麼打﹗


>大陸海軍也可以逼近台灣海岸,對台灣空軍目標進行炮擊。由于台灣地形限制,台灣空軍的全部机場--包括臨時机場全部靠近海邊,盡在大陸海軍炮艇的射程之內。總之,因為台灣過小和過于靠近大陸,這一不可改變的地理特點使得台灣的全部空軍基地處于大陸強大的重重火力打擊范圍內,

1。還沒拿到制空權就想來台灣的海域囂張﹖﹗

2。台灣不用派空軍﹐只要岸防的雄一﹐二飛彈﹐
就可以把這些船做成漁礁﹗

3。用砲艇打﹖﹗那種口徑﹐射程﹖﹗能摧毀派出所
就很了不起了﹗


這就是該文如何指導有效癱瘓台灣的機場的方法﹗
個人還有很多招還沒出耶﹗各位看官﹐自己想吧﹗



--------------------------------------------------------------------------------


小滬尾  於 2000/11/06 23:57
發表內容:


第四刀

>台灣很多人相信,台灣的“強网防空系統”可將台灣的戰斗机、防空導彈、高射炮結合起來,組成個銅牆鐵壁,發揮出強大的戰斗力,而且,台灣新從美國購進的E-2T空中預警机進一步提高了台灣的空中預警能力。再加上有“奈基”、“霍克”,“天弓”,“愛國者”、“小懈樹”、“標准”等數种防空導彈和一些35高炮,以及約400架戰斗机,台灣相信它的“強网防空系統”先進而嚴密,足以保護台灣軍隊在威脅大陸的同時不受大陸的攻擊。理由是“強网”比台灣過去的防空系統強得多。

大致是正確的﹗事實也大致如此﹗
那個“奈基”已經退休了﹐有沒有被改成地對地飛彈就不知道了﹗

>但如果將“強网”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防空系統橫向對比,其結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一些東亞安全事務專家也說:“強网”可阻止一兩架間謀飛机或誤入台灣上空的飛机,但對大規模進攻不起任何作用。

不知是那來的安全事務專家﹖﹗

先不要說強網﹐光是一座長白雷達就可監控400公里遠﹐
一次追蹤百個以上的目標﹐一次接戰24個目標﹗台灣還
有好幾座長白雷達耶﹗

還有﹐那種大量部署的“霍克”(鷹式)﹐一次可接戰9個目標﹗

另外﹐能抓得到高速飛行的間諜飛機還不簡單﹗
台灣很多人靠黑鳥獎金發財﹗不像有些國家﹐還不知道“鳥”來了﹗



--------------------------------------------------------------------------------


小滬尾  於 2000/11/07 00:01
發表內容:


第五刀

>台灣的防空雷達站暴露在大岡山等高山上,體積很大,目標也大,同時很脆弱不堪一擊。台灣沒有防御縱深,它的雷達站就在海邊,而無法象絕大多數軍隊那樣,將雷達站設在完全的后方,由眾多其它部隊提供掩護。

這是目前觀通站的弱點之一﹐不過﹐
1。老共有沒有足夠的飛彈打掉全台所有的雷達站﹐值得懷疑﹗

2。要炸毀一個普通的雷達天線(無護罩者)﹐飛彈彈頭至少
要有900公斤﹐精度CEP為150米﹐有護罩者就不只此數了﹗

3。最重要的﹐雷達被炸了﹐備用的機動雷達50分鐘後就架好了﹐看看美軍怎麼被機動的南聯防空系統弄得頭大就知道了﹗

>防空雷達又不能藏起來的,因為如果它藏起來大陸軍隊倒是炸不到它,但它也“看”不到大陸的飛机,那么\它還有什么\作用呢?

剛剛好﹗台灣的長白雷達就是藏在那種打不到﹐但看得到
敵機的山區﹐如果用反幅射飛彈嘛﹖﹗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當然台灣還有E-2T預警机。但台灣這种飛机目前只有3架,每架實際持續值勤時間小于4.5小時,而這种飛机在海灣戰爭中的可靠性是69%。因此台灣的預警机數量不足以連續24小時的空中警戒。同時台灣預警机雷達作用距离小,一架飛机不足以覆蓋\整個台灣空域。美國航空母艦同台灣比起來是一個點,但它一般都需要配備5架E-2T預警机,顯然台灣E-2T的空中雷達監視體系有極大的漏洞。

現有4架﹐一架剛修好﹐還有兩架要進來﹗
至于那個可靠性﹐應該是妥善率吧﹖﹗



--------------------------------------------------------------------------------


小滬尾  於 2000/11/07 00:03
發表內容:


第六刀

>同往常一樣,台灣的E-2T又是美軍用過淘汰的破舊貨色,已經用了近30年,這樣的舊飛机別說指揮空戰就是正常飛行也不保險。E-2是艦載預警机,由于航空母艦上嚴格的體積重量限制,美海軍預警机本來功\能就不強,比美空軍預警机性能竟差一代。海灣戰爭中證明,E-2C的雷達在海陸交界處失效,在陸地上效果也很差。而台灣的E-2T又是E-2系列中最次的一种,是專門為它一家“特制”的。美軍自己和日本,埃及等國全部用E-2C。据說為保密美方還卸去了机上一些重要的“模塊”,使台灣的所謂預警机在台灣海峽這樣的地理環境下作用有限。

台灣取得的E-2T是最新等級的﹐配有AN/APS145型
先進雷達。法國購買的E-2C也配此形雷達﹐據了解﹐由於
某些限制﹐美方不得交接“全新”該機種給台灣﹐所以把
前機輪蓋換成舊貨﹐所以飛機就不是“全新”的﹗
這個前機輪蓋大概就是那文所提的模組吧﹗

這款E-2T可測出285公里外﹐貼地飛行的巡弋飛彈﹗

>總之,台灣軍方以犧牲其陸軍裝備的改善為代從,近年迫切地改進台灣防空系統,這證明它認識到自身防空體系存在的巨大漏洞。台灣防空系統改進后防御轟炸机的效率較原來有很大提高,但由于其過于靠近大陸,又沒有防御縱深,在此不可克服的地理條件和武器系統落后的影響下,台灣的空防永遠是漏洞百出防不胜防。

對這篇文而言﹐很不幸的﹐台灣的防空飛彈屬於陸軍﹐
且放了很多錢下去﹗
更不幸的﹐台灣的防空飛彈密度僅次以色列﹐是少數防空網
能覆蓋全國的幾個國家之一﹗

>于此,為掩蓋\事實,台灣軍方又特意將它每一項軍火進口消息公開,給人以強烈印象,企圖使人感到台灣空軍已經是一個強大先進的空中力量,并自稱:現在台灣有近400架戰斗机可以使用,台灣的“強网”防空指揮系統容量增加了500倍,速度增加了60倍,作戰能力提高了1.5倍,按200架對200架的方式交戰,台灣空軍有“強网”和防空導彈的協助,絕對有取胜的實力。

本來就是真的﹗

>作為軍隊,台灣空軍總要有一點戰斗力的,但它畢竟比大陸軍隊低几個級別而不成其對手。

笑死人﹗花了4千萬美金買的SU27SK還不能發射
主動空對空飛彈﹐台灣那個F16才花2千8百萬美金﹐
就有此功能﹗



--------------------------------------------------------------------------------


小滬尾  於 2000/11/07 00:07
發表內容:


第七刀

>在戰爭中,台灣新購武器的最大作用不過是給台灣增加破坏,給台灣民眾多制造一些死亡罷了。例如,台灣預備購進的F-16A戰斗机,在空戰前先要投副油箱。如果台灣空戰顯然將多在地面人口密度極大的地區上空進行,那里密度超過5000人/平方公里。F-16A每次投下它裝著3000多升精制燃油的副油箱,就几乎都是對台灣地面人們一場可怕的大屠殺。

原來中國的戰機都是把副油箱丟在內地的﹖﹗
難怪﹐我終於了解﹐為何中國是全世界唯一的國家把
火箭發射中心放在人口較多的內陸﹗一發射失敗﹐就
如同該文所言﹗~可怕的大屠殺。

>台灣方面習慣于吹噓其空軍無敵,但事實正好相反。曾被台灣窮軍稱為“支柱”的F-5E虎式戰斗机,在美國屬于特別的“援外戰斗机”,是美國為貧窮落后的埃塞俄比亞、也門等小國特的廉价、簡單、低性能戰斗机,美國、日本、德國等強國作戰部隊根本看都不看它,更不可能裝備。

瑞士﹐西班牙﹐南韓等國就配備此戰機﹗
還有﹐伊朗就是在兩伊戰爭中﹐用此戰機幹得伊拉克哇哇叫﹗
更好玩的﹐J7與F5E是同等級的﹐也就是美國假想敵
中隊用來模擬J7的機種﹐這樣看來﹐J7也是小國特的廉价、簡單、低性能戰斗机?!

>至于台灣自行“研制”組裝的IDF“經國”式戰斗机,台灣自稱其性能优于米格-29和蘇-27,雖然僅裝備了20-40架,卻是台灣空軍最重要的力量,

哈哈哈﹗對不起﹗是130架﹗

>實際上IDF戰斗机根本不是台灣研制的飛机,而是用美國的零部件,因此台灣被美國公司大賺了一筆橫財之外,還被美國政府使勁促弄了一番。美國有一流的發動机但偏不給台灣,卻提供了台灣不想要的加雷特發動机。加雷特公司是個小公司,它的發動机全部屬于民用發動机,從沒有美國戰斗机用加雷特的發動机,加雷特發動机的性能可想而知。由于這种發動机經比美軍戰斗机的發動机几乎重了一倍,加上台灣有關人員對戰斗机研制一無所有,任由美方擺\布,結果IDF花錢不少,卻出現設計超重這一嚴重問題,引起IDF戰机性能全面達不到原來的最低要求。

1.由於當初設計時美國只提供推力不足的TFE-1042
發動機﹐台灣方面除了持續改良發動機推力外﹐並在機身結構
上下頗大的精簡工夫﹐使得其在75%的載油量下掛載天劍一﹐
二型各2枚﹐或4枚天劍一型時﹐其推重比大於1﹐具備相當
能力的空對空纏鬥力。
2.TFE-1042-70發動機可靠度極高﹐故美軍經審慎
評估﹐編號為F125﹐其平均大修時數最少為2000小時﹐
該發動機曾有後續推力提昇計劃﹐為TFE-1088﹐據
評估可增加30%!

3.SU27戰機的發動機每300小時就得大修﹐甚至可能
完全更換﹐而發動機的重大維修以及生產大都由俄國控制



--------------------------------------------------------------------------------


小滬尾  於 2000/11/07 00:09
發表內容:


第八刀

>為擺\脫空軍戰机的落后狀態,1992年台灣定購了法國幻影-2000和美國F-16A戰斗机。美國F-16A戰斗机1974年首飛,最初就是按廉价的二流戰机設計的,過去20年和未來10年里,美軍主力戰机是F-15。F-15比F-16昂貴得多,如果F-16是一流戰机,那么\美軍就不會購買昂貴的F-15。

這位天才既不懂陸軍﹐也不懂空軍﹐不知道什麼是高低配﹗
那這看來﹐J10也是按廉价的二流戰机設計的﹖﹗

>而台灣空軍雖然一向加緊訓練,它現在總共約有800名飛行員,由于其中一些是運輸机等非作戰飛机的飛行員,還有一些是聯隊參謀長和政戰部主任等不作戰的軍官,因此台灣現在真正的戰斗机飛行員大約僅有400名,根本不夠應付連續空戰,但由于台灣人口少,不可能挑選到足夠多、足夠好的飛行員,而地勤人員苦臟累不說,特別是地位低下,在台灣更是無人肯干。對此台灣空軍前“總司令”林文禮哀嘆:“有飛机沒有人來飛是很大的問題”由于台灣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嚴重不足,因此也可能不經戰斗,只要几個月的軍事對峙,極度的勞累就把台灣飛行員和地勤人員毀掉了。

不用一個月﹐大陸的空軍敢按照這篇文搞﹐台灣一星期就
可解除中國的空軍兵力﹗

>至于台灣現裝備的紅外線制導導彈是美制“響尾蛇”AIM-9L或9P及一些更老的型號,AIM-9P導彈是美國1978年的產品,AIM-9L是美國1980年的產品,台灣紅外導彈的性能之落后可想而知。台灣裝備的“響尾蛇”導彈有效射程約6公里,而大陸導彈射程和程度大得多,如大陸過去的PL-2A和PL-5B射程分別達8.6和16公里

1.PL-2A沒有全向攻擊性能﹐台灣現有的任一種響尾蛇
都有全向攻擊性能﹗
2.天劍一型射程為18公里!

3.台海的狀況﹐通常共軍還沒看到國軍的飛機就下海了﹐
所以這種PL東東﹐用不大到﹗

>台灣“響尾蛇”導彈型號老,射擊范圍小,死角死區大,机動性、可靠性也差,命中率不足1/10,因此根本不能用來同對方戰斗机空戰,

請看上面﹗


>且“響尾蛇”導彈最大有效使用高度約15000米,而大陸的“殲-7”戰斗机實用或限高達18700米,大陸的“殲-8”實用升限更高達20500米,因此大陸的戰机在空戰中只要飛得高一點,台灣落后的“響尾蛇”導彈沒有全天候能力,如果對方選擇惡劣天气進行空戰,台灣的“響尾蛇”導彈同樣盡成廢物。

1。J7飛不了來麼高吧﹖﹗
2。飛高點﹐同樣飛彈也不能用﹐有屁用﹗
3。天弓射高25000米﹗



--------------------------------------------------------------------------------


小滬尾  於 2000/11/07 00:10
發表內容:


第九刀

>天劍2”實際是台灣組裝的美國AIM-7“麻雀”導彈。這兩种導彈性能差且不可靠,畢竟台灣沒有生產合格導彈的能力。由于台灣采取“手工生產方式”,組裝導彈的速度很慢,据說這兩种導彈分別只有100枚和40枚,而价格卻高得惊人,“天劍2”單价竟達7000万新台幣。總之這兩种沒有實用价值的導彈對空中力量對比的影響微不足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台灣的“陸麻雀”導彈是美國空軍“麻雀”空對空導彈的陸地型,由于它原是空軍此并不适于地面使用,其最大射高僅3000米,超低空又不能用,最大速度僅M1.7,不能對付現代高速戰机。

超低空就由快砲打了﹗
還有捷羚系統咧﹗

>台灣的小槲樹MIM-72防空導彈是美國1985年的產品,其射程僅5公里,射高僅2.5公里,非常有限,除非對方飛机正好進入它小小的射擊范圍,否則它毫無用處。而即使在此范圍內,其理論殺傷概率也僅有50%,它彈頭只有5公斤威力過小,擊中對方飛机也只能嚇唬一下,這种導彈屬紅外制導受天气影響很大,惡劣天气下不能使用。同時在多數情況下它只能尾追對方飛机而不是迎射或攔射,因此不能事先制止對方飛机攻擊,最多只能在對方飛机摧毀了“小槲樹”所保護的目標后离去時,追著對方飛机火熱的尾部放冷箭,而成功\率不足50%。因此它多半用于壯膽而非實戰。因射程近,所以“小槲樹”只能部署在前沿,而這里正是對方海陸火炮的打擊范圍,“小槲樹”缺乏防護非常脆弱,百米外炮彈爆炸飛來的彈片也能擾它打坏,因此面對扑天蓋\地的對方炮火,“小槲樹”生存將很困難。

1。現在的榭樹都可迎頭接擊﹗
2。還有一種更先進的捷羚系統﹗
3。通常共機除了投誠﹐很少能飛到這些系統的領空


--------------------------------------------------------------------------------


小滬尾  於 2000/11/07 00:13
發表內容:


第十刀

>而且,台灣缺乏先進有效的低空防空導彈,如大陸的“紅旗-7號”飛蠓,或美軍裝備的“羅蘭特”一類的導彈。它沒有攔截當今戰場上最常見的對方超低空進襲戰机的能力。由于台灣綜合實力的限制,台灣將來也不可能有足夠的資金從國外買足夠的低空導彈,來補上這個漏洞。

介紹一下捷羚系統
捷羚防空系統:中科院所發展的一種低空防空系統﹐
利用精確的射控雷達﹐指揮陸射劍一飛彈或35﹐40快砲﹐
或同時指揮彈﹐砲﹐攻擊低空來襲目標﹐該系統已獲空軍
防砲採用﹐並在數年前的新加坡航空展展示﹐伊朗對該
系統有極大的興趣﹗

>台灣裝備了約100門厄利空35毫米高炮,這是世界上較好的高炮之一,但作為高炮,其射程畢竟有限,而且數量少,最多只能給約16個台灣目標提供低空掩護,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也微不足道,

問題是﹐該並無文法有效指導共軍摧毀台灣的空軍﹐而且﹐
通常共機除了投誠﹐很少能飛到這些系統的領空﹗


>當台灣軍隊失去制空權后這些較好的高炮將遭對方戰机在其射程外的轟炸,最終難逃毀滅的下場。同時這种高炮本身脆弱,也經不起對方海陸軍炮火的打擊。 台灣的主力高炮還是美國1951年的M42式40毫米自行高炮,由于該炮早已過時,其初速,射速,瞄准速度都很低,又不能全天候作戰,所以對現代空中目標射擊效果接近于零,主要是作對方的靶子。

唯一講得對的地方﹗海陸該檢討了﹗

>不過如果讓它掃射對方過去的木船,那將是威力無比,但很遺憾現在它的對手早已現代化了,對手的海陸炮火及其強大。台灣M42炮塔開敞射手暴露,如果參戰,同在工事中的台灣士兵比起來,M42的射手將死得最快。

先過得來再說﹗

>總之,地理條件使台灣沒有能力保護其軍用机場和軍港不被對方飛机和彈道導彈摧毀,因此如果開戰,台灣即使擁有最精良的戰机和軍艦,仍肯定將輕易輸掉戰爭。

???????????????????????



--------------------------------------------------------------------------------


反觀念(小滬尾轉貼)  於 2000/11/07 00:13
發表內容:

對這炮艇構想有點興趣,依照中國人的設想,大概是把
大砲直接搬上船,然後駛近台灣直接砲擊,第一點,這船
要多大?第二點,彈藥問題如何解決?
關於第一點,以台灣海峽風浪的大小,要平穩的發射,少
說也是三四千噸以上的大船,且須在風平浪靜時攻擊,超
過四級風浪,連四千噸的船也要跳舞,在一個搖擺不定的
船上作砲擊,要怎麼打才準?
至於第二點,如果用不求精確的地毯式砲擊法,這就需要
相當數量的彈藥,在海上補給的困難度可大多了,這可不
是小米加步槍用人力搬就能成事。

如果中國可向米國買台密蘇里號,這16吋炮或許可以實現
這個愚思。


--------------------------------------------------------------------------------


路犁  於 2000/11/07 00:15
發表內容:

小滬尾開鍘
太好了^^


--------------------------------------------------------------------------------


路過的人  於 2000/11/07 00:16
發表內容:

哈!幾刀下去,小滬尾兄已將這〝天才〞給〝凌遲〞囉!
小弟手癢,就個人比較有興趣的方面再加個幾刀吧!
>大陸海軍也可以逼近台灣海岸,對台灣空軍目標進行炮擊。由于台灣地形限制,台灣空軍的全部机場--包括臨時机場全部靠近海邊,盡在大陸海軍炮艇的射程之內。總之,因為台灣過小和過于靠近大陸,這一不可改變的地理特點使得台灣的全部空軍基地處于大陸強大的重重火力打擊范圍內,

強大?!
小弟僅就海軍炮擊部份討論吧!

1.基本狀況檢討:

正如小滬尾兄所言,在沒有掌握海空優之前,想這樣玩只是找死!
好像以為臺灣沒有海空軍的樣子?就算不提臺灣海空軍,光是負責遠距岸防的海鋒大隊打來的雄一雄二就夠你受的!

2.武器性能探討:

要岸轟...先看看武器。

老共的各式海軍艦炮種類如下:

130 mm/70 (5.1英吋)AK-130 :現代級驅逐艦(雙聯裝炮塔兩座)
高爆彈(HE)彈重33.5kg,最大射程28km

130mm/70 (5.1英吋)Model 1956:旅大級驅逐艦﹝旅大級一至三型,雙聯裝炮塔一至兩座﹞
高爆彈(HE)彈重33.5kg,最大射程28km,有效射程16-18km

100mm/56 (3.9英吋):旅滬級、旅海級驅逐艦(雙聯裝炮塔一座);各型江衛級巡防艦(雙聯裝炮塔一至二座)
個人認為此型炮性能較類似法國的100mm/55,不過射速可能沒有那麼快。
高爆彈(HE)彈重13.5kg,最大射程17.5km,有效射程12km

基本來說,現代級驅逐艦的130mm/70 AK-130 可說是兩岸海軍中最有威力的艦炮,旅大級的130mm則勝不了老陽字號的五吋炮(127 mm)多少...而100mm則除炮彈威力較我們的76mm(3吋)稍大外,其它方面沒差多少。

最大射程看起來很嚇人,但事實上有效射程至少要扣掉1/3...
以老共這些艦炮的性能及數量來說,拿來支援登陸時之岸轟還可湊合,拿來壓制機場,可謂癡人說夢!

一則射程及炮彈威力有限(機場又不是在海灘上)...
二來彈藥數不足(一艘驅逐艦/巡防艦有多少炮彈?﹞...
三來,最重要的是準確度不足!可能連彈著點在那都看不清楚,缺乏有效的照準方式,也沒有如導引炮彈一類的彈種!
Well...是有很大機會落在機場啦(機場那麼大...),但是落在哪裡可就不知道囉!只是多了很多可拿來做菜刀的材料而已!

更何況萬一跟我們陸軍/陸戰隊的炮兵群槓上了還不一定贏!
撇開多管火箭不談,M109A2/A5 (155mm)及 M110A2(203mm,八吋﹞的射程至少與老共的艦炮不相上下,203mm的炮彈可威力大得多(一枚炮彈就要100kg上下﹞,M109則可發射銅斑蛇雷射導引炮彈...
真的要玩反炮戰,要是老共的船不要命敢靠得那麼近...派個幾組雷射標定小組描準老共船艦上的雷達偵搜設備,先用銅斑蛇雷射導引炮彈擺平,然後等老共船艦〝又聾又瞎〞後,也不用動用海鋒的雄一雄二或空軍的空射雄二或空射魚叉...教F-16丟幾枚2000磅的MK-84就了帳啦!

用炮艇?!那些57mm及37mm的機關炮要轟機場?白痴!

如果是某些對岸〝天兵〞所言的把〝野炮搬到民船〞上...
反觀念兄的回文已說得很清楚了...

一是準確度不足(風浪,缺乏精密射控)
二是耐波力甚差(又不是在湖裡打仗)
三是彈藥補給問題(要在敵火及可能不佳的海象下進行﹞
四是生存性差﹝民船速度又慢,又沒裝甲,防火阻漏又比不上軍艦)

這種偉大的〝第三炮兵〞〝中國版火力艦〞...
說得難聽點只是海上義和團!
在面對反炮戰,空中攻擊﹝攻擊直昇機的多管火箭、各式戰機的多管火箭、集束炸彈、燃燒彈、油氣彈...)只是活靶而已!


--------------------------------------------------------------------------------


路過的人  於 2000/11/07 00:16
發表內容:

再加一筆...
>台灣的“陸麻雀”導彈是美國空軍“麻雀”空對空導彈的陸地型,由于它原是空軍此并不适于地面使用,其最大射高僅3000米,超低空又不能用,最大速度僅M1.7,不能對付現代高速戰机。
錯!資料錯誤!

麻雀陸射型/海麻雀的速度至少在2.5倍音速以上!
更何況...全世界那一架戰機能在低空時飛得快過1.5倍音速?

原屬空軍故不適合地面使用!?
超低空不能用...那先要看你能及你敢飛多低!

>台灣的小槲樹MIM-72防空導彈是美國1985年的產品,其射程僅5公里,射高僅2.5公里,非常有限,除非對方飛机正好進入它小小的射擊范圍,否則它毫無用處。而即使在此范圍內,其理論殺傷概率也僅有50%,它彈頭只有5公斤威力過小,擊中對方飛机也只能嚇唬一下,這种導彈屬紅外制導受天气影響很大,惡劣天气下不能使用。同時在多數情況下它只能尾追對方飛机而不是迎射或攔射,因此不能事先制止對方飛机攻擊,最多只能在對方飛机摧毀了“小槲樹”所保護的目標后离去時,追著對方飛机火熱的尾部放冷箭,而成功\率不足50%。因此它多半用于壯膽而非實戰。因射程近,所以“小槲樹”只能部署在前沿,而這里正是對方海陸火炮的打擊范圍,“小槲樹”缺乏防護非常脆弱,百米外炮彈爆炸飛來的彈片也能擾它打坏,因此面對扑天蓋\地的對方炮火,“

錯!資料錯誤!

原文對槲樹SAM的射程及射高之資料大致正確,但槲樹的彈頭可有12.7kg!

擊中對方飛机也只能嚇唬一下...呵呵,那麼所有的單兵肩射防空飛彈的彈頭都不大,豈不都成了廢料?!

>台灣裝備了約100門厄利空35毫米高炮,這是世界上較好的高炮之一,但作為高炮,其射程畢竟有限,而且數量少,最多只能給約16個台灣目標提供低空掩護,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也微不足道

口氣不小喔...

這個天兵大概忘了老共的90式防空快炮就是照抄瑞士的35mm防空快炮!

英阿福島戰爭結束後,於眾多戰利品中,英國佬唯一〝沒收〞納為己有的就是阿根廷部署在福島的12門35快炮!

有效射程 3500m 還叫射程有限?!

臺灣的35快炮本來就是搭配麻雀飛彈陸射型,擔任機場防空任務的...難道老共空軍的主要攻擊目標不包括機場?!

何況這老兄說了半天,有多少老共戰機能突破在空機攔截,天弓一、天弓二、愛國者及鷹式飛彈的攔截...來證明麻雀陸射型、槲樹飛彈及35快炮的〝缺失〞呢?!


--------------------------------------------------------------------------------


小滬尾  於 2000/11/07 00:17
發表內容:

路過兄﹐
哈哈哈哈﹐老兄未能躬逢其盛﹐實在可惜﹗
這篇文章在一般軍武版﹐已是眾所週知的大便﹐
貼了好幾次﹐根本沒人有興趣回應﹐可是就是
有些天才當寶到處貼﹗

這次有鍋天才被小弟杜到﹐偶還給牠時間去反省﹐
找出繆誤﹐否則殺無赦﹗12小時後起床上網﹐
這鍋天才居然裝傻﹐小弟開了三刀﹐那天才才
懾懾嚅嚅地說﹐那不是他寫的﹐只是轉貼﹐並覺得
只是二流的文章..and so on..以後會討論﹐到目前
不見其評論﹐只見其仙蹤到處貼些祖國如何偉大的
故事﹐實在是....

開這種專欄﹐只是把這種奇文做成標本﹐同好貢獻力量
來砍砍﹐再有什麼大戰略家貼這種東東﹐把大家做好的
anti-body拿去反貼就是了﹗


--------------------------------------------------------------------------------


小滬尾  於 2000/11/07 00:17
發表內容:

路過兄﹐
>再加一筆...
太狠了﹐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阿甘  於 2000/11/07 00:18
發表內容:

哈哈哈哈哈
小弟看的好爽 , ㄝ, 真的好爽 ,
阿共仔的黃金被小滬尾當作大便切,
切完叫他們吞下去!


--------------------------------------------------------------------------------


Tsky  於 2000/11/07 00:18
發表內容:

訛~~ 好髒喔~ hehhee


--------------------------------------------------------------------------------


小滬尾  於 2000/11/07 00:19
發表內容: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各位大哥﹐偶只是切了幾刀﹐路過兄是是油炸了幾翻﹗
朋友們﹐盍興呼來﹗


--------------------------------------------------------------------------------


阿加  於 2000/11/07 03:10
發表內容:

小滬尾:
厲害!

那些共匪絕不敢來犯!^-^


--------------------------------------------------------------------------------


小滬尾  於 2000/11/07 08:09
發表內容:

阿加
過獎了﹗
這篇流傳在BBS太久了﹐所以大家都很熟悉這些東東﹗


--------------------------------------------------------------------------------


白雲  於 2000/11/09 01:31
發表內容:

Just for the sake of argument. (I skipped most of the unsubstantiated
stuff)
>>另外﹐有個小常識﹐台灣空軍的抗炸機堡(還是那種有弊端的)﹐ 需要2000磅
(908公斤)重的雷射導引炸彈﹐
在精度CEP=2米的誤差下﹐才能摧毀﹐M9﹐M11
的載彈重只有500公斤﹐CEP頂多150米﹐狗運好﹐
就算CEP=50米﹐還是無法想像要怎麼打﹗ <<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temporarily damage the runways. ML only
need a couple of hours window time so that they can send in their
attackers to make more damages by using PGBs and conventional bombs.

>>台灣取得的E-2T是最新等級的﹐配有AN/APS145型
先進雷達。法國購買的E-2C也配此形雷達﹐據了解﹐由於
某些限制﹐美方不得交接“全新”該機種給台灣﹐所以把
前機輪蓋換成舊貨﹐所以飛機就不是“全新”的﹗<<

This is not officially confirmed. Its still possible that the
real thing is -138 instead of -145.

>>笑死人﹗花了4千萬美金買的SU27SK還不能發射
主動空對空飛彈﹐台灣那個F16才花2千8百萬美金﹐
就有此功能﹗ <<

AIM120 is still not fully available, although same thing can be said
on AA12/R77.

>>原來中國的戰機都是把副油箱丟在內地的﹖﹗
難怪﹐我終於了解﹐為何中國是全世界唯一的國家把
火箭發射中心放在人口較多的內陸﹗一發射失敗﹐就
如同該文所言﹗~可怕的大屠殺。 <<

Now this is way too off. Chinese rocket launching centers are
all in in land with very few population, XiChang, JiuQuan, etc.
The west part of ML is less populated.

>>1.由於當初設計時美國只提供推力不足的TFE-1042
發動機﹐台灣方面除了持續改良發動機推力外﹐並在機身結構
上下頗大的精簡工夫﹐使得其在75%的載油量下掛載天劍一﹐
二型各2枚﹐或4枚天劍一型時﹐其推重比大於1﹐具備相當
能力的空對空纏鬥力。 <<

Are you sure of this?

>>這位天才既不懂陸軍﹐也不懂空軍﹐不知道什麼是高低配﹗
那這看來﹐J10也是按廉价的二流戰机設計的﹖﹗ <<

Yes its true, isnt it?


BTW, I feel that there is not need to use filthy words in discussion.


--------------------------------------------------------------------------------


小滬尾  於 2000/11/09 02:23
發表內容:

白雲先生
這欄文章﹐原來叫XX研讀講座﹐很久以前的作品﹗
原來的宣傳文章從這得來
http://taiwan-gati.org/chat/history/200007/20000708/963033585.htm
如果您覺得個人用字骯髒﹐個人會儘量改進。

但也請您放在心裡一件事﹐
這篇原來的宣傳文章是中國網友貼在台灣的政論站上﹐目的﹐
您我應該了解﹐原來的宣傳文章的用詞咸信正常的台灣朋友
看了不會非常舒適﹗

所以﹐個人會有一些反應﹐請您了解﹗

至于對E-2T上的雷達系統﹐台灣的軍事雜誌正是根據
中華民國空軍提供的資料﹐的確是AN/APS-145﹗

至于有關SU27SK﹐IDF的推重比﹐空載雷達對發射主動AAM的
影響等的討論﹐您可參閱本壇的相關文章.


--------------------------------------------------------------------------------


來自元元的默默  於 2000/11/18 08:18
發表內容:

小滬兄:
可以新聞分析一下嗎?多謝!
http://dailynews.sina.com.cn/w/146726.html


--------------------------------------------------------------------------------


小滬尾  於 2000/11/18 11:00
發表內容:

默默兄﹐
小鷹號事件的細節﹐小弟無從查起﹐目前只在美國找到此2則新聞

http://www.military.com/Content/MoreContent/1,11597,OL_kittyhawk_upi,00.html
http://www.latimes.com/news/nation/20001116/t000110077.html

只能確定﹐是有該事件﹐至於俄方如何突破防禦﹖及美方是否如其所言派機跟隨﹖
無從查起﹐很難判斷﹐個人認為俄方試圖以此行動振奮俄國低潮的民心﹐但作法非
常拙劣﹗

幾個可能性﹐

1。俄國真的突破攔截網﹐美方防禦出現大漏洞﹐這不是不可能﹐個人同事以前在航
空母艦服役時﹐親眼在甲板上看到TU-95在附近飛行﹐不過這是30年前的事。

2。這種突襲﹐勝算通常不小﹐即使先前被美軍攔截﹐由於美俄關係尚可﹐即使該俄
機強行進入﹐美方也不會將之擊落﹐因為現在不是冷戰。

3。美方刻意搜集俄機電戰情報

3種可能性的機率都差不多大﹐只是第3者機率較小﹐但是個人很確定﹐俄方犯了大
錯﹐即使是真的突襲成功﹐由於不是真的戰爭﹐美國頂多臉上無光﹐肯定會學了乖﹐
下次真的要玩一定會非常困難﹗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