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貓貓  於 2002/07/10 07:22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台灣海軍現有/將來擁有的戰艦中,導彈的發射方式各有不同,如:
成功級(派里級)巡防艦:Mk-13單臂發射器X1(配備36枚SM-1Mod6)
紀德級驅逐艦:MK-26雙臂發射器X2(配備24+44枚SM-2)
勃克級神盾驅逐艦:Mk-41垂直發射器(配備29+61枚SM-2)
究竟誰的效能最好?????

NO:13_1
Skywalker  於 2002/07/10 09:57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很難講喔!
各有各的好處!

NO:13_2
Skywalker  於 2002/07/10 09:57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這各有優點及缺點
因飛彈發射系統大概是依載台而發展的

海軍出身的Sohonor兄對此較瞭解


NO:13_3
RYAN2181  於 2002/07/10 09:58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發射臂發射方式如果遇到卡彈,
如無法迅速排除時,後果會很慘!!
英女皇的42級就有艘在福克蘭因為發射臂故障,
被艾薇塔的A-4超低空進襲用無導引炸彈給轟掉了.

NO:13_4
Tsky  於 2002/07/10 09:59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要對付飽荷攻擊 垂直發射系統是首選 因反應時間比較短 不像舉臂式發射下一枚需要花時間load 可以像空中美人那樣打(長得也像 一格一格 容器兼發射器 有模組化優點) 而且攔截方位沒有限制 垂直衝上去後可轉到任何方向 優點剛好也是缺點 像是目標明明在正前方 垂射的飛彈還是會先飛一段垂直的彈道再折向前去 舉臂式就把發射架直接對準目標 所以垂射用在近迫可能有彈道包絡線限制的問題 另外由於彈道垂直後再轉向 比較浪費飛彈動能 還有現在垂射系統比較貴

NO:13_5
TOGA  於 2002/07/10 09:59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MK-13單臂發射器最高飛彈發射速率:30秒一發

MK-26雙臂發射器最高飛彈發射速率:10秒兩發

MK-41垂直發射器最高飛彈發射速率:每秒一發

席瓦爾垂直發射器(ASTER防空飛彈專用垂直發射器)
瞬間最高飛彈發射速率:約每0.5秒一發﹔持續最高飛彈發射速率:10秒八發。

要應付飽和反艦/巡航飛彈攻擊時,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NO:13_6
sohonor  於 2002/07/10 10:00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呵呵!遇到老戰友了!我也沒睡
MK-13大約十秒可一發!

NO:13_7
TOGA  於 2002/07/10 10:01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垂射的飛彈還是會先飛一段垂直的彈道再折向前去 舉臂式就把發射架直接對準目標 所以垂射用在近迫可能有彈道包絡線限制的問題 另外由於彈道垂直後再轉向 比較浪費飛彈動能 還有現在垂射系統比較貴

這也是何以SM-2因應進逼而來的日炙SSM殊無把握的主因之一.....新一代的垂直發射型艦載防空飛彈,如ASTER,ESSM等,則以加裝向量推力系統,使飛彈甫發射便能迅速轉向迎敵以玆因應,雖然這會浪費飛彈不少燃料使其有效射程明顯下降,但是以目前除老美海軍以外的各國海軍偵蒐預警科技能力而言,反艦飛彈的硬殺反制工作原本便只是在距離艦隊15~25km之內方有可能展開的任務,以上述各新型飛彈最大有效射程為40km (ASTER-15, ESSM) ~ 100km (ASTER-30)的能力而言,這些因高機動轉向所耗損的動能與燃料應不至於影響其反飛彈能力的極致表現。


NO:13_8
sohonor  於 2002/07/10 10:02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理論上中科的艦射TC-2也應有如此表現
>>>反艦飛彈的硬殺反制工作原本便只是在距離艦隊15~25km之內方有可能展開的任務,以上述各新型飛彈最大有效射程為40km (ASTER-15, ESSM)

何時實現
現身吧!


NO:13_9
退伍傘兵  於 2002/07/10 10:04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TC-2 也裝有向量推進系統。

小弟在想﹐如果TC-2的空射型最大射程有宣稱的90Km﹐那麼海射型扣掉空射型
所擁有的飛機初速﹐最大射程應該也有個40Km吧﹖﹗那不就跟SM-1差不多﹐可
以當區域防空飛彈用了﹖再加上TC-2的主動雷達導引﹐是不是不用神盾就可
以達成多目標接戰﹖

如果是15~25Km的硬殺﹐TC-2的電力應該足夠全程供應主動雷達開機﹐是不是
可以射後不理﹐這樣不用神盾就可以應付飽和攻擊了﹖

試算一下日炙的兩馬赫速度﹐大約等於700m/sec﹐TC-2在5km~25km之間攔截﹐
大約有28秒的時間﹐以一秒一發的垂直發射計算﹐至少可以攔截個25枚沒有
問題﹐再扣掉人員反應和其他因素造成的延遲﹐最低限度攔截個20枚是可以
做到的。雙艦聯防攔下40~50枚日炙應該不是天方夜譚。

還有一點小弟不懂﹐為什麼硬殺反艦飛彈不能在25KM之外達成﹖希望大哥們
解說一下。


NO:13_10
Skywalker  於 2002/07/10 11:22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哇!好久不見Toga兄!


NO:13_11
WILLIAM  於 2002/07/10 11:23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劍二艦射系統按資料顯示,射程可達到區域防空的標準!對空有效射程約可達 55.6km(30nm) ,也能執行較短射程的點防禦任務!
劍二艦射系統採垂直發射,射角幾乎不受限制,飛彈加裝了一截具有向量推力噴嘴的加力器,以提供飛彈昇空初期的推力,等飛彈昇空後數秒鐘,加力器脫離點燃飛彈主推進火箭繼續飛行!
如欲導控劍二防空飛彈,勢必加裝中科院研發的 X 波段 3D 相位陣列雷達(如紀德艦之SPS-48E),及導控劍二防空飛彈的資料鏈傳送設備,以獲得多目標接戰及偵測掠海.水面目標的能力!
許多跡象顯示,劍二艦射飛彈及各項支援系統研發技術已臻成熟,進入驗收階段!海軍將配備何種艦艇?大家平心靜氣.拭目以待.........

NO:13_12
退伍傘兵  於 2002/07/10 11:24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威廉兄﹐小弟已經喜極而泣了﹗

總算可以換掉高價艦身上面的彈弓級飛彈了﹗

向中科院敬禮﹗


NO:13_13
小滬尾  於 2002/07/10 11:25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VLS還有個好處是﹐較舉臂式節省更多空間。


NO:13_14
KGB  於 2002/07/10 11:25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TC-2 也裝有向量推進系統。
小弟在想﹐如果TC-2的空射型最大射程有宣稱的90Km﹐那麼海射型扣掉空射型
所擁有的飛機初速﹐最大射程應該也有個40Km吧﹖﹗那不就跟SM-1差不多﹐可
以當區域防空飛彈用了﹖再加上TC-2的主動雷達導引﹐是不是不用神盾就可
以達成多目標接戰﹖
如果是15~25Km的硬殺﹐TC-2的電力應該足夠全程供應主動雷達開機﹐是不是
可以射後不理﹐這樣不用神盾就可以應付飽和攻擊了﹖
A: 光是這樣還不夠, 必需要有與其相匹配的偵搜雷達才行。
試算一下日炙的兩馬赫速度﹐大約等於700m/sec﹐TC-2在5km~25km之間攔截﹐
大約有28秒的時間﹐以一秒一發的垂直發射計算﹐至少可以攔截個25枚沒有
問題﹐再扣掉人員反應和其他因素造成的延遲﹐最低限度攔截個20枚是可以
做到的。雙艦聯防攔下40~50枚日炙應該不是天方夜譚。
A:只要偵搜雷達性能夠強, 攔截飛彈優, 能在各種天候及海象下, 在一定的距離內偵測並鎖定來襲的超音速ASM, 要擊落並不困難。
還有一點小弟不懂﹐為什麼硬殺反艦飛彈不能在25KM之外達成﹖希望大哥們
解說一下。
A:主要是艦載雷達偵搜距離的問題.
艦載雷達偵測海平面的距離通常不超過60公里, 主要是因為受到地球曲面的影響, 再加上攻船飛彈都以「貼海飛行」為主, 以其能躲避艦載雷達的偵測, 所以當掠海ASM以低空飛行時, 雷達偵搜距離就越短, 當飛彈衝出海平面時, 其反應時間所剩不多, 頂多只能做一到兩次的攔截(指「方陣系統」、次音速ASM)..
如果ASM的掠波高度更低的話, 反應時間就更短…
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國海軍朝向「艦隊網路化」的方向發展, 因為戰時不可能單艦值勤, 當ASM來襲時, 就算目標艦本身不能及時預警, 但友艦在不同的方向與距離下, 可偵測到來襲的掠海ASM, 並對全艦隊發出警告或將ASM的方位、座標、飛行路徑等資料同步傳送到友艦, 進行攔截或迴避, 以減少被命中的機率。


NO:13_15
強盜r  於 2002/07/10 11:26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艦艇導彈垂直發射比傾斜式發射的好處
1、隱身效果好
垂直發射系統整体均在艙內,艦艇甲板上比較干淨,具有高的隱身特性。

2、可全方位發射且發射率高,可有效對付大規模連續飽和攻擊
發射時,載体無需作机動,發射裝置不必瞄准,因而對射程內的任何目標可作出快速反應;每一個貯運/發射箱构成一個獨立的發射實体,一但安裝好,隨載体一起參戰時,它將始終處于待發狀態。
 
3、縮短系統反應時間、提高發射速率 

由于導彈在發射箱內經常處于待發狀態,接到命令后可立即發射,不需要進行裝填和瞄准目標,反應時間可縮短到2秒,發射速率可達1發/秒,而曾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彈庫裝填式發射裝置MK26的發射率是10秒2發。 

4、彈庫容量大
垂直發射系統是將發射、貯運、彈庫集成為一体的,節省了占用空間。在相同体積下,可大大增加載彈量。
 
5、結构簡單、故障率低
垂直發射系統不需傳動系統和回旋系統,活動部件少,因而降低了故障率。
 
6、成本低、全壽期費用少
  由于實現了標准化,生產批量大,又可多次使用,且彈庫內沒有大型精密傳動机械,降低了備件需求和維修要求,使采購費和全壽期使用費用大大減少。

7、模塊化、通用化、配置靈活
由于實現了模塊化設計,發射模塊的安裝位置及數量可根据需要而定,其靈活性大大提高。
 
8、避開上層建筑的死角,實現無禁區發射 

導彈垂直發射后,靠指令控制轉向目標方向,可有效地消除上層建筑的盲區,實現全方位發射。而回轉式傾斜發射裝置總存在一定的發射盲區。 

9、安全節能 

因垂直發射裝置上的主要運動部件僅僅是裝甲艙蓋,從而節省了大量電能。同時,除發射控制部件外,發射裝置無需任何操作人員,增強了戰時艦員的安全性。 

───艦艇導彈垂直發射的難點是

1、垂直發射系統整体需在艙內,對于老艦、小艦改裝、添加困難。

2、艦艇導彈垂直發射多用于防空,攻艦飛彈基本是超低空攻擊,且發現距离近,因此垂直發射的艦艇防空導彈發射后必須立刻180度大轉彎,而依靠常用的气動力舵面和翼面提供控制力和力矩是不行的,所以垂直發射的艦艇防空導彈必須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技術。

3、導彈的高發射率需要一定量的火控通道,采用相控陣雷達才能取得令人滿意地結果。



NO:13_16
小孩  於 2002/07/10 11:27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中程距離以上的飛彈使用垂直系統那是當然的!..
但在近程防空上!.....
傾斜活動箱式是不錯的選擇!..
在第一時間的防御上還是有保留這個模式的必要!
像海公羊系統一樣!....
中長程給垂直系統去幹!..
傾斜活動箱式(約八枚)來當作近身帶刀侍衛!..

NO:13_17
退伍傘兵  於 2002/07/10 11:29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多謝KGB兄的指導﹗

NO:13_18
旁觀者  於 2002/07/10 11:29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劍二艦射系統按資料顯示,射程可達到區域防空的標準!對空有效射程約可達 55.6km(30nm) ,也能執行較短射程的點防禦任務!

A: Amazing!!!!相形之下,法製米卡飛彈由空射型改為艦射型之後,有效射程只有原先空射型的1/5~1/6,海劍二的最大射程竟然能維持在空射型的六七成左右,且甚至比塊頭是其兩三倍大的SAM(SM-1,ASTER-15等等)還遠得多??台灣的防空飛彈工藝可真是進入到神的領域了啊.......中科院也可真是虛懷若谷啊,發展出此等劃時代飛彈武器系統,竟然到現在還不大肆宣揚一番,以振民心??
----------------------------------------------------------------------------------------------------------------

劍二艦射系統採垂直發射,射角幾乎不受限制,飛彈加裝了一截具有向量推力噴嘴的加力器,以提供飛彈昇空初期的推力,等飛彈昇空後數秒鐘,加力器脫離點燃飛彈主推進火箭繼續飛行!
如欲導控劍二防空飛彈,勢必加裝中科院研發的 X 波段 3D 相位陣列雷達(如紀德艦之SPS-48E),及導控劍二防空飛彈的資料鏈傳送設備,以獲得多目標接戰及偵測掠海.水面目標的能力!
許多跡象顯示,劍二艦射飛彈及各項支援系統研發技術已臻成熟,進入驗收階段!海軍將配備何種艦艇?大家平心靜氣.拭目以待.........

A:重量只有標準飛彈的三成左右,有效射程卻多出兩成以上,還擁有射後不理加向量推力的國產神族兵器,將配署在哪還需多言??當然是全海軍所有稱得上是〝艦〞的水面船隻囉......在其舉世無雙的神威籠罩之下,除了標準二型SAM或可有立錐之地外,焉有其他SAM說話的餘地??
---------------------------------------------------------------------------------------------------------------


NO:13_19
WILLIAM  於 2002/07/10 11:30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A:重量只有標準飛彈的三成左右,有效射程卻多出兩成以上,還擁有射後不理加向量推力的國產神族兵器,將配署在哪還需多言??當然是全海軍所有稱得上是〝艦〞的水面船隻囉......在其舉世無雙的神威籠罩之下,除了標準二型SAM或可有立錐之地外,焉有其他SAM說話的餘地??
>>>這問題簡單就當媒~~體或中科院灌水好了
話說回來還是衷心希望 TC-2 性能表現如前述般
如果今日的表現差強人意有待明日的努力
大家多給點掌聲嘛

NO:13_20
WILLIAM  於 2002/07/10 11:31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本期尖端科技雜誌報導, TC-2 已突破冷射技術之瓶頸!消息若為屬實,真可喜可賀!
TC-2 是否採冷射垂直發射方式,經彈射十餘公尺高度後再點燃彈體發射,有待中科院公佈証實!
有關冷射技術,也許大家都會聯想前蘇聯(或俄羅斯) S-300 系列!兩年前敝人曾在專爆內幕之某八卦雜誌中(與副總統鬧得不可開交的那家),詳閱與臺灣發展飛彈技術的文章,其中提到過數年前中科院曾祕密派員前往俄羅斯洽談飛彈技術移轉的任務(何種飛彈用買或其他方式文中未提),不知聯絡上出問題,還是保密工作不到家,從申請赴俄簽證就被駐台莫北協的 KGB 給盯上,並立刻傳回莫斯科阻止飛彈技術外洩!
我方人員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從莫斯科下飛機起到離開為止,全程皆有 KGB 人員跟監,當然這趟秘密取經之行的成果得想而知!空手而回嘍............
聲明!!
以上全屬該社報導,消息來源為何?與其真實性都未經証實(也無法証實因為誰也不承認)!事實如何?或是子烏虛有.憑空捏造?大家用何角度去解讀,在不太離譜的想像空間裡分析,或許答案就如該雜誌社般八卦也說不定.....


NO:13_21
貓貓  於 2002/07/10 11:32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冷射Cold Launch 不是較危險嗎?
萬一彈出後未能點火....
豈不炸毀其他發射管???

NO:13_22
sohonor  於 2002/07/10 11:33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這是一個我很有興趣的討論
因為本系統尚未服役所以沒有官方數據
只能由一些不同管道放出的訊息來解讀
目前的訊息是垂直發射有可拋棄式助推器與整合向量推力
除了防空任務外相信TC-2也有極佳的反反艦飛彈硬殺能力
一般看法其對高空目標最大有效射程約30 ~ 40km
這個射程與老美最新發展的新世代海麻雀ESSM 同級
至於為何較輕的彈體能達到較重的標準SM-1 同樣的射程
原因出於科技的進步
TC-2 與ESSM都有接受中段指標導引的能力
可以先爬高預設一經濟攔截彈道用俯衝的方式接戰
以發揮其最大射程!
SM-1MR 與SM-2MR的射程差距就在於此
另外SM-2 ESSM 終端導引部分最後數秒須靠照射雷達來導引接戰
而有主動尋標器的TC-2則不需要
就因為理論上艦射TC-2 有如此優異性能
所以台灣的軍事迷們才會如此期待垂直發射的艦射/ 陸射TC-2現身




NO:13_23
旁觀者  於 2002/07/10 11:34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成功級上的八枚雄二應換成老陽上的六枚標準發射箱
在加上魚叉及控制介面
讓MK-13多帶些魚叉和ASROC

NO:13_24
KGB  於 2002/07/10 11:35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成功級上的八枚雄二應換成老陽上的六枚標準發射箱
在加上魚叉及控制介面
讓MK-13多帶些魚叉和ASROC

A:成功級上的雄二飛彈換成魚叉飛彈在技術上並不是問題, 不過這涉及了哪邊月亮比較圓如果更換, 看在國內軍事迷的眼中可能會對雄二的性能及海軍的動作產生疑慮! 對國防工業也是一大打擊!!海軍不得不三思.

再說, 將八枚雄風換成六枚標準對成功級來說好像是多此一舉, 也是重復投資的作法, 對成功級的戰力沒有多大幫助.
成功級是否加裝ASROC則有待討論, 因為艦下配有S-70C(M)-1反潛直昇機其能攜帶MK-46反潛魚雷進行遠程攻擊, 因此小弟認為ASROC對成功級來說是有無皆可.


NO:13_25
旁觀者  於 2002/07/10 11:36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成功級上的雄二飛彈換成魚叉飛彈在技術上並不是問題, 不過這涉及了哪邊月亮比較圓如果更換, 看在國內軍事迷的眼中可能會對雄二的性能及海軍的動作產生疑慮! 對國防工業也是一大打擊!!海軍不得不三思.

再說, 將八枚雄風換成六枚標準對成功級來說好像是多此一舉, 也是重復投資的作法, 對成功級的戰力沒有多大幫助.
成功級是否加裝ASROC則有待討論, 因為艦下配有S-70C(M)-1反潛直昇機其能攜帶MK-46反潛魚雷進行遠程攻擊, 因此小弟認為ASROC對成功級來說是有無皆可.

A: 將八枚雄風換成六枚標準,最主要是怕MK13在緊要關頭出問題,尤其是飛彈飛機多梯次攻擊時 也解決MK-13再填裝速度過慢的問題 飛彈裝的再多 臨時用不到也沒有用 未來戰鬥中應該碰到飛機飛彈的機會多一點 再說標準也可再拿來對付艦艇 緊要關頭運用彈性大一些 至於MK-13內可多放一些反艦飛彈 少放一些標準
除非成功要改成垂直發射系統 但Where is the MONEY?
前一鎮子傳出成功裝雄二後 運動性能變差 不知此消息是假是真 六枚標準帶發射箱不知比八枚雄二重量少多少?
魚叉及雄二的問題 根本解決方法是整合雄二到成功MK-13上 但困難度似乎不小
ASOROC是可有可無
我以上假設是建立在老楊退休之後


NO:13_26
小滬尾  於 2002/07/10 11:37
Re : 導彈以單臂/雙臂還是以垂直發射方式最好????

This thread completed.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5&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