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軍售兩三事
回 覆 | 返 回 |
深藍 於 2003/03/18 20:07 | |
美台軍售兩三事 | |
深藍 於 2001/03/22 15:14 發表內容: 台美一年一度的軍售會議 (台灣定名為美華會議) 預定於 4 月初在華府舉行, 今年由於台美雙方換黨執政, 政經外交環境都和以往不同, 使得這次會議在未開會前便看到多方較勁的情形, 實為近年來少見. 今天要談的是在這場軍售會談中的幾個因素和影響力, 其中有包含歷史上的和美國政經運作. 我們先從最早的 “六大保證” 談起. 1983 年雷根訪問中國, 其目的主要和中國結合成為戰略夥伴, 讓中國牽制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戰略佈局進而影響蘇聯的全面戰略規劃. 雙方達成的協議後簽訂 817 公報, 其中美方出售武器和軍需生產工廠及將來逐步減少對台軍售這兩點對台海軍事平衡有嚴重的影響, 另外這個公報也造成美國第三世界友邦的疑慮, 因為這種公報等於是犧牲友邦利益來成就美方的利益, 在雷根總統回到美國後, 台灣政府對美國提出抗議, 另外國會對這種明顯違反台灣關係法的行為也極不諒解, 後來再台美雙方會議後, 雷根政府做出了 “六大保證” 的宣示 其中和軍售有關的是美國保證不會和其他國家 (包含中國在內) 討論對台軍售. 這個保證幾次再中美高層互訪時成為阻止中國討論對台軍售的擋箭牌. 值得一提的是, 雖然 817 公報限制住對台軍售, 但雷根政府對人有心維持台海武力均勢, 在 817 公報後立刻出售大批武器給台灣. 台灣的國防力量卻在雷根政府時期大幅增長, 首先美國創造 “軍購商售” 模式, 規避一般軍售的限制, 另一方面, 台灣在美國移轉技術下開始自製武器, 現在台灣的中科院有這樣的開發新武器裝備能量及由此而來. 接著在 1989 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進而對未來美國對台軍售和台美中關係有深遠的影響: 一個是 64 天安門大屠殺, 另一個是蘇聯瓦解, 東歐國家非共黨化導至冷戰結束. 首先美國在天安門大屠殺後全面停止對中國的軍事交流. 冷戰結束後, 中國在美國的戰略地位大不如前, 俄國瓦解後, 中國引進大量的俄製先進武器, 使得在雷根時代維持台海軍力平衡起了變化. 也接著談到下一個話題: 另一個影響對台軍售的一大影響因素---美國的軍品武器生產廠商. 每次美華會議的結論為下一年美國對台軍售的項目, 除了台灣軍方等著放榜看採購許可項目, 再美國另外一群人也急著看榜, 那就是美國的國防廠商, 因為會議結論也會影響公司下一年度的業績. 雖然在中國取得俄製先進武器後, 布希政府依然不願對台灣出售先進戰機, 但台灣本身已不耐這樣的等待, 在 1991 年底的新加坡航空展出現了轉折. 生產幻象戰機的法國的達梭飛機公司銷售代表在航空展和台灣的空軍人員聯繫, 並希望能去台灣拜訪空軍高層官員, 當時任空軍總司令的唐飛同意會見達梭公司代表, 甚至願意負擔達梭公司代表來台灣的機票和住宿費用. 雙方會談後, 台灣軍方積極合法方接觸, 並派飛行員去法國試飛幻象機, 但台灣軍方對是否採購幻象機對美方的態度有疑慮, 也是再 1992 年的美華會議中, 台灣採購美國先進戰機的要求又被拒絕. 當時雙方爆發言語衝突, 對話的過程如同菜市場的小販和家庭主婦之間為爭幾枝蔥爭吵一般. 台灣代表說你不賣我我就去找別人買, 美國代表也毫不在乎的說你去啊. 但會議後, 通用動力公司的銷售部門的人聽到這樣的消息差一點從椅子上摔倒. 因為台灣空軍和達梭公司接觸的消息早已經傳到這些美國國防廠商那裡. 以當時空軍所謂的高---低理論 (空軍配備少量的高價位戰機搭配數量多的低價戰機) 台灣當時已經試飛的 IDF 戰機如搭配幻象機, 將形成高 (幻象機)---低 (IDF) 的組合, 使美國製戰機無法在台灣市場上立足, 在冷戰結束, 各國全面裁軍, 國防廠商無不全力尋找客戶, 美國國防部那些官員還搞不清楚狀況的把好客戶趕出門. 後來由通用動力公司總裁召集其他的國防承包商 (如生產引擎的普惠公司, 航空電子的西屋公司和休斯公司等) 聯名要求晉見布希總統, 要求即刻批准出售 F-16 戰機給台灣. 布希總統在考量多方情況如大選將屆, 台灣對戰機的需求等國內外因素後, 親自去德州渥斯堡通用動力公司工廠, 站在漆上台灣軍徽的戰機模型前宣布對台灣出售 F-16 戰機. 布希此舉的意義有爭取大選年得票, 安撫國會親台議員, 和承擔此一政策轉變的的責任等. 所以, 我們可以由此看出, 美國軍售台灣的政策基本上有著多方的考量, 不祇是和中國之間的關係而已. 這次台灣的軍售會談, 主要的癥結 TMD 反飛彈系統, 中國害怕台灣以 TMD 的方式建立和美日等國的軍事合作, 進而轉變成反中集團. 先談到這裡, 如大家有問題請提問, 我再回答 阿甘 於 2001/03/22 16:31 發表內容:
只要台灣的需求, 不是太過尖端,太過敏感的產品, 所以, 神盾比較難, 但是P-3機會就很大, 愛國者三也是, 請深藍兄解惑. toga 於 2001/03/22 18:27 發表內容: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SS都是極具攻擊性的武器配備,以我國現役海龍級SS為例,其作戰航程遠達10000km,足可神不知鬼不覺的封鎖攻擊中共在青島的軍港,其攻擊性遠非沒有配備戰斧巡弋飛彈的台版神盾艦可及,更不用說是匿蹤性了....這和老美過去一向主張僅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的觀點完全被到而馳,所以能獲得老美允諾的難度只會比購得神盾艦之難度猶有過之。 先進柴電潛艇>神盾艦>愛國者三型、長弓阿帕契>M-1A2主力戰車>P-3C、紀德級、M-109A6自走炮 WILLIAM 於 2001/03/22 21:07 發表內容: 法售臺幻象2000小插曲 Tsky 於 2001/03/22 22:15 發表內容: 不知道當初買了幻像後又答應買F16是基於什麼考量? 是為了彌補空對面打擊的能量嗎? 還是純脆外交考量? 其實在外交上美方沒有辦法苛則我們 畢竟當初是他們不願意賣 向別國談成生意乃是自謀生路 a8391 於 2001/03/22 22:25 發表內容: TMD在臺灣分,陸基的愛國者2.3型,與海基的神盾艦.
小毛 於 2001/03/23 12:55 發表內容: SS是戰略性的武器,其作用在戰時可以發揮最大效用,以前有網友提到,如果中共衛星發現台灣軍港裡的所有的潛艦都出動了(尤其是如果可以超過十艘的話),其海軍還敢到處猖狂如入無人之地嗎嗎?光是廿四小時的反潛戒備就可以使其人仰馬翻,信不信! 小滬尾 於 2001/03/23 13:23 發表內容: 個人非常認同深藍兄的看法﹐其實個人認為神盾的加入是準同盟的意義大於軍事的用途﹐其實把買神盾的錢用力改善台灣的C4I﹐不但有找﹐還可以弄出更多攻擊武器。 其實在早些時候﹐神盾案是張好牌﹐阿扁可以用推遲神盾案的方式來向對岸表示善意﹐但私底下可以用大力整建台灣C4I的方式大幅增加國防戰力﹐不過﹐這次看到偉大的錢先生放話了﹐看來就算美國不賣神盾﹐或是明知希望渺茫﹐就算台灣認為整建台灣C4I優先於神盾案﹐口頭上還是得申購神盾﹐不然回對不起錢先生的“教誨”的說。 KGB 於 2001/03/23 15:45 發表內容: Tsky 兄 sohonor 於 2001/03/23 21:25 發表內容:
YUIO 於 2001/03/23 22:19 發表內容: 請問個位美國佬倒底有什麼手段可以讓台法雙方的合約變成廢紙一張是要強行破壞會議嗎(使用武力)? 深藍 於 2001/03/23 22:53 發表內容: 阿甘 基本上美國的國防工業廠商在美台軍售的態度是盡量衝高業績, 所以事越精密越好. 如果是美國政府開出特別規格 (也就是所謂的 T model) 那這些軍售就賺的更多了. 但也不要說台灣當了冤大頭, 因為這些特別為台灣的機型成為台灣的專利, 如果有別的國家要買這樣的機型, 就要付台灣政府權利金, 例如神鷹計劃就賺了一些, 因為同是北約成員的希臘和土耳其都採用台灣反潛直昇機的架構, 台灣因此回收了 3 百多萬美金. 來談談美台軍售程序好了. 台灣在美國有一個軍事採購團, 平時就在蒐集美國的武器資料, 美國的國防廠商如果有新的裝備也會送資料到採購團, 採購團將這些資料送回台灣供參謀總部和各軍種參考. 如果我們有對這些裝備有需求, 會對美方發出請求. 美方會依台海情勢和台灣防務實際需要 (當然這些都是美國觀點) 評估. 同樣的, 台灣也會提供相關資料和自行蒐集的中國軍事威脅情報給美方. 美華會議主要是在提供雙方有關軍事對話的機會. 同樣的, 在軍事採購上雙方也有攻防也有妥協, 例如陸軍空騎旅的 AH-1W 直昇機採購, 台灣先開出 AH-64 的要求, 當然這會因為太過精密被拒絕, 不過美國人會想台灣有這樣的需求, 就賣次一級的. 就正好落在台灣方面的要求. 也有時台灣會提一些項目是要作為犧牲打, 保送其他項目獲得採購許可. 總而言之, 台灣方面要了解美方的態度, 軍售的項目搭配也要很有技巧.
等到台灣軍方和美國國防廠商達成協議, 接下來美國廠商生產台灣需要的武器. 在生產過程中和驗收都由美國軍方進行, 台灣在美國軍方驗收後再接收, 另外貨款由台灣軍方付給美方, 美方在付給國防廠商. 而美國軍方另外在向台灣收取採購款的 8% 的行政費用. 再來看看台灣在國際軍火市場的地位. 我定義台灣是國際軍火市場最後的一個好顧客. 由於台灣特殊的外交地位, 台灣一直無法向其他國家採購武器, 只有美國有立法規定美國有對台灣提供武器的義務, 使得台灣的一直偏向美國採購武器. 這樣的情況有幾個例外, 主要的原因是歐洲等這些國家的國防工業廠商如果沒有足夠的訂單維持生產, 勢必影響這個國家的國防工業的發展. 在衡量國家安全和外交上的利益後, 就向台灣出售武器, 然後等著向中國解釋. 如 80 年代初的荷蘭潛艦, 當初只訂了兩艘的原因是不知道此型潛艦的性能如何, 等到接收後覺得不錯後, 要買就因為荷蘭想向中國重修舊好而被拒絕. 所以台灣後來的武器採購策略為一次買足, 因為這次買了下一次不一定買得到. 所以台灣軍方在這樣的背景下, 接收新裝備有很大的難度. 林郁方在淡江大學任教時曾形容這樣的情況是 十年不下雨, 一雨便成災 全世界從來沒有一個空軍像台灣這樣一口氣幾乎所有的聯隊全面接收新機, 而且還一次換裝三種. 這樣急就章的換裝, 自然容易損兵折將. 就幻象機採購案發生的間諜疑雲, 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台法雙方協商採購時並沒有告訴美方內容, 美方不但擔心生意沒有, 更擔憂法國出售的武器對台海軍力均勢造成影響. 因此情報部門一直在打聽軍售內容, 才發生諜案疑雲. 不過大家在注意軍售會談時, 也不要忘了台灣自身的戰略規劃能力和這些武器的操作和整合能力, 畢竟國防部這個家庭主婦去菜市場買菜回來, 還要把這些菜煮成好吃的佳餚才成. 好, 先暫時談到這裡. sohonor 於 2001/03/23 22:58 發表內容: >>>就幻象機採購案發生的間諜疑雲, 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台法雙方協商採購時並沒有告訴美方內容, 美方不但擔心生意沒有, 更擔憂法國出售的武器對台海軍力均勢造成影響. 因此情報部門一直在打聽軍售內容, 才發生諜案疑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