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組織變革
回 覆 | 返 回 |
YORK HU 於 2003/02/16 19:39 | |
國軍組織變革 | |
YORK HU 於 2001/04/27,13:28 國軍組織變革,在國防部組織法通過後拍板定案。包括軍種權限削弱、政戰功能法制化等重大變革,可說是海空軍與陸軍的建軍理念較勁,終而尋得共識。 回顧這場「軟體建軍」之爭,率先提出軍隊組織變革的是海軍。要角是曾任參謀總長的劉和謙與計畫次長沈方枰。這兩位海軍將領提出所謂的「中原計畫」,受到陸軍與政戰極力抵制。當時,劉、沈所提主張,如兵力目標降為四十萬人,高階將領員額大幅裁減至四百名,總政戰部降編為政戰次長室,軍種削權,各軍種總部改編為司令部,軍管司令部與海防司令部分家,拿到軍管司令部「軍管」名稱,並在參謀本部下設立一個指揮聯合作戰司令部,視台灣為一個作戰區,退出國民黨黨務活動,參謀本部遷出總統府等。劉、沈的中原案,成了這次國防部組織法案變革的主軸,唯五、六年前,劉、沈率先發難後,沈方枰所在計畫次長室遭政戰系統「查帳」,劉和謙於離職前赴各軍總部道別時,還得強調各軍總部不會裁撤降編,可見阻力之大。以總政戰部改編為政戰次長室言,劉和謙派沈方枰為代表,與當時的政戰主任楊亭雲「談判」,參謀本部提的條件是以一名副參謀總長交換,只要政戰同意降編,可以給政戰將領一名副總長員額,唯楊亭雲不願見政戰在自己任內解體,予以峻絕海軍這波變革衝陣,於劉和謙離開總長職務告一段落,中原案束之高閣。不過,變革話題已在軍中播種醞釀。再如,當年支持中原案的民進黨籍立委黃煌雄,改任監委後針對建軍決策進行調查,訪談歷任部長與總長,在這分尚未解密的調查報告中,國防部長唐飛曾告訴黃煌雄,「中原案仍有機會」。羅本立接任劉和謙總長職務後,與國防部長蔣仲苓均係陸軍將領,陸軍建軍理念再度抬頭。 KGB 於 2001/04/27,14:32 對於「精實案」,小弟最無法認同裁撤「特勤部隊」。 Skywalker-Luke 於 2002/03/16,14:03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03/20020316124090.html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三所所長丁樹範在座談會中特別指出國防二法實施與決策機制的問題,認為會引發總統和行政院長憲法指揮權的爭議。 前海軍總司令、親民黨籍不分區立委顧崇廉說,依據國防法第十條,行政院制定國防政策,整合整體國力,督導所屬各機關辦理國防有關事務,但是他看不到行政院長在國防二法實施後,在國防事務上有任何作為,甚至認為行政院長在規避國防法所賦予的權責。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陳忠信認為,國防二法在總統和行政院長指揮權規範上是有缺陷,但可以將國家安全會議的定位保留「彈性」,調整類似法國總統主持「部長級」會議的形式,發揮決策機制,並做為總統和內閣決策過程的橋樑。 顧崇廉表示,國防二法二月一日才正式實施,需要時間調適,包括業務銜接、檔案歸屬都要時間完成,當然在運作上剛開始會有問題,就像國防部長湯曜明這次訪美,代表部長到立法院備詢的是軍備副部長陳肇敏,而在國防部內還有一位階更高的四星上將參謀總長李傑,這形成了一種「倒置」現象,在軍中倫理是不應該有的;他主張國防部長出國應由軍政副部長代理。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委員帥化民指出,國防二法實施後,很少人關心組織再造的流程問題,他認為,不但法令、組織要落實軍政、軍令一元化,在觀念上和實際運作上也要落實軍政、軍令一元化,特別是在國防組織再造過程,要配合整體政府再造的政策,全盤檢討和做全面的調整。 Skywalker-Luke 於 2002/03/20,00:35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03/20020319110043.html 國防部戰略規劃司代副司長梁功凱少將上午出席國防部例行記者會,說明國防部新成立單位戰略規劃司的職掌及未來工作方向。 梁功凱說明指出,國防部戰略規劃司於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一日編成,依「國防二法」的立法精神,配合組織調整,借重產、官、學界智慧,整體研析國防戰略環境態勢,研訂前瞻、周延的國防政策,精進軍事戰略計畫作為,爭取全民的支持,確保國防安全。 戰規司下轄「戰略研析」、「國防政策」與「建軍規劃」等三個處,負責國防政策建議、軍事戰略規劃及戰略研析,協力推動國防事務整體發展。 「戰略研析處」以國防安全戰略研析及整體評估為主要職掌;「國防政策處」以研擬國防政策建議、十年建軍構想作業、政府部會間有關國防安全政策的溝通與協調、國防安全危機預應機制的建立等為主要工作;「建軍規劃處」以五年兵力整建計畫為核心業務,掌理軍制、編裝、軍事投資、軍事交流等重要工作。 梁功凱說,戰略規劃司未來的工作方向區分為四項重點:一、建立戰略研析整體評估能量與機制,以支持國防政策及軍事戰略之策定。二、持續執行兵力結構合理化與組織「精進案」,逐年降低兵力目標,並適切調整國軍兵力結構。三、精進國軍軍事戰略計畫作為,從而設計規劃並建立「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優質現代化戰力。四、推動國際軍事合作與交流。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黃穗生在記者會中也強調,國防組織與戰略規劃機制運作的良窳,攸關國家安全與生存發展。戰規司編成後,將把握組織再造契機,研究創新,審慎規劃以求周延,期能對國軍戰略規劃及建軍備戰工作有所貢獻。 Skywalker-Luke 於 2002/03/20,00:37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03/20020319121095.html 梁功凱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答覆記者問題時作以上說明。梁功凱說,漢光演習目前由參謀本部負責推動,這次演習重點除了驗證國軍訓練成效和戰力外,也特別針對新成立的「戰爭資源協調中心」與參謀本部作戰指揮機構之間的協調、指揮關係進行驗證。 他進一步說明,戰爭資源協調中心是任務編組,包含軍備局、資源司、後備司、整合評估室等與後勤體系有關的單位。參謀本部在戰爭期間,除了兵力、裝備等資源外,需要軍令和軍備體系支援的「戰爭資源」,可以透過戰爭資源協調中心進行協調和整合,至於涉及軍民動員業務的部分仍由後備事務司和動員協調會報負責。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30,23:32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04/200204301220118.html 國防部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介紹國防部新編成單位「整合評估室」。國防部整合評估室副主任金乃傑少將在記者會中說,整合評估室基於業務需要,分別設置「效益評估」、「軍事能力評估」及「模式模擬」等三個處,整合評估室的工作目標可區分近程、遠程目標。 在近程目標方面,將以移轉業務持續運作、人員訓練、各項作業準則(手冊)訂頒,建立建軍構想、兵力整建計畫、作戰需求文件評估能量,並籌建評估所需參數資料庫及評估分析所需知識庫、工具等工作為重點。 在遠程目標方面,將依任務及業務職掌,全能量推展業務並賡續精進業務運作流程及發展評估分析所需工具,同時與國內各相關的國防政策分析評估單位充分合作,俾利國防政策得以公開透明,爭取全民認同支持,以達全民國防的目標。 金乃傑少將進一步說明整合評估室未來工作重點: 一、人員訓練:由於整合評估室為新增單位,各項評估分析能量皆持續發展精進中;成員專業素養尤為成功推展業務的主要因素;整合評估室自九十年度起,已經分三階段實施人員訓練,而本年度將持續依業務推展所需執行相關的國內外訓練課程。 二、建立評析工具:為使評估工作進行順遂,建立分析評估工具乃為當務之急,整合評估室參考各軍種與中科院能量,現在正研擬「評析工具需求構想」,以滿足未來各項國防分析評估作業。 三、加強與民間評估技術交流:為使國防事務能容納各方意見,以達全民國防的目標,年度內擬邀請民間學者專家從事國防相關事務專題研究,藉研究所獲成果,提供未來政策制訂與業務執行參考。 四、推動全民國防:未來各項主要政策或國防議題的評估工作,將會適時邀集各產、官、學、研界人員舉行研討會,使評估過程透明化,爭取全民認同,達到全民國防目的。 金乃傑少將強調,整合評估室現已編成運作,未來將戮力完成國軍建軍構想、兵力整建、資源分配等計量分析評估,達成「整合評估室」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