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電子戰玄機計劃(轉貼)
回 覆 | 返 回 |
好奇 於 2003/02/12 20:33 | |
國軍電子戰玄機計劃(轉貼) | |
好奇 於 2002/03/18,23:40 中山科學研究院主導研製的台軍方電子戰“玄機”計包括飛機上旁立式電子壓制系統、陸上的自動化混合型電子偵測系統、對抗跳頻電子戰系統1982年起“中科院”即著手規劃電子戰系統發展,1985年成立“玄機”計劃,包括研製多項電子戰裝備,提供三軍建立整體電子戰裝備能力,第一階段至1994年6月順利完成,現仍繼續進行後續計劃。但因玄機的機密等級高,所以中科院多年以來從不對外展示研製成果,外界所知極其有限。 據可靠訊息,台空軍“天干”計劃即“玄機”計劃的旁立式電子壓制裝備專案,是與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合作研製的,目前裝備在一架台空軍“天干”電子戰機上,已完成系統整合和飛行測試,也通過了台空軍的作戰測試評估(OT&E;)。天干戰機的作戰任務之一,就是干擾敵方地面防空雷達偵測能力。 在增強電子偵測能力方面,“玄機”計劃採取整合不同型式接收機的混合式偵測系統,可提供精確的雷達情報參數,提高臺灣的電子情報偵測能力。這套系統目前已進入實體測試階段,部署在臺灣和外島的大型防空雷達站旁,利用高地,截收大陸軍方電子通訊動態和雷達操作參數。最近台“中科院”慶祝30周年院慶時發行了一本紀念特刊,首次展示了這種電子戰系統部署于高山上的圖片。 中國的國防現代化此主要尋求一些短程的目標,包含地面戰爭及攻擊精確度的改進,及另一些長程目標,包含飛彈防衛、反太空武力及資訊戰爭技術的提升等。與此同時,中國也獲取了一些武器系統,用以對付使用海上載具或東海、南海基地的潛在敵人,尤其反艦巡弋飛彈(ASCMS)、長程陸攻巡弋飛彈( LACMS),及短程彈道飛彈(SRBMS)。爲了提高解放軍的全面作戰能力,北京正極力解決數個問題,包含將新武器系統整合進入作戰部隊,補強管理、控制、通訊、電腦及情報(C4I)的弱點,並強化訓練及後勤補給等 。 在比較兩岸的軍事力量時,解放軍佔有明顯的數量優勢,但在針對臺灣發動戰事的某個特定時空中,也只有部分解放軍兵力能被動員,其中可能包括部署在江西、福建的傳統短程彈道飛彈部隊,隸屬南京軍區的空中和地面部隊,以及東海艦隊旗下的海軍部隊。臺灣國防現代化的重點,在綜合第2代裝備,加強軟體和訓練。臺灣最主要的防禦弱點,是在防衛中國日益增強的彈道飛彈戰力。未來的戰爭在於奪取制空權。基於以上認識,台正積極建構戰略和戰術整合防空系統(IADS)。臺灣三軍部隊現代化面臨的系統整合和裝備更新問題顯然對空軍沖最大。 站長評論: 這一篇評論是由站長在中共網站所找到的!很不可思議的是大陸的軍事迷們竟然如此神通廣大,連最機密的玄機計劃都能略知一二,尤其是中科院三十週年慶非公開的紀念刊物他們都拿得到,而其所謂的可靠消息著實令人暇思! 未來的戰爭,誰掌握電戰優勢,誰就能主宰戰局的勝負!電戰所花的成本最低但所得的效益最大,電戰是比情報比智慧,如果能讓敵人眼睛(如戰機、飛彈與戰管電達)瞎掉,那麼縱使其擁有強壯的身體,也是中看不中用,所以國軍在未來應投注更多的人力及經費來從事電戰研發任務,只要掌握電磁波主控權,那麼相信敵人亦不敢逾越電池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