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有智慧地維持獨立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沒水準  於 2002/08/30 16:52
轉貼:有智慧地維持獨立

兩國論是蔣公先默許的
不是李登輝歐.........


有智慧地維持獨立/瞿海源

 最近為了回應國策顧問陳隆志教授指責蔣介石為了漢賊不兩立而放棄留在聯合國的機會,退休外交官陸以正在七月二十四日的聯合報寫了一篇專欄,標題是「當年已準備接受兩個中國... 不再是機密的外交秘辛」,意外地昭告大眾,原來最早提出兩國論的是蔣介石,不是李登輝。

 陸以正說:「故總統蔣公當時儘管十分不情願,早在聯大開幕前,就已同意接受美國國務院的建議,由美國與其盟國提出所謂『雙重代表權』的決議草案。外交部並訓令所有駐外大使館,向友邦解釋我國的立場:雖然促請各國繼續支持我國會籍,投票反對阿爾巴尼亞領銜的排我納匪案,但也說如果友邦決定同時支持雙重代表權案,我國表示瞭解。」他強調「我國當時已準備接受兩個中國的安排了」。

 陸以正更強調「這一段歷史事實,非個人所能捏造。當年美國的外交檔案早已解凍,我國外交部雖無錢出版檔案,我認識的好幾位學者都曾獲准去北投檔案庫看過有關資料。」

 同時章孝嚴也出來替他祖父澄清,他指出,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時,美國為了讓台灣能留在聯合國,提出中國雙重代表權案,這是政府同意、蔣中正默許,但這項提案當時根本沒有機會付諸表決。

 於是,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到了一九七○年初,其實國民黨政府就已經承認兩個中國了,這是情勢使然,不能反攻大陸,也不能投降,就只有以中華民國名義維持獨立狀態。

 蔣經國當政時,在八○年代後期也宣布「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國民黨中央後來為堅持三不政策,特別指出台灣成就了中國歷史最繁榮富裕文明的境界,而台灣各項民主化自由化政策在陸續大力推展中,證明政府過去採取的三不原則至為正確。三不政策顯然也在強化台灣內部發展維持台灣的獨立。

 李登輝先在八八年強調兩岸主權互不相屬,成立國統會為幌子,後來推出兩國論,卸任後更成為台灣獨立的教父。陳水扁則由在野入朝,顧及台灣的生存,提出四不一沒有,百般向中國表示善意,還是在努力維持獨立。

 如此看來,從蔣介石開始,主政者就在努力維持台灣的獨立。就算是連戰或宋楚瑜當總統,難道他們就不願意維持台灣的獨立?

 總統候選人都是以主權獨立為既定的事實。李登輝在位時一直以反台獨做為幌子,實際上是以台獨的精神推動國政。連戰和宋楚瑜反台獨其實也是殘餘的意識形態和表面的政治語言而已,說他們是賣台集團恐怕也是另外一種競選語言。他們一直想做總統,當然是做主權獨立的台灣的總統。

 主權獨立是要國際承認的,在這方面看起來是我們最弱的一環,然而事實上絕對不是這樣。有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維持起碼的一些邦交是心理上的安慰劑。最重要的是我們與任何國家的交往,都是以台灣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在運作,例如貨品進出是由我國海關核准,而任何外國人進入我國領土必須獲得我們政府的許可。

 要維護獨立,必須要有堅強的國防。早期雖然大家對國防龐大經費的支出有些不滿,但也從來沒有人主張大幅削減經費。至今中國不能派出一兵一卒,就顯示我們的國防可捍衛主權的獨立。在中國堅持不放棄武力犯台的情況下,我們也就必須加強國防力量。

 如果勉強說台灣主權不獨立,恐怕就要算部分媒體了。有些媒體,有強烈的統一的心結,在報導評論上不只是自我定位為一個中國的代言人,更常常做為中共的急先鋒,全力打壓他們所謂的台獨。陳總統講一邊一國,中國當局遲遲未做反應,這些媒體捕風捉影,甚至假造消息,就來恫嚇台灣民眾。他們似乎是以中國為台灣主權的擁有者。然而他們經營新聞傳播事業是我國政府而不是大陸政府核准的。

 在中國虎視耽耽,隨時想吞噬台灣,要維持獨立狀態,確實是相當艱難的。朝野各界,特別是執政當局,必須殫精竭智,有智慧地隨時步步為營,非常努力才行。

 就執政當局而言,在政策上,必須能有週全的規劃。對兩岸互動的任何可能狀況都有有效的因應策略。一九九六年中國以飛彈試射來威脅我們,李前總統表示政府已經擬妥了十八套策略來應付。據說,也就是國安會對各種可能的狀況都做了具體的因應策略。

 其中到底是什麼,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這樣的準備和機制。這個機制最關鍵的是能隨時掌握兩岸複雜的狀況,經由深入的研判,做出最正確,最能維持獨立狀態的決策。

 國安會在台灣長期面對中國威脅的狀況下,確實應該是一個極有效能的機制,隨時提供總統及相關機構充分而深入的政策性計畫和建議。但是,要維持台灣的獨立,還需要更多的政策研究機制,例如各部會就應有與兩岸政策有關的研究機制。

 固然陸委會、經建會、經濟部,乃至財政部,都應該能經由長期研究而能快速提出相關的具體政策,教育部、體委會也都應該有效研擬對中國的政策。半官方和民間的研究機構也應該是提供政策建議的重要機制。

 在這樣的周密而多元的政策研擬和制訂的機制下,總統有關兩岸關係的發言,特別是有政策意味的說法,必須經過這個機制詳加研商,以確保台灣的獨立狀態。

(瞿海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澄社執行委員)


(2002.08.29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