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能, 台灣真的不能2---金融風暴後的韓國產業發展特性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深藍  於 2002/08/22 00:35
韓國能, 台灣真的不能2---金融風暴後的韓國產業發展特性


在外讀和台灣茶黨貼出後, 部份網友有一些回應, 但各位或許好奇, 韓國在金融危機處理後, 怎樣進行下一步發展? 我們先看看韓國在當時的情況.

當韓國的企業整頓後, 大型企業少了一半, 失業率大增, 大家忙著找工作. 就韓國政府來說, 難堪的是都發生過了, 接下來樣怎麼辦? IMF 仍在插手韓國的經濟和財政事務, 存活下來的企業也是傷痕累累, 元氣大傷. 韓國的外債累積到一千五百億以上, 而且還有許多帳單要付. 倒是美國等強勢貨幣國家可有便宜或可撿, 說是流血輸出也不為過.

但就像也火焚燒過的森林一樣, 新生植物在空曠的地面上反而也機會伸展. 經濟風暴反而是新興事務發展的開始. 首先是 IMF 強烈要求韓國政府不得歧視中小企業, 使得壓抑許久的中小企業發展終於有了一縣生機. 部份大公司的部門分離出去, 部門主管變成了老闆, 要自負盈虧. 原先失去職業的大公司經理, 把以前構思的想法付諸行動, 向台灣一樣, 韓國新興產業就像台灣的中小企業發展的方式一樣, 開始在韓國這塊土地上出現.

接下來, 韓國政府開始將所剩不多的資源找尋下一個發展的產業. 當時自然以流行的寬頻網路和無線通訊做為重點發展工業. 首先寬頻社區的理念在韓國開始發展. 另一方面發展線上遊戲, 甚至舉辦全國甚至國際性活動鼓勵大家參與. 除了振興產業外, 也鼓勵韓國人留在家中, 不要去外面四處遊蕩, 或去國外旅行, 好節省得來不易的外匯. 另一方面, 以線上付費的連線遊戲創造收入, 不需要進口原物料, 沒有庫存壓力, 只要在世界各地的網路玩家購買連線點數就可賺錢, 實體投資少, 回收快是選擇此項產業為重點為主要原因.

韓國切入無線通訊已經是很久以前決定的產業. 正好3G 正準備籌設, 韓國變大膽加入並制定新的 CDMA 規格, 意圖在北歐和美國大廠間爭取一席之地. 在手機設計上, 韓國產品強調外型和簡單功能, 因為手機使用主要還是以語音通訊為主. 韓國研習日本把手機當作消費品的方式向世界推銷, 原先代表便宜貨不一定好的韓國三星手機, 在炒作後竟然大賣, 也是奇特的地方. 也是代表台灣的消費族群只看外型和容易被煽動的特點.

但除去這先光鮮亮麗的產業, 還有值得說的嗎? 一些生存下來的韓國產業就必須接受投資不足, 競爭力消退的劣勢. 例如曾經是韓國最風光的電腦 RAM 產業, 由於無法向台灣的聯電和台積電一樣, 可以全力投資12吋晶圓廠, 一個廠一億美元的投資使得韓國業者只能望機台興嘆. 金融風暴使得韓國在集資和投資上限制重重. 韓國在半導體發展上已經趨於下風. 在邁入奈米階段的晶片發展, 韓國和台灣的差距已逐漸縮小.

TFT-LCD 原本是韓國兩大金雞母產業, 原先現代, LG, 三星電管這三家公司獨霸韓國 LCD 產量的公司, 現在台灣大量投資相同行業, 現在台灣的 TFT-LCD 產業一口氣在短短的2-3年間開了至少5家新公司在投入生產, 其中更有的是完全以自有技術開發. 長於大量生產和 PRODUCTION COST DOWN 的台灣企業加入, 這種趨勢已經嚴重威脅韓國公司的優勢. 台灣的 LCD 產業原先只有一家生產, 而且是比較舊的生產線. 近年來台灣多家企業包含奇美, 廣達等企業投入 TFT-LCD 生產.

原先 TFT-LCD 材料生產商原先大量投資韓國以就近爭取客戶, 現在已經將重點轉來台灣. 例如生產 TFT-LCD 背光板薄玻璃美國康寧公司, 原先在南科的工廠只是後段加工廠, 於前年決定加蓋玻璃鎔爐, 也就是說原先只是進口初步加工的玻璃, 然後在台灣切割, 拋光, 包裝等簡單的作業, 轉變到從原物料一直到素玻璃都在台生產, 有同時帶動台灣的就業機會和相關產業發展.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韓國在原先領先台灣的 TFT-LCD 產業的差距已經急劇縮短, 並且進入並駕齊驅的地步, 而這些都是在3-4 年間達成. 近期內韓國在金融風暴期間缺乏投資的弱點已經在中長期競爭中顯現出來.

至於說韓國的戲劇也值得一提, 戲劇在韓國人日常生活和文化背景比台灣人韓要看重. 在金融風暴後, 韓國政府鼓勵電影和戲劇發展. 原因一方面是韓國沒有前去購買外國影片戲劇節目撥放, 還有藉電影增加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在安撫人心, 讓高水準的戲劇能撫平國民在心理上的挫折. 而韓國的戲劇工作者負責任感也很爭氣, 將原先企劃中劇本已最好的面貌演給韓國人看, 而無心插柳的情況下, 竟然這些戲劇能外銷到日本, 台灣. 這樣的轉變實在是韓國戲劇工作者所始料未及.

但台灣來說, 電視劇部是買日本韓國的來看, 不然就是胡演一通, 爛戲拖棚. 因為台灣的大眾傳播界仍然掌握在少數前朝傳播特權階級手中, 台灣的民眾又沒有挑剔的眼光和拒絕不良戲劇的聲音, 使得台灣本土戲劇幾乎沒有生存空間, 反正頻道業者只要快又便宜的外國片, 誰又要勞身費力花錢培植本土電影和戲劇人才? 由於台灣還負擔的起外國片, 本土戲劇的轉機可能要靠觀眾水準的提升, 但在頻道充斥, 忙於炒作的台灣大眾傳播業者, 以八卦, 血腥, 炒作為能事, 何時台灣的觀眾能覺醒, 還是未定之數.

韓國能, 台灣能嗎? 還是要逼急了才會去求新求變? 這樣的問題很難回答. 以韓國現在的發展來看, 短期還是以低投資短時間高回收的產業為重點, 而台灣在多項產業在資金充分的情況下有機會趕上韓國. 但長期來說. 兩國政府和人民在產業發展的眼光和執行能力才是獲勝的決定因素.


NO:905_1
讀讀樂  於 2002/08/22 00:38
Re:韓國能, 台灣真的不能2---金融風暴後的韓國產業發展特性

還是那句:
在台灣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和原本就是中國人的人太多了!
韓國能,台灣確實不能!
韓國能,中國確實也不能!

NO:905_2
Duronglee  於 2002/08/22 00:40
Re:韓國能, 台灣真的不能2---金融風暴後的韓國產業發展特性

我不看連續劇的。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去看看那個什麼孫悟空的,就能理解為何日片韓片在台灣有市場。

NO:905_3
三四郎  於 2002/08/22 23:11
Re:韓國能, 台灣真的不能2---金融風暴後的韓國產業發展特性

如果看過韓劇玻璃鞋就知道
跟台灣劇其實差不多
只是比較緊湊
服裝背景都超俗
只有男女主角整形的超美
台灣的媒體只要願意用點心就可以超越的啦

NO:905_4
TCO  於 2002/08/26 07:00
Re:韓國能, 台灣真的不能2---金融風暴後的韓國產業發展特性

看完玻璃鞋,感覺跟台灣電視劇一樣~~~~~~歹戲拖棚,
心得:
路上通常只有兩人迎面走過,而且那兩個人(必定認識),
感覺韓國人口相當希少,
朴家哥哥愛上金家妹妹,而金家表哥又無意中(出車禍)愛上朴家妹妹,
朴家爸爸又幫金家爺爺開車,
又另人覺得韓國只有兩個家庭那麼大,
台視也在搞本小利多的遊戲,
不過金賢姝還蠻好吃的樣子(有女人味)。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