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通縮悄然來也!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RIETI  於 2002/08/12 12:21
東亞通縮悄然來也!

看了以下兩篇報導,不由的感受到下一波亞洲危機的警報已悄然經響起。
或許是人民幣該升值的時候了!

NO:822_1
RIETI  於 2002/08/12 12:21
Re:東亞通縮悄然來也!

想想台灣
物價零成長 長期抗戰吧
廠商獲利降低 員工加薪難 消費者延遲採購 經濟動能喪失

記者華英惠/專題報導

一元商品、十元商店隨處可見,時起的破壞價格之戰,宣告物價走低時代展開,通貨緊縮將尾隨而至。日本走了十年不振,至今仍難擺脫通貨緊縮,台灣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去年的物價創下歷年來首次負成長,今年又接近零成長,物價提振不易的另一個面向是廠商獲利率日低,反映到員工身上就是難加薪,或者減薪、裁員。

行政院經建會統計,企業獲利率已有一年多處在低檔,平均員工薪資也已出現負成長,也就是說,多數的企業已在減薪;至於失業者則不斷增加,今年七月已逾五十萬人。

景氣不振,股市不佳,失業率快速攀高,都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迫使廠商降價求售。如百貨公司的折扣戰自往年的八月,提前到今年六月即開打;到了七月,主計處統計有關衣著類的平均價格罕見地衰退百分之六點一七。雖然折扣不斷,但是日子難過的消費者仍預期價格還會再走低;延遲採購,甚至不採購的心理成為廠商最大的殺手。

不僅服飾,日用品、食品、電器的價格都愈來愈低,使得十元商店、一元商品充斥街頭,而其貨源主要是來自對岸的大陸。廉價的勞力,使大陸商品極具競爭力,也成為生活在不景氣年代的消費者節衣縮食之餘不得不的選擇。

國內消費市場不振,恰與對岸的蓬勃形成對比。而大陸低價商品的入侵,更加重國內廠商的競爭壓力:不是升級以品質取勝,就是外移大陸,以更廉價的勞力造就低價商品,再回銷國內與國產品打價格戰,造福消費者。

商品價格愈來愈低是消費緊縮的一個現象。反映經濟不振,消費者無力購買高價商品;而廠商缺乏生產動機後,只得關廠、裁員,被裁的失業者更無力購買商品,惡性循環下,經濟動能喪失,大家擔憂台灣步上日本後塵。

當然,消費緊縮,除景氣不佳外,資本主義競爭所帶來的廠商普遍生產過剩後的「供過於求」更是重要因素。目前不僅日本,全球都普遍面臨這樣的問題。

【 2002-08-12/聯合報/2版/要聞 】


NO:822_2
RIETI  於 2002/08/12 12:22
Re:東亞通縮悄然來也!

今年消費者物價 接近零成長
躉售物價年增率也將向下修正 顯示仍未擺脫通貨緊縮陰影

記者華英惠/台北報導

行政院主計處周五將公布最新的今年物價成長預估值,消費者物價、躉售物價年增率都將下修,近於零成長,物價平穩;但須慎防進入物價下跌的通貨緊縮階段。

去年的消費者物價出現首見的負成長,各界憂心台灣步上日本通貨緊縮的後塵。今年的物價雖不致負成長,但早先預估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百分之零點六四、躉售物價年增率百分之零點三七,都將向下修正,貼近零成長;走過去年的負成長,台灣至今仍無法擺脫通貨緊縮的陰影。

隨著全球不景氣效應持續擴大,世界經濟的龍頭美國也開始擔心出現日本通貨緊縮的情形。

美國日前已表示,以往擔憂的通貨膨脹恐不易見,物價平穩時代來臨,聯準會並已宣布將隨時動用貨幣政策,防止通貨緊縮出現。

至於台灣,由於失業率屢創新高,景氣又無法提振,消費者的採購意願大幅降低。雖然廠商不斷降價促銷,消費者看著滑落的價格卻預期價格會更低,使採購行為不斷延遲,影響廠商的生產意願。

主計處官員解釋,消費者不敢買,廠商只有拚命降價求售,或減少生產因應,最終使得生產活動減緩,走上裁員、關廠一途,失業率不斷升高,經濟成長持續下降,這種惡性循環是經濟的痛瘤。十年不振的日本目前就是面臨通貨緊縮的最明顯例子。

主計處統計,今年一至七月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百分之零點零三,至於躉售物價年增率衰退百分之一點二二。相關官員則指出,如果今年多出現幾個颱風,帶動物價上漲,或許消費者物價、躉售物價年增率可因此上揚,不必下修;但如扣除季節因素,及台灣今年入世後,大幅調漲菸酒價格,消費者物價應該仍是衰退。

【 2002-08-12/聯合報/1版/要聞 】


NO:822_3
RIETI  於 2002/08/12 12:26
Re:東亞通縮悄然來也!

不是我國該降息,是人民幣該升值了!否則整個東亞都將陷入降息歪風之中!

=============================================================================

現在該再降息嗎?

社論

近月以來,美國股市震盪起伏,顯示美國經濟復甦的步履不穩;復以修正後的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只有百分之一點一,使美國經濟籠罩在可能二次衰退的陰影中。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貨幣政策因而陷入應否再降息的兩難,並牽動全球央行總裁的神經,我國的中央銀行亦然。那麼,現在該再降息嗎?

央行目前降息的壓力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美國聯準會的動向,由於華爾街期待放鬆銀根救股市的聲浪日增,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升高。一旦美國有行動,我國央行即有跟進以穩定美元與新台幣利差的壓力。二是國內資金十分浮濫,市場利率水準持續走低,央行亦有降息以回應市場資金現勢及預期心理的壓力。三是全球景氣復甦態勢的能見度降低,下半年國內經濟展望轉趨保守,在沒有通貨膨脹的顧慮下,央行已有再次動用貨幣政策以振興景氣的壓力;尤其是央行總裁彭淮南的任期即將於明年初屆滿,既已子彈在手,沒有閒置不用之理,此一強化政績表現的壓力,也可能成為運用貨幣政策時的一大考量。

然而,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非百利而無一害,尤其是在國內利率水準已低的情況下,以降息刺激景氣的效果會隨著利率的走低而遞減,甚至可能產生預期外的反效果,這也是國內經濟學界普遍不支持央行再降息的主因。利率對民眾的影響是一刀兩面,一方面企業及家庭的債務負擔可因利率的走低而下降,發揮貨幣政策預期中的鼓勵民間投資與消費效果,擴大國內需求並活絡經濟;另方面,企業及家庭的利息收入則會因利率的調降而日減,當利率水準降到債務支出與存款收入間轉折的臨界點時,過低的利率反而可能會壓抑民間消費的傾向,而消費不振又會挫低企業投資的意願,進而導致國內需求萎縮,經濟活動停滯。

日本可說是活生生的例子。最近還擬對政府保障存款權益的帳戶實施負利率,即存款人不僅拿不到分文利息,還須繳付類似存款保險的費用。日本政府此舉,除了希望穩定金融,也有意藉此把錢逼出存款體系,以創造有效需求,讓日本經濟重回成長軌道。台灣近來民間消費情勢已因經濟前景混沌不明,而逐漸顯露縮衣節食及延後消費的徵兆,央行若於此時再降息,恐將雪上加霜,使民間消費更形低迷?尤其,目前國內基本面並未有明顯惡化之兆,央行此時宣布降息,更有可能引發景氣走衰的預期心理,使已如驚弓之鳥的民間信心更加脆弱。

此外,我國貨幣政策是否應與美國亦步亦趨,也有很大討論空間;因為兩國民間經濟行為不同。美國民眾儲蓄率甚低,並且習慣以信用擴張支撐消費行為,因而降息政策在降低債務支出面的效益,遠大於存款收入面縮減的影響;反觀台灣,國民儲蓄率雖已降到百分之廿六,但相對世界諸國仍屬高水準,存款收入是關乎民眾生計的重要項目,而且國人信用擴張程度不若美國,對持續降息的可容受度自屬有限。在國內利率水準已跌到歷史谷底,並逼近零利率之際,央行的貨幣政策縱然兩難,但已不能再忽略一般平民老百姓的感受。

央行貨幣政策的思考格局也不應自限於降息一隅。例如縮小金融機構存放款利率差距,讓降息的政策效益得以惠及一般民眾,可說是強化貨幣政策完整性的重要一環,但央行對此著墨不多,以致利率日低、利差卻日大,民眾對降息的反感也因此日增;又如金融體系資金雖滿溢,放款卻是不增反減,信用緊縮之勢凸顯金融中介機能的弱化,這要靠全面性的制度改革及民間信心的重建,而非一再降息。

利率水準的高低攸關民眾權益至鉅,值此低利率時代,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已時受質疑,反有傷害經濟之虞,央行實不宜再輕言降息。

【2002/08/12 聯合報】


NO:822_4
fuckchina  於 2002/08/12 13:21
Re:東亞通縮悄然來也!

第一篇記者華英惠/台北報導 第六段

『國內消費市場不振,恰與對岸的蓬勃形成對比。而大陸低價商品的入侵,更加重國內廠商的競爭壓力:不是升級以品質取勝,就是外移大陸,以更廉價的勞力造就低價商品,再回銷國內與國產品打價格戰,造福消費者。』

低價商品對外傾銷會是號稱經濟〝蓬勃〞的現象?

最後段
『當然,消費緊縮,除景氣不佳外,資本主義競爭所帶來的廠商普遍生產過剩後的「供過於求」更是重要因素。目前不僅日本,全球都普遍面臨這樣的問題。』

「供過於求」的源頭在那裡呢?看誰在低價商品對外傾銷就是了!


NO:822_5
fuckchina  於 2002/08/12 13:39
Re:東亞通縮悄然來也!

社論 第三段

『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非百利而無一害,尤其是在國內利率水準已低的情況下,以降息刺激景氣的效果會隨著利率的走低而遞減,甚至可能產生預期外的反效果』
『當利率水準降到債務支出與存款收入間轉折的臨界點時,過低的利率反而可能會壓抑民間消費的傾向,而消費不振又會挫低企業投資的意願,進而導致國內需求萎縮,經濟活動停滯』

見鬼了,我國的一般人民所得是靠〝存款收入〞?

別說我國,試問有那個經濟體一般人民所得是靠〝存款收入〞的?

第五段,所指〝國民儲蓄率雖已降到百分之廿六,但相對世界諸國仍屬高水準〞
根本不能證明一般人民所得是靠〝存款收入〞的,且既然〝仍屬高水準〞不就
是說還有降息空間嗎?

第五段

『此外,我國貨幣政策是否應與美國亦步亦趨,也有很大討論空間;因為兩國民間經濟行為不同。美國民眾儲蓄率甚低,並且習慣以信用擴張支撐消費行為,因而降息政策在降低債務支出面的效益,遠大於存款收入面縮減的影響;反觀台灣,國民儲蓄率雖已降到百分之廿六,但相對世界諸國仍屬高水準,存款收入是關乎民眾生計的重要項目,而且國人信用擴張程度不若美國,對持續降息的可容受度自屬有限。在國內利率水準已跌到歷史谷底,並逼近零利率之際,央行的貨幣政策縱然兩難,但已不能再忽略一般平民老百姓的感受。 』

貨幣政策降息的作用是在刺激私部門支出,所謂支出包括投資支出與消費支出,因此
無論經濟所得結構投資支出與消費支出相對比重如何,預期效果是類似的。

老美消費支出比重高,預期效果就是刺激消費支出帶動投資支出,反之亦然。

倒數第二段
『央行貨幣政策的思考格局也不應自限於降息一隅。例如縮小金融機構存放款利率差距,讓降息的政策效益得以惠及一般民眾,可說是強化貨幣政策完整性的重要一環,但央行對此著墨不多』

胡說八道,〝縮小金融機構存放款利率差距〞怎麼會是貨幣政策的〝重要一環〞?
除非我國走回金融貨幣管制體制。

再經濟自由化體制下央行貨幣政策只能調節引導市場價格根本不可能直接訂價。



NO:822_6
fuckchina  於 2002/08/12 13:49
Re:東亞通縮悄然來也!

另外,

個人淺見,人民幣升值恐怕也很難解決問題,因為這得看人民幣相對匯率對
中國廉價商品對外出口的影響而定。之前有位HitCat網友有透露對此一問題
〈即人民幣相對匯率對中國廉價商品對外出口的影響〉有深入研究,但一直
沒看到詳述,希望他有時間能提供卓見。

話說回來就算如此,中國的經濟政策幹嘛要以解決它人的問題為目的?


NO:822_7
CW  於 2002/08/12 16:06
Re:東亞通縮悄然來也!

看聯合報那一篇社論
有誰會覺得作者有總體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台灣記者始終學不會 不懂可以不要寫的基本原則?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