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抗議健保 IC 奢侈卡,多剝人民一層皮,罔顧民意強行上路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平民 於 2002/08/09 00:15 | |
主題:抗議健保 IC 奢侈卡,多剝人民一層皮,罔顧民意強行上路 | |
主題:抗議健保 IC 奢侈卡,多剝人民一層皮,罔顧民意強行上路 在各界反對聲浪日增下,健保局依然於本日(7 月 26 日)強行舉辦「健保 IC 卡首次發卡記者會」,向健保局呼籲暫緩上路的多個民間團體,面對健保局的一意孤行,於今日串連「反對政府不顧民意、健保 IC 強行上路」行動,後續並將擴大連署成立「全民個人資料保護聯盟」。 健保 IC 卡的推動計畫問題重重,除了民眾最關切的個人隱私沒有保障之外,更暴露出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以及將為人詬病而緊急踩煞車的「國民卡」藉屍還魂之嫌。 ◆ 政府愚民,隱匿 IC 卡多卡合一的陰謀 根據健保局網站上「一卡到底」的實驗計畫內容規劃,健保 IC 卡將逐步擴充為具有健保就醫憑證、金融提款轉、IC 卡轉帳信用消費及電話卡功能的萬能卡。也就是說,健保IC 卡是一個有野心的多卡合一設計,絕非目前健保局所稱只放置基本資料,我們認為,健保局有愚民之嫌,避談健保 IC 的真實內涵,健保 IC 真的上路,將是後患無窮。 檢視健保局宣稱 IC 卡所具備的簡單、安全、方便三大好處,其實只是利用民眾對此政策的有限了解而提出的浮誇宣傳口號,因為: 一、不簡單:IC 卡須配備大量讀卡設備、網路設備與資訊管理設備,牽涉高科技與維護技術,相關單位更需備有因應天然災害、停電、機械故障、人為侵入等緊急狀況的危機處理能力,是一項極為龐大的複雜工程,絲毫不簡單。 二、不安全:IC 卡載有多項個人資料,明顯具辨識持有人身分功能,一如身分證,IC卡若不甚遺失遭遭到冒用,持卡人必須承受等同身分證遺失之風險。而最為人詬病的是,IC 卡登錄個人就診記錄,在電腦系統安全性仍然堪慮、個人資料(如信用、電話號碼)遭盜賣竊取事例層出不窮的情況下,IC 卡使用者之隱私資料成為健保局實驗 IC 卡便利性的白老鼠,每一個使用人均被迫承受隱私遭公開、個人資料外洩的風險。 三、不方便:IC 卡持卡人每用卡六次,就得至讀寫機刷卡,確認其保費已繳納並更新記錄,才能恢復 IC 卡使用。這些程序與現行紙卡使用六次須換卡並無差別且沒有更方便。 ◆ 政府政策粗糙、健保 IC 實施豈僅是發卡而已 令人憂心的是,健保 IC 計畫耗資龐大,僅在民國 89-91 年,政府為規劃及發放兩千萬張 IC 卡,已支出高達 41 億元的經費(相對紙卡一年 8 千萬元);而更改現行健保行政管理作業程序、讀卡機、網路線路設備、資訊系統軟硬體等,仍有賴後續追加預算,且系統維護、醫療資訊與行政管理之間介面之整合、就醫者權益保障均有待進一步審慎考慮。目前健保財務危機日趨嚴重,政府頻頻調高保費,值此之際推動昂貴無實意的 IC 卡,可預見的未來,民眾將須面對再度被剝皮的命運。 ◆ 個人資料、操之在我 台灣社會極端缺乏對個人隱私的尊重,八卦報導對個人造成的傷害隨處隨時可見,因此個人資料的保障在台灣更顯重要。而健保局在未徵得個人同意前,擅自將個人就診資料登錄於 IC 卡上,本身即是一個侵權行為。再者,IC 卡登載之醫療資料,容易迫使長期承受汙名的「不名譽」疾病患者(即接受特定醫療服務者,例如愛滋、精神疾病、性病、變性、整型),再次承受社會汙名的烙印。事實上,在資料保密無法確保的情況下,每一個人即使未如上述,亦可能遭間接剝奪多項社會權益之喪;例如為數眾多的癌症、肝病、腎病患、心臟病患者需謹慎照護、持續就醫,難以擔保其工作權、交友、組織家庭權利不受資料外洩影響。 我們非常擔心政府不顧決策過程粗糙,強迫推銷 IC 卡可能產生的惡果,將造成全體健保保險人權益嚴重受損。現階段台灣法令對個人隱私保障相當有限,一旦侵權事件發生,司法機制恐難以有效懲戒侵權者,受害者亦無法有效請求賠償。為防患未然,我們積極推動成立「全民個人資料保護聯盟」,呼籲全民共同關心自身隱私,加入我們的行列,並大聲要求:「個人資料沒有保障、健保 IC 不應上路。」 新聞發佈團體:台灣人權促進會、性別人權協會、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同志諮詢熱線、全民個人資料保護聯盟籌備處 連署團體: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高雄市女性行動協會、二十一世紀議程協會、綠黨、基隆醫師公會、中華民國開業醫師協會、中華民國留學生家長協進會、台灣納稅人協會…(連署持續進行中)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