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哥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於 2002/08/08 14:07
老大哥


網路世界有隱私? 說說而已

  

  利用公司網路轉寄私人電子郵件、上ICQ聊八卦、下載MP3,反正神不知鬼不覺,無傷大雅?但其實當你連上網路的那一刻,一舉一動在網管系統下早就無所遁形,「老大哥」就在站在每個電腦使用者的身後,「隱私」兩字幾乎不存在於電腦世界中。 廣 告

  何時上網 上什麼網 都有紀錄

  國內外不斷有新聞報導,公司內部員工因為瀏覽色情網站,或者是轉寄公司內部郵件而遭受開除,難道公司網路充滿重重陷阱,毫無個人隱私嗎?

  網路安全產品大廠台灣賽門鐵克產品經理許淑菁表示,其實一般公司內部的網路安全控管軟體,並不會加入所謂的「監控」功能,刻意記錄網路上每部電腦的一舉一動。但是其中基本的「內容過濾」,也就是控管員工瀏覽不當網站的功能,還是會記錄員工在某段時間曾經瀏覽過哪些網站的歷程,這對於網路安全軟體來說是屬於正常的功能。

  因此員工要有正確認知是,為了安全理由,網路上的一舉一動本來就會被網管軟體一五一十記錄下來而無所遁形的。根據美國FBI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因為故意或不小心的電子郵件行為,每年企業損失高達6600萬美元以上,因此監控似乎是不得不的動作。

  但如果老闆刻意要拿這份記錄來「刁難」員工可就沒輒了。因此如果要防範上網辦私事被「抓包」,可能要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自制心態。

  內部監控 美國已有法律依據

  反制網管軟體的記錄功能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公司監控過濾電子郵件、上網的行為,向來還是有侵犯個人隱私的爭議。像微軟就在7月底時宣佈,禁止員工利用郵件或其他軟體,在公司內部網路進行音樂或非法檔案的交換工作,而公司也會不定期檢查網路上檔案共享的情形。

  監控是否合法,美國地區早已通過司法確定,企業主有權監視公司內部的電子郵件與網路行為,因為郵件與網路系統都是都是屬於公司的資產,公司可以決定員工為何及如何來運用這項資產。而員工為了保住飯碗著想,其實也不太有辦法能表示抗議。

  側錄軟體更令人心寒

  公司內部的網管軟體是為安全理由所設置,目的倒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有心人士刻意想要監視、竊取電腦上的資料,網路上洋洋灑灑的「側錄軟體」,反而才是最令人害怕的。

  這類在網路上隨意可取的「側錄軟體」,一旦安裝在電腦後,就會開始鉅細靡遺地把所有電腦的使用歷程,包含按下哪些鍵盤,開啟哪些應用程式,操作了哪些功能,馬上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有些側錄程式還標榜除了文字記錄外,還會把操作畫面定時擷取成為圖片。這樣的記錄功能就好像是用錄影機把電腦畫面錄製下來一樣,因此被稱為是「側錄軟體」。

  有心的駭客會把這類的側錄程式,裝設在網咖的開放電腦上,透過將記錄檔案自動利用郵件寄出的功能,就可以竊取到別人的網路遊戲帳號,或者是曾經進行線上購物時的信用卡號碼、身分證字號等,國內就曾傳出多起案例。

  有時駭客也會將這類側錄軟體包裝成郵件傳送給不知情的人,藉以竊取遠端電腦的機密資料。國外甚至有多則新聞報導,妻子使用側錄軟體發現老公在網路上私會情人的消息。因此這類的側錄程式,反而是個人電腦使用隱私的大敵。而且軟體的取得非常簡單,只要在網路搜尋引擎鍵入「側錄程式」、「監控軟體」等關鍵字,就可以找到一堆。

  反監控 目前難上加難

  防毒軟體公司表示,側錄程式由於本質上是一般的應用軟體,因此使用防毒或其他網路安全軟體,根本完全沒有辦法防範。除非這類的側錄軟體搭配有偷偷傳送資料的「木馬程式」,造成網路傳輸的漏洞,才有可能被網路安全軟體所發現。因此根本很難防範。

  因此如果有心人士故意在電腦放入這類的側錄軟體,只要趁著使用者離開電腦時,再回去打開記錄檔就可以看到之前錄製下來的資料,使用者根本毫無知覺,完全無從防範。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