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台灣島內台獨最大的障礙
蔣經國不選林洋港、李煥等人,為何偏偏挑中李登輝?我想他一定覺得李登輝是其中最有能力穩住局面,最能保「安定」。
1996年李登輝勝選,大家覺得主因是「省籍情結或李登輝情結」嗎?我想不是,就以大多數的民意來看主因是為了求「安定」,因為改革後的未來充滿未知數,其實大家對李登輝(或國民黨)政權並不很滿意,由於渴望改革,所以民進黨才能在成立不到二十年間立委、縣市過半,甚至於執政,2000年的勝選,可以說是破天荒,不是因為三級貧民戶的兒子做到領導人,是台灣島民第一次在領導人選舉上,心態敢於求「改革」,而不是求「安定」。「要說服一個人改變有多困難呀!!你必須要證明改變後的情況比現在好,以說服眾人,不然大家是不願放棄現有狀態,除非情況糟到他們不得不改變。」
馬英九,一根國民黨最後的柱子,有別於其他統派,給予人開明穩健、操守不錯,甚至有很多人覺得他很愛台!!!
大部份的統派(謝啟大、趙少康最常這樣),常說先維持現狀,不要急統、急獨,看局勢發展才作決定,看似合理,可是只要獨派一宣揚推動台獨思想,就馬上給予攻擊抹黑,立場並不公正,講來講去台灣就是等著去統一或被統一。
馬英九的差異在於他遵守國民黨一貫維持現狀的立場,可是他卻不像其他統派會主動張牙舞爪攻擊獨派,他最多是強調台獨不能安定,1998年市長選舉,相較於陳水扁的「賣台集團說」,馬的回應是「新台灣人」,且少有惡意反擊的動作(就是你罵我台奸,我罵你台獨之類,當然「新台灣人」那是李登輝提出來的),大多是在市政方面打轉,個人認為他深知一點,公開的反台獨在某些情況下也等於反對台灣意識。
在國民黨待了這久,馬英九難能可貴的是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個人缺陷(不過他有時也會情緒失控,像陳水扁剛選贏那一陣子),如果有李登輝或民進黨應該會知道,甚至有證據去證明他是個混蛋,就像宋楚瑜的興票案、連戰的與伍澤元的財務往來等,2000年的失敗,國民黨十四(應該是)屆中常委大會,按聲勢和知名度,馬英九都大大超過了連戰,有人也曾勸進,但他仍表現出一副恭敬的恣態把連戰拱上去,當然這不能證明他真的是「完人」,只是說他夠謹慎,愛惜自己羽毛(名聲),這一點跟李登輝還未任總統前及執政前期是很像的。
如果有看過以前的記錄,林洋港、李煥等人都在具有一定聲勢後就結營私黨,一副要搶當老大的樣子,宋楚瑜也犯了這個錯,以致於李登輝能用計將他激走,再攻擊他這個人品上的缺陷。(被權力沖昏頭,只想當老大)
而馬英九本人表面上也是不遺餘力的在以身作則,推廣台灣意識,他肯用心把台語學好,現在還要學客家話,一切的一切,是為了不與民意潮流相抵觸。(像李登輝早期當初不做疑似台獨的事,避免當時氣勢正強的統派)。
「聖雄能卑屈地容忍,是為全民的理想福址前進,梟雄能忍人不能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有時候會與全民福址違背)」
看過王作榮的回憶錄,「他說李登輝是年近不惑(四十)時才加入國民黨,當他己有大學以上的學歷,對經濟方面很專精,可是只是個小公務員,而李登輝曾向他抱怨國民黨打壓人才之類的話,後來王作榮勸其入國民黨,以消除政府對其台獨的疑慮,加入後李再取得博士,從此平步青雲。」
這也是統派常說什麼受國民黨栽培之類的屁話,其實國民黨是先給人吃毒藥,再給解藥(只要加入國民黨),以當時四十年前,大學學歷是很稀奇的,比林毅夫這台奸跑的時候還值錢,若不是刻意打壓,李登輝早就該在年輕時得到更高的職位。
以常理來看,李登輝對國民黨應是痛恨到極點,可是他卻在國民黨內以恭順謙虛的姿態獲蔣經國青睞,如不是別有目的,正常人很難做到。
同理可證,今天馬英九比起其他統派實在是太重視台灣意識了,而他本人表現得也是對台灣意識的恭敬 ,不只學母語,任市長後還每年定時參加二二八春、秋祭,並公開宣示二二八起因「官逼民反」,等於是否定了所有統派以前的說法。
但是,他對台灣意識真有感情嗎?
2000年(年月份有點不確定,網友可去查)陳水扁當選後不久,建國廣場的一位陳姓主持人說:「龍應台曾私下找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葉博文,要求他低調把紀念館歇業。」
我還在想是真是假,可是下一年的二二八,葉博文就出書抨擊馬英九與龍應台,強迫二二八紀念館歇業,書上怎麼寫我不知道,我主觀認為龍應台看來是很有可能自作主張的人,但馬英九不可能完全不知情,可是他卻未加以制止。
各位,一個愛台灣意識的人會抹殺掉台灣歷史的紀念文物嗎?當然不可能,也就是說他對台灣意識的態度其實目前是容忍的,可是其實骨子裡可能一點也不喜歡,但是為什麼要容忍,不像其他統派直接否定?居心叵測、居心叵測。
就我來看,他跟李登輝都是有梟雄的特色,想要對付他不是去挖他有沒有什麼過失(尤其是個人過失),因為他平日就很謹慎,你越挖他越防備,越無懈可擊,不過也由於個性過於拘謹,事情沒有完全絕對地把握解決就不做,容易讓人覺得沒有改革的勇氣,他大概也意識到了,所以他最恨別人罵他沒魄力。
如果台獨想要成功,說實在的,一定要有一套政策制度來證明獨立後會更好,解決目前制度大部份的缺失 ,起碼要比現在穩定,證明馬英九的求現在「安定 」是一種慢性的自殺,因為馬英九就是台灣統派維持現狀的最佳人選,最好是做到連馬英九都不得不承認台獨是有利的,要不然中間的(也就是大多數的)的島民怎麼可能追隨獨立建國這重大改革的腳步?
而一個會去反(偷偷反也算)台灣歷史的人,我怎麼能相信他掌權後不會開始打壓台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