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隆志:加入聯合國 全民馬拉松運動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台灣一級棒 於 2002/07/23 10:25 | |
陳隆志:加入聯合國 全民馬拉松運動 | |
陳隆志:加入聯合國 全民馬拉松運動 〔記者李季光╱台北報導〕總統府顧問陳隆志昨天在總統府國父紀念月會,以「台灣與聯合國」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以下為全文節錄︰ 一九七一年,聯合國大會 針對「中國代表權」問題,數個方案被併案提出討論,一個是阿爾巴尼亞等國支持中共,主張讓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排除蔣介石政權的方案;另一個方案是美國等國家所提出的「兩個中國」案,主張讓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但繼續保留中華民國的席次。另外,尚有由沙烏地阿拉伯所提出的「一中一台」案,主張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中國代表權,包括安全理事會席位,但台灣繼續以台灣的名義身份留在聯合國之內。同時,為落實人民自決的原則,尊重台灣人民的自由意願與選擇,應在聯合國主持下在台灣舉行公民投票決定台灣的將來 。 不過聯合國大會首先就阿爾巴尼亞案投票,通過「容共排蔣」的第二七五八號決議(贊成七十六,反對三十五,棄權十七):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並驅逐蔣介石代表。而在大勢已去尚未投票之前,蔣介石政權的代表就已「退出」大會會場。 二七五八號決議通過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成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不但如此,其他聯合國體系的相關國際組織也都先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很諷刺的是,當時蔣介石強調的是「漢賊不兩立」的「一個中國」政策,最後是「賊立漢不立」。時至今日,在中共的打壓阻撓下,台灣人民希望能夠進入聯合國,並且研究討論以什麼方式加入聯合國。這一切的問題都是蔣介石所造成的!因為他當時完全沒有為台灣人民的長久利益設想,頑固拒絕「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建議。 自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取代「中華民國」之後,台灣漸漸成為國際的孤兒,為應付人民的要求,政府於一九九三年開始努力,尋找加入聯合國的方法與途徑。但過往所提出的方案,都在中國強烈的反對封殺之下,九年來都無法列入大會正式議程。 台灣需要加入聯合國,有下列四點主要的理由: 第一、參加聯合國是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集體人權,與個人的基本人權一樣。 第二、做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必須內政外交並重,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假使台灣劃地自限,台灣就很可能會淪為中國的地方區域。 第三、台灣一旦加入聯合國,將得到一個主權國家當今應有的尊嚴及參與,同時,也就能夠順利加入聯合國體系下很多功能性的國際組織。 第四、做為聯合國的一個會員國,等於是國際社會對台灣的一個集體承認,確認台灣是一個名實合一的國家;使中國對台灣鴨霸無理的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失去國際法律的合法性及國際政治的正當性,進而更增加對台灣國家安全的保障。在聯合國集體安全體系之下,中國對會員國台灣的武力威脅或侵略,一定會引起國際強烈的反應。 反過來看,聯合國也需要台灣: 第一、要實現會員普遍的原則,有效達成代表全人類的目標,聯合國就應該包括台灣及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 第二、聯合國的一大宗旨就是以和平解決爭端的方式,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當台灣與中國能同在聯合國的機制下正常化互動時,一定有助於聯合國在台海地區推行「預防外交」,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 第三、做為一個經濟大國,台灣對聯合國的預算及活動,必能在財經上全力支持,且可分享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 第四、順應後冷戰時代世界民主化的大潮流,台灣可與聯合國會員國分享台灣由戒嚴威權統治和平轉型為民主自由國家的經驗。 台灣與聯合國互相需要,但台灣應該如何加入聯合國? 一個最理想的模式,就是根據聯合國憲章第四條有關新會員國入會的規定,由我政府主動向聯合國(秘書長)提出申請加入為新會員國,強調台灣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有履行聯合國憲章義務的能力與意願。此模式具有主動性、積極性,可凸顯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明確表達台灣要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意願,有助於有效的國際文宣及有利推展國際外交,與過去九年的做法不同。重點是要以「台灣」的名份,申請為一個新會員國,而不是觀察員。 不過,向聯合國秘書長提出申請後,第一關就是安理會的審查決定,將遭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否決。我們應爭取中國以外的四個常任理事國──美、英、法、俄,尤其美國的支持。我們在提出入會申請之前,對於此四常任理事國,要下特別的工夫去溝通說服。在正式申請案表決時,假使它們一致「反對」台灣入會,對我們將造成很大的打擊。所以,在策略上應審慎避免「硬碰硬」的僵局,避免結果極端懸殊的「攤牌性」表決。我們應任重道遠,持續努力去創造有利的條件,相機行事,一旦時機成熟時,自然水到渠成。 在無法取得美國或其他任何常任理事國的支持或「中立」時,一個替代 的做法就是暫時仍如過去,依賴友邦的聯合提案,但是提案案由應清楚標明為「聯合國台灣代表權問題」(The Question of Taiwan’s Representation in the United Nations),而不是過去冗長不清的提案案由──「需要審查中華民國在台灣所處的特殊處境,以確保其二千三百萬人民參與聯合國工作和活動的基本權利得到充分尊重」(Need to examine the exceptional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pertaining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to ensure that the fundamental right of its tw enty-three million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work and activit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is fully respected)。 「聯合國台灣代表權問題」提案,可強調 幾點:一、聯大一九七一年的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決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及其體系合法代表中國與中國人民,但並沒有決定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也沒有決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代表台灣與台灣人民。二、中華民國自一九四九年被逐出中國大陸以後,對中國大陸就沒有管轄統治了。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一九四九年建立以來,已經五十三年,不曾一日統治台灣、管轄台灣,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當然應由台灣政府代表。三、今日的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人權、科技經濟發展、多元公民社會的愛好和平之 國家,有履行聯合國憲章義務的能力與意願。四、台灣參加聯合國,將有助於聯合國代表全人類的普遍性,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的維持,以及增進全人類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人權、人道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聯合國台灣代表權的提案與上面所建議的台灣主動申請加入聯合國的模式,可同時考慮進行,兩者相輔相成,並不互相排斥。經由經驗與努力的累積、不斷的檢討,當時機成熟時,可隨時提出加入為聯合國新會員國的申請。 要之,主動申請為聯合國新會員國或積極爭取台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可說是對「一個中國原則」攻勢的正面回應,將國際注意焦點由「兩岸關係」移轉到國家間正常化互動的世界大舞台。我們要爭取的是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國,不是觀察員,以免被中共矮化。 表面上,「觀察員」的途徑,可以避免中國在安理會的否 決權,但要在聯合國大會得到多數的支持,也必須非常努力,打拚再打拚,其困難度也不遜於正式加入為會員國。聯合國的觀察員,有的是主權國家,有的是國際組織,有的是非國家的政治實體。因此,台灣申請或爭取為一個新會員國,可凸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申請做為觀察員,則無法明確凸顯台灣的主權獨立性。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我們委屈以「觀察員」為訴求,仍然同樣遭遇所有的困難,包括政治上的打擊。在聯合國,我們一定要以「會員國」為訴求,堅持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之立場。 假使我們自己不能堅持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有誰能替我們代為主張? 在目前的國際外交困境下,加入聯合國是高難度的大工事,我們不能存有幻想,應以訓練馬拉松的精神與工夫,腳踏實地,下真正工夫,日日訓練,日日求進步,再接再厲。過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經過二十二年的努力,才進入聯合國。我們在持續打拚加入聯合國的過程中,一定要政府與民間密切合作,結合國內外的力量,發揮政府、企業與公民社會三大部門的總體力量。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入聯合國運動是台灣全民在新世紀的馬拉松運動。很多人都會說,台灣要加入聯合國是追求不可能的夢(an impossible dream),但是,我們政府、工商企業、民間同心協力,海內外台灣人民共同持續不斷的努力打拚,將可使我們共同的美夢成真。 |
Salem 於 2002/07/23 10:58 | |
Re:陳隆志:加入聯合國 全民馬拉松運動 | |
This is an outstanding speech for Taiwanese campaigning for a seat at UN. What is more significant is that 陳隆志 made the speech in front of high-ranking generals, many of whom might not have the stomach to listen what he said. But I see it is a smart move to give them different thought that may change their Great China ideology.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