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的學者與有為的官員! 請進!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Chiron  於 2002/07/16 23:03
睿智的學者與有為的官員! 請進!

以下有三個政策,請台灣睿智學者與有為官員答覆;

經濟部,經建會,請出來!

行政院最近規畫出設置「自由貿易港區」的方案,選擇若干國際海港與國際機場的鄰近地區,畫出30公頃以上的面積作為自由貿易港區,區內廠商可以自由進口一切大陸的農工原料產品、零組件,進行深層加工,大陸與其他外籍人士亦可便利地入境,並且在3個工作天以內即可取得入境許可。

請告訴我們;中國的農品原料與零組件運來台加什麼工? 預估產值多少? 請明確列出產業別! 否則我不曉的這政策是否在築空中樓閣!

========================================================
交通部 / 陸委會陳明通副主委,請出來!

觀光外匯效益: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之外匯收益多寡,將視開放規模大小而定。依國際觀光旅客來台之外匯收益觀之,若每人平均停留十天,以每人每日平均消費一九一美元估計,每一百萬人國際觀光旅客之外匯收益約十九.一億美元。

請告訴我們;這191USD怎麼算?(聽說還有「學者」比照日本客在台消費額), 怎麼樣能在台觀光十天? 怎樣算100萬人?

陳主委:就我所知;你有時問到的是一些爛竽充數的研究員。

==========================================================
李彌副教授,請教;

開南管理學院設立台灣第一個空運經營管理系,新上任的系主任李彌昨(15)日在一場空運政策研討會上指出,以最近幾年的兩岸轉機市場分析,保守估計每年約有300萬人次往返兩岸,比較兩段式在港澳轉機及兩岸直航的機票成本差額,一年就高達新台幣240億元; 如果再支付時間損失帶來的旅館住宿額外支出也有30億元,總計270億元。李彌指出,在全球化趨勢中,台灣廠商已形成台灣接單海外出貨的營運模式,不論從經濟或政治的角度看,台灣經濟還必須再向上提升。

李大教授:相信你不會不知道;台港航線多數由台灣航空公司擁有,機票收入多回國內。

你也不會不知道;中、台兩國往反交通成本低廉後,會暴增赴中國人數,帶回家鄉的錢、旅遊所增的花費,可能不只270億台幣/每年。

另外;什麼是「台灣接單海外出貨的營運模式」的意涵? 對台灣有何好處? 請解釋來聽聽!

我不知道你出身那裡?學什麼碗糕?但是台灣滿坑滿谷的博士,頂著博士名號出來招搖撞騙,遲早會被捉包。


NO:502_1
路犁  於 2002/07/17 00:21
Re:睿智的學者與有為的官員! 請進!

Chiron兄:

小弟越俎代庖,已經將你這篇文章e_mail給經濟部長跟陸委會蔡主委


NO:502_2
Chiron  於 2002/07/17 21:22
Re:睿智的學者與有為的官員! 請進!

路犁兄

謝謝

希望有相關回應


NO:502_3
路犁  於 2002/07/18 00:08
Re:睿智的學者與有為的官員! 請進!

Chiron兄:

以前發類似e_mail都會很快收到一封制式回函,但這次卻到現在還沒有收到回函,不知何故?

對了,大概上個禮拜,我有發一封e_mail給你,不知道你是否有收到?


NO:502_4
路犁  於 2002/07/19 13:32
Re:睿智的學者與有為的官員! 請進!

Chiron兄:

以下是關於 自由貿易港區問題 的回覆
**********************************************************************

標題: 復自由貿易港區問題
[加入通訊錄] [加入排外名單] [顯示詳細資料] [按右鍵-另存郵件] [檢舉廣告信]


您好!
謝謝您七月十七日電子郵件。關於詢問規劃設置「自由貿易港區」方案一事,查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為發展全球運籌管理經營模式,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及國際化,便捷貨物流通,提昇國家競爭力並促進經濟發展,刻正研擬「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草案﹚」,並將陳報行政院核定,轉請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公布施行。依其擬議之自由貿易港區係指經行政院核定於國際海、空港管制區域或毗鄰地區劃設之管制範圍;在區內許可從事貿易、倉儲、物流、組裝、重整、包裝、修配、加工、製造、展示及技術服務事業,以增加貨品之附加價值,便捷銷售,促進經貿發展為目的。至於區內事業將來自大陸進口農工原料、零組件,進行深層加工,預估產值多少?並列出產業別一節,本局非為規劃主辦單位,無是項資料;若您需要瞭解「自由貿易港區」規劃或相關事項,請逕洽詢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台端對本局各項施政若有其他建議,請不吝指教﹙本局電子信箱:a8686868trade.gov.tw,電話:02-23417871﹚。耑此順祝
商祺

局長 吳文雅 敬啟


NO:502_5
Chiron  於 2002/07/22 01:17
給經建會官員十問

花了些時間研究「自由貿易區」。

吳局長回答 「自由貿易港區係指經行政院核定於國際海、空港管制區域或毗鄰地區劃設之管制範圍;在區內許可從事貿易、倉儲、物流、組裝、重整、包裝、修配、加工、製造、展示及技術服務事業」, 這陳述顯然不是「自由貿易區」得重點。如果只要「貿易、倉儲、物流、組裝、重整、包裝、修配、加工、製造、展示及技術服務事業」,現行臨近機場、海口的工業區內多混雜著上述產業, 不用疊床架屋,另立工業區。 所以「自由貿易港區」政策是另有周章。

「自由貿易港區」實際是「全球運籌管理經營模式」理念下的政策, 重點精神是欲吸引企業總部設立於台灣、研發工作置於台灣。 其主要作法是營運與順倡物流系統, 目的是將台灣融入中國產地與世界主要市場一環。 在這種政策下; 三通成必然,「自由貿易港區」的設立成為前奏。

說到此; 我們不得不仔細審視「全球運籌管理中心」政策,這個政策事實上就是「亞太營運中心」翻版, 在經建會網頁公佈的全球運籌計畫中也附著「亞太營運中心施行成果報告」。 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在李登輝末期已打入冷宮, 究竟是誰冷飯熱炒呢? 從八十八年政院會議可推知; 這政策應是稟陳水扁旨意。

「亞太營運中心」簡言之; 就是把台灣變成中國出口港, 要賺的就是運輸業的錢, 這是個極荒謬的政策。 拿著地圖指中國海路硼的中心點, 夸言台灣東亞地理位置優越,然而我們從歐美市場立場;似乎找不到中國貨物需由台灣轉運的理由。 這種觀點只不過加速產業外移罷了! 連戰主政院時代花八千萬請麥肯錫公司評估「亞太營運中心」可行性, 報告結果是成功率極微小 。這報告立刻被擱置。

今天「全球運籌管理中心」這個「亞太營運中心」借屍還渾者;欲借「自由貿易港區」的計畫遂行。 我們細細審度整個計畫, 發現整個評估極籠統好比中文系學生做文章, 沒有看到完整的「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更完全欠缺。 完整的政策執行「定性分析」必需具陳所有好壞因子與結果; 及各種後遺症。 「定量分析」則需評估主要好壞因子影響結果大小; 與及後遺症大小評估。 我們實在不敢相信這舒情文似的「全球運籌計畫」竟是現階段國家產經計畫主軸。

我們理性坐下來給經建會官員十問;

1. 請公佈當年麥肯錫評估報告, 這幾年來台灣執行該計畫的環境;當真翻身改善嘛?社會大眾需要知道當年的評估報告。

2. 到底有多少國內公司與國際公司會在台設總部? 評估在那裡? 數目在那裡?

3. 到底有多少跨國國內公司與國際公司會置研發部? 評估在那裡? 數目在那裡?

4. 到底有多少產業研發與製造可以分開? 佔台灣工業產值多少? 評估在那裡? 數目在那裡?

5. 台灣有多少公司有能力加入所謂國際主要產銷鏈?佔工業產值多少? 評估在那裡? 數目在那裡?

6. 「製造在中國、總部留台灣」, 這些總部造就多少就業人口? 產值多少? 評估在那裡? 數目在那裡?

7. 有多少產業需自中國進口原料加工? 可行性如何?評估在那裡? 數目在那裡?

8. 影響「全球運籌計畫」失敗的因素有多少? 是什麼? 影響有多大?評估在那裡? 數目在那裡?

9. 「全球運籌計畫」成功後,收獲有多少? 評估在那理? 數目在那裡?

10. 執行「全球運籌計畫」犧牲了什麼? 產生什麼後遺症? 評估在那裡? 數目在那裡?

就過去十幾年與中國經貿結果,可推測「全球運籌計畫」必定造成產業加速失血,
我們不希望一個粗糙的計畫沒有賺到「轉口貿易」的錢(師承香港), 反而賠掉台灣產業, 必竟香港是個極失敗的例子。



NO:502_6
Chiron  於 2002/07/22 01:21
Re:睿智的學者與有為的官員! 請進!

全球運籌發展計畫」----------經建會

壹、 背景說明

  維持一國經濟高度成長,最重要之因素即不斷提升生產力,據八十九年二月經建會(以下簡稱本會)委託三菱總合研究所研究「台灣經濟與產業的二十一世紀願景-邁向技術立國的挑戰」之研究結果指出,一九六○年至一九九○年間,亞洲各國總要素生產力之成長率,我國產業生產力上升幅度為百分之三•七六居亞洲之冠,香港與新加坡分別為百分之三•六五及百分之一•一九。但就產業競爭優劣勢而言,高附加價值產品領域中,日本、歐美等國仍居於領先地位;在中間產品領域中,我國的優勢結構則與韓國相似;另在低附加價值產品領域中,則已開始面臨中國大陸及其他亞洲國家迎頭趕上的壓力,因此,未來我國如何結合其他條件,共同建構更具競爭優勢之機能已屬刻不容緩。
  當前經濟環境隨著全球化世紀與資訊數位時代的發展,企業在產品的研發、上市進而運送,已到了以小時甚至以分鐘計算。多數資訊產品在市場上的生命週期已由兩年縮短至三個月以內,產品價格也多呈現等比級數下降,過去跨國企業內部需一至二星期才得以傳遞之訊息,已可在數秒內傳達完畢,消費者亦可藉網路訂製產品,且要求以最快速度送達指定地點。企業產銷及配送體制面臨顛覆性變革,致跨國企業於海外據點建構生產線及配銷體系、建立全球資訊情報系統、靈活運用當地資源並進行地區性整合與調度之經營方式已呈必然趨勢,此更迫使國內外企業對發展「全球運籌管理」的需求日益殷盼。
  另一方面,全球運籌管理之運作亟需有良好且完備的電子商務法規制度及基礎建設,方能配合生產與配銷體系組成之供應鏈,進行企業對企業間「資金流」、「商流」、及「資訊流」之活動。根據IDC預估,至二○○三年透過網際網路進行的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金額將超過一兆美元,反映未來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將呈現一片榮景。故世界各國莫不積極推動電子商務基礎建設與相關法制工作,以促進其經濟發展。以美國、新加坡為例,為規範網路金流之資金移轉活動美、新兩國已訂定「電子資金移轉法」以保障客戶與業者之權利,解決交易爭議。此外,美國亦於今(八十九)年六月通過「電子簽章法」,確立數位簽名與傳統書面文件之同等法律效力,更將有助於該國電子商務之發展。
  因此,政府為協助業者建置適合「全球運籌管理」之環境,行政院曾於八十八年七月八日第二六三六次院會中,針對「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之績效與展望」簡報中,有關發展台灣成為運籌中心部分特別指示:「面對網路時代的來臨,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希望…在進入第三階段時,能將台灣建設成一個運籌中心,使世界各國的經貿活動,無論是產品的供應、下單、運輸、銷售,都能快速、便捷的在此運籌中心完成。」。又行政院復於八十九年一月二十日第二六六五次院會指示:「發展全球運籌中心的時機已經成熟,但仍有法令尚待整合、通關效率不彰等缺失,希望經建會協調各部會摒除本位主義、排除貿易障礙,共同為創建全球運籌管理中心而努力。」。
此外,陳總統於五月二十日就職演說中,亦提及:
(一)面對資訊科技日新月異以及貿易自由化的衝擊,台灣的產業發展必然要走向知識經濟的時代,高科技的產業必須不創新,傳統的產業也必然要轉型升級。
(二)政府是「支援者」和「服務者」。現代政府的責任在於提高行政的效能、改善國內的投資環境、維持金融秩序與股市的穩定,讓經濟的發展透過公平的競爭走向完全的自由化和國際化。
  此一構想復落實於八十九年八月提出之新經濟發展藍圖「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中(八十九年八月三十日第二六九六次院會通過),並已訂定具體策略,即「建構網際網路應用之基礎環境」--「規劃整合型計畫以使實體配送與虛擬交易環境相互配合,以健全全球運籌的運作體系。」以建構完整之產業發展方向。
  因此,為配合發展台灣成為綠色矽島的願景,維持我國廠商靈活與關連的競爭優勢,並增進我國廠商運用全球運籌管理能力,以因應當前經濟環境之快速變遷,本會籌劃推動全球運籌發展計畫,使產品的供應、下單、運輸、銷售等跨國經貿活動,都能快速便捷地在我國完成。即以過去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在海運及空運中心累積之成果,善用我既有良好之地理位置及製造業相關之優勢,進行整合、協助企業以台灣做為「全球運籌管理」之據點。

貳、發展全球運籌之利基

一、 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管理之利基
(一) 從企業層面觀之,即根據美國物流協會之定義,全球運籌係為一廣義物流,涵蓋範圍始自原料取得,經設計、生產、行銷至售後服務、後勤補給、庫存管理等具效率及成本效益之流程,藉整合商流、物流、資訊流等作業體系,透過供應鏈的管理,達到及時之交貨及服務,確立企業競爭優勢地位。

(二) 從政府層面觀之,發展全球運籌管理可提高國內生產毛額,增加就業機會,提昇我國在世界之經濟地位。具體作法即在於協助企業進行跨區域性之資源整合,從產品設計、製造、組裝、庫存到配送,藉簡化商流、物流、資訊流及金流等作業,訂定符合國際慣例及潮流之規章,給予在國內從事運籌管理之企業,能夠達到及時又準時交貨予鄰近各國客戶之優勢地位。

二、 我國發展條件之優勢
(一) 地理位置優越
台灣位居亞太地區之中心,與亞太五大主要港口間平均航行時間最短,僅需五十三小時,香港則需六十四小時、上海亦需七十八小時、新加坡更高達一百二十四小時;另台灣與西太平洋七大城市平均飛行時間亦最短,只需二小時五十五分,香港、上海與新加坡分別需三小時0五分、三小時二十五分及四小時五十五分。

(二) 基礎環境改善成果已漸顯現(成果摘要請參附件)
自八十四年一月行政院開始推動「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以來,已為發展全球運籌管理中心奠定良好基礎,在製造中心方面,已設置十九處智慧型工業園區(其中政府十二處、民間七處),並完成推動加工出口區轉型,發展倉儲、轉運等關聯產業已漸具雛形;在海運中心方面,高雄港效率大幅提升、成本亦大幅降低,每只貨櫃工人成本一年內降低百分之五十二,船舶進出港時間已由八十三年的二一•五小時縮短至一七•三小時,所需總時間減少百分之二十;在空運中心方面,中正機場進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已由八十四年的四•二天縮短至二天,UPS及FedEx八十五年之每週起降班次為九十六架次,現已大幅增加至一百三十六架次;在電信中心方面,中華電信自八十六年起數度調降電信資費,至八十九年九月,國際直撥電話(以一般時段至美國三分鐘為例)由一百五十元降至卅元,降幅達百分之八十。開放行動電話業務迄今,已引進新台幣四百億元的投資,以及三億美元外資,增加上萬就業機會,帶動國內電信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再者,為因應資訊網路時代來臨,行政院於八十六年底通過「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推動方案」,由政府結合民間企業共同推動,從事國內網際網路基礎建設,與普及網際網路教育。本項計畫自推動迄今,已提前達成網際網路「三年三百萬用戶」之目標;而NII相關法制之推動,目前亦已完成政府資訊公開法、電信法、銀行法、消費者保護法等廿二項法案、十一項行政命令之檢討。
此外,鑑於企業對企業(B to B)電子商務對產業競爭力之重要性,行政院於八十八年六月通過將原核定之「產業自動化計畫」擴大為「產業自動化及電子化推動方案」,除賡續推動生產、倉儲、運送及銷管之自動化工作外,並選擇重要行業推動供應鏈及需求鏈之電子商務,期透過租稅獎勵措施、技術輔導及人才培訓等措施,以降低企業成本並提升我國產業整體競爭力,使我國成為國際電子商務導向產品之供應中心。
上述諸項計畫方案之執行成果,已為我國電子商務之發展及「全球運籌發展計畫」之推動,奠定了堅固的競爭基石。

參、推動目標與策略
台灣發展運籌管理的條件中,在相關基礎建設方面仍須不斷提升服務水準並降低成本,始能支援在全球環境中激烈競爭的企業發展。因此擬定推動目標與策略以據以推動:
一、目標
  ※消除企業發展全球運籌管理過程所遭遇之相關問題,使台灣成為國際
   供應鏈之重要環結
  ※運用台灣製造優勢,發展高附加價值轉運服務
二、策略
  ※ 健全全球運籌管理相關之電子商務、實體物流及基礎建設環境
.
.
.

「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成果摘要


NO:502_7
RIETI  於 2002/07/22 01:35
Re:睿智的學者與有為的官員! 請進!

short commnets
一、境外轉運中心的擴張版、國內化版!
二、當時日本麥肯錫頭頭的大前研一為了賺錢,現在已經到大連去開顧問公司,
鼓吹日商進軍中國東北地區,並多次撰文出專書說明中國經濟之繁榮。他已經不
鼓吹亞洲邦聯,改為鼓吹中華邦聯。

NO:502_8
Chiron  於 2002/07/22 11:45
Re:睿智的學者與有為的官員! 請進!

路犁兄;

我已經致函與經建會提「亞太運籌中心」與「自由貿易港區」相關政策十問, 並致謝吳局長回覆;

===================================================================
致經建會何美玥既主管「自由貿易港區」政策官員;

上周;本人有感「台灣意識聯合論壇」網站中 有多位學有專精者對現行經濟政策極憂慮,因而為文請教經濟主管官員「自由貿易港區」政策擬定細節,有蒙經濟部吳局長迅速回覆,甚謝! 然從來往書信,「自由貿易港區」政策細節慶顯然要問經健會,本人於下文中將對經建會提十問, 懇請賜答, 以釋群疑。


NO:502_9
路犁  於 2002/07/23 23:55
Re:睿智的學者與有為的官員! 請進!

Chiron兄:

如果得到回覆的話,請貼出來以享網友^^
希望不會得到官樣回應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