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總統的當下目標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阿加 於 2002/07/12 15:55 | |
陳水扁總統的當下目標 | |
調整這批或冰凍: 1. 在台灣對中關係上,嚴加把關的蔡英文。 將換上哪批人呢?從陳水扁總統上台以來所重用的陳水扁總統集團軍成員可知:王永慶、林信義及其他民進黨的所謂中國事務人才。 明顯地,陳水扁總統不會裁撤這些單位。陳水扁總統是有學習能力的「叫我第一名」。他應該會採取上次的經發會模式,稱該會決定高於官僚:「這點很重要!」 看來,未來在三通事務上,可能就是要陸委會、海基會的專業與經驗得聽從受委託的民間人士的決定。 從自由電子報的報導內容中可知,辜振甫也只能「靜觀其變」,沒被陳水扁總統事前諮商過。也許,陳水扁總統只跟訪非隨行的財團大老諮商。此外,在台中國代理人之一的親民黨說詞,也值得網友注意。 自由電子報原文: 總統幕僚:海基會不廢除 (0712) 幕僚表示,在總統出訪前,政府相關部門並無提報有關海基會角色與定位的討論或報告,總統回國後也並未約詢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總統的講話並非顯示政策已經成形。 幕僚說明,總統是陳述事實,例如最近馬祖士兵「落海」事件,對岸即未通知海基會,長期以來的大陸漁工問題亦是相同的情況,中國大陸已經關閉了兩會的門,而有時在時間壓力下必須有所處理,因此不得不有一些其他的思考。 幕僚也認為,總統兩次談及海基會階段性任務已了、大陸體系調整的場合,都是在飛機上私下與記者閒聊,屬於感受的表達,並非政策宣示。 府內幕僚也強調,總統這麼說並不表示他對海基會有看法,因為這是客觀環境的變化,外界不宜朝海基會的存廢聯想揣測。 幕僚強調,海基會的法定業務牽涉甚廣,即使現在兩會協商停滯,仍有公證在內的各種兩岸服務必須推動,這些功能並無其他單位可以替代,這是海基會不會廢除的原因所在。 他並且表示,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雖然人在美國休養,但是對台灣發生的事都很清楚,近日即將回台,並透過他轉告海基會的員工,要大家「靜觀其變」。 陸委會副主委劉勳表示,大陸工作組織架構涵蓋的範圍很廣,不只陸委會、海基會,調整大陸工作組織架構的事,陸委會一直在思考,現階段海基會是唯一獲得政府授權的談判協商管道,「這部分的思考沒有改變」,「海基會沒有存廢問題」。 國民黨團書記長林益世表示,陳總統並未清楚說明調整的方向與方式為何,國民黨無從判斷現階段大陸事務體系的功能是否有調整必要。 親民黨黨團幹事長劉文雄表示,目前兩岸無法突破最大的問題在於意識形態的禁錮,癥結不在於決策機制而是在於人。他建議,只要把嚴格把關兩岸政策的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換掉,讓一位朝野都能接受的人選來接任,相信問題可以解決。 劉文雄也強調,陳總統對此相關談話模糊,黨團不知道具體作法為何,據他認知,可能應與調整陸委會組織及讓民間對口單位不限於海基會有關;不過黨團評估,如果總統府能在調整兩岸決策機制時一併就人事佈局連帶檢討,親民黨相當歡迎。 台聯黨團則支持陳總統有關調整大陸事務體系的主張,黨團副總召羅志明表示,政黨輪替,加上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的大陸政策與大陸事務體系原本就有重新考量的必要。他認為,陸委會的功能要擴張,海基會的角色也要重新調整。 羅志明認為,過去海基會著重對外事務,其實對內功能也應有所延伸,包括大陸漁工問題、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等問題都可納入,他建議設立相對於國台辦的「台中辦」來處理兩岸事務。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