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孫慶餘在台灣日報的“120席不會從天而降”一文
回 覆 | 返 回 |
三重人 於 2001/06/13 17:16 | |
評孫慶餘在台灣日報的“120席不會從天而降”一文 | |
孫慶餘“120席不會從天而降”節錄 “…一九九四年李登輝提出「台灣人的悲哀」,敘述主人在自己家中淪為寄食者的滋味。…不久,為了輔選宋楚瑜(省長)及馬英九(市長),李登輝兩度推出「新台灣人」說。又為了輔選連戰,「新台灣人」說進一步升級為「台灣人的幸福」說。藉助這些動作,李登輝否定並修正了「台灣人的悲哀」說。 不幸,被李登輝視為「新台灣人」樣板的宋、馬與李登輝關係先後生變,宋楚瑜且被李登輝形容成非常可怕,「新台灣人」說法不攻自破。同時,總統大選後連戰「逼宮」,接著脫離李登輝路線,「新台灣人的幸福」說也自行否定。於是,李登輝卸職一週年,「執政告白實錄」出版,李登輝「台灣人的悲哀」說再度出籠,…“ 本人的疑問: 2.「生為台灣人的幸福」是出自“台灣的主張”一書中的第一章第一節“孕育於悲哀中的幸福”,為何孫慶餘將之說成為了輔選連戰?孫慶餘到底讀過該書沒? 3. “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一書又是何時把「新台灣人的幸福」說自行否定,讓「台灣人的悲哀」說再度出籠了?我讀過整本書為何沒這樣的發現?讀過該書的網友有這樣的發現嗎? 4. 孫慶餘將「台灣人的悲哀」、「新台灣人」、「台灣人的幸福」視為政客權謀語言串聯在一起,並編出「新台灣人的幸福」說,不會讓人覺得幻想過多、掰術一流嗎?而這一大段批李文字又與他本文的標題“120席不會從天而降”有何相關?非得放進這一段不可? 5.綜上所論,孫慶餘是不是打李手段已爐火純青,能夠在一篇看來是鼓舞阿扁的文章中,神不知鬼不覺的暗算李登輝呢? 6.最後,我還是想起了在大選前宋楚瑜聲勢正旺時,孫慶餘一篇又一篇批李捧宋的文章,把李描述成集黑金罪孽於一身的政客,把宋楚瑜描述成唯一能拯救台灣脫離黑金魔掌,能夠代表政權輪替的偉大政治家。 |
jeff 於 2001/06/14 03:36 | |
Re : 評孫慶餘在台灣日報的“120席不會從天而降”一文 | |
孫這傢伙的文章,想左右逢源,統獨通吃 我十年(17歲)前看自由時就覺的有問題, 兄可看前衛出版的"誰的民進黨(陳儀深著 ((北社成員,今天有出現在電視上)))"有 深刻的批判及反思,相當好的一本書! 人在國外卻可以寫出如此評論,令人搖頭...... |
KSC 於 2001/06/14 10:02 | |
Re : 評孫慶餘在台灣日報的“120席不會從天而降”一文 | |
台灣多的就是這種不用功,人云亦云的"政論家"和"大哥記者",活在自己設限的小圈圈內,近親繁殖. 他們一向只許"中國滯台"州官大放"族群情結"之火,却不能容忍台灣老百姓點"本土"燈. 一聽到"本土化",這些人就氣急敗壞,歇斯底里地反射.今天"中時"又冒出一篇社論,大肆誣罵本土化;又是攻擊李登輝,又是威嚇阿扁.相對於幾天前,"連宋會"時,這批記者對"泛藍軍"成形的興奮,又是期許,又是關愛,真是個强烈對比! 大哥記者們,請不要再放"族群情結"之火吧. |
三重人 於 2001/06/14 22:45 | |
Re : 評孫慶餘在台灣日報的“120席不會從天而降”一文 | |
我以前在讀孫的評論時,就常常發現他的文章雖然慷慨激昂義正詞嚴,但是前提往往是幻想多過實際,這種根據自己所想像出來的東西,去推出慷慨激昂義正詞嚴結論的文章,給人的感覺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最近他是寫了好幾篇挺獨的文章,但一想到之前大選時捧宋的文章,以及他寫文章時那種“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幻想風格,就令人覺得不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