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有些進步
回 覆 返 回


阿加  於 2001/06/09 15:04
聯合報有些進步


這兩篇雖是放在民意論壇,但看得出來,聯合報是有些進步了。

-------------------

撤飛彈 拆基地不等於拆除飛彈
傅鏡平/研究生(台北市)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孫玉璽表示,只要回到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其他都好談,甚至包括撤除部署在福建的飛彈。

就技術上來說,中共部署在福建的M—九(東風十五)及M—十一(東風十一)短程地對地飛彈是裝在仿俄製MAZ五四三機動發射車上,本身就具有運輸、起豎和發射飛彈(TEL)的功能。理論上中共可以在短時間內將福建境內的M—九和M—十一飛彈撤離。

但是撤離並不代表威脅就此消除,這些機動發射車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從其他省份駛回福建,就像警察一走,流動攤販馬上回來一樣。

至於拆除福建境內供M族飛彈使用基地的意義也不大,因為機動發射車的優點是在射程範圍允許內,任何道路可及的地點都可進行發射。固定陣地所提供的好處只是預先測地完成,曉得發射地點精確的經緯度,此外亦可提供較佳的掩蔽和後勤保障。

隨著中共在沿海各地衛星接收差分站的完成,飛彈機動發射車在沿海地點只要接收美國全球定位衛星的民用碼,在差分站的輔助下,很快就可以求出當地的精確經緯度,如此一來,對於固定陣地的依賴性就可降低。

中共M—九飛彈除非是仿效美製潘興二式飛彈的終端導引技術,否則其攻擊誤差(圓形誤差公算)仍在三百公尺左右。這種精確度對恫嚇社會人心可能有些功效,在軍事上的威脅反而沒有想像中的高,所以短程彈道飛彈基本上可算是一種政治性武器。

歷史上使用短程彈道飛彈攻擊對手的國家通常都是因為無法取得敵國上空的空優,所以想要藉由彈道飛彈的高度突防性來攻擊對手,但是像納粹德國或是伊拉克最後的下場都是戰敗,希望中共當局在享受調動飛彈的愉悅時能夠靜下心來三思。

中共如果要表示誠意,應當仿效美俄裁減核武的方式,在雙方或多方共同監督下,將飛彈彈體和發射車銷毀。此種做法的附帶好處是可以讓雙方的軍方開始正式接觸,做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第一步。

張立德/軍事雜誌編輯(台北市)

中共提到撤除部署在福建的彈道飛彈問題,是首次聽聞,然中共的此項宣佈若在明瞭飛彈軍事技術背景所代表的意義後,國人恐怕還是要大失所望。目前中共適宜用來攻擊台灣的飛彈,是以東風十五型(M─九)及東風十一型

(M─十一)彈道飛彈為主;以射程較長的M─九飛彈來說,其射程達六百公里,可自福建後方的江西省輕易地命中台灣全省各地,其中江西樂平就是一個著名的二砲飛彈基地。

其次,就射程較短的M─十一飛彈來說,其三百公里或改良型四百七十公里的射程雖不足以使其自江西省境攻擊台灣各地,然目前各型M族飛彈均是八乘八輪型「運輸舉升發射載具

」(TEL)來運載及發射,說白話一點,就是將飛彈裝載於八輪載重發射車上,如此飛彈就可以進行機動部署。因此,就算未來兩岸達成協議,中共確將飛彈撤離福建;但在必要時,只要一夕之間,中共即可讓這種射程較短的飛彈重新進入福建部署,其所需時間就如同將飛彈車自台北開至高雄,進入早經精密定位與測地的發射陣地,並在半個小時的射前準備作業後,將飛彈射出,如此所花費的時間恐怕不用八小時。

除了彈道飛彈外,中共即將完成研發部署的巡弋飛彈,射程可達上千公里,並可由轟炸機、海上艦艇及地面發射車來發射,其飛行途中可以預設數個轉折點,在轉了幾個彎後即可自包含東部在內的各個方向對本島進行攻擊。也就是說,除非把現有飛彈拆毀、並持續確保工廠不再生產彈道/巡弋飛彈(可能性幾近於零,否則這種單純把飛彈基地撤離福建、甚至是撤離台灣一千公里的結果,並沒有太大意義。

由以上也可看出,國內目前有許多政治人物與專家學者主張兩岸應建立軍事上的互信機制,以降低兩岸的緊張關係與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其用心當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若主事者沒有足夠的軍事知識,且該機制沒有可靠的查證與持續監控措施,將會陷軍力居弱勢的我國於相當危險的境地。況且中共對軍事互信機制並不熱中,其認為:沒有政治上的互信,何來軍事上的互信?有了政治上的互信,軍事上的互信也就無關緊要了。

【2001/06/09 聯合報】


weba  於 2001/06/10 03:55
Re : 聯合報有些進步

這種情況好像是中美俄達成核彈互不瞄準的協議,
可是大家都知道這很空洞,因為瞄準程序的執行
只要很短時間又可重新瞄回原來地方.

阿加  於 2001/06/10 13:38
Re : 聯合報有些進步

對這個嚴重威脅台灣生命安全的問題,自由時報也發表了社論,要求中國無條件撤除飛彈。

最親北京的中國時報似乎仍未就該問題提出看法,實在有必要向國人說明清楚。

中國何妨無條件撤離對台飛彈 (自由時報,中華民國90年6月10日 星期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孫玉璽日前指出,中國的基本主張是實現「和平統一」,只要台灣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可就如何緩和當前的台海緊張局勢進行商談,包括如何撤離中國在福建的導彈等任何議題均可透過談判方式解決。

 而我陸委會則發表三點聲明回應,強調北京當局「以武逼談」或「文字陷阱」的做法,都不是中華民國人民能夠接受的,而且對於台灣「持續而極大的善意表達」,中國沒有具體行動回應,表示令人遺憾。 中國在台海對岸部署三百枚飛彈,未來將增至六百枚,企圖以武力恫嚇台灣的事實,早已經美國媒體揭露。最近中國即將舉行東山島演習,其規模並不大,也並非針對台灣軍事設施或美國航空母艦,孫玉璽也公開表明這只是例行性的演習,與其他國家沒有關係。

 但是,中國一方面公開澄清演習只是例行性,沒有針對性,一方面卻又透過中港媒體大肆渲染演習的規模及其針對性,指稱係針對美台逐漸形成的軍事聯盟,以及打壓陳水扁的「兩岸關係穩定論」而來。如今再加上所謂台灣只要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可談判如何撤離福建部署之導彈議題,實已凸顯中國對台虛實難分,文武並用的兩面手法。 中國表示台灣只要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就可談判撤離導彈之事,乍聽之下,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中國表現了對台的極大善意。但是,細思之下,卻發現此種說法不僅未具任何善意,更凸顯了中國以武逼統的惡毒用心。

 端午節將屆,孫玉璽的說法,讓我們聯想到「白蛇傳」這個中國民間故事。在白蛇傳中,白蛇精白素貞為了幫助她的夫婿許仙藥鋪的生意,故意在全城的唯一井水處放毒,全城的人中毒後,只好向許仙的藥鋪購買解藥。放毒與解毒的,都是蛇精,但全城的人,一方面花錢消災,一方面還要感謝放毒的人,這是何等荒謬的事。但是,這種荒謬的神話故事,不就發生在現代的世界嗎?中國先是以導彈威脅台灣,製造恐怖暴力,卻說台灣只要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就可撤離導彈,這不就是白蛇傳中放毒與解毒情節的再版?中國這種自以為善意的說法,實在讓台灣人民啼笑皆非,敬而遠之。 其實,我們舉白蛇傳為例,主要目的是要讓世人清楚了解台海緊張的源頭,是在中國而非台灣,中國才是真正的麻煩製造者,台灣只不過是無辜的受害人。

 長期以來,國際社會受到中國的宣傳與誤導,視台灣為「中國叛離的一省」,認為台灣不願接受統一,走向獨立,是對中國主權的挑釁,造成地區的緊張局勢;卻無法認知台灣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演進為一個民主、自由、法治的獨立國家。台灣的前途只能決定於二千三百萬人民,而非中南海那一小撮獨裁者;台灣與中國的政治關係,只能以民主與和平的方式解決,不能施之以武力威脅。台灣不但不是麻煩製造者,而且為了維持區域的和平與穩定,還寧可委曲求全,一再向中國表達各種善意,甚至在本土色彩較濃的陳水扁上台後,仍然採取「四不一沒有」、「統合論」、「新五不」等柔軟身段,不希望兩岸大動干戈。 中國以導彈瞄準台灣,美國情報單位分析這些導彈可能無預警的偷襲台灣,而憂心忡忡,乃有強化台灣安全防衛力量的政策改變。

 可見當前世界,並沒有國家有意威脅中國的安全,中國的擴展軍備,只是被迫害情結的發酵,以及對台野心所致。兩岸問題本該以和平方式解決,中國以武力恫嚇台灣,就是一種錯誤不智的行為,理應無條件撤除對岸的飛彈,以德服人,才能得到台灣人民的敬重。而不是一方面部署愈來愈多的飛彈,刻意在台海鄰近地區舉行演習;一方面卻又以這種武力展示,要求台灣接受其無理的要求。

 「一個中國」原則的內涵,擺明了要消滅實質存在的中華民國,讓世界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而「接受一個中國,就可以撤離飛彈」,這個命題更意味著台灣只有兩個選擇,是要無條件投降,還是要接受武力攻擊?坦白說,這些威脅性的選擇,是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所無法接受,也不願接受的。


小滬尾  於 2001/06/10 21:53
Re : 聯合報有些進步

讀者投書中的張立德先生
他是尖端科技的編輯﹐對我國面臨的飛彈威脅及反應之道﹐有很深入的研究
各位朋友們看到“張立德”這三個字時﹐表示該文會有相當的可讀性

阿加  於 2001/06/11 03:19
Re : 聯合報有些進步

謝謝小滬尾!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文章內容使用HTML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