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台灣為本位的正確國際觀----從台灣人的韓國情結談起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自我認同 於 2002/06/29 09:35 | |
建立以台灣為本位的正確國際觀----從台灣人的韓國情結談起 | |
> 連南韓的左派作家、北韓政權欽點的御用傳聲筒黃皙,都被統派的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稱為「韓國的民族英雄」,因而邀請他今天到達台北擔任「駐市藝術家」,想趁這股韓國熱,以純文學作家之名來推銷他的「反美帝」、「自主」、「統一」的北韓式統一概念,並將安排他與台灣的左派作家對話。 I see it but I still cannot believe it !
中華民國91年6月29日星期六 建立以台灣為本位的正確國際觀----從台灣人的韓國情結談起 /社論 Liberty Times 世界杯足球賽即將落幕,前一陣子橫掃國際的南韓熱潮也告退燒。這股韓風對台灣所造成的衝擊,值得我們平心靜氣地省思。 當南韓打進世界杯足球四強賽之際,台灣的觀眾對於南韓的表現,從新聞媒體與網路上的大量民意反應來看,似乎是噓聲多於掌聲。除了責怪裁判不公偏袒南韓,也對南韓以地主國頻耍小動作感到不滿。直到南韓輸了德國與冠軍絕緣之後,觀眾對南韓的謾罵才稍告平息。 儘管這幾年來台灣因為南韓大眾文化的流行,而興起了一股「哈韓熱」,但是哈韓熱幾乎被這股噓聲完全淹沒掉了,以後能再恢復多少,很難預料。這是個有趣的現象,值得進一步觀察。 在先天上,台灣人受到國民黨政府從大陸帶來的認知所影響,對朝鮮民族有著一股「瞧不起的心理」(中國人當然對這個歷史上的藩屬或殖民地,有著極大的優越感)。但是在後天上,台灣人又因為十年前斷交的不愉快經驗,而一直潛藏著強烈的「受害意識」。台灣人對南韓的認知,可以說是交雜著既優越又自卑的情結,呈現了愛與恨的兩極化現象。 儘管如此,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台灣人從來沒有認真、正確地去認識這個曾經既友好又競爭的鄰邦。當年雙方口中的「兄弟之邦」,只不過是同為反共前哨站時的外交辭令而已,因為雙方不僅互相輕視對方,甚至還經常爭執究竟誰是兄、誰是弟。 儘管南韓的政經發展模式與台灣相當近似,南韓的經濟實力也一直較台灣遜色,國民所得也落後台灣一截,但八十年代以後,他們的軟硬體發展確已追上台灣,雙方已經平分秋色,沒有誰比誰更優越。台灣人也不應該繼續以傳統偏執的刻板印象來看待這個鄰國。 台韓兩國發展的歷程中,除了國情與社會背景之外,最大的差異乃在於雙方的價值觀、民族性與做事的方法。例如,南韓人有著強烈的賭性、不落人後的好勝心,以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蠻幹精神。這些性格特質都是台灣人所沒有,而且也學不來的。 同時,在經濟發展方面,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發展模式,較諸南韓以大財閥壟斷的形態,當然使社會財富的分配更為均等,「藏富於全民」是台灣最成功的經驗;而南韓會在五年前爆發金融危機,使得國家資產與人民財富在半年間折損一半,就是因為「經濟民主化」的程度比台灣落後,而且又背負了全球最高的外債,國家與財閥企業都是靠「以債養債」在過日子。這是台灣人絕對學不來,也不屑做的。 台韓斷交後,雖然雙方刻意無視對方的存在,但卻不時偷偷以對方為鏡子互相學習與影響,然而因隔閡太久或從未關心過對方,造成經常因為認識不足,而只拿對方膚淺的表象來做錯誤的類比。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每當朝鮮半島稍有和解的跡象(例如二千年六月的兩韓高峰會),就會牽動台灣島內統派人士與媒體的敏感神經與自卑感,而拿來嘲諷海峽兩岸停滯的協商,並施壓政府當局,指責我方是兩岸關係僵持的禍首。最近的韓國足球熱潮,又可以被統派媒體藉機大肆誇大南韓的經濟復甦,極力唱衰台灣,甚至讓人民都對自己喪失了信心。 連南韓的左派作家、北韓政權欽點的御用傳聲筒黃皙,都被統派的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稱為「韓國的民族英雄」,因而邀請他今天到達台北擔任「駐市藝術家」,想趁這股韓國熱,以純文學作家之名來推銷他的「反美帝」、「自主」、「統一」的北韓式統一概念,並將安排他與台灣的左派作家對話。 統派的台北市政府,若不是想把市民教育成北韓共產黨統一模式的信徒,需要如此向北韓的第一號打手取經嗎?文化局上下連他的背景,以及他在南韓主流社會的爭議性都不了解,就請他來愚弄台北市民,市民應該大聲向文化局說「不」。 台灣人的韓國認知,如果都是建立在這種無知的基礎上,並讓統派人士屢屢做錯誤類比來誤導國人的話,台灣人還談什麼國際觀與國際化?如果台灣人都必須戴著「大中國意識」的偏光鏡來看國際事務的話,台灣人還談什麼獨立自主。 台灣人應該拉下虛矯的身段以及優越與自卑交雜的心結,以平等互惠、正確認知與健康的心態,從周邊國家開始重新認識,進而建立我們做為海洋國家該有的自我認同與國際觀,如此,我們才能在國際化時代成為具有正確國際觀的民族。 |
自我認同 於 2002/06/29 10:05 | |
Re:建立以台灣為本位的正確國際觀----從台灣人的韓國情結談起 | |
從赫爾辛基發出的信息 /李敏勇 旅居歐洲各國的台灣人,六月中下旬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二○○二年台灣歐洲協會聯合會的年會。會議行程隨著郵輪航向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並且發表了一份大會聲明─〈赫爾辛基宣言〉。 芬蘭做為一個北歐國家,具有文化和政經地位。這個國家長期經歷過瑞典統治,並被俄國支配過。西貝流士的「芬蘭頌」為獨立的芬蘭,譜成了動人的樂章,鼓舞芬蘭人追求自己的國家願景。 台灣人的〈赫爾辛基宣言〉,從芬蘭首都發聲:呼籲台灣確認主體國家地位,積極正名,以抵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百般威脅;更敦促台灣的新政府在政治改革、拚經濟之外,致力於教育改革、心靈改造;呼籲台灣人民以國民意識與文化志向為支柱,建構現代國民國家。 宣言並呼籲台灣各政黨,在適當時機推動制定新憲法,以實踐新世紀的政治改革,實現新國家的願景。 北歐四國中,瑞典、丹麥、挪威為君主立憲國家,芬蘭為民主共和國。這四個國家曾經在十四世紀成立卡爾馬(Kalmar)同盟,但隨著近現代歷史發展,各自成為獨立國家,走出歷史的恩怨情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更協力重建各自國家,堪稱環繞波羅的海的美麗國家。 人口總和與台灣相當的北歐四個國家,發展出極為特殊的國家形貌,在北緯五十四度以北的寒冷地帶,仲夏時節的永晝與長晝之日的白夜現象襯托著她們的風采。她們的國家願景也值得台灣追尋。 (作者李敏勇,詩人) |
中華儿女 於 2002/06/29 10:06 | |
Re:建立以台灣為本位的正確國際觀----從台灣人的韓國情結談起 | |
朝鮮和韓國和大陸和台灣何等相似,大家都是二戰后、內戰后分治的。朝鮮窮、專制、落后,但南韓人沒有嫌弃,他們心中朝韓統一是兄弟倆未來的結局,南韓在努力突破美國牽制与朝鮮相談。台灣呢?連自己是中華民族也不認! |
恆愛台 於 2002/06/29 10:12 | |
Re:建立以台灣為本位的正確國際觀----從台灣人的韓國情結談起 | |
就是不願當中國賤民!我自由我爽!...... |
自我認同 於 2002/06/29 10:26 | |
Re:建立以台灣為本位的正確國際觀----從台灣人的韓國情結談起 | |
********Chinese is the last one whom I would ever identify with.********* |
若 愚 於 2002/06/29 12:14 | |
Re:建立以台灣為本位的正確國際觀----從台灣人的韓國情結談起 | |
中華儿女 >朝鮮和韓國和大陸和台灣何等相似,大家都是二戰后、內戰后分治的。朝鮮窮、專制、落后,但南韓人沒有嫌弃,他們心中朝韓統一是兄弟倆未來的結局,南韓在努力突破美國牽制与朝鮮相談。台灣呢?連自己是中華民族也不認!
中國自己以為是老子,隨時隨地虐待台灣深恐台灣不甘認命當兒子, 同兩韓的兩邊兩國相互對等根本不是同一回事, 哪來的何等相似? 就是因為兩韓是兩邊兩國這個基本差異, 讓兩韓能越走越近, 台海兩岸則漸行漸遠, 如果中國人能從兩韓的和解得到啟示, 亦即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 誠心誠意對等協商, 則不難為打開兩岸關係的死結創造有利的條件, 若中國不肯拋棄一個中國原則的併吞台灣權謀, 台灣肯定無法繼續承受中國漫無止境的凌辱打壓, 同中國劃清界線乃至割袍斷義洵屬必然, 雙方都將付出代價, 中國顢頇粗暴, 台灣則是無奈倒楣. 有識之士正該責成中國以務實負責的態度善待台灣, 徒然期待台灣認命當兒子, 有什麼意思?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