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回 覆 返 回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03 22:08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http://news.yam.com/cna/entertain/news/200204/200204031810303.html
台灣全紀錄等節目獲媒體觀察基金會五星評價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三日電) 媒體觀察基金會今天公佈第二季青少年暨兒童優質電視節目推薦評鑑結果,包括「建築師巴布」、「Yoho Ahoy」、「童話台灣」、「看公視說英語」、「聽故事遊世界」、「下課花路米」、「台灣全記錄」、「大地與人的對話」、「可愛陌生人」等節目都獲得五顆星評價。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今天公佈九十一年度第二季青少年暨兒童優質電視節目推薦評鑑結果,共有一百零六個節目參與評鑑,經評選後,共有七十三個節目獲得推薦。

其中,東森幼幼台「建築師巴布」、「Yoho Ahoy」;公視「童話台灣」、「看公視說英語」、「聽故事遊世界」、「下課花路米」;三立都會台「台灣全記錄」;大愛電視「大地與人的對話」;華視「可愛陌生人」、「大地餘生紀」;中視「遊戲e學堂」等節目,都獲得五顆星的高度評價。

媒體觀察基金會表示,此次參選節目中,本土自製節目比例顯著增加,並且不乏亮麗表現,例如蟬連三次五星等榮譽的「台灣全紀錄」、「大地與人的對話」,都是二度獲得五星等推薦。

P.S.不過「台灣全紀錄」節目曾在2000年的“丹大林場盜獵事件”中,因此節目拍攝到的鏡頭所衍生的事件,與原住民的觀念產生不少衝突。


bee  於 2002/04/03 22:30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昨天晚上回家看到
華視在介紹南莊這個地方,台視介紹一對車禍父子的經歷
老實說,還滿好看(台視那個最可惜主持人是戴忠仁)
深夜的節目比起8點檔9點檔
有價值多了

重播的政論節目例外..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03 23:09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補充一下

媒體觀察基金會自2001年起展開長期優質節目評鑑推薦作業,其目的是為了推廣優質節目,鼓勵無線、有線電視業者提升節目製作品質,發揮文化傳播功能,並達到導正社會風氣之目的,協助兒童及青少年藉此選擇適宜觀賞並可供學習及增廣見聞的電視節目。


TR  於 2002/04/03 23:30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公視的節目向來取向是清流,教育性質高,

公視"七點看新聞"的播報內容也相當有格調,
和台灣各大媒體新聞爭相報導的紛亂不實,蠱惑民心,有很大的差異,

尤其是主播"劉必榮博士"解析國際新聞很紮實,
加上不誇張的表情,看他播報新聞才是享受.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03 23:47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公視的週一至週五晚間七點的「七點看世界」及每週六上午十一點的「原住民新聞雜誌」,前者是以國際新聞為主,後者則是以原住民新聞為主並為週報的型態。可以看到在一般電視媒體上看不到的觀點與新聞。

TR  於 2002/04/03 23:57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Yes!

我曾上網去看「原住民新聞雜誌」,製作品質相當高.

好的節目與新聞要多多宣揚.


wayne  於 2002/04/04 00:56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劉必榮博士解析國際新聞很紮實〞。我看未必盡然,記得最近看一小段他的節目評論金像獎最佳男女演員獎是政治下的考量﹝因男女演員都是黑人﹞而不是著眼於真正的演技。這樣的評論實在沒頭沒腦也有種族歧視之嫌。以往大多都是白人拿了難道就不能黑人拿。黑人拿了演技就比較差?另外把美國說成種族非常嚴重的國家實在誇大其詞了。
還有一次他參加一個talk show 談論有關兩岸關係言詞閃爍似乎把兩岸無法順利和平相處歸罪到自己國家。原因是台灣雖然有釋出善意但無法接受一個中國所以他覺得台灣要面對這問題給中國一個可接受的回應。中國可接受的回應就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是在明白不過了。台灣多的是這樣的人,是裝瘋賣傻還是裝可愛,這樣的博士比鄉下歐幾桑還不如。
是統派也沒什麼但假裝客觀而底子裡是心向中國的。實在納悶為何公視仍擺脫不了政治上的偏見。找出真正較中立的人。或許這在台灣是苛求吧!

TR  於 2002/04/04 03:22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參加一個talk show 談論有關兩岸關係言詞閃爍似乎把兩岸無法順利和平相處歸罪到自己國家。

這個talk show 我沒看到,所以不予置評,
我只看到他暗批,中國參加世界控制核武的會議,表面說的一套,實際又是一套,
所以在那節新聞我才肯定他的播報解析.

至於是否是中立,我想再觀察一段時間再作判斷,
妳跟我都只看到某一個階段,或許無法對他就此下判語,
看待新聞人是否立在台灣看台灣,
是否苛求?我不覺得.
國家觀念與新聞自由同等重要....新聞人要有所警惕!


阿福  於 2002/04/04 08:57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公共電視的新聞內容不錯,厭倦電視台新聞報導內容的觀眾可以看看公視的新聞.

台灣路人  於 2002/04/04 09:45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公視是目前少數較深入報國際新聞電視台,劉的國際新聞至少提供一個窗口讓我們知道世界上發生什麼事,之前國際經濟普遍低迷的時候,看公視的國際新聞是唯一在一般新聞而非財經新聞時段比較感受得到國際經濟狀況的窗口。所以雖然劉撥新聞持一定的觀點切入,但是個人以為這是評論性報導無法避免的問題,他的觀點可以討論,但是作為獲知國際事件的新聞窗口,公視的用心還是值得肯定。
附帶一提,關於此次奧斯卡黑白問題,我在奧斯卡頒獎過後打電話給一個在好萊塢從事影片工作的朋友聊到此事(他是台灣人),有趣的是他也跟我講到類似劉的觀點,說許多當地的媒體人都這樣認為,呵呵,美國人看事情也不比台灣不泛政治化。
公視也是我唯一還會喜歡看的台灣電視台M,基本上我給公視不錯的評價。


wayne  於 2002/04/04 12:43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本人無意詆毀公視也認為它的某些節目是不錯的。但該批評的還是得批評。
我仍然不認為一個國家的公共電視可以做這樣的評論。一個邏輯上的謬論不會因多數人的同意而成立。一個國家的公共電視本來就應以更嚴格的標準來審視它。如果看過美國的公共電視就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之差而已﹝當然我們不敢寄望能有那樣的規模但至少要學到人家的精神﹞。到底我們的公共電視是要效法先進國家還是那些不入流的台灣媒體。
沒有錯它至少提供一個窗口讓我們一窺外面的世界,但期望那不是一個有色眼鏡的窗口。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可以到更有公信力的外國媒體看看人家的評論,如果對國際新聞是那麼有興趣的話。基本上我對台灣的媒體有很深的懷疑,我寧願多發點時間去求證某些事。

YT  於 2002/04/04 14:56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公視可以像 BBC 這樣,既有專業的新聞報導又有流行音樂,深入不同市場。

大青蛇  於 2002/04/04 18:33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我也覺得如果優質節目就是只能播些地理,談國際大事,給小朋友看的節目,
那觀眾都寧可去廟裡打座去了,
BBC1播新聞,平衡地方與國際新聞,
BBC1播連續劇,播電影,播談論性節目,也播深度報導,
BBC2播煮飯,園藝,影集,DIY房子,科學研究報導,車市報導...等,
我認為公視節目應該多元化,
否則就有點是偽善了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04 20:12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公共電視節目表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04 20:15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公共電視節目表

P.S. 版主請將敝人上個失敗的連結刪除,謝謝!


TR  於 2002/04/04 23:45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Skywalker-Luke

可以的話,請多多介紹優良的節目,謝謝.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04 23:51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TR
敝人看的節目不多,大部份是公視、慈濟大愛、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及一些西片頻道的節目。日後若有相關的訊息會再提供的!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08 19:20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04/200204081300110.html
葉國興指公視未來最大困境為經費來源不足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八日電)行政院新聞局長葉國興今天到立院報告公共電視績效及有線廣播電視發展基金運用情形時表示,公視希望成為公共服務領域及教育文化節目領導品牌,不過未來最大困境仍為經費來源不足。

葉國興今天到立法院第五屆第一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報告「公共電視績效評估與未來展望」和「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運作情形」。

葉國興指出,公視開播三年來,秉持「多元優質」理念,以真正落實服務公眾為目的,公視在節目製播、教育及公共服務、經營管理、收視升級等方面擁有具體績效。展望公視未來,希望它成為公共服務和教育文化領導品牌。

他表示,公視未來工作重點包括,節目製播擴大服務學齡兒童與青少年觀眾;擴大服務弱勢社群與少數族群;加強婦女節目製播時數;提昇國人自製紀錄片製作品質等。

提到公視困境,葉國興說,立法院第四屆第六會期修法通過政府編列預算捐贈金額維持每年新台幣九億元,但公視仍面臨經費拮据問題,包括民間募款不易、租金收入減少、發展數位廣播的壓力等。

至於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運作,葉國興表示,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在民國九十年成立,並設置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

他指出,此基金九十年度原編列徵收收入為一億元、業務總支出為七千七百一十七萬九千元,因遭立法院減列業務總支出三千萬元,致業務總支出額度不足,基金管理委員會因此將九十年度基金法定預算的業務總支出,全數撥付地方政府和捐贈公視基金會。

九十一年度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預算案仍在立法院審議中,目前年度業務收入暫列一億六千四百零六萬七千元,支出則為一億三千六百三十五萬六千九百元。

支出項目包括捐贈公視基金會;建立有線廣播電視收視戶查核系統;補助偏遠地區及離島地區有線廣播電視建設;補助遭遇天然災害之有線廣播電視業者復建;辦理有線電視服務品質座談會;辦理有線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研習及赴國外考察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情形等。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16 20:44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法務部陳部長推薦的節目喔!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204/200204161620203.html
陳定南說Discovery的FBI節目值得檢察官觀賞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台北十六日電)為使檢察官了解其他國家檢調機關辦案模式,法務部長陳定南認為,目前電視中的Discovery頻道FBI檔案節目,非常值得檢察官觀賞,他並希望能將這個節目的播放時間通告各檢察機關,並副知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另外,去年緯來電視台日本台播放的Hero節目,陳定南也希望能購買錄影帶分送各檢察署。

陳定南是在最近一次的部務會報中做出這項指示。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22 21:43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http://news.yam.com/cna/entertain/news/200204/200204221900300.html
公視自籌款壓力大行銷手法和推廣成績受矚目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二十二日電) 公視每年接受政府提撥新台幣九億元,但仍面臨經費不足問題。由於自籌款壓力一年大過一年,公視的行銷手法和推廣成績,因此格外受到注目。

行政院長新聞局長葉國興八日曾到立法院報告公視績效,他表示,公視希望成為公共服務領域及教育文化節目領導品牌,不過未來經營的最大困境仍是經費來源不足。

葉國興表示,立法院第四屆第六會期修法通過政府編列預算捐贈金額維持每年九億元,但公視仍面臨經費拮据問題,包括民間募款不易、租金收入減少、發展數位廣播的壓力等。

公視總經理李永得表示,公視每年的自籌款目標,,必須比前一年成長百分之十二至十五,例如今年訂為三億兩千萬元,明年則訂為四億元。

就企業募款來說,李永得表示,花旗銀行每年贊助一千萬元,將連續贊助十二年。除花旗銀行定期定額贊助外,不少大型企業也會依個案贊助,例如裕隆汽車經常贊助文化藝術活動或轉播,中華汽車聚焦原住民議題,長榮集團則偏好國際新聞、環保議題。

不過,李永得也說,公視依規定不能播出商業廣告,根據贊助規定,除贊助公司名稱、標誌可以出現在公視節目和刊物外,企業建築物、產品不能出現,多少影響贊助意願。

至於是否致力爭取政府部門宣導影片經費開闢財源?李永得表示,公視秉持獨立自主精神,對於政令宣導、政策面的議題,比較不碰觸,但有關國家願景,則願積極爭取。此外,有些政府部門也會考量收視率問題,所以未必公視就能爭取到案子。

李永得表示,其實有些節目公視是貼錢做,例如文化新聞來自文建會贊助,但這類節目本來就是公視想做的,所以願意自己貼錢做。

對於公視的自籌款壓力,李永得說,公視同仁壓力大,尤其是行銷部門同仁,為了勉勵大家,公視實施獎勵制度,如果達到目標、超過目標,都可獲得獎金鼓勵。

公視行銷部編製約為二十餘人,分為行銷推廣組和節目發行組,前者負責企業募款、節目代製、標案等;後者則為銷售視聽產品、節目版權。

比起商業電視台的行銷資源和空間,行銷部經理余懷英說,商業電視台發揮空間較大,而且在激烈競爭下,有時會提供一些優惠給客戶,例如多頻道服務等。

相較之下,公視雖然形象取勝,但這不是很有說服力的利基,客戶總是希望把預算花在刀口上。

公視自籌款壓力越來越大,行銷部門壓力也越來越大。余懷英說,在同仁努力下,前年行銷目標為一億兩千萬元,達成一億兩千萬元;去年目標一億八千萬元,達成超過兩億元;今年目標則提高為兩億三千五百萬元。

行銷部節目發行組組長鄭維雄則表示,公視視聽產品收入去年為近七千萬元,節目版權收入則為五千多萬元。

其中視聽產品每月會列出銷售排行榜,目前熱門視聽產品包括兒童節目「水果冰淇淋」、文教資訊節目「發現者」、「城市的遠見」、戲劇「大醫院小醫生」、「橘子紅了」等,而不少紀錄片也非常受歡迎。

公視行銷成績一年比一年成長,余懷英仍強調,公視即使經費再拮据,也不會是行銷業務導向。

李永得也指出,雖然經費不足,公視始終堅持落實服務公眾為目的,今後仍會繼續努力,讓公視成為公共服務和教育文化領導品牌的頻道。


Skywalker-Luke  於 2002/04/29 21:30
Re: 媒體觀察基金會公佈的優質節目

http://news.yam.com/cna/entertain/news/200204/20020429112040.html
大愛劇場堅持真人真事給觀眾不一樣的八點檔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二十九日電)八點檔戲劇為綜合性電視台門面時段,為了比拼收視率,出現迷信大牌、灑狗血劇情、天價製作費等現象,大愛電視「大愛劇場」則堅持溫馨勵志的真人真事劇情,成為商業惡性競爭中的一股清流。

大愛電視八點檔「大愛劇場」,兩年多前開始推出,目前已播過「阿彩」、「賣油阿成」、「愛在屏東」、「再牽你的手」、「回家」、「失落的名字」、「小蓮的故事」、「詠」、「阿母醒來吧」、「愛與驕陽」等五十多部戲。

大愛劇場強調以真人真事為主,例如現正播出的「別來無恙」,描述原住民青年王金龍原本因為骨癌截肢而意志消沉,在醫院認識慈濟師姐後,從此樂觀面對人生,進而盡己之力幫助他人,形成善的循環。後來他還考上慈濟護專,並建立美滿家庭。

編審周秀英表示,大愛劇場的真人真事故事,劇情著重主人翁的人生醒悟和轉折時刻,希望對社會大眾產生勵志向上的作用。

周秀英說,如果故事拍完,一定會準備一套給證嚴法師觀賞;證嚴法師期望「大愛劇場」發揚人性的真、善、美,甚至成為「影像的大藏經」。

由於慈濟人遍佈各地,周秀英表示,慈濟人除了熱心提供故事題材,還常主動扮起臨時演員;面對眾多題材,目前以資深慈濟人故事為優先考慮對象。

擔任「阿母醒來啊」、「別來無恙」導演的鄧安寧指出,大愛劇場因為都是真人真事改編,所以很容易打動人心,他自己雖然是基督徒,但能有機會為大愛導戲,覺得非常榮幸。

有趣的是,大愛劇場表現方式較為保守,例如女演員不能穿著太暴露,像是露背、削肩、迷你裙的清涼打扮都不行,不少女演員剛開始都不太習慣,後來才「漸入佳境」。至於各台八點檔慣用的親熱戲,大愛劇場當然也是說「NO」。

女星田麗在「別來無恙」中飾演原住民母親,不但扮老、扮醜,還素著一張臉入鏡,試片記者會的時候,她終於「忍不住」以性感打扮現身,成為全場焦點。

田麗笑說,大愛電視給人端莊的感覺,但為了爭取見報率,她只好以比較不符合大愛電視的形象亮相。

此外,大愛劇場主角都較為「正派」,之前「小蓮的故事」描述叛逆少女的感悟之路,故事鋪陳、人物造型、拍攝場景都較為「另類」。其實這種題材,在商業電視台俯拾皆是,到了大愛電視,卻是極罕見的狀況。

雖然大愛劇場不刻意競逐收視率,但為了擴大收視層面,免費提供台視、八大電視、美國舊金山有線電視KTSF等電視台重播,希望溫馨的故事感動更多人。

大愛劇場推出以來,製作的精緻和用心,贏得許多好評,今後仍會繼續拍攝取自真人真事的精采故事,展現充滿韌性的豐富人生。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文章內容使用HTML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