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軍缺乏鬥志, 藍軍扭曲主題---評論這次選舉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深藍 於 2002/12/21 13:11 | |
綠軍缺乏鬥志, 藍軍扭曲主題---評論這次選舉 | |
在評論這次選舉前, 我先講一個故事後再和各位解說我對這次選舉的看法. 記得以前看到一位前政治受難者的文章說他和一位律師的淵源. 作者在戒嚴後期被政府控告言論罪名, 作者被捕後交保, 並被起訴言論罪名. 因此需要律師為他辯護. 以當時的政治環境, 律師通常不願接這樣的 case. 作者找到三位律師, 都說會為他出庭. 開庭當天一位沒有出現, 一位道了現場坐了一下就說有其他案子要出庭就走了, 只剩下一位 (也是最沒有名氣的一位律師) 來到法庭. 作者急著問是否為他辯護, 這位律師說他會為他出庭. 開庭了, 這位律師坐上辯護人席, 打開舊公事包拿出起訴書影本, 上面有著密密麻麻的註解, 一開始律師對檢察官起訴書上不合理的條文展開陳訴, 光是起訴書內容的問題足足說了一個小時, 接下來才是對控告罪名提出辯解. 作者印象是 “好像這位律師一生中就只為這個案子辯護一樣 “. 最後雖然敗訴, 但這位律師卻贏得作者的欽佩和支持. 後來這位律師投身政界, 這位前政治受難者一直是這位律師最忠實的支持者. 這位律師是誰? 不是別人, 正是現在台灣的總統和民進黨主席陳水扁. 為何我會提起這個故事? 回顧起台灣民主政治發展歷程, 民主先進們就算面對再多的困難, 也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 挑戰不合理的政治體制, 不在乎被國民黨御用媒体的惡意抹黑,也不怕被獨裁政府迫害,在萬年國會中黨外議員們仍然為民主奮鬥, 雖然人數不如萬年國會雌中國民黨議員的零頭, 雖然多次地方縣市長大選沒贏,但一樣屢敗屢戰,一步一腳印的完成台灣政治民主化和政黨輪替。這靠的是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鬥志, 但在這次台北市長選舉中, 我看到的卻是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和相關輔選公職人員缺乏鬥志和散漫的表現, 台灣民主特有的拼勁和敗而不餒的精神完全看不見。這樣的態度就是民進黨在台北市長大敗的最主要原因. 馬英九在1998年就任台北市長以來就一直是媒體寵兒, 台北市的公共關係全為他一人所做, 台北市市府的問題和他完全沒有關係, 因為監督政治的第四權---媒體全面一面倒的為他掩護. 就算納莉風災, 聯合報老闆必須坐小艇上班, 中天新聞台整個泡在水中---不, 沉在水中, 這些媒體也完全接受台北市政府卸責的說辭, 完全不計較自己的嚴重損失. 而整個選舉基調就圍繞在虛無縹緲的「高格調」說辭中, 沒有市政成績的檢討, 沒有台北市未來發展的遠景和計劃, 更沒有現行市政問題的解決方案. 民進黨陣營在提出幾個市政問題後, 竟也落入這個虛無的「高格調」假象, 使得整個陣營的氣勢完全沒有起色, 更糟的是, 台北市選民也完全接受媒體的偏頗說辭, 完全忘記這是一場市政為主體的選舉, 所選的是一市之長, 選舉的目的是在地方市政上。而在最後幾天選民竟然荒謬的聽從國民黨主席的錯誤定位, 把這場選舉當做對中央政府的不信任投票, 好像市政不重要, 大家都來打總統選舉的高空. 當然在媒體的推波助瀾, 連民進黨的選民也中了媒體的宣傳的毒素, 造成泛藍以意識型態鼓勵選民投下不理性的一票, 而泛綠選民反而不去投票的怪異現象. 由上述的兩大原因, 造成民進黨在台北選情近乎崩盤的結果, 使得陳水扁在1994年第一屆市長大選所開拓的票源全部失去. 高雄市選情則是另外一回事. 先是謝長廷市長當選後又逢民進黨中央執政, 使得高雄在近4年來的市政建設得到中央高度重視和奧援, 謝長廷在兩年任內兼任民進黨主席的優勢條件下, 和中央同心協力將南北差距努力縮小. 由於謝長廷身為外來市長, 和地方不深的淵源反而沒有地方派系包袱, 使得延宕十年的捷運在任內第三年開工, 再加上愛河前鎮核整治有初步成效, 市政成績不俗. 而泛藍系由於長期以台北觀點看台灣, 完全忽視高雄在地政治人物的關照和地方政治的經營, 在提名市長候選人是又遇上整合失敗, 風評不好的候選人參選並且人選混亂, 導致參選爆炸的窘態. 這樣的情況造成謝長廷陣營的鬆懈, 再加上台北市選情不熱, 連帶也期望高雄的選舉也熱不起來, 以便謝長廷輕鬆連任. 這樣的心態可以由謝長廷競選總部氣派的佈置, 內部竟然還有美髮店的設置可以看出. 因此在泛藍終於整合完成後謝長廷陣營緊張, 450萬元支票被抹黑後竟錯失更正時機, 還好由李登輝前總統和陳水扁總統的強力支援, 泛綠支持者有危機意識紛紛去投票, 不但讓謝長廷競選連任, 而且第一次民進黨在都會區得票超過半數, 4年來努力市政的成果終將保持. 選後展望 這場選舉的結果對民進黨來說, 個人認為對民進黨十分有好處, 因為這場選舉給了民進黨一個警訊. 民進黨再不振作, 在正式議題上有所進展, 2004年的選舉將會再度失敗. 因此民進黨必須在以後的一年多的時間做出一番好的成績. 幸好高雄的選勝讓民進黨在下滑的支持度上穩住陣腳, 尤其在南部民進黨的傳統支持區顯得意義重大. 在2004總統連任的準備上, 中央和南部各縣市首長應通力合作, 一方面彌補國民黨外來政權50年來重北輕南的偏差, 一方面穩固南台灣的政治版圖. 近來美國史坦普評比在將台灣的信用評等調降一級, 但未來展望由負面調整成穩定, 可見台灣的政治情勢已經觸底, 民進黨政府可以以此為鏡, 思考下一步發展的方向. 一年的時間仍大有可為. 台北的選舉結果應驗了筆者在美國時一位教授所說的 「民主政治不能保證你能用投票的方式過好的生活, 但可以保證你能過你要選擇的生活」既然台北人選擇一個媒體寵兒的市長, 就好好享受這樣的市政品質, 只是台北市民似乎忘了, 要成就一個偉大的城市, 市民是要付出代價的. 只是我不知道, 一向覺得自己是高格調的台北選民哪一天才會體會得到意識型態是不能當飯吃的. 先寫到這裡, 其他待下回討論. |
Echo 於 2002/12/21 14:52 | |
Re:綠軍缺乏鬥志, 藍軍扭曲主題---評論這次選舉 | |
『但在這次台北市長選舉中, 我看到的卻是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和相關輔選公職人員缺乏鬥志和散漫的表現, 台灣民主特有的拼勁和敗而不餒的精神完全看不見。』 個人覺得,阿扁上任以來採取的「中間路線」,做了太多討好統派的事情, |
武曲化權 於 2002/12/21 14:55 | |
Re:綠軍缺乏鬥志, 藍軍扭曲主題---評論這次選舉 | |
其實早年的時候 約在民國75年的左右 本人身逢巨災 也遇到謝長廷律師 不計吾當時家境無力 而予以幫忙 算了 過往雲煙,不願再提 只能默默的對謝市長付出一己之力 |
Echo 於 2002/12/21 14:56 | |
Re:綠軍缺乏鬥志, 藍軍扭曲主題---評論這次選舉 | |
阿扁如果沒有早日覺醒到,必須做一點事情來讓他的支持者覺得「他是 在替臺灣人爭一口氣」,相信他是我們選出來的,不是統派選出來的總 統,那麼,泛綠陣營不可能憑空就團結起來,下來幾年將會繼續「氣餒」 下去。 |
深藍 於 2002/12/24 21:36 | |
Re:綠軍缺乏鬥志, 藍軍扭曲主題---評論這次選舉 | |
cho 會造成台北地區輔選人員散漫的原因倒不是「新中間路線」,卻是在野黨和媒體一同扭曲事實,全力阻止政治改革,散撥抹黑和不實報導所致, 更糟的是民進黨輔選人員嚴重缺乏鬥志, 反而跟隨媒體和國民黨「高格調」起舞. |
艷陽 於 2002/12/24 23:06 | |
Re:綠軍缺乏鬥志, 藍軍扭曲主題---評論這次選舉 | |
我覺得是不是也要檢討一下李應元的策略? 好亂...台灣亂太久了, 再用罵的都會反感, 這是我在LA從一位原本堅持政黨輪替的宜蘭僑民聽來的, 不過好像看到現在都是只有罵別人自己沒檢討的, 我也有點同感,大家看看好了!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