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九等生 於 2002/12/20 01:31 | |
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獨家內幕》扁李再密會彌補裂縫 文/高天生 為避免民主改革成果毀於一旦,李登輝以卸任元首身分,卯足全力幫忙阿扁拚二○○四年總統大選,一方面是為維護個人歷史定位,一方面他也將捍衛本土政權視為一項歷史使命,本土政權能否存續,攸關的不僅是特定政黨的活動空間,更是國家主體性命脈所繫。 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未單獨會面的陳水扁總統和前總統李登輝,十二月十五日下午又進行了一場兩人單獨的密會,他們以實際行動彌補裂縫、化解外界對於「扁李關係」的惡意挑撥,也對當前政局發展深入交換意見,他們對本土政權面臨的迫切危機有極高共識,並一致認為拚經濟是化危機為轉機的關鍵樞紐。 ◆面對危機度假不成安排會李 據了解,十二月十五日至十七日間,阿扁原本規劃以「度假外交」模式出訪印尼,因而空出一些時間,十四日深夜臨時決定取消訪印尼行程,而有了空檔,阿扁方面十五日上午主動連繫李登輝,傳達阿扁請益國是的意願,恰巧十五日下午李登輝沒有特別行程安排,因而阿扁輕車簡從,前往拜會李登輝,進行了一場「扁李密會」。 十四日上午,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兩人低調面對「馬英九現象」,而在國賓飯店進行選後會談,決定二○○四年總統大選共推一組候選人參選,並共組執政團隊,面對泛藍的來勢洶洶和對二○○四年總統大選的強烈企圖心,阿扁在敏感時刻密會李登輝,其背後動機和玄機,都備受政壇關切和揣測。 有關人士透露,農漁會信用部整頓事件引爆政治風暴,行政系統和民進黨內部派系人士對李登輝迭有怨懣批判言論,統派媒體、政客趁機推波助瀾、挑撥分化「扁李關係」,的確影響了阿扁總統的情緒,加上某周刊轉述李登輝私下一些不嚴謹的批扁言論效應發酵,阿扁又忙於為民進黨提名北高市長、市議員候選人輔選,公私兩忙猶如蠟燭兩頭燒,實在撥不出行程空檔,因而一貫向李登輝請益國是的會面,暫時中斷了一段時間,外界好事者更藉此解讀扁李關係已有微妙變化,兩人間衍生裂縫的流言更是不脛而走。 據指出,扁、李兩人對部分國是確實各有定見,個人情緒也有所波動起伏,但兩人畢竟都是性情中人,都曾或現在站在國家制高點,他們一切以大局為重的視野殆無疑義,李登輝一貫以平常心看待扁、李間的良性互動,阿扁對李登輝的敬重也是始終一貫。 ◆李登輝牌不僅是票房的問題 北高市長選後,由於台聯未推出市長候選人,且市議員選戰成績不理想,因而推論「李登輝牌」已經沒有票房,尤其在台北市議員選舉,台聯候選人全軍皆墨,更給予居心叵測人士攻訐和落井下石口實,但阿扁對此觀點並不認同,在「扁李密會」中,他特別以民進黨主席身分,對李登輝整合綠營和為民進黨北高市長候選人站台助選表示感謝,期盼未來各種選戰,台聯與民進黨繼續維持「既合作又競爭」的友軍關係。 據轉述,李登輝向阿扁表示,他不會將自己定位在「台聯精神領袖」的自我設限格局裡,他是為台灣的前途發展拚老命,不是為特定政黨和個人,新政府推動有關台灣優先的各項施政,他都會以卸任元首的身分,透過各種管道鼎力協助,但如果行政部門施政有偏差、方向不太精確,他也會言所當言,扮演有力監督者的嚴厲角色,如農漁會事件,他說話比較直,為了讓農漁民知曉他跟他們站在同一邊,也說了一些重話,一些沒有修飾,對行政系統不留情面的逆耳話語,即使因而引起一些人批評、誤會,但他很坦然。因為他沒有私心,一切都是由於憂心本土政權的執政危機而起。 熟稔扁李互動內情人士分析,二○○四年國親共推一組總統候選人的運作,雖然迄十二月十四日「連宋會」後才正式浮上檯面,其實相關的操盤、佈局,從二○○一年立委選後就開始醞釀。農漁會事件衍生的政治風暴,背後就有相關操盤人介入的影子,李登輝接獲國民黨相關接近核心人士告知訊息,並查證屬實後,原本想找機會當面警告阿扁,只是陰錯陽差,李登輝因緣際會不得不說一些重話,卻因而引爆軒然大波,「扁李關係」也衍生一些波折、隙縫。 一一二三農漁民大遊行和北高市長選舉結果揭曉後,國、親兩黨的政治操作,當然無所遁形,阿扁對李登輝的苦心孤詣,當然也有更深刻的體會。尤其是政黨輪替和政權和平轉移,雖然牽扯相當複雜的政經因素,但李登輝主政期間,在國民黨內部刻意保留連、宋兩大勢力相互牽制,甚或以消極不作為放任「連宋配」的整合破局,恰巧是二○○○年總統大選,阿扁能夠勝出的關鍵性因素,事後李登輝以「天意」來解讀,其實是蓄意的低調和淡化應對,阿扁與李登輝的結合,是建構在理念的認同而非利害結合,他當然懂李登輝的「用心良苦」。 ◆兩人對談對於內容祕而不宣 極接近李登輝的人士透露,扁李密會時只有兩人在場,事後兩人對會談內容祕而不宣,但從阿扁會前表情凝重、嚴肅,會後則神情愉悅,臉上浮現近日難得一見的笑容,不難推測兩人會談甚歡,尤其李登輝會後更精神抖擻,找了不少專家學者進行諮詢和佈局,退而不休的李登輝這陣子又忙碌起來了,顯示「扁李密會」後,「扁李關係」確實朝正面、良性方向發展。 李登輝究竟忙些什麼?極可靠消息來源指出,李登輝忙的兩大主軸,一是幫忙扁政府拚經濟,一是幫阿扁拚二○○四年總統大選。據了解,扁、李在密會過程,除了確認當前政經上的迫切危機外,更一致認為拚經濟是當務之急,穩住台灣經濟,才可望安定人心,捍衛本土政權命脈。 其次,泛藍整合和國親合作雖然標舉解決台灣困境、經濟提振、政治改革等堂皇的訴求,甚或誇言在進行人民幸福工程、救台灣云云,其實相關政治人士心中只有權謀、復辟,他們居心叵測想聯手拉下阿扁,本質上是既得利益和反改革者的反撲,為避免民主改革成果毀於一旦,李登輝以卸任元首身分,卯足全力幫忙阿扁拚二○○四年總統大選,一方面是為維護個人歷史定位,一方面他也將捍衛本土政權視為一項歷史使命,本土政權能否存續,攸關的不僅是特定政黨的活動空間,更是國家主體性命脈所繫,阿扁總統的施政和決策風格,容或有爭議,但他是本土政權的象徵性政治人物,殆無疑義,協助泛藍復辟勢力拉下阿扁的政治運作,不能以「二次政黨輪替」來美化其合理性和正當性,他們是不折不扣的歷史罪人。 ◆政黨輪替泛綠使命感須加強 二○○四年總統大選,阿扁的罩門究竟在那裡?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選戰和二○○○年總統大選,阿扁的勝選明顯與對手分裂、票源分散有關,一旦泛藍整合成功,二○○四年總統大選推出一組人選,阿扁的選情就必然告急。然而,從最近幾次選戰實務觀察,阿扁的選情也不一定悲觀。如今年的高雄市長選舉,謝長廷最後關頭還是驚險過關,二○○一年台北縣長選舉,民進黨蘇貞昌競選連任,面對泛藍共推的王建宣,也是斬獲過半選票闖關成功。 據轉述,李登輝看過大風大浪,對泛藍的權鬥和操作手法司空見慣,他目前比較憂心的是泛綠高層缺乏危機意識、誤判泛藍的整合情勢,以及內部本身的快速腐化和為卡位而互相爭鬥,扁政府團隊更是內耗嚴重,多位部會首長儼然成為泛藍的人質,儘做些討好泛藍的,反而忽略正常施政的推動,對建構政黨輪替嶄新價值也缺乏認知和使命感。 以內政部長余政憲為例,他在立法院答詢時迎合親民黨立委李慶華的說法,表示可考慮修改選罷法,讓跨黨推荐一組候選人合法化,就被外界質疑是為「國親合」而踐踏「選罷法」。再如稍早的台中縣市合併升格問題,以及台北市里長延選案,內政部的處理模式,也被許多人質疑是在討好泛藍人士,頂著阿扁嫡系的招牌,余政憲為何有這些讓外界跌破眼鏡的演出? ◆明哲保身余政憲最怕引爆 來自府院高層的消息透露,新瑞都案是高雄余家心中永遠的痛,余陳月瑛、余政憲母子主政高雄縣長達十六年,新瑞都地目的變更表面上一切合於法定程序,但其間也充滿玄機,國民黨和相關泛藍人士磨刀霍霍,企圖透過新瑞都案的爆料緊咬高雄余家,甚或牽扯阿扁總統,阿扁總統私底下對此備感困擾,但他也不能直接向余政憲說什麼,只能靜觀其變,期盼余政憲能知所進退。 據指出,余政憲也已感受來自府院高層的一些壓力,但他目前也不願有明確的動作,以免予人瓜田李下觀感。另一方面,在高人指點下,余政憲與泛藍的互動也相當微妙,在立法院答詢或一些實際施政的推動上,余政憲都小心翼翼,避免刺激泛藍特定人士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新瑞都案的炮火,有時難免會射向余政憲,但都是流彈性質,迄今卻沒有更直接的矛頭刺向余政憲。 相對於前任的內政部長張博雅,余政憲畢竟是綠營自己人,他雖開創性不是很足,守成卻有餘,實際施政推動也未有重大錯誤,或恐只能批評他太「明哲保身」罷了!然而,「明哲保身」有錯嗎?新瑞都案的司法偵辦如火如荼,何時會大火焚身,高雄余家不知道,余政憲也不知道。那是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余政憲因而備受掣肘,不敢輕舉妄動。余政憲的案例,當然不是特例,號稱「戰鬥內閣」的游內閣,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其他部會,只是府院高層基於總預算還在立法院審查,時間敏感等政治考量,目前尚無餘力、能耐加以處理。 ◆需要沉潛阿扁暫時選擇緘默 台北政壇盛傳,總預算依慣例於月底審查完畢,即使有所延宕,也會在下月中旬前完成法定程序,二○○三年一、二月間,府院高層必然要對內閣人事改組和佈局進行更周詳和多層面的考量,而內閣改組朝中大幅度改組的方向規劃,已呼之欲出,惟接近總統府人士透露,「拚經濟、大改革」是扁政府當前的迫切要務,阿扁總統迄今仍未開始思考內閣改組相關問題。至於拚選舉,阿扁選戰經驗豐富,對於如何拚二○○四年總統大選,他自有定見,只是內閣人事佈局,不一定與拚選舉有直接牽扯,外界諸多揣測、推論,或恐是聯想力太豐富了! 內閣究竟會如何改組,以增強扁團隊的作戰能量?「拚經濟、大改革」的最後目標不是拚選舉嗎?對於二○○四年總統大選,泛藍已蓄勢待發,「連宋配」呼之欲出,但綠營準備好了嗎?據了解,這些問題,阿扁想得比任何人更多和更深入,他才是真正的男主角,但面對北高市長選後嶄新的政治變局,阿扁需要的是更多的思考和沉潛時間與空間,而不是喋喋不休發表不成熟的皮毛之見。 以阿扁的個性,不講話對他而言,的確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但經過一段時間沉潛、不講話,不一樣的阿扁就會再度出現在大眾面前。 (資料來源:http://home.kimo.com.tw/snews1965/new_Taiwan/newtaiwan02/newtaiwan020076.htm) |
TR 於 2002/12/20 01:35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TO : 九等生 我們差不多時間轉貼同一篇文章.Great! ^_^ |
TR 於 2002/12/20 01:37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再補 讓一些欲分化李扁二人的有心人士自打嘴巴.^_^ |
九等生 於 2002/12/20 01:47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TR 大大, >>>我們差不多時間轉貼同一篇文章.Great! ^_^ 我貼的技術不好,內文都成為紅色。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要求板主刪掉此欄,由你重新開欄,這樣網友讀起來比較不傷眼,未知 TR 大大腋下如何? |
九等生 於 2002/12/20 01:50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TR 大大, 「意下如何」卻打成「腋下如何」,真的很亮光。^_^ |
TR 於 2002/12/20 01:56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哈哈,偶的腋下.........噓,不要太招搖.^____________^ 九等生,我已經轉貼在過客那攔裡了. |
柳樵 於 2002/12/20 01:58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天佑我台灣~~ 期盼未來的一年半能脫離此等陰霾的氣氛!! |
TR 於 2002/12/20 02:00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To: 九等生 這是顏色語法,你試試看. 綠色 |
TR 於 2002/12/20 02:02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TO:九等生 不好意思,偶也給他兩光了.^_^ 綠色 |
九等生 於 2002/12/20 02:02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TR 大大, >>>我已經轉貼在過客那攔裡了. I see. |
TR 於 2002/12/20 02:03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綠色 淡翠綠 淡藍 淡灰藍 淡灰 土黃 橙色 深紅 深紅 粉紅 青藍 淡青藍 藍色 |
九等生 於 2002/12/20 02:04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TR 大大, 真多謝你提供的顏色語法。 |
TR 於 2002/12/20 02:05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真不好意思,一直失敗.@.@~ 前面再加個 < font color=green>綠色 font color=olivedrab>淡翠綠 font color=royalblue>淡藍 font color=steelblue>淡灰藍 font color=slategray>淡灰 font color=cray>土黃 font color=#ff8000>橙色 font color=palegodenrod>深紅 font color=firebrick>深紅 font color=indianred>粉紅 font color=blue>青藍 font color=dodgerblue>淡青藍 font color=black>藍色 |
九等生 於 2002/12/20 02:12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TR 大大, Oh! I see and thank you. |
Echo 於 2002/12/20 02:53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李扁這一會,總算讓擔心的朋友鬆了一口氣! |
恆愛台 於 2002/12/20 07:50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本來就是【嘛吉】的關係∼藍軍惡意從媒體攪動罷啦! |
過客 於 2002/12/20 12:50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有關人士透露,農漁會信用部整頓事件引爆政治風暴,行政系統和民進黨內部派系人士對李登輝迭有怨懣批判言論,統派媒體、政客趁機推波助瀾、挑撥分化「扁李關係」,的確影響了阿扁總統的情緒,加上某周刊轉述李登輝私下一些不嚴謹的批扁言論效應發酵,阿扁又忙於為民進黨提名北高市長、市議員候選人輔選,公私兩忙猶如蠟燭兩頭燒,實在撥不出行程空檔,因而一貫向李登輝請益國是的會面,暫時中斷了一段時間,外界好事者更藉此解讀扁李關係已有微妙變化,兩人間衍生裂縫的流言更是不脛而走。 由此可見,泛綠支持者的批判,正提供了泛藍分化的良好機會。 批判陳水扁及新政府,當然可以,但是應先釐清因果,仔細思考(避免被媒體誤導),釐清是否真為新政府有能力作,卻失當?若是,則應予批判,但是,當泛藍趁機分化時,則應停止,並重新一致對外,以免導致親中勢力反撲。 |
九等生轉貼 於 2002/12/21 09:01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黃主文專訪》黃:扁李關係 不是隨便說說 【本報記者林河名、何振忠】 在前總統李登輝號召下,從國民黨出走另組台灣團結聯盟的台聯黨主席黃主文,對於「系出同源」的泛藍陣營有其特別觀察。他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有人對「連宋會」或「連宋配」一頭熱,但其實國、親兩黨「上上下下都有心結」;連戰雖然刻意營造勝選氣勢,意在「謀宋入局」,殊不知「螳螂捕蟬,『馬』雀在後」,馬英九正以逸待勞,伺機而動。 展望下屆總統大選,黃主文認為,目前藍綠陣營在全國幾成「五五波」的局面,陳水扁只要追求「(百分之)五十加一」的得票率,即可順利蟬聯,不必在意泛藍陣營整合問題。談到「扁李關係」,黃主文除了澄清兩人不和的傳聞,並語帶玄機表示,李前總統與阿扁總統關係密切「不是隨便說說」,「大家以後可以慢慢看出來」。 黃主文強調,兩位前後任總統對「台灣主體性」的堅持完全一致,外界不該因兩人對某些政策推動的方法不同,就揣測「不和」。 以下是專訪內容: 北高選舉 藍軍頂多平盤 問:北高市長選舉剛結束,如何看此項結果對二○○四年總統大選影響? 答:北高市長選舉與總統大選不能類比。一個是地方選舉,一個是全國性的中央選舉;再者,就候選人的聲望與地位,以及老百姓對候選人的期待,兩者也不能相提並論,因此,不能以北高市長選舉結果來推論總統大選的選局。 我要強調的是,國民黨「認為」這次北高市長選舉「選贏」,因此一直塑造勝選的氣勢;事實上,國民黨並沒有贏,跟上次選舉比起來,國民黨的選票已經流失許多,這次頂多是「平盤」而已。北高市長仍維持選前原狀,只是上次馬英九遇到陳水扁,贏得少,這次遇到李應元,贏得多,但國民黨原本是高雄市議會過半數的最大黨,這次卻落居第二大黨,整體來看並沒有贏。國民黨刻意營造贏的氣勢,有其用意。 台聯列車將出發 扎根基層 問:台聯因本屆立委選舉一砲而紅,但其後的地方選舉乃至北高市議員選舉,台聯成績似未如預期亮麗,問題及瓶頸何在? 答:台聯本屆拿到十三席,稱不上「一砲而紅」。但是,對一個並非由特定政黨分裂出來的新興政黨而言,能在成立數個月之後即突破得票率百分之五的門檻,甚至衝高到百分之八點五,在全世界來看,可能絕無僅有。台聯倉促成軍,能夠得到這樣的成績,主因在於「穩定政局、振興經濟、鞏固民主、壯大台灣」的四大訴求,以及堅持本土路線獲得民眾認可。 立委選舉成績雖然不壞,但與我的預估仍有出入,依台聯的得票率,理應獲得廿席,因此,結果揭曉當晚,許多人跟我道賀,我的心裡卻很難過。這次北高市議員選舉,有人看台聯在台北市沒有獲得席次,高雄市僅獲兩席,以為台聯「輸得很慘」,事實上,許多台聯候選人都接近「當選的平行線」,表現不惡,只是選運不佳。 雖然如此,台聯還是不能粉飾太平,必須承認這次選舉失敗。台聯成立一年多來,沒有很積極招募人才;明年初,「台聯列車」就要出發駛向地方,扎根基層,擴大組織,爭取人才。 公投可「投統」 是民主機制 問:高雄市長謝長廷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有人對操作成本很小的意識形態對立及族群分化樂此不疲,正是台灣的隱憂」。台聯在統獨的政治光譜上,似有被歸類為「獨派極端」的傾向,這種解讀是否公平?台聯如何自我定位? 答:這個問題必須好好講清楚。第一點,謝市長所指為何,我不清楚,不能對號入座。第二點,台聯走的是本土化、民主化的路線,沒有族群問題,只有對台灣認同的問題;例如這次北高市議員選舉,在高雄市當選的趙天麟,以及台北市高票落選的朱孟庠,都是外省人,台聯照樣提名。 台灣不應該有族群問題,或把族群對立作為政治訴求。大家常把「意識形態」掛在嘴上,成為攻擊對方的理由,事實上,所謂「意識形態」是各人對台灣未來走向的見解,尤其像台灣這麼特殊的地方,當然會有不同。例如,有人希望趕快統一,有人希望獨立,統獨的政治光譜可以分成很多區段;像國民黨主張「維持現狀」,就可分出很多類型,包括「不統不獨」、「先獨後統」等。依我看,現在的各政黨都是「統中有獨,獨中有統」,只是統或獨所占比重不同罷了。這個光譜非常複雜,所以各黨也就各有訴求,政策表達也有所不同。 台灣團結聯盟當初命名時,光是「台灣」兩個字就引起外界不同的解讀,足見「意識形態」是別人掛上去的。像當年,主張總統直選的人被歸為獨派,也是「意識形態」作祟;如今,台聯主張國家未來須由兩千三百萬人民自己決定,這種「公民自決」是天經地義、放諸四海皆準的事,但連這樣也會被冠上「意識形態」。 解決統獨爭議最好的方法就是「公民投票」,但現在連解決的辦法也被冠上「意識形態」。台聯主張「公民投票」,不只可以「投獨」,也可以「投統」啊,重點在於「公民投票」是一種民主機制!我要再次強調,台聯沒有族群問題,只有台灣認同的問題;在台灣,幫別人「貼標籤」就有選票,哪一黨沒有「意識形態」?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民主機制,以「公民投票」解決。 【2002/12/21 聯合報】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FOCUSNEWS/POLITICS/1123604.shtml |
九等生轉貼 於 2002/12/21 09:04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黃主文專訪》大位僅一位!宋何許人也? 本報記者 林河名、何振忠 問:連宋會剛結束,雖達成部分共識,但「中層心結」似是泛藍整合的一大隱憂。你如何看待連宋會?泛藍整合成功的可能性高不高?如果整合成功,將由何種搭配出線?馬英九會不會出馬? 答:老實說,身為台聯的主席,對於其他政黨的分合,我實在無可置喙,也不宜妄加批評。但是,這牽涉總統選舉,事關台灣前途,我也不得不表示若干看法。 題目提到國親合的隱憂在於「中層心結」,事實上,國親合作的矛盾絕對不只「中層心結」,基層黨員沒有心結?黨跟黨之間沒有心結?我認為,連最高層都有心結,而且心結已深!如果兩黨那麼好整合,早在二○○○年就可以整合。因為「大位只有一位,總統只有一個」,所以才難整合。 依我觀察,國民黨雖然機關算盡,但很難成功,因為大位只有一位,「宋楚瑜是何許人也」,怎麼可能全如國民黨的算盤?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隨後針對國民黨提出「黑金論」,已經可見親民黨的反擊。依我之見,如果連宋合最後成局,並一舉奪下總統寶座,馬英九恐怕必須再等八年。以台灣政壇世代交替之快,「江山代有才人出」,屆時馬英九將有「時不我予」之嘆。 問:作為民進黨的「盟友」,台聯在許多政策上仍發出不同聲音,不會一味附和。從在野黨的觀點,台聯如何評價扁政府兩年多的施政成績?馬英九說陳總統「沒有準備好就接掌大位」,你是否同意? 答:執政成績不能全由阿扁總統一人負責。國會也是政府的一部分,立法院整天吵吵鬧鬧,在野黨立委難道沒有責任?尤其我國目前憲政體制仍以行政與立法的關係為主,政府不能讓人民滿意,立法院也該反省。 馬英九的說法並不公允。因為總統是人民決定,不是候選人自己可以決定。阿扁運氣不好也是事實,因為台灣看似躲過亞洲金融風暴,其實是延後發生危機,剛好被阿扁碰上了。這一任總統還剩一年多,只要施政方法對了,民意支持度就會提升 ;但我也要呼籲全國同胞,對於選出來的領導人應有信心,不能「專扯後腿」。 【2002/12/21 聯合報】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FOCUSNEWS/POLITICS/1123605.shtml |
TR 於 2002/12/23 13:03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轉貼 扁李日密會暢談拚經濟 李登輝指景氣不好各國皆然不應拿來做政黨鬥爭政院年底前應會端出三、四項經濟方案 (記者鄒麗泳∮台北報導)李登輝前總統昨天證實,十二月十五日陳水扁總統邀他到官邸討論大家關心的問題,李登輝說,兩人有共識現在台灣最重要的是經濟問題,如何拚經濟是談話主軸,下周行政院將提出拚經濟及相關配套方案;李登輝說,現在經濟景氣不好,各國皆然,很多人說民進黨怎樣怎樣,不要拿經濟做政黨鬥爭嘛! 李登輝指出,年底前行政院會應該會端出三、四項完整經濟方案,行政院目前還有一項未完成,他相信整套提出會更好。李登輝表示,國家現在沒錢,但不一定要加稅,民間錢很多、銀行可多放款、也可以提高舉債上限,「先借錢推動施政,也是一樣可以解決問題。」 扁李在農漁會信用部問題隔空交火情況,被解讀為關係生變,李登輝昨天傍晚從宜蘭返回台北途中特別表示,他本來不願講這件事,大家問了他只好證實「扁李會」。李登輝表示,他常去找阿扁也不好、陳總統不找他,他也不會主動找總統。這次官邸會面是陳水扁主動找他的,兩人見面只談政策問題並未涉及人事,因為人事是總統的權限、他不會去影響陳總統;李登輝說,「阿扁很好、會幫助他,他與陳總統的溝通管道暢通」,親自駁斥扁李關係生變消息。 據了解,李登輝也特別向陳總統報告群策會完成「二十一世紀台灣國家發展總目標」,其中有一專章談經濟「創造總體經濟的新境界」,並致贈完整新書,李登輝日前對幕僚及友人談話透露,「我向陳總統報告國家總目標」,除談及振興經濟,也強調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李登輝表示,現在失業率很高,失業人口多,政府最重要的是增加就業機會,他提出許多具體建議給扁政府並去執行,但因行政院還要邀請學者專家討論,現在他也不方便說什麼,下禮拜,行政院就會把經濟大菜端出來。 《台灣日報 》 2002.12.23 |
TR 於 2002/12/23 13:06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轉貼 李登輝疾呼拒絕外來政權 宜蘭縣李登輝之友會於昨天中什在宜蘭縣羅東鎮舉行成立大會,李登輝在致詞時強調,好不容易才讓本土政權成長,因此要支持少年總統(陳水扁),不能讓外來政權復辟。他並抨擊連戰不承認過去十四年,只承認過去獨裁時期政黨,說明連戰就是外來政權。 李登輝致詞時指出,李登輝之友會四項訴求,就是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觀、以台灣為主體的地理觀、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觀及以台灣為主體的價值觀。 又說,認識台灣才能愛台灣,愛台灣才能認同台灣,而李登輝之友會成立目的就是在落實台灣民眾對台灣認同感。李登輝並強調,台灣沒有所謂的種族問題,只有國家認同問題,台灣人必須要自我覺醒,認同台灣。 李登輝也對國民黨主席連戰日前表示,不承認過去十四年一節,提出抨擊,指連戰只承認過去獨裁時期政黨,說明連戰就是外來政權,而台灣絕對不能再讓外來政權重新掌權。 李登輝指出,政黨輪替所換來的可貴民主,如果讓外來政權搶走執政地位,將會使台灣本土化運動嚴重倒退,下屆總統大選千萬不能讓外來政權搶回總統寶座。 李登輝更指出,外界質疑他還要選總統,他自己年紀大了,目前主要是在培養人才來領導國家,而有人怕他出來,他偏要出來支持本土政權,並呼籲李登輝之友會的會員支持少年總統(指陳水扁),防止外來政權復辟。 李登輝說,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是中國的一部份,而是世界的一部份,並認為台灣現在走不出去,主要是因為沒有獲得國際的認同,才會造成總統出國訪問被拒絕,李前總統指出,中國大陸在二○○八年即將主辦奧運,屆時中共可能會藉機會對台灣進行打壓。
台北市長馬英九高票當選後,政治行情看漲,日前李登輝曾說支持年輕人選總統,媒體問他年輕人指誰?李登輝答得巧妙「阿扁很年輕,比我年輕」,媒體再問馬英九是否年輕?李表示「馬英九也很年輕」,至於馬若表現好是否支持?李登輝毫不含糊答道:「大家還要看看,還不一定,連宋讓不讓馬參選還是個問題呢!」 李登輝前總統昨天搭火車參加宜蘭李登輝之友會活動,返回台北途中,短暫接受媒體採訪,詢及連宋是否配得成?他說「大家再看看就知道了」,至於,昔日李系人馬、立法院長王金平公開表態挺連參選總統並贊成連宋配,李登輝語氣淡然說,我不知他說什麼,你們要去問他(王金平)。 另外,有關興票案一事,李登輝強調,他又不是興票案的被告、原告或証人,這不關他的事。 《台灣日報 》2002.12.23(記者林振安∮羅東報導) |
灌頂 於 2002/12/23 13:08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九等生賢拜: 灌頂來推文兼請安 ^^ |
九等生 於 2002/12/23 13:18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灌頂老兄, 謝謝你,祝你聖誕快樂。特別加上祝你身體健康。 |
台灣加油 於 2002/12/23 17:36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不合之事,李扁不只一次澄清了 可悲的是 只要有個風吹草動,藍軍、統媒點個火也就算的,綠營有心人卻也跟著到處放 獨派自家人拔劍相向,砍個你死我活,讓人看了灰心~~ ^^ |
九等生 於 2002/12/28 20:52 | |
Re:惡意挑撥李扁關係者可以休矣! | |
台灣加油講的很對。在此附上我的親身經驗,媒體就是這樣搞法。 請聯結:完全無中生有的報導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