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過界的北市府!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Tansa  於 2002/12/14 19:15
撈過界的北市府!

馬英九領軍的台北市政府執意用漢語拼音,依地方自治,中央管不著(雖然所謂的中華民國憲法有「全國一致性者,劃歸中央」的敘述);然而大規模地幫外縣市拼音、改名,就撈過界了。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印製的「台北市觀光地圖」,不但各捷運站名通通用漢語拼音,與
捷運公司的版本完全不同(捷運公司的站名標示使用威瑪拼音,其所印製的路線地圖也一直如此,只是很奇怪「中正紀念堂」與「國父紀念館」兩站,台北市交通局就是捨不得用漢語拼音),所出現的台北縣地名英文,看了真令人怵目驚心(北市公車處也有這種現象,如火如荼地亂搞,部分拼法又和交通局不同);例如:
板橋市-BanQiao City,中和市-ZhongHe City,新店市-XinDian City,汐止市-XiZhi City等,最可怕是三芝「鄉」-SanZhi Xiang,天啊!這種中國寫法。
馬市長不是口口聲聲說,什麼縣市交界處兩種拼音並用,根本是在耍嘴皮。市長!我們台北市沒那麼偉大,偉大到幫人改名,北市府難道不懂得尊重人家,去看一下北縣各行政單位的(英文)網站,有那麼難嗎?更何況以中國的世界標準,北市府的漢語拼音書寫方式也是錯的。
我們台北市拿中央的分配款拿太多了嗎,多到能幫人家改名,然而好處又捨不得分人家(如自來水供應),盡做一些摸不著重點的事,外國人拿到這一份地圖,怎麼旅遊?光是捷運站名就對不起來了。
台北縣也該注意一下,英譯地名該做妥善的整合,尤其各相關單位網站,不要一下是通用拼音,一下子是威瑪拼音,北縣沒做好,馬市長正在幫你做,不要到時候蘇縣長為了直轄市問題請辭,馬英九馬上接手成為北台灣大特首。
不過在此之前,馬市長要先帶頭把自己的名字拼寫成漢語拼音,台北市的英文Taipei也要改寫成TaiBei(依北市府書寫法),才能顯現大格局。
帶頭執行漢語拼音的童子軍民政局長林正修,英文譯名也要改寫為ZhengXiu Lin,才能順利走入國際。
交通局印製的「台北市觀光地圖」,可以在台北車站售票處角落的「台北市旅遊服務中心」窗口(交通局所屬)取得,我手邊這一份是2002年10月份印製的版本。

NO:2076_1
ANTI-QXZH  於 2002/12/14 21:34
Re:撈過界的北市府!

本人看過聯營公車掛了一大堆看了就厭的QXZH
聯營三重客運232
首都客運235 226 292 BL2
台北客運702
中興巴士202 605
自營指南客運9
(2002年7月至今所見)
另外還有宜蘭火車站的地下道
(2002年7月6日所見)
此外目前有意或已經擺一卡車QXZH的
還有基隆市 桃園縣 新竹縣市 苗栗縣 台中縣 雲林縣 花蓮縣 台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馬祖)
  彰化縣埔心鄉
(本人目前所知)
...等,是否增加仍在觀察中
一大堆QXZH高高掛滿街跑不會覺得丟臉嗎?
綠色路標上一卡車的QXZH令本人感到奇恥大辱
令本人避之惟恐不及
深怕有一天這個惡夢會在自家門口成真
坐公車走路都無法安心

NO:2076_2
ANTI-QXZH  於 2002/12/14 21:45
Re:撈過界的北市府!

節錄自http://home.pchome.com.tw/education/evillee/w1.htm
《恢復威特瑪式中文拼音建議書》
(1999/4/6在教育部「中文拼音及注音符號存廢問題會議」中宣讀) 作者:洪惟仁

● 兩種不相容的漢語音標系統

● 中國通用拼音派的觀點

● 恢復威妥瑪式拼音的理由:

※  一、政治認同的理由

※  二、世界通用性與語言教育的理由

※  三、台灣內部音標通用的理由

※  四、文獻傳承性的理由


--------------------------------------------------------------------------------

● 兩種不相容的漢語音標系統

  自來漢語的音標系統有兩種不相容的系統。中文拼音最通行的是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於1859所創的「威妥瑪式拼音」,後來翟理斯加以採用,所編《華英字典》(1892)成為郵電部門的拼音根據,所有中國地名、人名幾乎都採用這套拼音,1979以前的聯合國文獻也都採用這一套,直到今天台灣絕大多數的地名、人名也還採用這一套。

  威妥瑪式拼音的特點是承襲了當時的國際習慣,以清音符號表清音,以上標逗點表送氣如p’,t’,k’,把b,d,g等留給有濁音的漢語方言如吳語、閩南語等使用。這一方式不但和世界的拼音習慣一致,漢語內部方言的拼音法也相當的一致。今天有人大力提倡「通用拼音」,其實漢語拼音本來就是「通用」的。威妥瑪式、閩南語、客語的教會羅馬字教育部公佈的音標系統都是通用的拼音原則,我們可以謂之「世界通用拼音」。

  威妥瑪式雖然具有世界通用的優點,問題發生在北京話(即國語、普通話)的特殊性。世界的語言大多數是清濁雙向對立,北京話沒有濁音,卻有送氣音雙向對立,如果把濁音符號拿來當清不送氣音、清音符號當清送氣音豈不是更方便嗎?國語羅馬字(1928)、注音符號第二式(1985)及耶魯式拼音(1943)、中共的漢語拼音方案(1958公佈)、通用拼音正是循著這個思考方向修改的。中共公佈了漢語拼音之後,漢語方言拼音紛紛受其影響,儘管是有濁音、送氣音三向對立的方言如吳語、閩南語、湘語的拼音系統也都不能不遷就其拼音原則,因此這一套拼音原則可以謂之「中國通用拼音」。兩種拼音原則的差異可以簡單化對照如下(詳見附表):

>>>>>>>>>>>>>>濁音>>>>>>>清不送氣音>>>>>清送氣音
世界通用拼音>>b,d,g,z,j>>p,t,k,ts,c(h)>>ph,th,kh,tsh,ch(h)
中國通用拼音>><<<<<<<<<>>b,d,g,z,j>>>>>>p,t,k,ts,c(h)

  由上表可知,兩者是不能相容的系統。本文的目的在討論中文拼音究以採用何種系統為優。

● 中國通用拼音派的觀點

  中國通用式內部也有一些爭論。注音第二式對國語羅馬字的修改其實是受漢語拼音的影響的,但最近有余伯泉先生的統計說注音第二式仍有37.8%的音節和漢語拼音不一致,必須再靠攏一點。經他「改良」的結果,他的「通用拼音」和漢語拼音不同的音節減至9%,也就是說具有91%的中國通用性。

  有一種相當流行的說法,既然現實上,真正具有通行實績的只有中共的「漢語拼音方案」,漢語拼音自1958公佈以後不但已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準拼音方案,1979聯合國決議取代威妥瑪式採用為中國地名的標準拼法,並且已於1982向ISO登記,現在已經儼然成為國際標準的漢語拼音。西瓜倚大爿,為了國際溝通我們應該採用100%的漢語拼音,何必自創一套大同小異的方案,留個小小的差異不過滿足了阿Q心理而已,37.8%或9%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罷了。

● 恢復威妥瑪式拼音的理由

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思考現實問題,那麼我們似乎應該採用「漢語拼音」了,但是如果我們把問題思考得周延一點,我們認為不應該採用任何形式的中國通用拼音,不論是中共的漢語拼音、教育部的注音第二式或「通用拼音」都只是徒增困擾,我們強烈建議恢復具有歷史傳統的、世界通用性的,亦是台灣內部通用的威妥瑪式,雖然我們也認為應該針對實際的缺點作細部的修改。我們的理由可以分為以下四點來說明:

※ 一、政治認同的理由

  首先我們應該分清我們的討論是實用問題或政治問題。如果只是為了和國際人士討論中國事務,必須採用漢語拼音的話,其實不必勞駕教育部來主持什麼拼音會議,台灣是個民主國家,個人要採用什麼音標誰也管不了。但是如果要教育部公佈一套國家標準方案,作為路名、街路名、人名的拼音標準,那麼我們就不能說只是實用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了。

  有人說討論音標問題不要搞意識形態,就音標討論音標,這是在模糊問題焦點。任何由國家公佈的音標系統就是一種「正字法」(orthography),代表國家的尊嚴。如果我們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我們沒有第二個選擇,只有採用漢語拼音。不過既沒有國格,追認漢語拼音是「國家標準」也徒惹笑話罷了。

  但是如果我們認為台灣是一個有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國家,或者說得含糊一點是「主權獨立的政治實體」,那麼我們當然可以設計一套和「漢語拼音方案」不同的標準方案。世界上同一語言的兩個國家採用不同的「正字法」的例子很多。荷蘭語和德語其實是同一個語言,可是荷蘭語拼音和德語不完全一樣;瑞典語和丹麥語、挪威語其實也可以說是同一種語言,可是拼音差得很多。雖然如此,他們並不以此為忤,反而以為別出心裁更好,為什麼?因為他們雖然使用同一個語言,卻是不同的國家。既然是不同國家,為什麼拼音要一樣?拼音不一樣,正可以作為不同國家的認同標幟。我們今天在國際上看到Mr. Chang(威妥瑪式),不管是張先生或章先生,立刻知道是來自台灣的人;看到Mr. Zhang(漢語拼音),立刻知道是來自中國大陸的人,這樣的區別有什麼不好?我看如果沒有這種區別反而不好。

  台灣的羅馬字拼音向中國靠攏是中共最窩心不過的事了。請看下面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等四個單位向國務院、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請示文:

   「…鑒於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台灣地名存在的實際問題,我們的意見是:一個中國,
反對兩個中國,堅持我們在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的提案,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包括台灣
省在內的中國地名;同時,又要承認現實,方便使用,有利於對台工作,今後我國向外提
供羅馬字母地名以及出版漢語拼音版地圖時,台灣地名可以在漢語拼音方案拼音法的後面
括注慣用拼音法,作為過渡。」(參見北京•語文出版社《國家語言文字政策法規編》
(1996)

  由此可見,拼音文字也是有政治的,我們不能不警惕,要過渡讓他們過渡,我們何必急著自己去過渡,尤其連中共都不急,我們急什麼?

  今天如果我們可以在拼音問題上向中共靠攏,那麼明天我們也可以宣佈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體字了,於是連「一國兩制(字)」的過程都不必,可以馬上完成和平統一大業了。

※ 二、世界通用性與語言教育的理由

  國語羅馬字、耶魯式拼音、漢語拼音、注音符號第二式都是為漢語特設的一種中國式拼音,和世界通用拼音原則是不相容的。外語教師一個很大的困擾是中國學生不會唸濁音,尤其是濁音較重的語言,如學習法語、日語等常把外文的b,d,g唸成ㄅ、ㄉ、ㄍ;相反的,外國人則把漢語拼音或注音第二式的b,d,g唸成濁音。採用中國通用拼音已經出現了無法和世界溝通的問題,當語言學習上的錯誤被拼音方案合理化時,錯誤將永遠改不過來。

※ 三、台灣內部音標通用的理由

  台灣的本土語言之中客語沒有濁音,可是閩南語、南島語都是有濁音的,尤其閩南語是清濁、送氣三向對立的語言,南島語又只分清濁,且清音不送氣,如果依照中國拼音原則,濁音與送氣音怎麼標示才能一致就變成一大問題。

  教育部已經決定今年開始實施母語教育,但是注音第二式和本土語言音標系統卻是兩種不同的拼音原則,p,t,k在本土語言拼音代表的是ㄅ、ㄉ、ㄍ,而在注音第二式又變成ㄆ、ㄊ、ㄎ,兩個系統發生這樣的矛盾,叫我們怎麼搞母語教育?

  余伯泉提出了一個「通用拼音」原則,我們也贊成,可是他所採的卻是中國通用拼音原則,可是中國拼音裡沒有濁音符號,而閩南語、南島語是有濁音的,濁音怎麼標示呢?余伯泉說「原住民的南島語屬不同語系」,一開始就把南島語問題排斥掉了。南島語雖然使用人口少,卻有十幾種,就語種而言,是台灣最多數的語言,我們可以不管嗎?原住民不要母語教育嗎?閩南語、客語要通用,唯獨南島語就不必通用嗎?

  再看他對閩南語的處理,余伯泉的通用拼音借用v-來標示閩南語的[b](如米vi),可是這個v-在客語用來標示[v](如烏vu),這樣不就破壞了「通用」原則了嗎?他發表的三種「通用拼音」音值與符號沒有一對一對應的(謂同音而不同符號或同符號表不同音)者達11對之多。余伯泉的通用拼音為了中國通用性不但犧牲了世界通用性,即使在台灣內部語言都不能達到「通用」的理想。這個事實證明了「通用拼音」的內部「通用性」其實並不如余伯泉先生自己所宣傳的那麼高。

  威妥瑪式中文拼音和其他的台灣本土語言音標系統本來就是「通用」的,從附錄的「音標主要差異對照表」可以清楚的看出,世界通用音標的內部一致性遠比中國通用音標的一致性高。三種教育部音標不一致者2對(即介音-u-/-w-; -i-/-y-),其與威妥瑪式拼音除送氣音1套(-‘/-h)不一致之外,其餘的不一致只有3對,所有的不一致都可以理解,不必另外學習。捨棄這樣高度通用的音標系統不用,卻要另外設計一套新的低度通用音標,這是什麼智慧?

※ 四、文獻傳承性的理由

  音標是人設計出來的,用什麼符號代表什麼音本來也是任意的,如果不管世界通用原則,不管傳統的拼音習慣,怎麼設計都可以。中國的漢語拼音之中zh, q, x誰也沒有想到可以用來標示ㄓ、ㄑ、ㄒ!國際人士對這幾個符號都很困惑。不計代價,硬要從頭開始,那事情非常好辦。可是這樣硬搞的話所造成的震撼,以及所需付出的社會成本不能不考慮。

  中國通用拼音除了漢語拼音之外幾乎沒有什麼文獻。漢語拼音的文獻在中國當然是十分豐富的,但在台灣幾乎沒有。

  可是世界通用拼音卻不一樣,這套拼音不但有一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也留下了大量文獻。台灣過去所有的人名、地名、路街名都採用威妥瑪式拼音,留下的地圖、人名錄不計其數,各位的護照名絕大多數都是採用威妥瑪式拼音,教育部說以後要強制改用注音第二式,這樣一來兒子的姓和父親的姓不同,將來在身份認定上發生極度困擾。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至於傳統的本土語言,無論是閩南語、客語、南島語的教會羅馬字系統,甚至教育部公佈的本土語言音標系統,文獻汗牛充棟,這些都是世界通用拼音。如果跟著華語改為不相容的中國通用拼音,這些文獻將成廢紙。教育部對教會羅馬字只修改了很少的幾個音標,已經引起很大的震撼,如果要跟著改成中國通用式音標,不鬧翻天才怪。

  以上所提的政治認同、語言教育、台灣內部問題和文獻傳承都是嚴肅的問題,必須從長計議。為了避免付出龐大的文化、歷史、社會成本,我們建議恢復和世界拼音習慣相容、和本土語言音標相容的威妥瑪式拼音。威妥瑪式的缺點其實好解決,我們建議參考本土語言的拼音傳統略做修改,使其更適應現代資訊條件要求,使其與本土語言音標取得更大的通用性,如此我們將以最低廉的社會成本,輕易地解決以上所提的政治認同問題、語言教育問題、世界通用問題、台灣內部通用問題和文獻傳承問題。

  我們建議,無論作任何決定,決議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所有的問題仔細考慮,作逐項評估,不能只是一廂情願地往一個特定方向鑽牛角尖。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使國家社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NO:2076_3
Tansa  於 2002/12/14 21:46
Re:撈過界的北市府!

這些蓄意被標上的漢語拼音看版視覺性不佳,對行駛路線的掌握亦沒有幫助,做對的成分居多,北市聯營公車的起迄點都在台北縣,藉此,市公車處就逕自幫台北縣各地改名了。
很奇怪,標掛漢語拼音的車輛都為民營業者所有,市公車處所屬的車輛反而沒有這麼做(包括最新的一批車輛)。
也許北市府對公車業者有相關的獎勵補助方案,民營業者才會如此積極。這一點得進一步加以求證瞭解。

NO:2076_4
ANTI-QXZH  於 2002/12/20 23:24
Re:撈過界的北市府!

本人恐怖惡夢回憶錄:
(隨機回溯)
  >本人最近數月行經某地
嚇然見到一塊路牌上寫著如下
>>>>板橋
>>>>BANQIAO
>>>>(BANCIAO)
本人真的驚到了
  >萬華區大部分路牌
在1998年至2002年九月中
大部分都沒有異常
但一到了九月下半
突然路牌被換下
掛上一車的QXZH
而且越來越多
本人感到真是奇恥大辱
又恐懼擔心QXZH會跑到自己家門口
  >本人在中央政府宣佈通用拼音後的一段日子當中
看到報紙(來源:自由或台日)中的一段文字令本人大吃一驚
>>>>交通部觀光局目前所用者為漢語拼音
>>>>未來將改通用拼音
天哪
原來中央政府機關在政策未定前先偷跑了
更恐懼擔心QXZH會跑到自己家門口
  >本人在中央政府宣佈通用拼音後的一段日子當中
看到報紙(來源:台日)中的一段文字更令本人大吃一驚
>>>>台北市政府預定以後將捷運標示全數改用漢語拼音
又更加恐懼擔心QXZH會跑到自己家門口
  >本人於十二月中經過台北市轄下之河濱公園
看到一個公園標示牌
上面出現一段文字
>>>>新店溪 XINDIAN....
天哪!我所在的地方是台北還是北京?
(其實:國外介紹台灣之英文資料仍用傳統WADE式敘述台灣地名
詳見http://www.typetaiwan.com/(20021220))

NO:2076_5
ANTI-QXZH  於 2002/12/26 21:08
Re:撈過界的北市府!

看到了更投機左右逢源的現象
聯營台北客運310
板橋(台北縣)
用原WADE式Pan Chiao
士林(台北市)
用漢拼式Shi Lin

NO:2076_6
ANTI-QXZH  於 2003/01/01 19:35
Re:撈過界的北市府!

新增
聯營三重客運221
------
「…鑒於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台灣地名存在的實際問題,我們的意見是:一個中國,
反對兩個中國,堅持我們在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的提案,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包括台灣
省在內的中國地名;同時,又要承認現實,方便使用,有利於對台工作,今後我國向外提
供羅馬字母地名以及出版漢語拼音版地圖時,台灣地名可以在漢語拼音方案拼音法的後面
括注慣用拼音法,作為過渡。」(參見北京•語文出版社《國家語言文字政策法規編》
(1996))
------
原來台灣有很多人很多地區已經向海峽對岸靠攏了
指南客運
元智大學
部分藝人之羅馬拼音

NO:2076_7
Chiron  於 2003/01/01 20:14
Re:撈過界的北市府!

針對釣魚台主權問題

台灣官方有兩筆正式對外發言

1 台灣外交部發言

2 臺北中國城的馬特首代理中國政府發言

諸位:

日後政策宣示,我們將聽到分別來自兩個政府

1 來自檯面上的陳水扁所代表的臺灣政府

2 來自檯面下的馬特首所代表的中國政府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