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要靠自己所長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編輯室(移轉) 於 2002/12/13 20:44 | |
台灣經濟要靠自己所長 | |
〔註:轉自與媒體對抗版〕 KKK 於 2002/12/13 19:25 台灣經濟要靠自己所長 電子持續下殺,很多人不禁要問難道沒有希望了嗎?在這裡我很願意將心得共享。在大盤資金漸漸轉移傳產時,可預見的是傳產並不是真的比電子產業來得好,但在電子層層反壓套牢的資金中,未來不管三大法人甚至國安基金,事實上要取得共識為電子尋求解套亦有困難,舉例來說﹔在當前世界景氣一片低迷時,人民思維中也以食衣住行作為優先考量,在電子產業儘管帶給人類多方面的便利和先進,但和人類的肚皮以及保暖上還是未能取代,所以世界景氣還未復甦時,人類自然會捨棄追求便利和先進,在共通的思維裡,取得基本的糧食和得以溫暖的衣物當是首要選擇,這也說明了現今經濟櫥窗的股市場所反應的現象。 葛氏以科技零和成長造就經濟成長指數,帶動很多國家跟隨以科技取代傳統,在大家一片看好下卻忘了傳統包括作物和日常所需求物品的發展也為人類更重要一環角色,以作物來說固然在需求大增下必須更寬廣的根植並不符合經濟要件,但科技如網路的變通性下並不會產生地域和實質設限的禁制,自然有其理論上的支撐和實際成長的數據,但在快速失衡發展下其所造就的景氣也必然在失衡衝擊的下滑形成泡沫演化泡沫的危機,所以現今電子科技所形成的競爭和需求上自然與實際景氣腳步差距越來越大。 台灣在跟隨先進國家腳步時,難免也對電子產業迷失而放棄已深植傳產的眼角,但在緊接著喊出的拼經濟指數是否也警覺到科技與傳產互動的關係切不可形成泡沫的演化,隨著磁磚建材業的出走和日漸萎凋的紡品鞋業以及作物,政府財經首長是否也得到該有的正確思維把台灣特長再度重新執回? |
飛俠阿達 於 2002/12/13 21:02 | |
Re:台灣經濟要靠自己所長 | |
在中時網站時報週刊精選看到下列三篇文章 掛羊頭賣羊奶 許富強每年進帳1,000萬 黑珍珠,年淨賺三百萬 多花菊,年營收三百萬 難得的正面報導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