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失業問題?希望各位指教?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Leon  於 2002/12/09 04:42
關於失業問題?希望各位指教?

有人常說現在景氣低迷與失業率居高不下可以說是扁政府的最痛處。
的確就一般百姓的感官而言,現在工作的確不好找、擔心隨時走路,錢越來越難賺....本人現在也處於失業狀況,對此本人翻閱許多新聞文章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家不妨做個參考,如有建言或失當之處懇請指教。
失業率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國力指數相當重要的環節,它關係著經濟成長與社會穩定,台灣過去在處於經濟高度成長時代(約70至80年代左右)是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當時台灣除了傲人的經濟成就外,還創下了1.89%全世界最低失業率,當然各位不要忘記當時一般員工的薪資可能還比現在的工讀生少。
但這種勞力密集產業模式開始有了重大轉變,包括薪資物價上漲、勞工與環保意識抬頭、新型態的產業結構、金融服務業的興起、其他低廉薪資國家的挑戰等等.....台灣已經不再有過去的優勢。
其中就工作形態而言,隨著電腦與自動化設備的普及、新形態的人力資源調配,雖然增加的工作效率,卻也同時淘汰許多過去需要但現在卻已過剩的人力;以會計財務部門來說,過去從使用算盤、計算機到改用電腦設備作帳的模式,現在一個人就可以輕鬆完成過去4-5個人的工作量;在印刷業早期使用手工完稿到電腦製圖完稿,在輸出中心也由20幾人的規模到現在僅須不到4個人;由此推算是不是就增加了許多失業的人口,轉業著可能轉至服務業或自行創業、或玩玩股票發一點橫財。
再者台灣許多企業不是改雇用薪資低廉的外籍勞工或是轉至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發展,又增加了失業率高漲的種子,最後就是學歷需求日益普遍,即使擁有大學學歷也不見得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也難怪在政黨還尚未輪替的前兩年,許多經濟雜誌就已然預料台灣高失業率的來臨。
不只是台灣如此,和台灣差不多甚至更好的國家也有類似的情形,特別是像日本的〝終生雇用制〞已然難以維持企業利潤與成長,現在連日本都已經放棄了原有制度而改採美國式的人力政策,台灣亦是如此,現在許多工廠作業員都採用臨時契約制,以三個月為期限,表現良好才可獲得續約或轉正職,加班有的還可領加班費,但停線時就無薪給假,總之就是做多少算多少薪資。
不過對照台灣的失業狀況,在歐洲各國的平均失業率都在7-8%上下,美國景氣最好的狀況也在5%左右(剛好是台灣現在最差的狀況一樣),在薪資最低廉的中國大陸也好不到那裡去,據說有15%之譜。如有錯誤請指正。
失業問題儘管政府當然是責無旁貸的,但若要想回復到過去2-3%的低失業水平老實說有如天方夜譚,即使政府再如何萬能,也不可能要求人民回復低廉薪資,企業也更不可能回復過去低效能多人力的狀況,即便景氣好轉,失業率僅多也只能降至3-4%的水準。
因此高失業的時代幾乎是確定的,就要看人民如何面對新的生活形態,像個人就朝SOHO族的路線來走,當然其他人也有其他的生存方式(只要不是作姦犯科),請問各位要如何看待高失業時代?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