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精細 不爭小大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Renaissance  於 2002/11/09 04:00
爭精細 不爭小大

在悠長的生命演化歲月裡 在以細胞為單元的結構上所浮現的生命體
隨著細胞間分工的精細化 生命的內涵也越來越精緻
從原始的多重單細胞生命共生 到後來分化而整合的單一多細胞生命
越來越精細的分工 容許越來越多的細胞被整合
很快地 大約在數億年前的地球上
先進生命體已整合了足敷需要數量的細胞來從事必須的分工
於是 對細胞數量的需求 在生命體結構精緻化的道路上 失去了地位
接下來的幾億年中 細胞數量的多寡 便一直不曾顯得重要
以致於像人類這樣的生命體 與譬如雷龍般的大型爬蟲類生命體
甚至譬如猛獁象般的大型哺乳類生命體相比 雖然細胞數量遠遠不如
結構精緻度卻遠有過之

在漫長的文明演進的日子裡 在以人類為單元的結構上所浮現的政治體
隨著人類間分工的精細化 文明的內涵也越來越精緻
從原始的多人游群共生 到後來分工而整合的部族
越來越精細的分工 容許人口規模越來越龐大的政治體
很快地 在幾千年前的世界裡
先進政治體已整合了足敷需要數量的人口來從事必須的分工
於是 對人口規模的需求 在文明進化的道路上 失去了地位
以致於如同雅典城邦般創造希臘文明的政治體 並沒有驚人的人口規模
甚至是締造大英文明的不列顛國 人口規模亦低得超乎想像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 1750年代 也就是開始侵略印度的年代
不列顛國的人口還不到一千萬)
分工的精細化 主導了文明演進的方向
人口規模的大小 不再顯得重要
重點在於以人類為單元的結構體上所浮現的政治體的結構精緻度

就好比在生命演化上所看到的 這個精緻度不再取決於規模的大小
而在於分工的精細 而在於高度的分工
體現在生命體上的 是頻繁綿密而越見複雜的細胞間互動
譬如人腦細胞間具創造力且極其複雜的交互作用
體現在政治體中的 便是人際間具創造力而且頻繁綿密的複雜互動了
無法孕育此等環境的政治體 於是不可能成為精緻的政治體
而不管其人口規模如何無限制地膨脹 仍欲求進而不可得
就如同像雷龍般的大型爬蟲類如何無窮盡地膨脹軀體
若沒有孕育中樞神經高度發達的結構
仍不可能演化出如同人類般的腦部精緻結構

所以人際間具有高度精緻複雜且富創造力互動的歐美政治體
譬如人口規模不到一千萬的瑞士 或者人口規模不到兩千萬的荷蘭
其政治體的結構精細度 其文明的精緻度
絕對不會下於人口規模超過一億的奈及利亞 或者人口規模超過兩億的印尼

生命演化的路程已然清晰
所以人類知道 靈長類演進的方向並不是巨大化
而是更聰明更有智慧 也就是腦部結構甚至整體結構的更精緻化

文明演進的路程卻還在進行中
難道生命演化的類比 不能提供一絲的參考?!


NO:1705_1
yl  於 2002/11/09 05:54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難道生命演化的類比 不能提供一絲的參考?!
No, it is dangerous to extend the conclusion of natural science beyond its domain. The notorious social Darwinism should have taught us a good lesson. Besides, it is hard to say that the so-called 整體結構的更精緻化 is necessarily beneficial at all in 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 for the species.

NO:1705_2
Renaissance  於 2002/11/09 14:33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yl:

生物科學的範疇 自然不能率爾延拓
世間事物的本質 卻無法禁其相通

整體結構的更精緻化 不必然帶來進化
但帶來進化的演化史 卻蘊含於結構的精緻化
而且更重要的是 巨大化已經失卻了它的地位
所以像猩猩般的靈長類容或會懼於像雷龍般的大型爬蟲類的巨大身軀
卻不會改變其往人類進化的方向
人類並不比雷龍巨大 但為何它仍具有優於雷龍的態勢

同樣地 當今的英國 泰國 衣索匹亞 都具有同為六千萬的人口規模
卻沒有人會覺得它們具有相同的態勢
既然如此 其差異何在
昔日的英國(1750年代 開始侵略印度的年代) 不到一千萬的人口規模
與今日的孟加拉 超過一億的人口規模
您會覺得它們有相同的態勢嗎
若否 其差異何在

相似類比的恣意任用 固然會帶來大災難
共通性的確實存在卻視而不見 則難逃心存成見之責


NO:1705_3
yl  於 2002/11/09 21:16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卻不會改變其往人類進化的方向
人類並不比雷龍巨大 但為何它仍具有優於雷龍的態勢
This shows your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tree of evolution. The consensus at present is that there is no higher status for homo sapien than others. Human history is only a few thousand years, which is too short for us to conclude its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species.

NO:1705_4
Renaissance  於 2002/11/09 23:18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yl:

如果雷龍不滅絕 確有繼續演化進而超越人類的可能性
但那時候 它早已經不是雷龍了
細胞數量與雷龍相比 也不一定誰多誰少
所以假設性的狀況 很難跟真實存在的人類做比較
只知道細胞數量的多寡 已失去了它的重要

至於人類為何優於雷龍 我認為是在理性思維的感受
您可以主張 優劣取決於勝敗
但我還是要說 即使某天人類滅亡
人類仍因其理性思維的感受 而在演化的道路上位於雷龍的前方

理性思維的感受 是需要何其精細的腦部構造
讓我們知道 還讓我們成長
或許您不相信 但意識確實讓生命更有資格選擇方向

大概您沒認真想過吧 為什麼人口規模同樣是一千萬上下的瑞士 柬埔寨
發展的狀況是如此地不一樣
如果所有的細胞都做一樣的事情 頂多只能成為多重單細胞共生
無法成為單一的多細胞生命
同樣地 如果細胞的多元性很低
也很難分化而成為結構高度精緻化如同人類般的生命體
而這還只是最基本的要件之一而已

人口規模的大小 早就不再為文明的演進決定方向
大 雖然不一定不好
追求大 卻恐怕搞錯了目標


NO:1705_5
yl  於 2002/11/10 08:02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I suggest you to read some history. There were some great empires that fell by the way side of history. Do you mean to conclude that the Ottoman (Turkey) all of a sudden became an inferior people in the past 150 years? The Iranian? The Manchurian?...... I am not saying that big is good either. Some biologists will say that the cockroaches are superior to homo sapien in sustaining their genes.
雷龍不滅絕 確有繼續演化進而超越人類的可能性
It is not rational conjecture at all. It is fantasy. If 雷龍 exists today, it most likely will not evolve.

NO:1705_6
Renaissance  於 2002/11/10 14:20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yl:

生命的架構是多元的 文明的內涵也是多元的
若一憑勝敗遽斷優劣 恐怕失之也大

即使雅典以一小小城邦的人口規模
擊敗廣土眾民的波斯帝國
也不能就據此輕易斷定 雅典優於波斯
甚至只是據此論斷兩者的軍事體系 都不免失之輕率

成王敗寇的想法 太也沉重
從多重單細胞共生 單一多細胞生命 一路走到人類的漫長旅程
雖然不見得是最好 但是到今天為止 卻也總算走得不太差
或許在未來 您提到的蟑螂會大放異彩吧
但是那時候 它也已經不再是蟑螂了
今日的蟑螂 確實是沒有如同人類般精緻的理性思維結構

阿拉伯帝國也好 蘇美城邦也罷
不論其大小 不管其成敗
精緻化的歷程 總是不會在歷史上留白
只是 大 不一定不好
追求大 卻恐怕搞錯了目標


NO:1705_7
Renaissance  於 2002/11/16 07:00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理性思維的建立何其不易!!

當扭曲資訊的暗雲不再濃密
心靈的視線才有間隙直視真相
真實的光芒卻刺不開昏暗已久的目光
暗雲滋養的蔓藤早已茁壯
與心靈盤根錯節 肆無忌憚地鄙夷陽光
理性思維的種子 根本長不出幼苗

需要足夠強烈的陽光
要不然就要照在足夠巧妙的地方
一次褪去一大片藤蔓
理性方能有一寸的增長

一寸的理性必定望風而搖
須得一道又一道的光
將藤蔓一層又一層地拔
而逐漸挺立的理性幼苗
也會開始懂得保護心靈
讓心靈免於藤蔓的侵擾

只是潛藏於心靈深處的那份 對於大的渴求
是否會成為招喚暗雲的力量??


NO:1705_8
yl  於 2002/11/16 11:11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I do not think Erato is maid to rationalism.

NO:1705_9
Renaissance  於 2002/11/16 13:30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yl:

晦澀莫怪

1705_7 是我對一個在資訊處處被扭曲的社會中所看到的政治現象的感想
同時還想提供與欄旨相關的更深一層探討


NO:1705_10
Renaissance  於 2002/11/17 05:25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yl:

這篇我用語體文寫 不過我並不認為 這樣就會離理性更近一些

弔詭的是 民族的歷史記憶 保存在知識份子的腦袋
所以一旦這些腦袋給人拿掉 子孫的歷史記憶 就只能任人編劇了

這樣殘忍的糊塗帳 歷史上並不是沒有
最有名的 卻應該是兩千年前發生在東亞的那一樁

國家給人滅了不打緊 不是常常有復國的故事嗎
可是連知識份子的腦袋都讓人家搬光光 那可就糟糕了
而且還連你的文字書籍 人家都不留一點兒餘地 那還有什麼可以剩下
更絕的是 最後連這個燒人家書的國家的書 也被燒光了
最後大家就糊裡糊塗地都變成一家人了

不過我總覺得情況沒那麼單純
這些人的內心深處 若沒有潛藏對於大的渴望
真的能讓自己的理性思維 不起絲毫的問號??


NO:1705_11
Renaissance  於 2002/11/25 14:34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不小心看到電視上的一段對白

男:你想去哪一國玩
女:我只想去墾丁玩
男:好土喔

這是什麼樣的心態??


NO:1705_12
Renaissance  於 2002/12/09 13:49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媒體把政治人物分成兩類
一類用顯微鏡看
一類用望遠鏡看

被用顯微鏡看的人 如果想要比被用望遠鏡看的人好看
若非生具天壤之別 就怕只能希望人家不看了


NO:1705_13
Renaissance  於 2002/12/11 07:13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歷史解釋權是政治行為的評價標準

在對手的歷史解釋權下做事
恐怕很難做出對的事


NO:1705_14
Renaissance  於 2002/12/11 12:19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在對手的歷史解釋權裡
在媒體的顯微鏡中
我對交出亮眼成績的可能性存疑

因緣際會下取得的政權不可能永遠
理性幼苗的培育才是希望之所繫

別忘了
襁褓到公民 只有五任的距離
今天參加畢業典禮的高中生
兩年後就是決定你政權的主人

任何表面的現象都有背後的動力
一時間的起起落落
根本不值得慌了手腳

不從最深層的動力下手
才真正使人擔憂


NO:1705_15
Renaissance  於 2002/12/12 12:16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若能灑下理性的種子
即使國家亡了
仍有機會再興

若不能讓理性的火苗延續
即使國家仍在
依然沒有未來

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的做法
實在是顯得太心虛
提不出具說服力願景的短期政策
能收買到的 只有茫然和恐懼

何必跳進人家設下的舞台
左支右絀地跟人家比演技
精心佈置的荒誕場景
不可能演出像樣的戲

用直指心靈的深刻眼光
才能建構出觸動人心的劇本
在一個真正需要搭建舞台的地方動工
才有可能不會白費力氣

對於一部民族的歷史戲
再多的橫逆 都不足以預期悲劇
沒有希望 看不到未來 才永遠不可能有快樂結局


NO:1705_16
Renaissance  於 2002/12/13 07:10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對手的原罪 在於抹滅理性
抹殺了自己的理性 還要抹殺別人的理性
想要滅絕的 是一切可能存在的理性

讓人寒心的 卻是行為背後的那顆從未意識的心
因為吞噬理性 正是威權政治體的慣性
扭轉結構體動力的得來不易 是民主化進程舉步維艱的深層宿命

在民主化的初期 萌發理性的過程只具有偶然性
威權的巨大陰影 卻會極其細緻地反噬理性
脆弱的幼苗 禁不起一再地昏暗無力
開始理性的人 每每重陷陰影
再一次地成為吞噬理性的助力

深化民主的關鍵 在於注入使理性力量萌芽的動力
在大幅度地加強萌芽過程的必然性之餘
還要竭盡全力地與反噬陰影對抗
要讓受保護的幼苗順利茁壯 理性的力量才能自發性地增強
民主的政治體 只會穩固在已累積到足夠堅實的理性力量上

高度的繁華 依賴於高度的創造力
而創造力的根源 深入於理性
沒有紮實的理性基礎 如何能期望創造力升級
經濟發展的瓶頸 也因此投射在理性化過程的困境
要看清表象背後的動力 才不會在一些短暫的必然性痛楚上耗盡全力

誠然 這不是一項可以輕易看到成果的工程
但是對於一個正在驚濤駭浪中力爭上游的政治體而言
如果沒有把握住做的機會 卻會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NO:1705_17
Renaissance  於 2002/12/14 00:06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坦白說
如果身處於一個穩固的民主政治體
面對同樣的事情
我的情緒不可能泛起這麼大的漣漪

因為高度成熟的社會 有細緻化的分工
即使是不曾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的人
其持續保有理性生活的權利
仍不至於被踐踏在可能淪為願望的恐懼裡

可惜這還不是一個穩固的民主政治體
凝視著熱情的你 我也想到了自己
心中默默祝禱的是
天佑吾家 天佑吾民


NO:1705_18
Renaissance  於 2003/01/10 18:43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務實的想法難道不該是
自己目前的居住地 優先於自己以前的居住地
自己的居住地 優先於父母的居住地

為什麼有人能將父母出生時的居住地
誤為自己實際的居住地而深信不疑
如果自己眼前的一切都是假的
那麼自己會是真的嗎
如果對自己的一切無動於衷
對別人的眷戀還可能是真心嗎

失去靈魂的情感不是情感
只是賦予者的工具
如果一輩子都不能覺醒
就浪費了一世人的生命


NO:1705_19
fly  於 2003/01/11 04:30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到底是生者為大?還是養者為大?

總覺得受中國傳統洗禮的民族,還是以血緣為優先.
所以強調落葉歸根,埋葬肉體靈魂的終站就是血緣的原鄉.

而常有報導跨海尋親的案例,自幼被歐美人士收養的台灣人,
就算是找到了親生父母,也只是探究身世之謎,
雖然真情流露,再怎麼依依不捨,終究還是回到養父母身旁.

在台灣,一般養父母只想隱瞞小孩身世,就算瞞不了,
也不願透露生父母身份,更不用說成全骨肉相認,
所顧慮的當然有諸多原因,最主要的卻是擔心小孩對生身養身父母的親疏之別.

如果把血緣關係看重於供養關係,這種民族會有多理性,會有多進化,
老實說,我很懷疑.


NO:1705_20
Renaissance  於 2003/01/12 07:48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也曾經有過熱血沸騰的時光
理性的力量卻幸運地增長
讓我得以省察內心深處的那份 對於大的渴望

在收服了這可能有害的原始衝動後
卻還餘下了一些沒來由的情感
如何說沒來由呢
因為在心中 我找不到它們的影蹤

打個比方好了
如果說一個人很討厭自己
那麼就算他不怨恨父母 為何要生下他
也很難期望他去感激 他們的賦育之情
又如何得見 反舐的深情

人若有對世界的情感 自然不可能來自於對自己的不眷戀
因此 如果居然有這樣的一份情感 它可以毫不避諱地否定自己
那麼這份情感的主人 怎可能是自己

所以說 非由己出 顯為人予
只能再一次地感謝理性
這個雖由偶得 卻足讓靈魂不再黯淡的力量


NO:1705_21
Renaissance  於 2003/01/12 21:01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我不能宣稱
對血緣的眷戀是沒來由的
但是如果空有這樣的一份眷戀 卻不是起自於對自己的眷戀
那麼這份情感的非工具性就令人存疑了

同等的天性至少可以追溯至哺乳動物的先祖
所以算是其來有自
但是源頭可溯 並不就表示它不容思辨
情感可以不需要理由 卻沒理由不堪省察
靈魂有運用理性的絕對權利
晦暗不是宿命 是選擇


NO:1705_22
Renaissance  於 2003/01/13 02:10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1705_21 中有一辭不甚達意 特修訂如下
疏漏之處 尚祈見諒

我不能宣稱
對血緣的眷戀是沒來由的
但是如果空有這樣的一份眷戀 卻不是起自於對自己的眷戀
那麼這份情感的非工具性就令人存疑了

同等的天性至少可以追溯至哺乳動物的先祖
所以算是其來有自
但是源遠綿延 並不就表示它不容思辨
情感可以不需要理由 卻沒理由不堪省察
靈魂有運用理性的絕對權利
晦暗不是宿命 是選擇


NO:1705_23
fly  於 2003/01/13 04:11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血緣是與生俱來,無法改變,也不容漠視
但是如果凡事以血緣的遠近來分際彼此的親疏
不免過於狹隘

強調血緣的純正而忽略外來基因的補其不足,
是否可能因近親繁殖而阻礙進化

哺乳動物所依戀的血緣,也只是斷奶期之前對母乳的生存需求
一旦斷奶而自立,血緣也就無任何意義

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在人生叢林的生存,不同血緣的扶持絕對遠勝於相同血緣,
群聚浴血叢林終而生存,有朝一日成一方之王,卻撇下之這群夥伴,
而欲回溯原始血緣,這當然是對血緣的有情,卻是對夥伴的無情甚至是絕情.

縱使萬物之靈之的人類,對血緣的眷戀也應該是緣自於道德的規範,
否則若說是天性,又何必再以非原始的法律道德來明訂權利義務.


NO:1705_24
Renaissance  於 2003/01/14 05:17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一個對自己眷戀 卻對周遭視而不見的人
我不相信他會有對血緣的眷戀

一個對血緣眷戀 卻對周遭視而不見的人
我不相信他對自己有真心的眷戀

一個以為對自己真心 對血緣依戀的人
居然會對流轉於身邊的一切視而不見
我必須勸他 好好回去想想自己的真心

血緣的本義是傳承 不包括撫育
撫育的動機 來自於對血緣眷戀的天性
這種天性 在生命化育的初期 還沒有蹤影
是數十億年演化的痕跡

直到哺乳動物
撫育已成普遍行為
相對地 反舐卻並沒有同樣地常見
血緣眷戀的天性 對親代的意義看來比子代鮮明
只能在子代的行為裡 歸入不顯著的效應
孝順的動機 說是對撫育的眷戀 可能還比血緣精確

當然真愛有時而盡
所以越不起眼的眷戀 只能得見於越廣博的愛
一個已將對自己的眷戀廣被親代血緣的人
雖不敢說他一定連草木都愛 但斷不可能對撫育的深情無動於衷


NO:1705_25
Renaissance  於 2003/01/14 22:30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賽局
民主的法則堅定地保障 盼望威權的恣意渲染
威權的恣意卻信手捻成 盼望民主的噤若寒蟬

法治的用途裡 並沒有防止威權的這一項
只有人心派得上用場
問題也正是棘手在這個地方
耽於威權的人 究竟什麼樣的價值 才可以令其轉向

媒體要靠教育 教育還在努力
若是依然欲振乏力 網路的世界值得你考慮
精緻包裝的深刻價值 有無遠弗屆的延續率

常感嘆
民主一方的贏 永遠是一點一滴
要輸 卻總能夠一次到底
又有誰會憐惜 這場欲拒無門的賽局


NO:1705_26
Renaissance  於 2003/01/15 20:31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我猜你不是來踢館的
但我多麼希望你是
沒有經過詰辯的文字 彷彿有很多種意思

語言本來就有很多的限制
除了邏輯結構的特性
人類自己有很大的關係

趕上世界的理想是不錯
可是最好只當成階段性的目標
雖然追比較快 拉著跑很喘
但是如果看清楚了方向
多流點汗又有何妨
畫地自限不是謙讓
信心不足代表努力不夠
一定要說是天生如此 那我也只能攤攤手

這一段是我看完某人文章後的感想
可是我又不能寫在他那個地方
因為我覺得他說的很好
不算迴響 也不是異議的打岔
只會讓他原本的用意模糊化

除非是像我的這欄題旨
不是針對特定的事件
是在討論一個理念
任何想法都不妨套進來檢視一番
越經過討論 越能讓它清晰

當然我還有時間的限制
因為我的專業並不在此
只能希望自己盡力而為
就算有人覺得不值一哂


NO:1705_27
fly  於 2003/01/16 04:49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不用猜,當然不是踢館

公猴互鬥只為爭領導權
大貓衝突只為爭領域權
羚羊互牴只為爭交配權
動物界的踢館終究是以分出勝負為結局

理念的討論充其量是各抒己見
可能全盤接受,也可以各取所需,更多的結果還是各執己見
但畢竟不會以輸贏來論斷
說踢館,未免太沉重

台灣是移民社會,絕大多數人的血緣來自對岸
對土地的認同或血緣的眷戀,也避免不了成了難解的掙扎

鮭魚洄游大海最終回到原生地繁衍而死亡
有人以此譬喻而謂不能忘本

而人是否也該如此

動物的天性可否類比於人類
台灣溪流中原生種的爬岩鰍,苦花魚也有這種溯溪回源頭的特性
但吳郭魚,溪哥魚就無此特性
各別物種生態各異,若以單一物種生態而概括
不只偏頗也是可笑

年少時生活單純受教育影響尤深
所以曾經嚮往血緣的原鄉
也相信那裡是生命的終站

而及長,才體會所有的成長養分皆取於斯
要論感情或需求,這裡才是供養我的生態環境
血緣的源頭除了是族譜的文字外
對我又何曾有意義

少小離家老大回
這只是感性的盼望
我寧可理性的當個異鄉人



NO:1705_28
Renaissance  於 2003/01/16 19:29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說踢館 是我主觀的期待
我不一定讚許踢館的動機 卻考量到它的效用
激烈但不失理性的行為 常更能讓浪頭激盪

理性的人當然有自己的見解
但想法的內容不會一成不變
譬如血緣來自何方
就有人提醒不要預設立場
當然爭議不會無解
卻不能一開始就恐懼真相

魚之所以統稱為魚
是為了語言的方便
因為任意挑選的兩種魚類之間的血緣歧異
可以輕易地超越哺乳動物與爬蟲類的分別

為什麼可以有這樣的方便
是因為特定的共通性
如果你靠近核心
先考慮的就不會是例外

不然
不只物種間不可概括而論
連個體間也不能合言了
甚至同一個體內的不同細胞
恐怕都能對被化約提出抗議

人當然不是其他動物
但是人類到底是不是動物呢
端看你對動物這個辭彙下了什麼樣的註腳
如果能同稱為動物 卻沒有任何的共通性
這個同稱豈不成為長物
在共通性裡運用類比 是為了加強認知的掌握
而不是除卻了類比 就沒了這個特性
所以除非原來人類就沒有對血緣眷戀的天性
不然又怎能說在這個類比裡聞到輕蔑的味道

曾聽說有人試圖去阻止別人探尋自己血緣的真相
我除了對這樣的行為難以認同外
還懷有深沉的憐憫
這些人心中自以為是的歸屬
當真是不曾湮滅的血緣原鄉??
歷史的真實可以任意地遠離情感的期望

而更重要的是 對親代血緣的情感 是否是他真實的存在
你或許覺得 有這樣的情感不妨 只要用理性加以綑綁
但我卻希望 自認為擁有這樣情感的人 認真地自我省察
不論是否受到理性的約束 虛幻的情感有礙身心健康


NO:1705_29
Renaissance  於 2003/01/16 20:18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在一些動機不應苛責 欄旨卻有爭議的議題裡發表感想
最好小心
因為不管回應的內容為何 打岔的本身就代表了一定的意義
這是結構性的問題

在這樣的結構依然是前提的世界裡
包容性的欄旨就成了一種可能的變通
雖然有失焦的風險
但至少多提供了一樣管道

其實複式連結的方法值得去研究
單一的子從關係當然最容易 因為它是仿自人類社會
但是要破除上述的問題 恐怕非從建立複式的結構著手
幸好在電腦的世界裡 這不算難題
如果成功 網路的世界就又能多一項革命性的價值
讓想法的表達 不再只能序列
說不定在地球的哪個角落裡 已經早沒這個問題

以下正是一篇看了別人文章後的感想
我想跟我的欄旨沒有衝突

知識份子可以有傲氣
但切忌自私自利到損人又損己
看到別人在跟獅子搏鬥
卻覺得他們不得要領時
什麼樣的人會心存譏諷地選擇說話不客氣

或許你覺得獅子咬不到你
但你有沒有注意到
地球越來越一體
今天能讓一整群人滅頂的浪頭
明天就可能在另一個半球出沒
你真的那麼有信心不會淹到你

當然獨善其身可以是你的抉擇
但是如果有人願意站出來
為己為人地貢獻心力
而你又不認同他們的做法時
應該做的難道不是提出你有效的建議
忍心澆熄他們的熱情
是不是對自己太也不理性


NO:1705_30
fly  於 2003/01/17 04:05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民主終究不是一蹴可及
提早降世的生命窮一輩子或許都得在病痛中煎熬

已出生的嬰兒已無法重返母體
再辛苦也只有好好呵護這小生命
他的茁壯是你我無可迴避的使命
畢竟我們都會老去
而生命卻必需延續


PS: 很高興能分享你的感想,也謝謝你的指教


NO:1705_31
Renaissance  於 2003/01/17 22:30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聽起來像話別
客人要走 主人豈能強留
好吧 謝謝光臨 下次再來
說個故事好了

以前有一個家族 同住在一棟樓
一天深夜 他們突然接到一通電話
自稱是某暴力組織的人 要他們不准走出樓房
在莫名其妙中的第二天清早 管家仍如常地出去買菜
可是過了中午還沒回來
警方派了個人 跟男主人一起去尋找
傍晚時分 這個刑事一臉歉然和迷惘地走進樓房
問到這個男主人的行蹤 說是不知怎地在路上走散了
接著就在電視上看到管家落溝身亡的消息
男主人也沒有回音
深夜又是暴力集團的電話
說是要好好做人 不要學習壞榜樣
警方雖然針對這通電話向暴力集團致電關切
可是這段話裡 實在挑不出什麼問題
問題就來了
警方礙於規定 並不能拿他們的錢 替他們去買菜
也沒有其他的人 願意跟這家人扯上關係
而且不管警方如何地保證 家裡就是沒人肯出門
沒買菜 家裡就只剩一點點剩菜
於是只能心懷恐懼地 在飢餓中勉強分吞了這些剩菜

所幸天無絕人之路
在度過了三個日夜的飢餓煎熬
在第五天的清早
看到了這個暴力集團在警方的壓力下解散的新聞報導
餓歸餓 還是沒有人肯失去理智地輕易出門
似乎這樣子的情報 只能用來當作參考
所以如果不是當天中午
以前每天都會來串門子的隔壁家大嬸 居然重新來敲門
那真不知道這家人會寧願全家餓死 還是會終於有天有人肯走出大門

據警方事後從管道取得的暴力組織文件顯示
這段時間負責這家人的是其中一個堂口
還知道在事發的前幾天 這個堂口的堂主 僱用了一個殺手
在這個殺手家裡搜出的任務用便條紙上 寫的正巧是這棟樓的門號
不過根據法醫的相驗 管家確實是失足跌落水溝 沒有他殺的跡象
雖然家人曾反映 管家以往買菜 從來不曾經過那個水溝
而在警方的檔案裡 男主人也只列為失蹤協尋人口
警方要家人不要想太多 也許有一天 他一定會回來

幾年後 男主人還是沒有回來
卻意外在幾條街外的巷子口 發現一攤賣水果
掌櫃和伙計 正好就是那個堂主和殺手
才知道這家水果店老闆的地位崇高
那時還當到那個暴力組織的首腦
當然現在從名片上看來 是個一本正經的企業人士
最近還選上了市民代表

女主人回去跟兄弟姊妹商量
妹妹認為管家確實是意外 爸爸一定會再回來
弟弟姊姊和哥哥卻不這麼想
他們一致認定的是 殺了管家和爸爸的 一定是那個殺手
弟弟主張 這是加害人對被害人最嚴重的惡行
警方一定要主持正義 還原足讓殺手俯首認罪的證據 還爸爸和管家一個公道
姊姊聽了 相當不以為然
如果劊子手被證實是那個殺手 該負責的又豈止是僱用他的那個堂主
真正可惡的 根本就是那個組織的首腦
他才必須帶著他們 在爸爸和管家的靈前磕頭認錯 然後打入十八層的大牢
哥哥讚許這樣的想法 卻對結論做了一番修正
加害者是那整個組織 絕不只是組織中的哪個個人
儘管這幾個人要負最大的責任
被害者是我們整個家族 也絕不只是家族中的哪個個人
儘管爸爸和管家所受到的傷害最深
因為當時出去買菜的如果不是管家 出去尋找的如果不是爸爸
那你們認為這另外的兩個人 是不是就不會遭殃
沒想到 哥哥的小兒子 突然蹦出一句話
誰叫他們要出去的 不出去不就沒事了
像我不是一樣活得好好
何況他們連菜都沒有買回來
白白犧牲 跟白癡又有什麼不一樣
大人們聽了都怒不可抑 就在哥哥正要發作的時候
居然看到警方私下派來的代表
他勸說 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麼一回事
但是真要追究 可能什麼辦法也沒有
因為本案連受害者都沒有
可以暗中對你們說 原來他們的組織裡有人想自立門戶
這裡剛好位在這個人地盤的前哨
組織展示能擺佈你們的實力 正是要向叛徒發出警告
不過如果不是你們的管家 竟敢不聽他們的警告
他們也只打算 你們只要餓個一二十天就好
一條命又不便宜 不要讓殺手扯進來 組織花的經費 豈不是能更少
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
原來我們的署長跟你們的家長 居然是當兵時的同袍
因為你們這件事情的臨門一腳
這個組織從此雲散煙消
所以我想 你們的氣也該消了
更何況他們現在都是地方的楷模 再正直不過的生意人
忘掉這段悲劇 對大家應該都比較好
這時在第四台的地方頻道
看到這位市民代表在市代會上質詢的畫面
他很火爆地責問市長 怎麼可以為了追查一個無足輕重的失蹤案而浪費公帑
仔細看才知道 這個失蹤案要找的 正是他們的爸爸


NO:1705_32
Renaissance  於 2003/01/19 12:56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把給你回文中的故事 分享到2003政經論壇的 白色恐怖的省思 中
希望你不會介意

劇中的人物不少
我倒是蠻希望有人有興趣去對每個角色作分析
這樣的故事 是不是能在認知的加強上貢獻心力
我自然更感興趣
不過 理性依舊是前提


NO:1705_33
fly  於 2003/01/20 01:07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有人說
對男人而言
牙刷女人還有車子
不能與朋友共享用
其中並不包括
好文章好觀念

這篇文章我還在省思中
容稍後在再求教



NO:1705_34
Renaissance  於 2003/01/21 01:55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分享的時候 其實是百感交集
謝謝你的適時鼓勵
溫暖的心靈
更有勇氣 在冰雪中前行


NO:1705_35
Renaissance  於 2003/01/22 01:09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立於不敗之地不是罪行
心懷不軌才是問題
對手不見得沒有如此的功力
敵我不分更教人擔心

我可以理解
在這混沌不清的時局裡
連認定親密的人 都可能做出驚異的事情
更何況是網路上的匿名

但是
這豈非更突顯理性的重要
不然鬼影幢幢 你又如何去分辨真身

當次的言行 不保證背後的一貫性
表象的表態 也不一定直接關聯到真正的動機
所以別怪我不肯輕易流露真情
在這樣的情況下 我認為理性才是值得努力的東西

其實我也會不高興
但是若是沒有先保護好自己
又如何有效地助別人一臂之力
這是網路的特性
有此認知 就不用妄動無名


NO:1705_36
fly  於 2003/01/22 05:44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回想學生時代
生平第一次聽選舉政見發表

台上演講者聲嘶力竭 控訴著執政者的不公不義
台下群眾稀疏 有的只是裝做若無其事的老人
滿天的陰霾伴著瀟瀟的冷風 
似乎在台上站的的正是即將慷慨赴義的悲情壯士
既寂寥又滄涼

正當罵到激昂處
背後突然響起陣陣掌聲
回頭順著掌聲處
才發覺掌聲發自一群人 
來自有段距離對街的騎樓下的一群人
手才拍了幾下又神情不安急忙插進口袋
掌聲忽然停歇
騎樓下聚集的似乎只是一群不相甘的人
擴音器再度傳來沙啞的聲音
台上依舊激情 台下依然冷清

自此之後
父親在我眼中不再嚴肅冰冷
大哥也成了我的朋友

在我之前回頭尋找掌聲時
在人群之間 
我看到父親眼神中陌生的熱情
瘦小的大哥當時也正掂著腳尖站在離父親不遠處

一場政見演講竟拉近了向來不怎麼熱絡的親情
想來也真是始料未及

台灣人心中的熱情始終被壓抑
從不釋放的壓力終將帶來巨變
街頭奔波的異議份子勇敢的掀起了鍋蓋
噴出的熱氣燙痛了那隻看不見的魔爪

隔了幾年蔣經國宣佈解除台灣的戒嚴令


NO:1705_37
Renaissance  於 2003/01/23 04:32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冷漠是因為無情
無情卻非關理性

理性之所以可以破除虛情
你可能歸因於其無情
但是我卻要告訴你
是因為它孕育了世間最深刻的感情

人類對事物的真情
起於對自己的眷戀
那麼 對自己的眷戀 又是起自於何方呢

我換個角度問你
如果今天你追求的政治目標全都達成了以後
你還要幹什麼呢
是讓它就跟著世界走嗎
那世界又是要走到何方呢

其實理性的話題非常豐富
可惜因為現在的特殊處境
讓論壇裡對表象更感興趣

雖然這個話題用文字捕捉起來非常吃力
但是如果你感興趣 我會盡力


NO:1705_38
Renaissance  於 2003/01/24 20:42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自1705_34以後
我們各把一半的文章寫到2003政經論壇 白色恐怖的省思 裡
雖然這樣子可能可以讓它們發揮更多的功效
但是我卻擔心
剛好只看到這一欄的人
會不會有接不上的感覺

況且開那欄的原意是希望
大家能多寫一些真實的故事在那裡
或許一些原本跟故事息息相關 實際上卻陌生異常的人
會不再覺得那只是別人的故事
萬一放太多相對抽象的概念
會不會反而模糊了這個用意

不知道這算不算筆戰
但你息鼓的這段日子
我也想趁機好好休息
不然精疲力竭的話
又談什麼貢獻心力


NO:1705_39
Renaissance  於 2003/01/29 04:12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對於泯滅理性的堅壁清野 板上高手如雲 大概還輪不到我
至於叵測的居心 理性的人會戒懼

當然還是令人好奇
什麼無意間用了的激將法
會讓假意理性的人
轉眼間就踹出馬腳

或許不至於曾沾染血腥
但就算只是有說不清的關係
要能真心地理性
恐怕也很不容易

若非如此
就不該輕言放棄
畢竟媒體和教育 根深柢固的反理性
誰又相信 轉變就只在三言兩語


NO:1705_40
Renaissance  於 2003/01/29 05:12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不知道為什麼你不感興趣
不過我想你的誤會可大了

如果不是因對理性一知半解而心存恐懼
又怎會做出情感與理性相斥的結論
我知道直說很不禮貌
但無意培養理性的教育確實脫不了關係

真情不用靠教育
但理性如果不靠教育 會很不容易

另一方面
雖然真情不用教育
教育卻可能被用來抹滅真情
甚至還賦上虛情

因此
縱然你確知 自己的真情不曾黯淡
又如何可知 所有人都和你一樣幸運

如果別人跟你有不一樣的情感時
除非你認為 只要是情感就是真情 從而否定虛情存在的可能性
不然 誰是真情 誰又是虛情 難道該由你來指定
要能分清獨裁還是理性 看來沒有長時間的自省不行
可惜教育還沒在這方面使上力


NO:1705_41
Renaissance  於 2003/01/30 22:00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to fly:

如果筆戰像武鬥
那麼理性就是規則
除卻了理性
又要用什麼來避免性命相搏
厭戰不是避戰的理由
傷及無辜 我當然該檢討

雖然我曾說過
對於泯滅理性的堅壁清野 板上高手如雲 大概還輪不到我 (1705_39)
但是身為 白色恐怖的省思 的開欄者
那一欄 我想我責無旁貸
讓它能至少維持理性
應該不是過分的要求

理性不是口號
理性也不是教條
理性的內涵不會不容檢討
所以不用看到理性就想逃

在一個媒體及教育長期反理性的地方
我仍然認為
為了要保護理性這個僅有的前提
乍看過當的防衛行為 有其必要
因為鬼火若不滅於微起時
又有誰能控制它的延燒

我沒有理由不對無辜的人道歉
只是
必須在理性的前提下


NO:1705_42
Renaissance  於 2003/01/31 17:34
Re:爭精細 不爭小大

各位網友
今天2002的政經論壇就要封壇了
有過年習慣的人應該不少
在這裡祝福大家新春愉快
有空的話
也請繼續給2003政經論壇中的 爭精細 不爭小大 (續2002) 指教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