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哉!朝野競相協助中國掏空台灣經濟?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台灣一級棒 於 2002/06/18 15:42 | |
怪哉!朝野競相協助中國掏空台灣經濟? | |
怪哉!朝野競相協助中國掏空台灣經濟? (自由時報社論) 民進黨籍立委林進興、江昭儀、李鎮楠、蔡同榮等人昨天指出,立法院開會還不到一個會期,就有在野黨新科立委強勢引進對岸招商團來台,部分立委安排或關切的招商團甚至高達五、六十團。對此不正常現象,上述立委要求相關單位務必深入瞭解,部分立委熱中安排對岸招商團來台招商的動機與目的,如是接受中國當局有計畫吸收,擔任掏空台灣經濟的暗樁,則相關單位有必要公布這些可疑立委的名單。 立法委員是我國的最高民意代表,理當克盡為民喉舌的職責,尤其是在產業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之際,更應當為人民著想,督促政府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從提振產業做起促使景氣復甦,讓人民遠離失業的陰影。然而,有些立委不僅沒有關心我們的國家人民,甚至還莫名其妙地感染了中國熱,利用立委的身分穿梭兩岸,從事一些可疑的活動,上述立委所指的就是其中之一。據聞,目前已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立委,決定休會後前往中國活動,其中還不乏執政黨籍立委,凡此顯示立委的中國熱仍是高燒不退。 立委感染中國熱,對政府政策的不當影響可想而知。兩年多來,向中國傾斜的在野立委一再施壓政府廢除戒急用忍,大幅開放中國投資,立即推動兩岸三通,接受所謂九二一中共識。不久前,在野立委還聯手推動修正兩岸關係條例,企圖迫使政府推動直航,其他包括開放銀行到中國設辦事處、開放高科技產業赴中國投資、開放中資來台投資、開放中國人士來台觀光、承認中國學歷等要求,更是不一而足。不必多加說明也可以想像,這些主張對台灣十分不利,尤其當此景氣低迷之際對台灣產業的傷害更大。 站在政府的立場,施政作為應以國家利益、人民福祉為本,在野黨的要求如果不合理,便應當據理力爭,不能毫無抗壓耐力,動輒屈服於在野黨的凌人盛氣。可惜,我們看到的卻是,政府一一向在野黨的要求低頭,實現那些不利國家人民的主張。特別令人不以為然的是,有些政府官員甚至產生與在野黨「拚開放」的心態,搶先在野黨推出積極開放的政策,所謂試辦金馬小三通、開放八吋晶圓廠登陸、國營事業帶頭錢進中國、委託民間與中國談判三通。說句難聽的話,政府本身耽溺於積極開放,立委有樣學樣又有什麼好大驚小怪? 上述立委提醒有關單位注意立委協助中國招商情事,固然是值得有關單位予以重視的問題,不過我們也要在此指出,所謂的中國熱並非在野立委的專利。近來,亟欲打開中國協商大門的執政黨,也逐漸出現了中國熱症候群。自從錢其琛表示歡迎民進黨人士以適當身分前往參觀、訪問之後,有些民進黨立委就摩拳擦掌籌備中國行。而錢其琛將民進黨分化成「頑固份子」與「廣大民進黨成員」,竟也使得一些民進黨人士逐漸改變長期以來的政治立場。前一陣子,政府打算以人道理由禮遇叛逃軍官來台,就是民進黨立委居間穿針引線的。至於政府當局有意推動兩岸黨對黨談判模式,更是自毀民主立場的不智之舉。 過去,包括卸任政務官、現任民代在內的在野人士穿梭兩岸,早已在社會上引起普遍的質疑和反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人到中國活動,與中國領導人見面,從來不敢表達台灣人民的心聲,有些人甚至一味附和中國的統戰論調。那些在台灣批評政府沒有致力改善兩岸關係的人,在中國領導人面前從來不敢要求對方停止提升對台軍事威脅、承諾放棄對台使用武力。更有人到中國走馬看花一趟回來,就將中國推崇得無微不至,而且極力唱衰台灣。卸任政務官不在其位姑且不論,現任立委領人民的納稅錢卻與民意唱反調,難道不會感到問心有愧嗎? 平心而論,最高民意機關充滿中國熱,連執政黨立委也開始為之感染,政府方面也應當徹底自我檢討一番。試想,所謂積極開放政策不是中國熱嗎?所謂到中國進行產業全球化佈局不是中國熱嗎?所謂三通是一條必走的路不是中國熱嗎?所謂國營事業登陸投資潮不是中國熱嗎?政府既然「州官放火」,又怎能怪罪立委「百姓點燈」呢?政府與立委、在朝與在野都以「拚開放」互相較勁,中國投資熱怎麼可能不持續升溫呢?林進興等立委呼籲有關單位追查協助中國招商的立委,為了維護台灣的經濟命脈我們舉雙手贊成。但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建議執政黨立委,對政府推動積極開放可能掏空台灣經濟,也應當一視同仁地予以嚴格監督,這才是「民意代表」真諦。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