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阿加 於 2002/10/27 19:57 | |
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從莫斯科文化聽劫持事件以來,俄羅斯普丁總統根本沒有與劫匪談判的意思,只想把對方扣上國際恐怖主義份子的帽子。 在尋求解決問題之道時,普丁並不相信民主社會的討論機制,只相信自己和那群軍警特的看法。 更令人憂心之處在於,普丁並未以解救人質為最優先考量,卻相信毒氣能夠快速解決問題! 個人對他非常非常地失望.... |
灌頂 於 2002/10/27 20:41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據悉是用毒氣攻堅??? 根本不可能的奇想, 竟然會出現在普丁的選項. 為了救人? 老天!!! |
awaterhuman 於 2002/10/27 21:17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普丁做的很好啊,人質才死了1/10,平均每個匪徒殺不到2人,結局不錯了.如果以和平的談判,我相信沒有幾個俄羅斯人會叫好的.民主的討論也要看對象是誰,就像布殊於拉登就沒什麼好談的,反正根本沒希望達成共識. |
問號 於 2002/10/27 21:23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awaterhuman中國人,你又出糗了! 我看有這種思想的大概只有中國人,因為中國人的命一點也不值錢 |
awaterhuman 於 2002/10/27 21:34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to 問號 選擇只有兩個:1.500人在2小時内被迅速殺死.2.50000人在未來的兩年内不定期的被殺死.你認爲選哪個更合適點.或者你認爲應該兩者一起選比較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則. |
阿加 於 2002/10/28 06:51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awaterhuman: 人的生命不能視為數學問題。 |
阿加 於 2002/10/28 06:52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普丁在九一一恐怖事件後,放棄國家競爭意識,立即宣佈支持美國反恐行動。此舉令西方相當驚喜,也贏得西方的一致好評,並開始把俄羅斯看做同樣重視人的價值之文明國家。 但是,本次人質案中,普丁顯然未以解救人質為優先。 他從未派人去與車游戰士談判。對此,吾人可試著推斷出他在處理此事的價值判斷。他以為,若與車臣戰士談判,則意味著國家機器向劫匪示弱,或是中央政府向地方的妥協,承認車臣雖為一個自治共和國,卻可擁有與中央談判的對等地位。但是,普丁畢竟錯了!他的想法與俄羅斯社會的主流民意不同。文化廳劫持事件發生後,莫斯科當天民調顯示,多數受訪民眾都希望政府能以解救人質為優先,並應說服劫匪投降。換言之,主流民意看重的是人質的性命,而不是國家權威不可挑戰,以及中央地方不能對等談判之類的形式考量。 在背離主流民意的情形下,普丁處理的方式顯示,他只想盡快使事件落幕。而且,為達成這個目標,他認為使用毒氣是便利的方法。 那我們如何解讀普丁在處理外交與內政問題時,所呈現的這種一方面尊重人命,但另一方面卻又不重視人命的價值矛盾呢? 看來,除了西方將會重新審視普丁這個前KGB中校之外,俄羅斯民眾也會質疑現普丁政權的本質究竟為何。 |
恆愛台 於 2002/10/28 08:13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司加兄弟 罵得好!~~~大家可以看清楚,老共產黨腦袋瓜裡,裝了什麼人命觀念?什麼是非觀? |
問號 於 2002/10/28 09:16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to: awaterhuman 看你講的義正嚴詞,好像你遇到了這種事就會甘心被自己的政府軍 |
perceval 於 2002/10/28 09:36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莫斯科人質被挾持事件的省思 ☉盧俊義 震撼全世界的蘇俄莫斯科歌劇院發生車臣反抗軍於十月廿四日挾持在劇院裡的觀眾當人質,雖然該事件已經在廿六日凌晨被蘇俄特種部隊攻入而瓦解,且蘇俄特種部隊表面上看來是成功的解除了這場挾持危機,但結果還是傷亡慘重,且往後不見得就會從此安然無事,反而要因用這種「硬攻」方式,付出更大的代價。這樣說,並不是在替那些車臣反抗軍以這種挾持人質方式講話,我只想對這樣的事件提出幾點看法: 一、蘇俄這種不顧談判人員的方式,將導致往後無法再有被信任人士願意出面調解,或是讓反抗軍不再信任參與談判的任何人。 當事件發生之初,這些挾持人質的車臣反抗軍游擊隊員,就要求蘇俄當局找他們信得過的女記者安娜.波利奇科斯卡雅替政府出來談判,她因為曾勇敢地揭發並報導蘇俄軍隊在車臣蹂躪人民、屠殺無辜百姓的惡劣行徑,而贏得車臣人民普遍的信任。此次事件在她斡旋之下,原先已有露出和平解決的曙光─只要蘇俄當局宣佈結束在車臣戰事,這些游擊隊人員就釋放全部人質。但蘇俄卻是一面派安娜去談判,另一方面則是積極進行硬攻計畫,且是採取一律「格殺勿論」,不管人質死活。這種作法簡直就是出賣安娜,往後,若不幸類似的事件再度發生,蘇俄將不會再有機會找到可談判而使事件和平落幕的人出來。而我們要知道:蘇俄不可能完全防止此事件再次發生。 二、不要動不動就將政治問題扯入宗教信仰裡面去攪和在一起,這樣將會使事件更難釐清,甚至誤導人民了解事件的真相。 車臣人民絕大多數都是信奉回教,而蘇俄人民多數為東正教。類似這種不同的宗教信仰角色衝突也發生在塞爾維亞和波士尼亞、北愛爾蘭、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以及許多非洲地區等。其實,應該這樣說,根本的問題是在種族和政治利益的問題上,而不是在宗教角色衝突與對立上。原因很簡單:宗教信仰如果失去對社會苦難關懷的態度,那樣的信仰是很虛偽的,會像馬克斯所說的是「鴉片」,只會殘害人民的生命而已。真正的宗教信仰應該是對其所依附的人民之生命所遇到的苦難給予同情、伸援,而不應該採取漠不關心、事不關己的態度。 因此,當人民發生苦難,當地宗教師看到其信徒在生命的尊嚴上不受到肯定,或是在生存上都無法取得立足與生存之地時,他們憑著信仰良知發言,甚至鼓勵人民起來反抗,並且將這樣的反抗賦予信仰的力量,這是非常正確的做法,因為這是苦難中人民最後唯一能繼續生存下去的一道希望,如果連這道希望都無法使得上力,這樣的宗教信仰並不會對苦難中人民的生命有任何意義可言,相反的,很可能成為欺壓者工具,那就更可悲了! 猶太人自西元前五八六年全部亡國於巴比倫帝國之後,人民被俘虜到巴比倫當奴隸,在那奴隸苦難的日子中,他們唯一可以尋求的力量,就是宗教信仰,也因為宗教信仰才使這個民族在長達兩千餘年的各地顛沛流離生活中,還能繼續生存下去。但不要忘記,當他們國家(南國猶太和北國以色列)尚且還沒有亡國之前,宗教師是與政治領袖搭配欺負弱小、貧困人民,才使人民對宗教信仰失落信心,而宗教信仰如果墮落了,那樣的社會也就大概差不多了,因為宗教信仰乃是一個社會最後的良知。 一九六○年代末期至七○年代初期的越南,佛教的宗教師為了抗議當時美國扶持的腐敗又墮落的越南阮文紹、阮高祺等政府,逼到最後連連用「焚燒己身」來抗議,並且呼籲所有佛教徒起來對抗美軍和阮文紹政府,這樣的宗教信仰才是真確的。而當時的南越政府是錯誤的,它的淪亡也是可預知的。 一九六○至八○年代,在中南美洲軍事政府的國家連連發生天主教神職人員投入游擊隊行列,我們不能用簡單一句話說宗教介入政治來含括二者之間的關係,不是這樣,而是軍事政府和大地主、財主勾結欺壓貧困人民,卻不准宗教人士替那些苦難中的農民說話,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最後逼得有一些神職人員直接投入游擊戰拿起武器,另一群神職人員發出「解放神學」概念教導人民改變觀念,不要老是被錯誤的信仰給麻痺了心靈活動。 獨裁統治者往往會藉著宗教師傳出錯誤的信仰理念,他們喜歡告訴被欺壓的人民說:「世間痛苦是暫時,天國快樂才是永恆。所以,生命有這些迫害、苦難,就要忍耐,生命很短促,忍一下就過去了。天上有美好的一切,就像伊甸園,受壓迫的人可以到天堂去。」其實,當年美國白人宗教師傳給奴隸時代的黑人這樣的信息最多,也最典型。他們那樣的說詞只是在合理化白人統治奴役黑人而已。 而更恐怖的是,這樣的宗教師往往成為被政客們利用的工具卻還不知道,而他們也往往從統治者手中得到許多利益,但他們傳出這樣的信息已經讓那些作姦犯科的政、軍、財主惡劣罪行加深,卻還沾沾自喜自己所言所行的許多「善事」,其實那是在欺壓貧困的人民啊!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大國、大族的統治者,都會在有意無意之間,讓那些弱國、小族的人民受到嚴重的壓迫,甚至有滅族的危機。當年的以色列人民受迫害,到他們現今可以欺壓巴勒斯坦人民,那些血跡斑斑的土地、屍體,其實都是他們過去遭人迫害屠殺的影像,只是他們不願承認而已。如果我們把北愛爾蘭的衝突事件分析來看,就不難明白這樣的實例,英國人在北愛是絕大多數,受欺負的就是少數的愛爾蘭原住民,不僅是就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連就學也是一樣受到嚴重的歧視,甚至有些地方都被限制不准北愛爾蘭人去遊賞、觀光,這情景就和南非的白人統治時代,黑人在當地受到的凌辱一樣。 以大欺小、強欺弱,然後要期盼一個公義的社會出現,那簡直就是跟作夢一般。除非大族、大國的人民有較寬闊的胸量,能給予弱國、弱民多一點溫暖和更多的生存空間,否則類似車臣反抗軍游擊隊這樣的挾持事件還是會再繼續重演、發生。 我們若要在台灣建造一個和諧的社會,就必須很認真的來思考怎樣對待我們原住民同胞的生存問題,不要一直把焦點放在別人、他國身上看,轉回來看一下我們自己吧! (作者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
kiddens 於 2002/10/29 06:02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普廷想要解決人質事件. 也許可以從他特務本質大概猜測處理的手段. 談判幾天無結果.或許車臣游擊隊與俄羅斯軍方以前同是共產主義下教育出來的. 彼此有什麼計謀.有幾兩重.都一清二楚.有談判等於沒談判. 這種成份應該大於.普廷是談判低能兒.因為還有750人質在車臣游擊隊手上. 普廷應該是做最多及最後努力的. 車臣游擊隊開始屠殺人質後.可以確定普廷若不當機立斷.車臣游擊隊若一天殺一位人質.750人將近兩年時間.人質一個一個犧牲.誰能保證俄羅斯人民不會給普廷壓力.進而普廷失去政權. 再說.這次若車臣游擊隊游擊隊挾人質勒索成功.那以後類似事件很有可能在俄羅斯如野火遼原.不可抑制.也就是說.會吵的人有糖吃.普廷必須告訴車臣游擊隊.劫持人質這條路行不通. 最後.用毒氣攻堅這種決定.若不是普廷特務的特質下決定.就是俄羅斯人殘酷的民族性使然. |
雨過天青 於 2002/10/29 12:48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看了這則新聞後,有一個疑問,如果俄國方面要用強硬的態度,那是他的選擇, 但是一定要用毒氣嗎?化學藥劑這麼多種,難道沒有辦法找到一種只讓人昏迷, 而不傷害人質的藥嗎?或者研究化學武器的,全都致力於將敵方毒死,而不去研究 一些傷害性較小的化學武器. 如果人類研究武器的方向仍是朝著毀滅對方的方向的話,那麼這種殺敵一百,傷已 一千的慘事,還會繼續發生. |
路犁 於 2002/10/29 18:14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阿加: 你有回我MAIL嗎? |
Matrix 於 2002/10/29 18:27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普亭是KGB出身的,葉爾辛欽訂的接班人,為的是保護葉氏家族在俄羅斯國庫的巨額貪污 與洗錢。當年為了提高普亭的支持度,在莫斯科製造爆炸案嫁禍車臣反抗軍,然後出兵車 臣屠殺車臣人民。對普亭而言,人命根本不值錢!哪一天中國的接班人為了轉移內部問題 或鞏固權力而出兵攻打台灣,都是極有可能的事。 |
阿加 於 2002/10/29 21:19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俄羅斯極少有公共議題能喚起社會民眾的廣泛討論。人質劫持案原本已引發民眾關切,討論車臣戰爭是否該結束的問題。但收場卻是,普丁仍從國家權威不可侵犯角度,急於結束劫持事件。而現更透過國家宣傳機器,將該案件塑造成國際恐怖主義入侵俄羅斯,政府乃被迫行動;企圖以喚起民眾的國家意識,轉移外界對使用神經性毒氣的關注焦點。 個人以為,事件發生後,若普丁政權試圖與劫匪談判,並讓社會在討論時,形成是否繼續車臣戰爭的主流民意。更重要的是,從主流民意所流露出的社會心理情感,普丁大可進一步發揮政治家才能,從中抽象出一個符合當代人類社會意識發展的新意識型態:尊重個體生命與尊嚴。如此也才能使俄羅斯社會擺脫蘇聯強國意識而重生。 可惜,普丁還是依循舊文化,而未能讓這股早已洋溢在俄羅斯古典文學中的人道關懷,落實到人間。 |
love ticket 於 2002/10/29 22:26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我看到一些矛盾的說法.一方面沒有人能不承認在開始屠殺人質之後沒有不當機立段的選擇,一方面又有人硬要譴責普亭的手段不人道.有沒有人能說說有什麼更”人道”的選項?在有明顯較優的選項成立之前,對普亭的批評就是無的放矢.那是搞政治的人的把戲,你們何必學? |
阿加 於 2002/10/30 03:27 | |
Re:邁向正常社會所應有的價值追求 | |
love ticket: 劫持者真的開始殺害人質了嗎? 這不只過是政府不斷宣傳的官方說法.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