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王董油品被中國退關,歐僑商會籲三通,兼看台北松山機場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編輯室 於 2002/10/19 16:42 | |
「外傳」王董油品被中國退關,歐僑商會籲三通,兼看台北松山機場 | |
〔註:轉自與媒體對抗版〕 NO_1639 「外傳」王董油品被中國退關,歐僑商會籲三通,兼看台北松山機場 襠馬 於 2002/10/19 05:52 「外傳」王董油品被中國退關,歐僑商會籲三通,兼看台北松山機場 【 韓國船載台塑油到大陸違反規定無法上岸 】 (中央社 2002-10-18 18:52) ( http://tw.news.yahoo.com/2002/10/18/leisure/cna/3598324.html )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十八日電) 交通部今天證實,外傳來自台灣在大陸沿海無法靠岸的船並不是國輪,也不是台灣的權宜船,而是載有台塑油品的韓國船,因違反目前兩岸航運規定,所以無法入港卸貨。 交通部航政司長李龍文表示,目前以兩岸為目的地的貨物,除了境外航運中心的船舶可直接往來外,其他的船舶都要經由第三地灣靠,且船舶必須是國輪或權宜輪,因目前國輪往來有旗幟問題,所以必須是兩岸權宜船(也就是兩岸船公司經營但懸在國外註冊並掛外國旗的船)載運兩岸貨物。 李龍文指出,這艘韓國船是由台灣一家船務公司代理,他認為是船務代理公司沒有弄清楚兩岸航運規定。 目前除了以兩岸為目的地貨物必須使用權宜輪外,搭載兩岸的轉口貨物則可以不受權宜輪限制,外籍輪也可經由灣靠第三地方式來往兩岸間。 911018 # 【 國籍貨輪靠岸卸貨遭中國拒絕 交通部:是烏龍事件 】 2002/10/18 18:53 ( http://www.ettoday.com/2002/10/18/303-1365197.htm ) (記者陳瀚權/台北報導) 針對17日晚間傳出我國貨輪在大陸遭到阻撓無法靠岸卸貨一事,18日引起國內各家海運公司的關切,不過經交通部查證後發現,被阻止靠岸卸貨的貨輪並非我國籍貨輪,而是韓國籍貨輪,因此才被中國官方以96年公告的「台灣海峽兩岸間航運管理辦法」為由,不准貨輪靠岸卸貨。 交通部航政司司長李龍文指出,這起事件單純是因為該貨輪船籍是韓國籍,由於96年公告的「台灣海峽兩岸間航運管理辦法」,兩岸間航運的船隻必須是國輪或者是權宜輪,因此韓國籍的船當然不能靠岸。 據了解,昨天晚間遭到禁止靠岸的船隻,是由台灣船務公司代理的韓國籍貨輪,準備載運台塑油品前往中國,不過在準備靠岸卸貨時,卻被中國方面拒絕,因此被誤傳為我國籍貨輪遭大陸禁止靠岸。 李龍文指出,中國是根據96年公告的「台灣海峽兩岸間航運管理辦法」不准這艘貨輪靠岸卸貨。經過交通部向輪船公會查證瞭解,這艘船隻根本不是我國國輪,同時也不是我國輪公司所擁有的權宜船,與國內陽明、長榮、萬海航商都沒有關係。 交通部表示,目前境外中心以及兩岸灣靠第三地的船都必須是權宜輪才能行駛,不過經台灣要輸到第三國的貨,也就是轉口貨則沒有限定是兩岸的船或是權宜船才能行駛。 # 【 歐僑商會發布年度建議書 籲兩岸儘快三通 】 2002/10/17 19:27 ( http://www.ettoday.com/2002/10/18/319-1364801.htm ) (記者陳鵲蓮、劉博仁/台北報導) 歐僑商會今天發布一年一度的對台建議書,報告中除了譴責台灣在加入WTO後,對於多項大陸產品進口仍有限制,不符合入會規範外,也建議兩岸應該盡快坐下來談三通的問題,以減少通航的時間。 兩岸三通的議題遲遲不談,連台灣的歐洲商人也急了,歐僑商會就提出三大建言,除了希望台灣建立良好的商業及法制環境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台灣盡快三通。 (深入報導) 【 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 】 (陳增芝 2002/10/18 22:06 ) ( http://www.ettoday.com/2002/10/18/303-1365286.htm ) (陳增芝) 為了重啟兩岸協商,特別是兩岸直航,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從過去多次堅稱「必須是」在一中原則的前提下;到今年初以來的「可看作是」一個國家內部事務;再到最近定位「兩岸航線」,指屬於經濟問題,可以不談政治的「一中前提」等談話彈性,似乎可以嗅出,北京也理解,兩岸交流這麼久了,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 錢其琛的最新彈性談話,儘管只是透過台灣媒體獨家專訪的形式發表;儘管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只有簡短報導錢其琛接受專訪的訊息;儘管報導並沒有引發台灣朝野高度關切的重要關鍵內容;儘管這可能只是北京內外有別的「放話挑逗」,但是,無論如何,這至少顯示北京意識到,自已設下的政治障礙,自已有義務為解套做「輿論準備」。 台灣從總統府、行政院、陸委會,再到民進黨中常會,多次公開對兩岸直航,表達正面積極與彈性善意的立場,主管部會也奉示11月底前,就直航技術性業務完成評估規劃;甚至泛藍軍有意藉片面修正「兩岸關係條例」,通過修法落實「直航」。 台灣政黨無論在朝、在野,各自為兩岸直航,已經多次展現「積極態度」;甚至「掏心掏肺」的程度。此外,北京強力運作台商團體、泛藍立委、台灣媒體的輿論造勢,甚至錢其琛備受台灣肯定的最新政治彈性等,似乎兩岸直航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但是,如果再看看早已行之有年的台港航線,在今年年中的續約談判時,形式也是「委託民間」,過程也是不涉一中,竟也如此大費周章,就可以理解「從無到有」的兩岸直航,怎麼可能只是台灣修法,或者錢其琛一句不堅持「國內特殊航線」,改定位為「兩岸航線」,兩岸的船舶、飛機就可以走來走去、飛來飛去? 就北京而言,直航對其加速吸引台資或外資,當然百利而無一害,因此,推動兩岸直航的關鍵,只在於「解鈴還須繫鈴人」的政治解套。錢其琛這次探試性的談話內容,縱使只是「內外有別」的輿論操作,但是,確實提供北京自我解套的「新思路」與可能切入點。 姑不論涉及國防等技術上太過複雜的空運問題,即使是較為簡單的海運,相關協議能否避免「一中」的政治糾纏,不僅是台灣退無可退的最後低線,也是北京必須「與時俱進」的格局展現。 反之,就台灣而言,在陳水扁總統領銜展現「三通無可迴避」與同意「委託民間協助」的讓步後,台灣的政治底線早已「不必多說」;真正足以讓台灣執政黨瞻前顧後的關鍵,反而是純經濟的影響評估。 有關經濟層面的評估,目前存在「一舉解決所有經濟問題」與「直航將拖垮台灣經濟」的兩極看法。對此,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指出,台灣面對經濟重大轉型之際,以上兩種看法都對,也都不對,因為前者算到中長期的利基;後者看到短期的弊害。 蔡英文表示,直航對中長期的台灣經濟升級或轉型,當然應該是有利的,但是,重點是能否順利渡過短期內,資金與就業機會流失的衝擊,換句話說,政府擔心的是,還來不及嚐到直航的甜頭,台灣經濟就已經被拖垮了。 她強調,政府不可能只看到短期衝擊,就拒絕中長期的可能利基;但是,也不可能只看到中長期的基利,就莽撞的不顧短期的衝擊,這都不是任何負責任的政府,所會做的選擇。 因此,目前台灣相關部會必須積極評估的重點,包括直航對不同產業,甚至不同領域勞工的衝擊程度,並加速研擬短、中、長期的因應之道。至於直航規劃的重點,除了啟動讓雙方都感到方便的協商方式與通航業務技術與之外,更重要的,應是如何因應直航衝擊的產業調整,對此,時機與進度掌握,當然不能再因循苟且下去。 兩岸從最早的開放探親,再到社會、經貿、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開放與交流,無論是人員往來或經貿數字的統計,都很難令人理解,只是一海之隔的兩岸,可以如此「田嘸溝、水嘸流」。直航問題,真的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囉。 # NO:1639_1 蘭陽醒獅團 於 2002/10/19 08:14 問題只有一個,就是在北京的中南海。 誰要說台灣的單方面問題,我以為此人腦袋 |
襠馬 於 2002/10/19 16:53 | |
Re:「外傳」王董油品被中國退關,歐僑商會籲三通,兼看台北松山機場 | |
Re:版大 多謝! |
首都人民 於 2002/10/19 17:14 | |
Re:「外傳」王董油品被中國退關,歐僑商會籲三通,兼看台北松山機場 | |
?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