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而戰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LKK&SBB  於 2002/06/17 22:27
為?而戰

「如果中共毫無理由的對台動武,當然要為保衛家園而戰,但不能為台獨而戰!」前不久,有版友在回應我的文章時這樣講。
由於本人認為,這種論調對我們的民心士氣,實在是非常大的一種誤導,以至於對它一向是「深痛惡絕」;所以,當時可以說是以「怒斥」的口吻來回應的。
事後想來,既然,這種想法,也算是普遍存在於統派朋友之間的;那麼,何不把這句話的意涵、觀點,給好好的探討、澄清一下呢?
在本人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前,同樣要先籲請統派版友們,針對這句、各位多半都相當認同的話,來發表一下你們的看法。請版友們要有「挺身而出」、為自己的理念辯護的勇氣;否則,誰能搞得懂,各位成天慷慨激昂的「反獨、促統」,究竟是有什麼「博大精深」的大道理呢?

為了便於比較跟說明,我仍要先拿另一句名言來討論──「國軍不保衛台獨」;因為,這兩句話的「基本精神」,應該是一樣的,只是後者可能更極端、也更令人反感。我常想,說這話的人,其心態跟天安門下令攻擊者,其實是沒什麼兩樣的──都是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請注意這裡的「族類」所指,還不見得是「族群」呢!相反的,那完全是一種以「思想上的異同」來做分類、甚至來定別人罪的方式。

這次的台灣大選,是阿扁選上了。或許,也會有那麼一天,有個立場比阿扁更「偏獨」的人會當選;但不管是誰當政,是不是就該「有樣學樣」的宣佈說:「國軍不保衛統派」呢?我想,這是絕對不可能、也絕對不應該發生的。為什麼?!因為,在這島上的兩千三百萬人,不管其思想上偏統偏獨、偏左偏右、甚至偏上偏下的,他都是我們的同胞嘛!而「國軍」又是屬於誰、是為誰而存在的呢?不就是這兩千三百萬人嗎?否則,我們養這麼一堆「國軍」,所為何來啊?在台灣已經逐步走向一個「現代化國家」的今天,怎麼還會有人,只因為別人的想法跟他不一樣,就說「要保衛誰」、「不保衛誰」呢?

現在,回到我們題目的這句話上頭。
一般說來,當我們的住居地(家裡、社區鄉里、或國家等)遭到「外力入侵」--尤其是「武力侵略」時,多數人應當都會想要「起而抗之」的。這種對家園、對鄉土的感情,以及想要保護它的心理,應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自然反應,或者說,是接近於「天性」的。因為是「天性」,所以,它其實並不是靠著每天喊喊「愛國」啊、「愛台灣」啦,就能培養出來的;而是基於對這片土地、這些人們的認同,自然產生的。畢竟,這裡是我們生長、生活的地方;我們的身家財產、我們的家人、親友等等,也都在這裡。舉例來說,當電視轉播到他國的地震傷亡時,我們看了,雖也不免心有戚戚焉,但跟我們看到九二一的鏡頭時比較起來,那種感受,就是不一樣的。
因為是「天性」,所以,就跟「母愛」、或父母子女間的親情一樣,基本上,它是完全沒有條件、也不該對它設限的。所以我才會說,這句話是在「誤導」。因為,你們給它加了條件、也對它設了限。而且,這條件、這限制,其實,是非常荒謬、而經不起檢視的。

「如果中共毫無理由的對台動武,當然要起來保衛家園」。這句話,我們可以分成兩方面來講:
一、 中國如果要武力攻台的話,它基本上,是絕對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但在表面上,它卻也一定會搬出一堆冠冕堂皇、義正辭嚴的藉口來的(這種道理,只要是理智稍微清楚一點的人,應該都會想得通,而且,在稍早的貼文,我也論述過,這邊就從略了)。所以說,加了這個「假設性的條件」,實在是多此一舉、莫名其妙的。
二、 如果中國「有理由」,而且這理由是你們各位「可以接受的」(我們不妨把條件訂得嚴謹一點),那麼,各位是不是就不會「起來保衛家園」了?也就是說,各位就將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地方、自己的家人、以及、包括自己親友在內的兩千三百萬同胞遭受戰火的蹂躪了?這種話,全世界恐怕也只有我們統派的朋友們,才說得出口吧?!

再來看後半句──「不能為台獨而戰」。
1.這句話,其實隱含著另一句「統=和平,獨=戰爭」(“因為獨立會挑起戰爭,且主張獨立的只是少數人,所以是少數人害了多數人,因此,我們絕不能為台獨而戰。”我們多數統派朋友的邏輯,是否都是這樣的呢?!),而這一句,我在三月廿五日的貼文中已經講過:它,其實是不成立的。這邊就不再贅述了。

2.就跟那句「不保衛」是一樣的,這句話,也是把「跟自己思想不同的人」,當成了「非我族類」了,或許,這就是各位一向所服膺的信念吧?!可是,卻偏偏還有一些無恥至極的不要臉政客,不時的奢言、高喊著「台灣命運共同體」之類的話。其實,這些話都是源出於(偷自於、撿拾自於)獨派,但這些人並不管其內涵如何、能解釋多少、跟自己一貫的理念有沒有衝突等等,反正只要是讓人聽起來「會爽」,能夠騙到部分「憨百姓」的認同,他們就樂此不疲了。只不過,在明眼人看來,兩相比較之下,豈不荒謬、可笑之至!?前陣子,版上不是有些朋友說,要把台灣分成南北兩國嗎?那更是這種想法的最佳寫照了!只是,老實說,講這種話,各位是太抬舉自己了(底下另述)!

3. 究竟,各位「有沒有資格」說,「要為XX而戰」、「不為XX而戰」呢?台灣是個「徵兵制」、而非「募兵制」的國家,當動員令發佈時,只要是現役或後備軍人,都得投入、參與的。如果有人「為了XX而不戰」,那終究還是要受國家法律的制裁。至於「戰不戰」的決定權,很明顯的,是在國家、政府手上,而非你我所能左右的。

4.同樣也是「資格」問題。各位一直都大言不慚的說:「台獨是少數」,真不知所據何來啊(好笑!)?我們從威權時代、解嚴初期的民調看到現在,僅以「極獨」這部分的佔比,從當初可憐兮兮的三、五%,到最近幾年都穩定的維持在十六~~十八%,甚至也曾看過二十%的。相反的,在各位的「極統」部分呢,從當年的二、三十%,到近兩年都只剩六~~八%,很少有超過十%的。誰才是少數呢?
當然啦!一、二十%的支持率是不足以服人的,但我們來看看另外兩個數據:李登輝訪康乃爾,雖說是以私人身分,但多數台灣人仍視之為「向國際宣達主權」,事後雖被你們罵得很慘,但當時的幾份民調,聲望卻都高達七、八十%以上;同樣也是李登輝,他發表的「兩國論」(同樣也被你們罵得半死),民調「認同者」、或「支持者」,也都在七十%以上。這些都不過是三、五年內的事,也絕對都有案可查的。各位!誰是「多數」、誰是「少數」啊?誰才較具「資格」呢?所以,在第2點當中,我才會說:「各位啊!你們實在太看得起自己了。」

最後,其實呢,台灣已經算是個相當民主化、也相當現代化的國家了。所以呢,只要不是軍人或相關人員,你們要去主張「為XX而戰」、「不為XX而戰」,那絕對是你們個人思想上的自由。我們既不能像政治專制、思想落後的中國那樣,拿一大堆「民族大義」、「愛國主義」,來硬壓著你們改變想法(那有用麼?),也不至於學你們來宣佈說「不保衛統派」、「不能為統派而戰」。只是,在這邊要向各位千拜託、萬懇請的是--下次要講這種話的時候,麻煩你們,別再講得那麼大聲、那麼「大義凜然」、「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了。因為,這整句話根本就是講、不、通、的;而且,有這種想法,也絕對不是什麼「很光彩」的事;相反的,那應該是「真見笑」的--通常,你們會把它稱為「漢奸」、而我們會說是「台奸」;至少,不管最後是誰活得久,受到世人「恥笑」的,一定是你們,而不會是我們。


NO:139_1
Papagino  於 2002/06/17 22:32
Re:為?而戰

支持LKK&SBB;

舉個簡單淺顯之例子

每個家庭投票或政治意識或有統獨之不同,但當外力攻打台灣時,你會因為意識上之不同,而不捍衛家人之身家安全?

保衛我們安身立命之台灣。簡單而堅定的!!


NO:139_2
送廚餘  於 2002/06/17 22:39
Re:為?而戰

很簡單!!為台灣人民而戰!!為這塊土地而戰!!

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NO:139_3
GLEN  於 2002/06/17 23:41
Re:為?而戰

講簡單一點的啦!!人家都跑到家門口踢館了,還在起內鬨,死好活該!!

NO:139_4
Echo  於 2002/06/18 00:06
Re:為?而戰

「每個家庭投票或政治意識或有統獨之不同,但當外力攻打台灣時,你會因為意識上之不同,而不捍衛家人之身家安全?」

Papagino 你這個推斷照常理是講得通的,但是不見得適用在中國人身上。如果你還記得讀過的中國歷史,應該還記得中國人在面臨戰爭時,為了自己的觀念與利益出賣同胞,把整個國家都賣給敵人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國人平日滿口仁義道德,真正面臨難關的時候就變成「賣友求榮」,更別說在他們的眼裡那些台獨的支持者根本不是「友」。看看兩年來那些統派的歇斯底里,就可以想像,中國一旦對台開火,他們可能還要狂歡慶祝。


NO:139_5
1000℃  於 2002/06/18 00:13
Re:為?而戰

要推翻.消滅中華民國算不算叛國
泛綠的與共產黨有著共同的目標"消滅中華民國"
其實泛綠的沒資格罵共產黨
因為共產黨打壓的是中華民國而不是臺灣國
泛綠的該與共產黨合作
這樣才能加速"消滅中華民國"
泛綠的也能夠減少一個敵人

這在茶黨這裡的
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台獨人士
實在沒資格罵林毅夫
此人是從中華民國裡叛逃的
不是從臺灣國叛逃的
台獨人士該讚揚林毅夫的做為
林毅夫對台獨人士盡心盡力所要達到的目標"消滅中華民國"有很大的幫助
台獨人士該廣為宣傳林毅夫事件"你們看中華民國快滅亡了"
然後這樣說.....
讓我們(台獨人)與共產黨攜手來共同"消滅中華民國"

夸克


NO:139_6
弦月之影  於 2002/06/18 00:59
Re:為?而戰

1000℃
國家的主體是什麼?是領土,主權,人民
不是國名,國旗,你想挑撥離間,只是顯示你沒有知識
我還可以說台灣共和國繼承中華民國,你又如何反駁?
中國從宋朝到現在被消滅了幾次?依對岸講法是0次,中國只是一代傳承一代,一個不死的殭屍

依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我們是在開創新時代,一個符合這塊土地,人民的憲法和國名
這塊土地沒有青海的草原,沒有喜馬拉雅山,沒有古聖先賢
這裡有的是胼手扺足的台灣人,還有直到永遠的台灣國,我們會面對考驗,屹立不搖,直到永遠
21世紀是台灣人獨立自主的世紀
在此也預祝西藏(Hibet)新疆(東土耳其斯坦)獨立建國成功


NO:139_7
襠馬  於 2002/06/18 02:54
Re:為?而戰

>>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台獨人士
>>實在沒資格罵林毅夫
 
前者是為"台灣土地人民"打拼的人
後者不但背叛"中華民國" 更是背叛"台灣土地人民"

NO:139_8
kenjin  於 2002/06/18 14:35
Re:為?而戰

2002-06-12 新新聞評論報
【周邊有事】•軍隊不知為何而戰?

文◎陳柔縉

有些議題本質很乾燥,也沒什麼好多演繹思考的。例如衍生自林毅夫事件
,有民進黨立委主張應約談當時的總統府簡任秘書宋楚瑜,以查明蔣經國
總統如何處置林正義叛逃案。誠如親民黨所斥「無聊」,一個金門前線的
連長叛逃,能扯到要問總統身旁的秘書,真的是很無聊!而親民黨以牙還
牙,指稱應該查明扁政府同意林毅夫返台,是否涉及賣台,也屬同等級的
「無聊」。

但是,林毅夫事件本身卻飽含豐沛水源,在台灣產生很大的討論能量。

——一個人想回家鄉奔喪,盡人子孝道。這是人情倫常的層次。

——林毅夫觸犯當時的軍法,叛逃到當時的「賊」巢。這是法律的層次。


——但是,那個年代的台灣,被國民黨獨裁高壓統治,一片惡法,知識分
子無不用各種方式對抗,有人去美赴日,林毅夫則是投共。這是政治良知
的層次。

——林毅夫以現今的身分受扁政府同意來台,有人唯恐賣台。這是政治的
層次,不讓陳水扁在緩和兩岸關係上有加分的作為。

就是包涵這些不同層次的思考面向的交駁,才產生錯亂之感,導致林正義
叛逃,似對也不對,准不准林毅夫返台奔喪,似錯又沒錯。

在每一項都值得熱愛腦力活動者激盪的面向中,其中有一項反對林毅夫返
台的理由,說法很離奇。意思說,林毅夫當年不忠不義,叛逃到彼岸,若
准他衣錦還鄉,則軍隊將「不知為何而戰」。

以前的軍隊被訓練得很知道「為何而戰」。台灣的軍隊是為未打完的國共
內戰而繼續存在,價值也設定在完成「反共復國、解救同胞」的神聖使命
。所以,早年軍隊設置政戰系統,是西方現代軍隊所不會有的內部機構,
在台灣卻變得很重要。政戰系統負責洗部隊的腦,讓部隊變成一支反共思
想堅定齊一的勁旅。郝柏村在1986年元月的日記還寫得很認真:「現中共
對我,第一為鬆懈反共鬥志,以形成敵我不分,我應檢討反共意志、決心
、信心是否已不如前,此為第一要務。」

既然軍隊長期如此被訓練,當開放探親、終止動員戡亂、海基會成立、國
台辦官員來訪、甚至三通,如潮水湧來時,軍隊當然會有被滅頂的窒息感
,不知為何而戰。

相較之下,林毅夫23年前叛逃投共,今天以中國北京大學教授身分返鄉奔
喪,這等情節會比台商在中國鉅額投資、台灣人移民上海和深圳,還要教
軍隊不知為何而戰嗎?比一團一團權貴人物赴中南海「晉見」中共領導人
,還要教軍隊不知為何而戰嗎?

根本問題是出在軍隊幾十年被思想教育教得太複雜、被教錯「為何而戰」
,今天才會疑懼准許叛逃者返鄉會教軍隊不知所措。

現代軍隊不是軍閥手中的私人部隊,供一個人,祇得打共產黨提來提去。
現代軍隊也不屬大藩主攻城掠地的武器,可以像豐臣秀吉一樣,把軍隊提
過來打完九州的島津豪族,又提過去打關東強豪北條氏。現代軍隊是國家
所有,軍隊就是為保國衛民、服從三軍統帥而存在、而戰鬥。

不需要把軍隊的頭腦拉下海來攪和那些難釐清的兩岸關係,保持它的超然
和清闊,反而更重要。假如要軍隊變成哲學家,美國派軍全球跑透透,干
預他國內務,砲打無仇無怨的異國百姓,美國軍隊豈不要潰散得不成人形
了嗎?


NO:139_9
清脆綠意  於 2002/06/18 14:47
Re:為?而戰

陳柔縉 寫的不錯。她的專欄大概是新新聞現在碩果僅存還可以看的文章了。

NO:139_10
Papagino  於 2002/06/18 19:46
Re:為?而戰

Totally agree with 清脆綠意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