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於西非的成就
回 覆 | 返 回 |
ddt 於 2002/09/29 04:55 | |
台灣於西非的成就 | |
我知道各位不喜聯盒報系 但是這一篇則訴說台灣的細緻外交的成就 也值得思索台灣的外交發展 這一篇令人感動與自豪 以下是轉貼: 【記者鍾蓮芳/專題報導】 八月二十六日的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議」在南非約翰尼斯堡揭開序幕,與會一百八十九個國家、一千七百位代表、三十位元首在此展開有關永續發展各項議題。就在當天,台灣透過法國媒體的報導,成為永續發展議題的「國際模範生」。 當天,法國電視台「France2」的晚間新聞,在約堡高峰會開幕新聞之後,即播出台灣在西非靠近沙漠的布吉納法索默默進行永續發展工程,為期三十餘年:台、布農業合作計畫正在當地的第永格列墾區進行稻田開墾;而我農技團早在三十餘年前,就在此地創造出「姑河傳奇」,透過水利及農業技術,將沙漠變成良田,留下的技術,讓農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耕種,三十年來,改變農民生活、村落發展、甚至後代的前途,族群找到永續的生機。 這個報導不僅在法國、非洲法語系國家,全球許多其他國家都收看到了;雖然國內媒體並未大幅報導,但是透過電子郵件的訊息傳遞,不僅留在南非的農技團員、外交人員、及各地的國際友人均十分感動。農技團在沙漠流下的血汗,終於獲得肯定。 故事要從說三十多年前說起。 政府在退出聯合國前就積極進行非洲邦交國家的「技術外交」工作,召募農耕隊到非洲邦交國家協助發展農業技術,當時很多擁有技術的青年人接受召募赴非,候新智、劉春雄、方英彥等都是當時前往南非工作的「技術先鋒」。現任布吉納法索農技團團長的方英彥說,體專肄業的他,因為高中畢業後曾在政府「新竹海浦地開發處」任職,有水利工程的技術,到了南非後,由於專長獲得發揮,因此,他一待就三十餘年。 台灣和早年稱為「上伏塔」的布吉納法索一九六一年就曾建交,一九六七年,方英彥到非洲的第一個工作即是追隨農耕隊隊長候新智率領的農耕隊到上伏塔的姑河開墾。農耕隊在當地成功興建二座水庫、一個水壩,構築起灌溉系統,水稻田逐步擴展開來,由於墾區開發成功,該國政府召集移民前來,姑河區從不毛地變成綠地,還聚集了約八千人的新聚落。 不過,一九七三年九月「上伏塔」與中共建交,台灣農技團被迫放棄耕耘十年的姑河。 一九九四年台、布復交,台灣農技團再次回到布吉納法索,姑河的農民給與最熱情的歡迎,感激農技團為當地人改善生活,二十年間,當地農穫成長五、六倍,聚落更成長至五萬人;農技團再創「綠色奇蹟」,讓台灣揚威國際。 以第永格列陸稻墾區為例,這是陳水扁總統八十九年「友誼之旅」到該地承諾協助開發的墾區;儘管開墾過程碰到缺乏工程機械,必須趕在雨季前完工,施工期只有六個月,以及行政院延誤撥款等問題,幸好農技團長排除萬難,以一年時間出了三百四十公頃的黃金穗海,完成大排水工程,還增建可以控制水位的魚池工程,展開吳郭魚養殖計畫。讓各國對台灣農技團再度刮目相看。 右岸勝左岸 技壓11國 事實上,除了姑河傳奇,第永格列成績,台灣農技團在布吉納法索還打過一場「大勝十一國技術團」的技術戰。 台布復交後,由於各國均在巴格雷墾區協助布國發展農業,土地肥沃、地勢寬闊平坦的左岸已被十一個國家出資認養,台灣農技團只能選條件較差的右岸;不過,團長劉春雄以豐富的經驗,採用「倒虹吸工法」,克服緊鄰水庫的工程難度,興建完成地底渠道工程之後,順利構築灌溉系統,二年就有水稻收成,五年就完成一千公頃農地的開發;成為各國元首、官員、使節、及國際組織到布吉納法索的參觀重點。 至於左岸,十一國出資的農技團,開墾十年沒有成效後來還到右岸觀摩,十一國已開始接洽我國農技團,希望由他們出資,由我國農技團協助完成左岸的開墾。 台灣的農技團雖然遠離國內吵嚷的政治環境,未獲應有重視,卻在異鄉,以熱誠、技術創造奇績,改變了落後國家人民的生活。 布吉納法索緊鄰沙哈拉沙漠,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五度,年雨量只有九百公釐,然而,台灣的農技團在姑河已綿延出一千多公頃的稻田;在巴格雷更向國際農技團展現不可替代的開墾技術。沙漠可以化為良田,對國際主張永續發展的趨勢,對外交境遇十分難苦的台灣,都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啟發。 |
恆愛台 於 2002/09/29 12:46 | |
Re:台灣於西非的成就 | |
每次提到非洲,都會想起親人在當地奮戰不懈的外交工作及趣聞........... [農耕隊]幾乎是ROC的等義字!當初南非因種族歧視其屠殺,被聯合國以禁運區制裁! 電影大家如有印象,好像有一部就是介紹南非首都郊區,一次大規模的和平抗議, 他介紹到黑人在當地的歷史人文背景,因為一大片的森林及垂手可得的豐富物產,使他們 在上述人文背景下,台灣從事外交工作可說是倍感艱辛!舉例一個農耕隊於農場.花兩個月 氣沖沖的捉那些工人來問?為什麼不澆水?卻異口同聲的抱怨!......[ 太麻煩啦! ] 所以國人應該重視這些駐外人員的努力及辛苦!千萬別聽政客偏執的片面之辭!而否定一切! |
恆愛台 於 2002/09/29 14:15 | |
Re:台灣於西非的成就 | |
早年南非開普敦是台灣遠洋漁船的最重要補給基地,............ 當時的台灣郎的[ 工作服 ]就是一件四腳短褲,加一雙拖鞋,因此每次入境補給, 遠洋漁夫到站自然是吃喝嫖賭........同基地尚有日.韓.歐洲等其他國籍的漁民聚集, 至於日韓間,又由於跆拳道略勝柔道,加上民族仇恨.所以韓國又常打敗日本船員,但碰到 可是警察來捉人啦!人家有槍嘛~~~不然還可以輸贏一次嘛沒關係!......所以就被關起來! 所以只好叫台灣大使館來處理!.............一陣訓斥!才酒醒道歉賠錢了事! 所以在開普敦如嗆聲,偶是[ 台灣郎 ]...當地人翹大拇指ㄜ樂時!別忘了前人打拼之勞累啊! |
恆愛台 於 2002/09/29 22:56 | |
Re:台灣於西非的成就 | |
由於台灣在南非是破天荒地,被白人視為[一等公民]............... 因此,雖然薪水在世界各國是倒數十名內[早期的水準],唐飛行政院長最清楚! 由於,黑人週末有酗酒的習慣.我親戚W博士常在週一,欲出門時.司機尚未把車開回來! 因為這座城市路上死個黑人,跟死條狗~~~沒有兩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