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鷹雛 於 2002/09/26 01:37 | |
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顯示,國庫的債務額度已經高達近三兆台幣,預算編列入不敷出。在當前財政改革的輿論中,主要分成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是先整頓金融機構逾放款問題,成立兆元金融重建基金,等金融秩序重建完成後,經濟景氣自然復甦。令一種看法是,得先從拯救傳統產業做起,同樣成立兆元規模的產業基金,等產業活絡後,產業還款能力增強,逾放比例自然降低。前者有要全民買單,解決「錢進中國債留台灣」的疑慮,不僅有違公平正義原則,且能否有效阻止西進,及時振興產業,都無有力佐證加以支持。後者做法,金融業者本已逾放過高,若再行放款給無力償還的企業,姑且不論業者意願,產業本身能否立即活絡,是否將放款再轉至中國,仍然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政府的態度,顯然想兼顧兩者,但財政「吃緊」的今日,恐力有未逮。最近一週,為了農漁會信用部如何整頓的問題,執政的民進黨跟台聯黨出現了嚴重的意見分歧,讓拼經濟的腳步似乎更加舉步惟艱。 究竟台灣的財政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又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小弟開此欄點出問題點,並做些許建議,期能拋磚引玉,請各位先進為台灣財政多做建言。 台灣財政的問題在哪? 一、疊床架屋的政府體制 在省虛級化前短短幾年,省屬行庫從高額盈餘轉為連年虧損。為攏絡地方,省長宋楚瑜不斷地擴編預算,向省屬行庫支借龐大債務,卸任時已經累計高達近七千億的赤字。但許多重大的公共設施,在歷經多次風災及九二一大地震後,遠不如日治時期建設的堅固。舉這個例子,主要在說明一個疊床架屋的政府體制,耗費了多少稅金。而每年必定上演的統籌分配稅款問題,也因為行政層級區劃不當,增添不可勝數的社會成本。 以台灣目前的行政區劃來說,本島的縣市數目實在太多,若是精簡成北中南東四縣,外加澎湖縣、金馬縣及台北博愛特區,並將縣屬的鄉鎮市數目大幅精簡,應可節省許多財政開支。或許有人會問,省虛級化後,財政也沒改善。真的沒改善嗎?如果現在省還存在,送錢省長及繼任者還會花的錢,相信是大家極不願意見到的。接著,可能會問,精簡後的公務員要安置到哪裡去。首先,法律並未保障公務員一定是終身職,考核制度也未健全,況且原先服務於縣政府或鄉鎮市層級的公務員,在縣提昇自治層級,及鄉鎮市精簡擴大管轄區域後,一樣有位置可以安置。 最重要的,直轄市及曖昧不明的省轄市層級應該加以廢除,破除以往國民黨只建設大都市,尤其是台北市,而忽略其他縣市的不合理現象。 二、特定族群、人員的補助優待 當馬英九任法務部長時,有次接受電視訪談,提到兒時眷村生活的「艱辛」,一星期只能吃到一次「冰淇淋」。大家想想看,那時候同年紀的阿扁,看過冰淇淋嗎?你我有看過嗎?只要是四十歲以上,來自台灣農村的人,都很難忘記餐餐吃蕃薯簽的日子,現在看到蕃薯都會怕。以前農村子弟要上學,父母得辛辛苦苦養豬、借錢,但軍公教的外省族群,子女上學全額補助。以前家裡種的米,大半要繳給農會,才能換得肥料,這些米都給了軍公教。現在這些軍公教退休了,每月都接受政府的補助,但你我種田的父母呢?靠兒女奉養,頂多只能領老農津貼或是敬老津貼而已。這些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長期以來預算資源的極不合理分配。近來擾嚷多時的軍公教18percent優惠存款,便是這些補助優 三、選舉任期制的弊病 地方自治選舉,以連任一次為限。首長為求突顯政績,以大興土木為樂。一幢幢數千萬甚至上億的建築物由平地升起,繼任者紛起效由,以致舊建築無人理會維修,逐漸殘破,新建築永遠在興建、落成剪綵。例如花東海岸十一號公路兩旁,許多號稱社區活動廣場的建築,隱末於雜草垃圾間,且距離村落過遠,就算再多的建設,也是枉然。 若提到工程回扣,自然令人聯想到賄選後成本回收的問題。在政府積極查辦賄選、偵查貪瀆的情形下,這兩年來有顯著改善,但換來的是公共工程的品質每況愈下,尤以道路整建最為嚴重。新舖的道路,沒過幾日便有工程開挖,難道不能事先協調?當然不是!開挖自然就需回填重舖,砂石瀝青場既然掌握在自家人手中,縱然沒有回扣名目,也接近無本生意。 四、任令生財工具遭財團吞噬 國營事業民營化雖然是民主政治的常軌,但在釋股的過程中,若有關鍵環節刻意遭到變更,自然容易行五鬼搬運。釋股價格便是一例。公開的小額標售,與大宗的股票承接議價,常相差甚多。而這其中的差價,便成了財團爭相吞噬的對象。中華電信釋股案是為一例。未來的台電、中船、自來水、漢翔等案子,應該特別加以關注。由於釋股並非完全釋出,財團取得部分股份,關注的是盈餘分配比例,同時抓住政府持有官股的心理,不可能放棄管理措施,因此所有的管理成本、修繕維護費用,完全落到了政府身上,等於是雙頭賺。高鐵BOT案,由當初的政府不必出任何錢,變成官股投入,貸款保證也逐漸浮現。財團也料定,政府不可能讓蓋到一半的高鐵中途而廢。縱使有高鐵經營三十年後,移轉給政府的條件,看似賺到了,實際上在三十年後,交通工具可能不是現在可以想像的到,高鐵也說不定成了慢鐵。屆時政府又得花一大筆錢維修或報廢,生意算盤一撥,賺錢賠錢呢?當然,政府因財政困難不得已採取BOT方式,頗多無奈。 五、土地徵收補償的漏洞 公共工程用地的取得,除了台糖及公有土地較無問題外,需以徵收私人用地解決。姑且不論預算編列進度的急緩問題,透過徵收前預先得知土地區段而大肆購買,再以變更地目方式,將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或商業用地,則縱使徵收係按公告地價加四成計算,所謀取的暴利當在十倍百倍之上。以往國民黨慣用的手法,便是將國有土地賤賣,再於都市計劃會議中變更地目,透過合法的徵收程序,國家預算成了私人口袋的囊中物。
一、改造台鐵 台灣最賺錢的生財工具,非台鐵末屬。這句話也許會令人發笑,台鐵不是連年虧損嚴重,怎會是最賺錢的呢?試為各位分析如下: 二、觀光券的發行 運用政府的力量,結合旅遊、交通、飯店住宿及農特產品展售的各業者,針對外國觀光客,發行可流通兌現的觀光有價證券。凡來台觀光的外國人士,由政府提撥一定比例的觀光券,於各國際機場港口設置專人服務櫃檯,致贈其至全國各地消費。觀光券制度的設計,為防造成通貨膨脹,可於試行一段時日,累積至足夠觀光基金後,再為擴大發行的規模。 三、各鄉鎮市公用電力的整合 台灣各鄉鎮市的路燈非常普及,在新造的公共工程上,甚至有浪費之嫌。在獨自負擔公用電力費用的情形下,致使各鄉庫、鎮庫逐漸枯竭。從財政的觀點來看,中央一方面補助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求台電需解繳國庫一定盈餘,看似衡平的設計,其實並不具有效率,甚至有惡性消耗之嫌。在預算撥補又上繳的過程中,不斷地支出成本,縱然國庫補助一元而收到一點二元,但扣除其中的所有費用,虧損已不在話下。 如果能由台電直接管理各地路燈等公用電力設備,而不透過各鄉鎮市管理負擔,基於公司經營獲利的一貫立場,台電應能將成本壓至最低,達成法定盈餘的要求,並適時調配各地電力的供輸。同時,在減輕了地方政府的負擔後,中央政府亦可降低補助款成數,達成改善財政赤字的目的。
|
建議你 於 2002/09/26 06:24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建議你轉載到總統府的網站 |
恆愛台 於 2002/09/26 09:53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當馬英九任法務部長時,有次接受電視訪談,提到兒時眷村生活的「艱辛」,一星期只能吃到一次「冰淇淋」。大家想想看,那時候同年紀的阿扁,看過冰淇淋嗎?你我有看過嗎?只要是四十歲以上,來自台灣農村的人,都很難忘記餐餐吃蕃薯簽的日子,現在看到蕃薯都會怕。以前農村子弟要上學,父母得辛辛苦苦養豬、借錢,但軍公教的外省族群,子女上學全額補助。 操!想到小學同學帶美援罐頭裡的牛肉乾...........偶站在旁邊看他慢慢啃!心就會痛~~~ 這位[中國神明]更神>>{{一星期只能吃到一次「冰淇淋」。}}....幹!我高中才第一次吃到 鷹雛老弟~~~快把你的文mail給總統府,順便把我的童年也mail上去!真是氣死人........ |
Simon 於 2002/09/26 11:32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向鷹雛您致敬. |
鷹雛 於 2002/09/26 18:20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Simon兄: 不敢當,不敢當。只希望大家能多關心台灣的基礎建設。 |
游牧者 於 2002/09/29 15:27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本文頗有深度與創見 很值得進一步的討論 建議開欄者 可將此文投至報社意見投書 以使更多的人看見此文 促進討論 小弟在致敬之餘卻礙於學養不足 未能就論點內容討論 僅能回應此文 將他推到前端 使更多的網友得以見此佳文 |
Leon 於 2002/09/29 17:25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對於台灣現今中央政府赤字高達近三兆新台幣,小弟個人深感憂心,記得從國民黨執政50多年至下野之前大概留給民進黨7.8千多億的負債,相對民進黨執政兩年多卻快速累積三倍以上,若再加上全國地方政府的負債更達十兆元之譜,台灣的財政出了什麼問題?是因政黨輪替、錢進大陸、前國民黨政府掏空、民進黨執政不善、各種現行體制的缺陷...... 在下覺得這是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儘管台灣不像韓國背負著高額的外債,但內部財政的虛空可不像韓國還可以尋求外援,畢竟國家財政是關係著所有人的前景未來,除了感謝鷹雛兄的建言外,小弟個人實在智術淺薄,還望諸位賢達能多提供資料與建言,為台灣未來把脈把脈! |
鷹雛 於 2002/10/01 22:47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四、砂石開採權證券化 全台灣各大小河流及其支流,所蘊含的砂石開採利潤,數目之大難以衡估。長期以來,河川砂石的開採,一直掌握在地方派系及幫派組織的手中,藉由賄賂縣市鄉鎮政府,及控管河川的水利相關單位的手段,獲取龐大的不法利益。再將已挖空不復存在的沖積新增地設定抵押,貸得資金經營地下錢莊、賭場與特種行業,使原先幾近無本的砂石,一躍成為遍地的黃金。政府單位其實也不是不知道有這種增加財政收入的方法,但公務員一來懈怠已久,二來少數分子有額外收入可拿,再加上非為自己賺錢,因此也就當成眼不見為淨。 砂石開採權是種財產權,純粹買賣砂石,只能賺得些許利潤。若能將此權利證券化,並納入期貨管理的機制,透過公開市場的標售,政府部門不僅可坐收交易稅,且能以砂石總量的控管,達到國土保安的效果。除此之外,對於一直霸佔國有河川地的惡勢力,亦能一併解決。 五、中小學營養午餐問題 中小學營養午餐的經費問題,向來困擾地方政府多年,雖然有些縣市以共同廚房方式獲得不錯績效,但並非每個地方都適合採用。許多偏遠地區的中小學,彼此距離過遠,很難整合成專責廚房進行配送。加上營養午餐的經費常遭挪用,導致中斷情事時有所聞,縱令教育部專款補助,午餐菜色仍不足以供養一個正當發育學生的營養需求。以下的方法,可解決菜色增加的小問題,同時,對於營養午餐的經費分擔,也有所幫助。 在台灣全國各地區,不論是種米、種菜或是種水果,若是市場價格過低,甚至無法抵付工資,往往造成農民任令農產品在田地腐爛的情況,畜牧業者亦會面臨血本無歸的窘境。雖然市場價格的高低,決定權主要控制在通路商手中,雖然也是自由開放市場的法則,但如果政府能夠將交通運輸網路徹底舖設,讓農產品在國內各地區快速自由的流通,短期內通路商的利潤或許會降低,但長期來看,貨物能賣給更多對象,收入勢必不減反增。在商言商,只要政府不與民爭利,通路商沒有理由不會答應。有通路就需要運輸,不論是水路、公路、鐵道、海運或空運,政府建設投資所應回收的稅捐,透過對通路業者提供的優惠措施,設定一定條件,讓業者抵稅或減免。而這條件,便是以定時提撥固定數額的農產品,當作營樣午餐的素材。至於短少的稅收數目,在經濟活絡增加買氣後,自然可從營業稅及所得稅項目中獲得彌補。 |
OGS 於 2002/10/02 09:33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不適合居住而設立學校就是賊。200人的校區或500 人,看看那些山林的維護。一年要幾億呢﹖他們繳稅嗎﹖此為KMT所綁政治標的利害,大家有辦法取得共識嗎﹖ |
草地人 於 2002/10/02 10:06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記得從國民黨執政50多年至下野之前大概留給民進黨7.8千多億的負債 這7.8千多億只是老宋六年省府留下的負債,現今政府的負債大多是國民黨留下的債是以幾兆計。 |
fuckchina 於 2002/10/02 15:48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to Leon : >>對於台灣現今中央政府赤字高達近三兆新台幣,小弟個人深感憂心,記得從國民黨執政50 您應該是記錯了,國民黨執政留下的赤字餘額是近兩兆五千億臺幣〈關鍵是凍省前省府留下 近兩年,赤字餘額持續增加的關鍵並非歲出擴增,而是歲入因景氣因素而銳減,01、02兩年 |
fuckchina 於 2002/10/02 15:58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草地人的問題問得好,不景氣時出現赤字可以理解 , 但為何國民黨執政時經濟景氣歲入比那麼高也出現赤字且還赤得更凶呢? 最誇張的是省府赤字還遠比中央政府更凶? 真難想像,當初凍省,那怕只晚一個月政府赤字餘額都要以幾百億速度擴增! |
Leon 於 2002/10/02 23:00 | |
Re:為台灣財政建一言 | |
fuckchina兄: 小弟所得的資訊的確實不夠充足,再說小弟也言明個人實在智術淺薄,對於兄的指正劣者表示由衷感謝! 不過有個重點仍要強調,也就是國家赤字的問題真的不得不去正視,就有如重症前的一種徵兆,在還沒到重症末期前如何及早治療、對症下藥,是小弟很希望去追根究底的,雖然小弟也認為這其中有舊泛藍前後造成的財經陷阱,但更重要的是執政者要如何收拾殘局,尤其小弟最不願意見到民進黨真的被國民黨化了!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