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LKK&SBB 於 2002/08/31 00:10 | |
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上) 有許多中國人跟台支人,他們在理智上雖然都嚮往、肯定西方的民主自由,知道人家確實是比較進步、比較富足,也比較強盛;但在感情上呢,卻又都極其阿Q的、寧願把當今中國的專制落後,歸咎於「運氣不佳」──就是那麼不巧的,在推翻了腐敗的滿清政府之後,正當「中國人要出頭天」的同時,偏偏就來了個共產黨(說得好像比我們台灣人要中頭彩的機率還小似的)。對於這種說法,中國作家鄭義有一段話、是很值得中國人深思的:『……在暴露了傷痕,反思了歷史,揭示了改革的歷史必然性及舉步維艱的困境之後,當代文學必然陷入沉思。一切歸罪於毛澤東嗎?毛澤東產生於中國共產黨。一切歸罪於共產黨嗎?有這樣的共產黨是因為有這樣的社會與人民,有這樣的文化。──痛定思痛,我們漸漸發現:一切政治批判最後必然導向文化批判。』 ◆急凍木乃伊 中國人的歷史文化意識、國家民族意識,基本上並不具備「現代國家觀念」,仍是停留在歷史學者所謂的「前近代」(pre-modern)階段,而以「大一統史觀」為其無限上綱。多數中國人往往都是盲目的、就把「中國統一之後就會富強」這種話視為天經地義,殊不知這種說法不僅毫無根據,而且根本是倒果為因的。因為,之所以會造成「分弱」的錯覺,正是源自於這「大一統觀」所帶來的戰禍! 中國真的是「分弱、合強」嗎?在沒有辦法實際上分別針對「分、合」兩種狀況,就其政、經、軍各方面「國力」,以及社會、人民的生活水準做詳盡的記錄、統計與評比的情況下,那種說法根本只能算是“鬼話”、“屁話”而已。但中國人的腦袋、卻好像都只是用來裝漿糊的,一點判斷力也沒有。 相反的,假如中國人不是那麼汲汲於「求統」的話──也就是說,在它的歷史上、當「分裂」(通常中國網民看到這兩個字都會“如喪考妣”的)之勢已經形成之後,如果不要跑出那麼多「雄圖大略、身負歷史重責大任的帝王」,為了成就其「統一大業」而四處聲討、征戰的話,中國史上的戰禍、豈不是要少掉很多了?!這麼一來,大家都各自、分別在安定和樂的生活環境裡發展、求進步;比較起多耗費上好幾年的時間(社會動盪不安)、多花費了一大堆人力(命)財力物力(民生凋蔽、哀鴻遍野)來打仗,它難道不會進步得更多而且更快麼?!這麼簡單的道理,其實是連一般國中生、高中生也都可以想像得到的,偏偏中國人就是不會這麼去思考(搞不好連漿糊也沒裝呢)。 「大一統觀」的親密伙伴,叫「正統論」。因為有些時候,「天下」偏偏就是「統」不起來,於是只好爭個「正牌」來過過癮──我乃傳承自前任、是神明指派、“真命天子”的嫡傳親授,也就是「當然又必然(老天爺早就註定好了)」的繼承者──而把其他「妄圖謀取天下者」統統打成“名不正、言不順”、純粹是出來插花攪和、搓圓仔湯(既然我是「正牌既定必然」的,那其他這些傢伙又都是幹嘛來的?無非就是妄想分上一杯羹嘛!)的暴徒亂民。對此「正統論」,梁啟超的批判是:『始於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懼民之不吾認也』(出自於獨裁者霸有天下的私心,卻又擔心人民並不認同我)。 中國人都相信、他們的皇帝是由天上的龍──一「尾」虛構出來的「聖獸」──投胎而來。在每一本「XX演義」的章回小說裡,更把每個開朝皇帝、都寫成是「老天爺所指派」的“真命天子”;而在他身旁輔佐的文臣武將,個個也都是「天上星宿下凡來」的,其作用呢、正是在「使民吾認」!當絕大多數的愚夫愚婦都習慣於以「天命」來看待帝王將相之後,誰還會想到、誰還會敢於起身來反抗呢?! 「大一統觀」加上「正統論」,其實正是造成中國幾千年來劫難不斷、經常民不聊生的最大元凶。當每次改朝換代、群雄並起時,大家都不免要來「逐鹿中原」一番(who怕who!)。反正在每個人眼中的其他人,個個都是“亂臣賊子”,不徹底殲滅(屠城、滅族)是「有違天命」的。而如果不幸的、真的「分裂」(還在「靠北靠木」嗎?中國人!)了呢?別怕!這裡頭、一定有人會「以正統自居」,「以吊民伐罪、統一天下為己任」的。還用得著擔心沒仗好打麼?!幾千年來、一直重複的這麼搞了下來,自然是戰火綿延不絕,黎民百姓不停的受災殃、難得過上幾年太平日子了。 ◆裝水泥的腦袋 除了多製造戰亂之外,大一統史觀對於中國人、其實還有一個非常嚴重而且絕對惡劣的影響──因為什麼東西都要「統」、無論如何都得「統」,把“天無二日”視為理所當然,就連學術上、也非得定於一尊的“獨尊儒術”不可,其結果,當然就造成了中國人在思想上的僵化呆滯,缺乏想像力、沒有創意與原創力;在做思考時,都只能遵循其「唯一價值觀」、而無法從各種不同角度來檢視問題,也容不下別人的「異見」,甚至根本是「排拒新時代的多元價值觀」的。──『反正什麼問題都有“古聖先賢”的「標準答案」在了,難道你還強過聖人?!』但如果是聖人沒提過的呢?──『連聖人都沒講,你來講!你以為你是誰呀?!』 一個「萬民」──上自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個個都是思想僵固(也就是「阿搭嘛孔箍力」啦)、觀念陳腐封閉的國家,在“古時候”、當「洋鬼子」各方面尚未大幅進步之前,關起門來自我陶醉個幾千年,這是不成問題的。然而,一旦人家開始大步往前推進,不論是在硬體的科技水準或軟體的思想觀念、政經及社會制度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之後,在歷史的競爭洪流中,當然是三兩下就分出了優勝劣敗、馬上就被判了個「三振出局」了。這種結果、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看看梁、林等這些有智慧、有獨立思考能力跟判斷力的中國人所說過的話;回過頭來,再看看現今的中國人──半個世紀、甚至近一個世紀都過去了,中國人進步了嗎?!他們的「阿搭嘛」不再「孔箍力」、思想觀念不再陳腐封閉了嗎?!恐怕還是“阿婆ㄚ生囝”──卡難喔! 今日的科技、正以令人難以想像的加速度在改變這個世界;我們的社會、也不得不跟著快速的進行各項變革、以便適應那個隨時都可能降臨的「如夢似幻的未來世界」。而一個喪失了創造能力、觀念陳腐落伍,甚至在政經制度、社會主流思想上,根本就「拒、絕、現、代、化」的民族,竟然還整天喃喃夢語的跟我們說:「未來必定是他們的世紀」──除了「阿Q夜譚」之外(這個肯定是比天方夜譚厲害好多的),我實在也找不到什麼形容詞好用了。 ◆弱水三千、朕只取一瓢 中國人嘴邊、總是離不開「五千年悠久歷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之類的夢囈。這種「巴夫洛夫的鈴聲」,打從小孩子一出娘胎、接受到外界訊息的那一刻開始,隨時隨地、就不斷的透過教育、媒體、政治人物、甚至周遭的每一個成年人等等,經年累月的對他們洗腦,而使得許多人、在根本不了解它「究竟何物博大」、又「到底精深在哪裡」的情況下,卻是一聽到這種「鈴聲」、便忍不住要大流其“無限景仰”的口水。然則,多數人就是從來不曾去懷疑、不會去思考──如果說,這種文化果真是這麼樣偉大的話,為什麼現在的中國人、卻反而是最讓世人瞧不起的呢?! 談中國文化,當然離不開儒家思想──獨尊嘛!可是,如果你真的把什麼“忠孝節義”、什麼“王道”、“仁民愛物”之類的「德行」,就當成是「中國人所奉行的日常行為準則」的話,那你就未免“太天真、太幼稚”了!!! 在中國人的社會裡,說什麼四維八德、談什麼仁心恕道,其實,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知道──那些都像是「考試內容」一樣,在實際生活裡,「係無郎ㄟ企搭信斗」、沒人會去身體力行的!真正有被重視、被一般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奉為圭臬的,還是只有「忠、孝」這兩項而已。 這個「忠」字、應該是不必多說的。只是,以現代民主國家國民的立場來講,我們很自然的、就會把它解讀為「忠於國家、忠於這片土地與這裡的人民」──這裡頭,我們一定不會去強調、更絕對會避免去「忠於任何個人或黨派」的。然而,如果是由中國人來闡述呢──除了「忠君、忠黨、忠於朝廷、忠於奴隸主」之外,他們還能忠到哪裡去?! 「愚忠」這個封建遺毒,讓中國人在政治意識上,幾乎不可能形成現代化國家的概念。因為在現代思潮裡,國家、政府、領導人,都是為了人民而存在的,沒有經過全體人民的授權,它就沒有存在的合法性。而中國人法西斯式的“忠黨愛國”論,根本也和現代國家觀是完全相悖的。只是呢,跟其他那些真正令人「噁心吐血」的「中國偉大文化」比較起來,「愚忠」其實不過是個“小巫”而已。 ◆「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文化 中國人習慣於把孔孟所提倡的、「做人的高道德標準」掛在嘴上,成天把它吹得「嘴角全波」。假如說,講這些話的人,在實際的道德修養與實踐上,都有一定水準以上的話,那倒也無可厚非啦。遺憾的是,我們所看到的、偏偏都不是這麼一回事。更不幸的是,他們的「所言」和「所行」、甚至還都是完全相反的:越是把道德仁義喊得漫天響的人,私底下反而卻是──再怎麼卑鄙、齷齪、無恥、下流、甚至滅絕人性、人神共憤的事,都幹得出來的。 中國官之貪瀆腐敗、舉世無雙。在台灣,絕大多數經歷過「日本時代」的老人,在親身體驗、比較過兩個不同的統治者之後,對中國人的政治文化無不深痛惡絕;可以說,全世界再也找不到比這個更髒更臭的東西了。“日本精神”一詞、遂成為台灣社會中、道德操守的一種絕佳典範。 有些中國人呢,他可能很討厭你、甚至可能是恨你恨得要命的,但在表面上,他就是能夠維持著跟你「相處甚歡」的模樣,說不定還整天對你阿諛奉承不斷呢。但是、說不準哪一天,就在你一轉身的時候,他卻從背後狠狠的捅你一刀了。捅了一刀還不夠,還要一腳把你踢入深井底下,再搬塊大石頭砸下去,壓得你“永世不得翻身”才行哪! 在中國人的社會裡,到處都充斥著各形各色前述那些「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的人。這些人種,也特別適合在中國人的社會裡「生存」,更是特別容易在這裡頭出人頭地、成就大事業。就好像臭水溝爛泥巴的環境,特別適於蟲鼠蟑螂的滋生一樣。 這樣子來批中國人,很過份嗎?那我們就來看看林語堂是怎麼說的吧── 看到這種「中國文化」了嗎?!這才是道道地地、它真正「精髓」之所在!!!我個人喜歡把它稱為「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文化」。這種文化、你說它「偉大」麼?從某種角度來看,它還確實真是太偉大、太了不起了!因為,像這種不時要“睜著眼睛說瞎話”、“昧著良心放鬼屁”的「中國功夫」,沒經過那種「不得了的環境」來「淬煉」的話,還真不是普通人學得來的。而當你一旦習慣於、甚至是精於此道之後呢,恭喜你!你的人生已經成功一大半了;可是咧,你的良心卻也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狗啃得一絲不剩了。 |
LKK&SBB 於 2002/08/31 00:12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下) ◆人喫人的世界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為什麼一個(起碼在口頭上)那麼強調「禮義廉恥」的民族,終究卻形成了這種「最不要臉」的文化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它“地方太大、人口太多”了!中國人、台支人看到我的這種說法,必定都要破口大罵的。因為,這些向來都是你們最沾沾自喜、最得意洋洋的「優點」呢!但是,在你們堅持以這種「優點」來自慰的時候,我只想送你們幾個字──七月半鴨ㄚ! 中國的地方雖大、物產其實並不豐盛,要餵飽自己的人民都有問題的;它的人口當然多、但卻素質低落,即使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其平均教育水準在世界主要國家裡頭、還是敬陪末座的。所以,「大」跟「多」、對它來講,不僅不是正貢獻,反而還是負貢獻的。再加上幾千年來戰亂多於安定,以及就算沒有戰爭的話、也不時會發生的天災人禍等等,這使得它在歷史上、能夠過過“太平日子”的時期、相對的是太短了;也因此,自古以來,中國的「死老百姓、活老百姓」們、真正都是「謀生大不易」的。換句話說,即使只是「起碼的溫飽」,對中國百姓而言、往往也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一個人,如果一直都是活在一種“朝不保夕”的環境底下,就連「最起碼的溫飽」跟「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付之闕如,隨時隨地都可能因貧、病、戰爭、天災人禍、官僚迫害或惡霸欺凌而面臨生命威脅,而且就算他有心想改善自己的生活或處境、也都無能為力的話,那麼,除了「想盡辦法活下去」這種動物本能之外,他心底還可能留存有幾分的“人性光輝”呢?!什麼尊嚴啦、羞恥心啊、榮譽感等等,在他看來,根本都只是shit!這種「不管時」掙扎、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徬徨無奈與絕望無助,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累積與深化之後,使得中國人產生了「人不自私,天誅地滅」、「八郎ㄟ囝死嘜了」的心理。有朝一日,讓這些「背負著好幾代人的苦難」的人、忽然之間掌握到了權勢(不管大小),他們還能不大搜特括嗎?!一旦抓著了任何一個機會,就算是踩著千萬人的屍體往上爬,他們會有絲毫的猶豫與不忍嗎?!中國人因為有了這種心理、而得以自私得天經地義、無恥得理直氣壯!為了活命、可以不擇手段;進一步的,為了利益、為了「過得更好」,甚至為了在宮廷、官場中「存活下去」,當然也可以對上厚顏無恥的卑躬屈膝、吹拍逢迎,對下則作威作福、欺凌壓榨、極盡需索之能事了。其他像是善於勾心鬥角、不和群,以及我所謂的「一肚子男盜女娼」的特質,都是源自於這種「極端的自私」。它讓中國人在心底深處,為所有一切「最無恥的作為」、找到了「最合理的藉口」。這是“地大人多”配合上它的「國情」、對中國人所造成的最大影響──讓中國人的社會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人喫人的世界」。 “地大人多”的第二個影響是、「動物本能」的進一步延伸──曰:食色性也。為了活命,哪怕是貓狗蛇鼠、樹皮草根,只要是啃得動、吞得下,而且吞下之後不會馬上蒙主寵召的東西,他們都吃。這是連山羊都不得不深表敬佩的(羊起碼還吃素呢)。中國人因此而發展出來的「食的文化」,自然不在話下。 ◆人命如草芥 前面兩點,談的是「對中國老百姓的影響」。而在「統治群」這邊的影響呢,同樣也有兩點── 第一,由於“地大人多”,想要有效管理和統治,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偶而碰上了個「仁君」、有心想照顧「普天下的人民」,在面對那麼大地方、那麼多人口時,政令種種、也都很難去推動的。因此,中央集權、專制獨栽、高壓恐怖統治就變成了不得不採行的手段。這又造成了皇帝或最高統治者的權力擴充到「無臭無小」的程度,也使得百姓的身家性命更加沒有保障了。 第二,人多,相對的、人命可就不值錢了。 人命都已經如此輕賤了,跟中國統治者談「人權、人道」?!啥米?哩係咧供啥?!他們當然會告訴你、「國情不同」嘛(反正中國人的命就是特別賤囉)!在他們眼中,何謂人權?何物人道?那根本是連“屁”都不如的! ◆掙脫不了的宿命 好啦!讓我們把上頭這些拉拉雜雜的、中國人的「文化精髓」給羅列出來吧! 人口增加← 多子以求多福 由於個人的電腦功力有限,猜想如果使用Power Point之類的軟體來繪製個流程圖的話,網路上可能是顯現不出來的。因此,只能以這個簡圖來說明。 這樣的一個民族,儘管近年來因為「改革開放」、成為「世界工廠」而使得部份地區的硬體建設、生活水準有所提升;但如果往深一層來看,我們卻可以很篤定的說,「逐步走向覆亡」、卻是它無可挽回的命運──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像這樣的「中華文化」,老實說,常常光是想著想著,就會讓人不寒而慄的。這麼樣讓人不寒而慄的中國,卻想要來併吞台灣、要再次來統治我們台灣人嗎?! |
中國百姓 於 2002/08/31 02:43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講這麼多幹麼嘛 趕快單挑 |
台獨份子 於 2002/08/31 02:55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引用: 講這麼多幹麼嘛 趕快單挑 不想看就別看,你懂不懂什麼叫尊重?受江八點擺佈的愚民。 |
thank god 於 2002/08/31 04:51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說的有點毒,但是卻也非常深度內容,同時還兼顧幽默的台灣人用語 我想這種觀點思想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些 只是還沒有看過能那麼精確形容表達出的 文化上的中國,在百家爭鳴後可能就在也沒有進步過了 再過了幾千年後才在這裡被點出 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我想這篇文章是正面的 在受了國民黨政府的洗腦教育與統治的荼毒 台灣有這種大中國主義衰敗思想的人還很多 大家都要多學多看點,趕快覺醒吧~ 我覺的這篇也是很適合轉寄給還沒覺醒的台灣人 LKK&SBB;大哥可以嗎? |
五股陳 於 2002/08/31 07:00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說謊也必然成為中國人的本性!!! 當我們面對帝王這樣的無上威權, 為了生存中國人就得不說謊. 因為只要是人都有他的缺失, 在中國這樣封閉的社會, |
中國百姓 於 2002/08/31 09:14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你們這些無聊的知識份子 統一後第一件事就是整肅你們 |
LKK&SBB 於 2002/08/31 09:23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台獨份子,謝啦 thank god,歡迎轉寄、轉貼 五股陳兄 【說謊也必然成為中國人的本性!!!】 |
LKK&SBB 於 2002/08/31 09:26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這個「中國百姓」大概是獨派的朋友 臥底或反串的吧?! |
LKK&SBB 於 2002/08/31 11:39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剛剛把本文貼到外獨版才留意到 由於word的空格在此地顯示不出來 所做的那個圖的箭頭都擠到一起了 哪位仁兄知道該怎麼弄嗎? |
LKK&SBB 於 2002/08/31 12:03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用這個老土的辦法,看得懂就好了 ---------人口增加← 多子以求多福 |
讀讀樂 於 2002/08/31 12:22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 人口增加 ← 多子以求多福 。 ↓ ↖ 。地大人多、資源相對不足 →百姓生存困難 →人命卑賤、沒尊嚴 →極度自私、 。 ↖ ↑ ↗ 。陰險狡詐、虛偽無恥、野蠻鴨霸……→進步龜速 →生存困難、生活水準差 。 ↑ ↓ ↙↖↘ 。 思想封閉、觀念落後 ↙ ↖↘ 。 ↓ ↑ ↙ ↖↘ 。地大人多 →不利統治 →獨裁專制、愚民教育、大一統觀 →「民命」如草芥 。 ↗↙ ↓ ↗ 。 愚忠、任人宰割戰亂多、生活苦 |
Jane 於 2002/09/01 07:29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那些極力維護“中國特色”的人,都是病態體制的受益者。他們能夠用“中國特色”來強詞奪理,意味著他們其實知道國際慣例。 ^^^^^^^^^^^^^^^^^^^^^^^^^^^^^^^^^^^^^^^^^^^^^^^^^^^^^^^^^^^
◎陳冰 十多年前,中國改革的設計師鄧小平先生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旨在提醒中國人在接受西方先進文明的同時,必須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質,不必拷貝西方民主政治模式。時至今日,“中國特色”已漸庸俗化,成為有權者和有錢者謀求私利的掩體。凡是與國際常識不相符合的行為與思想,均以“中國特色”標籤,試圖以政治化妝品塗抹荒唐與醜陋,讓大眾不知不覺放棄反省能力。 庸俗化的“中國特色” 在中國社會,“中國特色”四字的使用率極高。假如你常接觸官方文件或黨報黨刊,這似乎一點兒都不奇怪。不過,當你意識到“鄧公語錄”正被有權有勢的人用作謀權或斂財的雨傘時,你會產生某種警覺。當你看到很多善良人在誠懇地附和,心甘情願地為他們撐傘時,你則會痛感某種病毒正在入侵社會肌體。 去年十月,我回國查考媒體運作,正趕上四川省舉辦中國第一屆“西部論壇”。成都的大街小巷刷滿了主辦者的雄心壯志:“與世界握手”、“架起西部與世界的橋樑”;習慣了用“大”字開題的媒體,不惜篇幅地鼓吹“思想大振盪”、“觀念大衝擊”、“腦筋大風暴”、“名企大匯聚”;主要街道和主會場周圍,擺滿了鮮花、彩帶,好像在慶祝特別的節日。 一看這陣勢,就知道“西部論壇”與一般概念上的論壇不同。主辦者的真實意圖或隱或現,比如要給新任領導貼金,要吸引中央領導來參會,要在規模上超過前一年在上海舉行的“財富論壇”,要強化跨越式發展戰略的宣傳等等。當論壇演化為政治晚宴時,也就不可避免出現某些有趣的現象:外企老闆推銷產品,國企老總詮釋政策;盛讚中央西部戰略者居多,討論現實問題者居少;一位參會省長知道其它省來的皆是副省長,調頭便回,怕失了身份;見中央領導無人參會,主辦者便立即發動當地媒體加強宣傳攻勢,嫌他們聲勢造得還不夠強大……政治浪漫主義成為主旋律後,沒有人會悉心安排商務洽談。雖然有意向投資的簽字儀式,但相當部分外商是帶著錢來,又帶著錢走了。據說論壇先後花了幾千萬人民幣,但得到的回報並不豐厚,除了接待很周到、天府美食名不虛傳等留言。我的一位朋友是代表,他說雖沒聽到太新鮮的觀點,但能享受“警車開道”和免費旅遊的殊遇,就不算白來。 問組委會的工作人員“論壇”是否名不副實,他們會笑著回答:“你的問題太奇怪,中國特色的論壇就是這樣”。與最有批判意識的報紙評論員交流,他們會沉思片刻說,“雖有些不足,大方向是正確的,你不能靠兩三天的會解決問題。”再問老百姓,他們也蠻興奮地講,“這對擴大本市知名度很有好處。”其實,論壇就是為解決具體問題而開設的。但沒有多少人關心論壇的實際成果,更沒人思考這錢花得值嗎? 漸漸地,我留意到還有很多“中國特色”。比如,“不行騙發不了財,不行賄辦不了事”被稱作“中國特色”的經商法則;“高唱主旋律,禁止發雜音”被稱作“中國特色”的新聞規律。當大眾對此類現象見慣不驚時,意味著那些或多或少有特權的人已得到混水摸魚的通行證。 與國際慣例背道而馳 不難想像,一些被社會推崇的“精英”,正握著“中國特色”這把鑰匙,積極旋開權力和資本的門檻。 我的一位遠親已獲得博士學位,在為自己的公司能夠在深圳“創業板”股市上市做努力。我參觀了他的“高科技公司”。除了十多台微機外,並沒有實際產出。問他為何敢把一個皮包公司推向股市?他說這是“中國特色”的股市運作方式。不管行賄也罷,造假帳也好,只要能上市,不管效益如何,你都會賺錢。如果按國際標準,中國上市公司中的大部分可能已死亡上千次了。但你還沒聽說過有一家上市公司真正破產。有些公司實在經營不下去,馬上被其它公司重組,叫做“借殼上市”,股票很快會上揚。空殼與皮包沒什□區別?這是“中國特色”,你只能適應,只能按圖索驥,否則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創業機會。 在他到處奔波之際,那個靠做假帳騙取上市資格的“鄭百文”(鄭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正受媒體討伐。我的博士遠親頗有遠見,說“鄭百文”一定不會破產,除非中國突然變成法制國家。 庸俗化的“中國特色”是一股抗拒先進文明的濁流,以“政治正確”的面孔腐蝕著經濟秩序、社會風氣。更可怕的是,這股濁流正消解著文明基因,不痛不痒地讓來自外界的清流自動投降。 一些養成依法辦事,相信按市場規律打拼就能獲利的外國投資者和歸國同胞,如果吃不透“中國特色”,不首先“拜碼頭”與政府部門搞好關係,即使具備足夠的資金、一流的技術,開業都成問題。而那些喜歡用“水土不服”嘲諷中國市場敗走者的國內企業家,則會非常系統地給你講解“產品國際化,經營本土化”,盡管中國還沒有出現一種風靡全球的產品。 “中國特色”顯然是與國際慣例相對抗的,顯示出尚未“開眼看世界”。這種固步自封的心態麻木了人們的批評能力,想當然地把糟粕當作利器來維護。其結果是只知己而不知彼,使得中國無法在國際市場和全球舞台上展開攻勢。只守不攻是萎縮的開始,必然會貽誤中國未來。客觀上講,不良的前兆已經顯現:開放二十餘年了,除青島海爾等個別企業有心到海外嘗試鋒芒外,大多數企業仍把眼睛盯在國內。 警惕被世界拋棄 國外企業當然不會太在意中國的國家形象,只要能得到免稅、貸款、政策偏袒等諸多優惠,能佔領中國市場,他們也樂意鑽研並掌握“中國特色”,並為之增加正面註腳。他們當然知道,中國企業越不國際化,他們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壓力就越小。但對中國來說,不能主動地與世界融合,則很可能被甩出全球競爭圈。 最近,英國《經濟學人》活靈活現地向人們傳授如何與中國官員“套近乎”的技巧。英美煙草公司的一位職員說,你不能在第一次見面時遊說什□,否則會撞到南牆上。你得先認識有關的官員和他們的家眷,到各家去拜訪,記住他們的生日,然後找到拉近關係的恰當方式,時機成熟後再談正事。另一位關係專家說,把官員家眷帶到游泳俱樂部去磨合,也是有效的辦法。文章還介紹說,許多部長都通過下屬研究中心來積蓄資金。如果把他們的研究人員招聘來外企兼職,會更容易認識部長,甚至可以輕鬆地見到副總理。 文章的結論頗積極,認為外國人能夠遊說中國官員是一大進步!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那些極力維護“中國特色”的人,都是病態體制的受益者。他們能夠用“中國特色”來強詞奪理,意味著他們其實知道國際慣例。 但我們仍須清醒地看到,中國目前的處境是被世界看重但不被尊重。要建構一個與先進文明相稱的經濟與社會環境,必須從政治體制上割除病源,必須有膽識消除“中國特色”。 (Aug 30 2002 9:57PM) |
阿大 於 2002/09/01 08:17 | |
Re:從「文化」看中國衰敗之必然 | |
TO:中國百姓 單挑就單挑 怎麼挑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