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成立六萬大軍
回 覆 返 回


Monkey  於 2001/03/19 20:30
歐盟成立六萬大軍

Monkey  於 2000/12/29 18:12
發表內容:

看這一期的全防報導:歐盟已經組成了六萬大軍的快速反應部隊,負責以後歐盟國家的維和與救難任務!
該篇報導並認為:歐盟聯軍的組成,將會更進一步促進歐洲的團結,使歐盟不再只是:經濟的巨人,政治的侏儒,軍事的小虫!此外,美軍在歐洲的駐軍將會逐年撤出,以節省軍事上的開支!

各位對此事有什麼看法?


--------------------------------------------------------------------------------


Tsky  於 2000/12/29 22:50
發表內容:

Monkey兄 您好
小弟以為 當一切系統都上軌道後 只有這樣大的體係才能與美國抗衡 想想美國每年在尖端科技上投注的經費 還有全世界高素質的人力都願意搬到那裡工作 此種力道何人能出其左右? 第一強國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是以大家在多方面上只能跟著這個世界超強窮追猛趕 當然軍事是歐盟整合的一環 將來世界兩具頭有可能是 USA 跟 USE...
再來看看咱的遠親近鄰 中國雖然大 但很多東西的運行卻不上軌道 如果不知道檢討實質的問題 執政者只是轉移焦點 成天教老百姓喊打喊殺 社會沒有合理性 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恐怕只是說夢

台灣呢? 基本上法治比較進步 社會體系比較開放合理 要成為安居樂業的發達國家沒有問題 不過要在國際上擁有強權就比較辛苦 除非在經濟或科技上特別突出..


--------------------------------------------------------------------------------


阿幹  於 2000/12/29 23:00
發表內容:

果真如此的話,美軍就統統跑到台灣海峽來了!!


--------------------------------------------------------------------------------


歐盟  於 2000/12/30 02:10
發表內容:

錯了。如果歐盟跟美國一樣強大,美國就會放棄臺灣了。兩強相爭,次強就比較重要了。


--------------------------------------------------------------------------------


旁聽生  於 2000/12/30 11:52
發表內容:

幾個問題
1.如何解決歐州聯軍與NATO之間的問題,是納入NATO之下,還是
純歐洲部隊排除美國?

2.美國的真正意願

3.在沒有美國強勢主導下,歧見仍深的歐盟眾多會員國,
如何有效形成快速決策機制?


--------------------------------------------------------------------------------


ㄚ易  於 2000/12/30 18:38
發表內容:

聽說她們的海外快速反應部隊載具名單上有戴高樂號,看來法國製造核子動力航母大大的提高其國際影響力.


--------------------------------------------------------------------------------


阿加  於 2000/12/31 01:35
發表內容:

美國跟歐盟國家應該不是對立的關係。


--------------------------------------------------------------------------------


Tsky  於 2000/12/31 01:37
發表內容:

歐盟軍隊成立用意應該是在排擠美國勢力 讓NATO慢慢被冷落褪色 當蘇聯跟華沙勢力如日中天時 歐洲需要美國幫忙撐腰 如今局勢緩合 美國倒從盟國變政經競爭對手 NATO也許會繼續維持但退化成一條盲腸 直接被砍掉也有可能但可能性比較低 雖然NATO成了美國介入管大小事的管道 不過留著盟國關係這顆籌碼或在將來有所用也未必


--------------------------------------------------------------------------------


旁聽生  於 2000/12/31 03:03
發表內容:

中國時報   國際大陸   891026
小布希巴爾幹撤軍論 引起歐洲集體憂慮

 本報系專用紐約時報新聞分析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小布希日前矢言,一旦入主白宮,他將與歐洲盟邦協商讓美軍退出巴爾幹地區的維和任務。此一提議已在歐洲外交官之間引起一種集體憂慮,因為它可能造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分裂,打擊到目前歐洲強化自身軍力的努力,乃至對北約組織在後仍須冷戰時代繼續存在的論據提出質疑。

 另外,此刻科索沃正因為南斯拉夫聯邦總統米羅塞維奇垮臺而陷入潛在動盪時期。原是南聯塞爾維亞共和國一省的科索沃,目前是由聯合國代管,但由以北約為首的部隊負責維和。科索沃阿爾巴尼亞裔認為歐洲人偏袒塞爾維亞人,因而一旦美軍抽身,阿裔追求獨立的腳步可能會加快。

 小布希的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女士日前在紐約時報的訪談中闡釋小布希之提議說,美軍應專門準備應付在波斯灣或太平洋地區的作戰任務,歐洲地區的維和任務,可由歐洲部隊肩負。

 小布希和萊斯的提議並不新奇,它是老布希總統時代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所提的一項主張之延伸。鮑威爾認為,美軍應專門準備應付真正的危機,因為屆時將須動用壓倒性軍力,才能確保勝利和減少傷亡。

 北約秘書長羅柏森指出,小布希的提議可能削弱北約賴以凝聚的「風險分擔」概念。一名北約官員說:「我們在波士尼亞就是這方面犯錯,而在改正了這種錯誤後,走回頭路將會帶來悲慘的後果。」

 一九九二年至九五年,歐洲部隊打著聯合國的旗號進駐波士尼亞,然而華府卻未出兵,也不讓北約以該聯盟名義出兵,因而打擊到歐洲解決波境衝突之提議。後來,當美國終於出兵波士尼亞,加上北約轟炸波境塞裔部隊後,波境衝突各造很快就敲定和平協議。

 官員指出,小布希的提議所面臨的另一問題是,美國兩大黨均堅持掌控北約政策,但:「如果不準備出兵,就無法指望大家贊同你的政策。」

 另一複雜的問題則是,俄羅斯人之所以同時參與波士尼亞和科索沃的維和任務,乃因為這些任務是由美國人領導,而不用直接接受北約將領發號司令。若美方撤離,誰來指揮俄羅斯人呢?

 此外,更基本的問題在於,小布希的提議涉及北約對於自身在後冷戰時代繼續存在之理由。巴爾幹地區賦予北約一項角色,亦即擊退侵略和穩定南歐情勢,若美國人撤出,北約還有何用武之地?

 小布希曾舉澳洲派遣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為例,辯稱他的提議旨在改善美歐部隊之分工。不過,一名北約國家外交官指出,這在巴爾幹地區根本不切實際,因為美國人對歐洲存有國家利益,扮演一種無可替代的嚇阻角色。他說:「北約進駐科索沃並非為了科索沃人,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北約轟炸科索沃之役,凸顯了歐洲軍力的落差。為此,歐洲人推出了歐洲戰略防禦方案,擬組成一支多達六萬人的部隊,隨時準備好快速介入科索沃式危機。該方案亦著眼點於改善歐洲在部隊運輸、電子作戰、幹擾、偵察及精準轟炸等方面的能力,而這些方面正屬於萊斯所指稱美國應單獨對付的「高層次」作戰。

 由於華府曾懷疑歐洲人有意在北約之外另起爐竈,法國官員乃強調動用這支歐洲軍隊之前會先取得北約共識,而且將選擇華府不願進駐地面部隊的地區介入。
(王嘉源譯)


--------------------------------------------------------------------------------


旁聽生  於 2000/12/31 03:20
發表內容:

美國警告歐洲必須強化北約運作 否則北約可能成為「歷史遺跡」
(明日報+中央社)
美國12月5日提出警告,除非歐洲各國能夠落實提升軍事實力的建言,並將擬
議中的歐盟快速反應部隊和北約密切結合,否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可能會淪為「歷史的遺跡」。

路透社報導,美國國防部長柯恩以難得一見的激昂語調,對北約各國防部長進行
演說,部分與會官員還低頭忙著用筆做筆記。他強調:「北約中不會有歐盟幹部
會議的存在……北約可能會成為歷史的遺跡,我認為這不是我們所樂見的,也不
是我們所想要預見的,可是我們已看到警告的徵兆。」

美國官員透露,柯恩的演說先是引起一片驚愕,全場變得鴉雀無聲,接著如雷的
掌聲突然響起,贏得在場人士的贊同。雖然美國總統人選迄今仍無法確定,但這
應該是柯恩最後一次出席北約國防部長年度會議,他除了呼籲北約必須振作以外
,並希望各國國防部長落實加強北約防禦能力的承諾,將它視為目前的首當要務。
柯恩強調,這個擁有51年歷史的組織已面臨興衰的抉擇。他認為,北約各國應
該同意成立一個合作協調機制,讓歐盟的部隊不會成為北約軍隊的競爭對手。

柯恩說,只要歐洲國家在加強軍事能力時保持與北約組織開放的、透明的、與非
競爭性的關係,美國會繼續支援北約組織。

柯恩說:「如果這些因素未獲審慎考慮,那麼北約組織可能成為歷史的遺物。」
「北約應與歐盟應建立一個機制,以便公開與協調防禦計劃,並避免出現與北約
組織中已存在的防禦計劃機構重覆的情形。」

他又說,這種重覆「只會減弱北約的能力,並使美國、加拿大與歐洲在因應威脅
與危機時出現急就章,不連貫與無效率的情況。」

柯恩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訴求,主要是因為歐盟於日前計畫,將在2003年以前
成立由6萬名官兵所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希望能彌補北約所無法參與的和平任
務或其他危機處理。

柯恩的這項演說,預料會讓歐盟安全政策這個議題,成為本週即將在法國尼斯舉
辦的歐盟高峰會議的一個焦點,雖然高峰會議程已經排得很滿。

北約秘書長羅伯森(George Robertson)表示,柯恩向北約發出警訊的作法是正
確的,各國防部長也應該聆聽接受,因為如果方向走錯的話,北約將變成無關緊
要的組織。不過他強調:「我們都相信北約對我們的安全政策仍很重要,它是整
個體系的基礎。」

有人認為,北約中唯一沒有參與軍事機制的法國,如今倡議要成立歐盟快速反應
部隊,是為了削弱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影響力。

法國國防部長希察(Alain Richard)指出,他並不認為柯恩的這項演說是一種
警告,而柯恩今年10月在英國伯明罕所舉行的國防部長會議中,曾經對歐洲這
項自主計畫作了正面評價,他也不認為柯恩如今改變了心意。

希察也指出,對於美國堅持所有軍事計畫都必須透過北約來進行這件事,「我們
的看法當然不太一樣。」


--------------------------------------------------------------------------------


Tsky  於 2000/12/31 12:00
發表內容:

美國跟歐洲的價值觀相近 經貿競爭難免 不過大體上不是對立的關係 至少還沒聽過歐盟總司令員說要用核彈打洛衫磯...:p 不要低估歐盟捍衛..完整的決心...嘿嘿嘿...


--------------------------------------------------------------------------------


Monkey  於 2001/01/03 10:50
發表內容:

我認為歐洲聯軍,未來與美軍應該會是維持互補的關係,一方面,美軍這幾年儘量避免投入地面作戰,這方面恰好可提供給歐洲聯軍發揮的空間!
此外,美軍逐年減少駐海外兵力,以便在經濟上及政治上全力發展,對世界產生更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可以遇見:在21世紀當中,美軍在全球的戰略會採取流動性的部署,以降低成本,同時扶植其盟國來補足原來美軍在冷戰期間所擔負的維和角色!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文章內容使用HTML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