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記者楊欣怡把「陳朝容」改名為「陳朝龍」
回 覆 | 返 回 |
土伯 於 2002/08/13 16:06 | |
中時記者楊欣怡把「陳朝容」改名為「陳朝龍」 | |
容 = ㄖㄨㄥ′ 龍 = ㄌㄨㄥ′ 記者比一般人還沒常識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101+112002081300714,00.html 游月霞:鄭余鎮不負責 王筱嬋不正常 -------------------------------------------------------------------------------- 游月霞表示,他希望鄭余鎮不要貪圖一時的快樂,做出這種不負責任的事情,他應該回來面對選民與家人,向元配將事情說清楚並認錯,她認為身為立法委員,不應該是自己爽就好,要捨才有得,他希望鄭余鎮要高明不要精明。 她也認為邱彰是在渲染一些不健康的想法,至於王筱嬋則是身心有問題,明明是破壞別人家庭,卻還不知羞愧而在那裡大吼大叫。她表示,王筱嬋似乎覺得只有她最漂亮,但漂亮是不可靠的,年輕雖然是本錢,但卻不是一切。 |
土伯 於 2002/08/13 16:32 | |
Re:中時記者楊欣怡把「陳朝容」改名為「陳朝龍」 | |
另一則問題報導: 問題點1: 「國防部」的什麼人作出以下發言 ? 問題點2: 此項發言未見問答原始文句, 只有意含不清的報導, ★PS: 請版主幫忙把本討論串標題更改為「本週問題報導--程度輕之部分」 反購艦即遭兵變?國防部:不可能 民視 2002-8-13 14:12 -------------------------------------------------------------------------------- |
簡單 於 2002/08/13 16:35 | |
Re:中時記者楊欣怡把「陳朝容」改名為「陳朝龍」 | |
這種大烏龍 中時這次總該刊登啟示道歉了吧 |
土伯 於 2002/08/13 16:44 | |
Re:中時記者楊欣怡把「陳朝容」改名為「陳朝龍」 | |
補充前一篇貼文, 唯有當發言人原意為 然而, 該報導最後一句卻隱性地暗示原問答應為: 而這種情況乃是指發言人原意為 此時, 這篇報導就是「移花接木」式地斷章取義了! |
土伯 於 2002/08/13 17:25 | |
Re:中時記者楊欣怡把「陳朝容」改名為「陳朝龍」 | |
答案揭曉! 請注意這篇中央社報導最後一段 : 『 黃穗生說,當時的運作狀況他不了解也不能說明和評論,而現在國防部的運作,是絕對會依據法令、規定向三軍統帥、總統報告。另外,黃穗生也重申,國軍效忠國家,是國家的軍隊,完全遵照憲法約制和政府法令,絕對不可能發生「兵變」。 』 ★由此可知, 黃穗生關於「國軍是國家的軍隊,絕對不可能發生兵變。」的發言, 文意乃是指「現在國軍的運作狀況」, 即為我前篇貼文所指的(a) . ★可以明確指出, 上篇民視報導採取嚴重誤導的陳述方式, 而下面這一篇中央社報導則採取部分誤導的陳述方式. ★這兩篇報導事實上可以輕易避開誤導, 讓讀者更快地得到更具意義的資訊 例如: 中央社報導可以採用這個標題: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08/20020813115057.html 國防部說國軍遵照憲法約制絕不可能發生兵變 -------------------------------------------------------------------------------- 黃穗生說,國防部將在接獲監察院正式調查報告後再提出說明,並會依相關規定處理,也會將處理狀況向社會大眾說明。 對於媒體記者追問當初軍方採購拉法葉艦,是否未向三軍統帥、總統報告?黃穗生說,當時的運作狀況他不了解也不能說明和評論,而現在國防部的運作,是絕對會依據法令、規定向三軍統帥、總統報告。另外,黃穗生也重申,國軍效忠國家,是國家的軍隊,完全遵照憲法約制和政府法令,絕對不可能發生「兵變」。 |
土伯 於 2002/08/13 17:54 | |
Re:中時記者楊欣怡把「陳朝容」改名為「陳朝龍」 | |
以下報導, 性質上可能不止於「問題報導」, 而該歸於二級「侵犯惡性報導」. 【診療方式】先觀察病徵, 在作分類(給出病名, 輕重程度), 描述此病毒攻擊方式及對象, 如果可能, 則給出抗病處方.
問題點2: 「鄭余鎮」是事件當事人的爭論的起點嗎? 謝姓工程人員是如報導引示的: 問題點3: 關於當事人的資訊是記者由同事口中打聽來的嗎 ? 若如此, 「鄭余鎮」究竟是同事甚至記者的用語, 還是當事人雙方的用語 ?
鄭余鎮效應?台電員工因情所困跳樓命危 -------------------------------------------------------------------------------- 前天謝於該女子住處四樓,先以繩索套住頸部後,從四樓後側往下跳,警方據報趕到時,將謝送往沙鹿童綜合醫院急救,卻因傷勢慘重,於加護病房觀察中;上午大批同事前往探視,對謝因婚外情自殺,認為實在太不值得,對原本幸福的家庭造成嚴重衝擊! 國內知名藝人陳寶蓮,及保齡球國手曾素芬等人,都以選擇跳樓來結束寶貴的生命;童綜合醫院心身科醫師黃于誠醫師指出,因跳樓致死率較高,以跳樓自我了結的人,常為死意甚堅。根據門診經驗,覺得遭遇無法可解之難題,或是一時情緒不穩,較易有跳樓自殺的念頭。 黃于誠表示,選擇以自殺解決問題、結束生命的人,一般遭遇的情況包括,認為事情的情況已無法好轉,到無法挽回、挽救的地步,常見於癌末、愛滋、憂鬱症病患;另外擁有邊緣性人格者,此類病患常不是真的想結束生命,只是想利用自殺引發他人注意,操控身邊的人;還有情緒衝動、影響判斷力,引起自殺行為,如感情遭受挫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