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回 覆 | 返 回 |
酥餅 於 2002/08/09 22:37 | |
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自由時報與新台灣週刊都大篇幅的報導這個政策將造成台灣外匯存底的流失進而撼動國本。兩篇報導的論述,我覺得基本上都合乎邏輯。但是,我的問題是,如果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是這麼危險的事,那為什麼扁政府,李前總統,民進黨,及台聯對這件事都沒有什麼反應? 請熟悉國際經融的網友提供你的專業知識,為我解惑。 謝謝 新台灣週刊 自由時報 |
I guess 於 2002/08/09 23:28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中國的擔保品根本無法作為擔保,執行上有困難,所以台銀短期間不敢辦理。 ^^^^^^^^^^^ See ? that says it all. |
柳樵 於 2002/08/10 00:18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一般正常外商銀行的做法是到預定發展業務的國家,先設立分行吸收當地資金即存款,再依精算比例放貸賺取利差,此指一般存放款業務! 然而這回我們的財政部放行各銀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放貸中國台商的政策剛好相反,是拿台灣的美金存款做為中國台商的授信融資,即將台灣的外匯存底努力往中國輸送!更糟的是此授信手續中的擔保品,是各銀行徵信資料庫中完全付之闕然的中國地產,設備動產也位於不承認我們文書體系的中國境內,其嚴重後果以動搖國本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 財政部長李庸三在財經界是出了名的沒主見,這回做此決定卻強渡梁山硬是夾帶過關,箇中原故倒是挺耐人尋味! |
CW 於 2002/08/10 00:24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如果我沒弄錯的話OBU和三通一樣 要簽『一中條款』所以大概沒搞頭 而且OBU主要是希望台商在中國賺的錢 能回到OBU (因為錢回不到台灣) 而中國政府當然也不希望台商賺的錢可以匯出中國或匯到OBU |
柳樵 於 2002/08/10 00:35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你可能誤會囉......... OBU和銀行到中國設的辦事處是兩回事! OBU對台商授信,可不需要經過中國政府同意,而且你聽過有哪個人會把錢放在他的債權人那裡嗎?!中國政府一點也不會擔心台商會把錢匯到OBU,因為基本上那是個笑話! |
fuckchina 於 2002/08/10 02:18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洞一但開怎麼說遲早都會有漏的可能。 政府對中國經貿措施一直有這種實質上自我降格舉動, 官僚系統中精神上中國駐臺勢力恐怕相當嚴重,要不然 |
Simon 於 2002/08/10 12:29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財政部次長張秀蓮 金融局長曾國烈實質賣台份子. 聽聞有很多立委關說仲介放款.
財政部是在增加台灣金融重建的包袱, 是在使得台灣金融越來越背離世界清算銀行巴塞爾公約的精神, 越來越落後給先進國的金融秩序. 張秀蓮 曾國烈 算不算是支那在台吸金代理人呢? 扁政府對中國的政經矛盾真的是莫名其妙透頂. 扁政府對官僚體系管不到嗎? 那麼無能嗎? 阿扁嘴巴說一邊一國, 迎取台灣派歡心, 卻是傷害台灣經濟成長增加台灣失業跟危機. 阿扁號稱拼經濟, 實質財經政策根本是兒皇帝進貢中國. 拼的是中國經濟不是台灣的經濟. |
Lancu 於 2002/08/10 14:25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1.財政部--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放款給中國”台商” 2.內政部--開放中資來台購置不動產 3.經濟部--八月十二日開始”審查及監督”八吋晶圓去中國(讀:”開放晶圓去中國) ”一邊一國”的煙幕彈和無聊事作頭條的猿聲啼不住之下, 台灣派,醒來吧,阿扁吐出的”一邊一國”,在他吞下去之後,真的不是一回事. |
CW 於 2002/08/10 15:22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我的資訊主要是透過在金融機構服務的朋友 所以有錯誤的話請網友指正 先糾正一下先前自己的錯誤 至於<<中國政府一點也不會擔心台商會把錢匯到OBU>> 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的另一目地就是 如果台商是透過OBU到中國 |
CW 於 2002/08/10 15:48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至於Simon所提巴塞爾公約的精神--也就是資產適足率不低於 8% 或從另一角度來看 我國銀行逾放比或呆帳越來越高 主要有幾個原因 1. 宋楚瑜擔任省長期間用省府行庫違法超貸給民意代表和樁腳 2. 銀行數目過多 競爭激烈 導致放款疏失 呆帳上升 3. 台商不當投資中國 債留台灣 4. 家族銀行 自己違法超貸 5. 民意代表施壓於政府所屬銀行違法超貸 銀行呆帳上升 繁此總總 皆為我國銀行呆帳越來越高或資產適足率越來越低的原因 |
台灣青年 於 2002/08/10 18:19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上星期得到一份外商在中國大陸調查台商的營運狀況 結果賺錢者: 1到2 成, 2到3 成 so so, 5 到6 成 賠到 50 萬的台商, 50 萬的苦難 P.S. 某大公司鴻X精密的員工還因所得稅在大陸申報錯誤 |
來告我 於 2002/08/10 20:18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P.S. 某大公司鴻X精密的員工還因所得稅在大陸申報錯誤 >>被中國法院判處死刑 明明就是鴻海,還不敢講!該公司來告我啊!好怕嘔. |
voyu 於 2002/08/11 01:09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台商和外商不一樣, 外商外移的多是大型企業, 台灣是機動性大, 中小企業也沒規劃就隨便衝...所在在中國的台商...大的...credit好的..比較少... 想想看...台商到中國投資那麼久了...大的...credit好的...會沒有銀行往來嗎??? 回過頭來說...在中國借不到錢的台商...一定都是credit比較不好的了...台灣銀行去直接放款...不是找死嗎??? 還有...請台商腦筋清楚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令白紙黑字地禁止註冊中國的公司任意在海外開立戶頭...要向OBU借款...小心先被抓去關!!! 台灣的銀行如果要吃中國市場...應該是想辦法透過策略聯盟方式...以金融工程包裝...透過工具去吃...而不是直接去放款...去take最大的風險...請問...就算用中國的廠房和土地作擔保...倒帳了...台灣銀行能去處份嗎??? 請台灣銀行業和台商不要再甩白痴了...動動頭腦吧!!!不要整天放款放款!!! 回過頭來...台灣財政部有病嗎???兩岸連通商和通貿都還不行...通匯和放款有個屁用呀???莫名奇妙...稍微了解一下台.港.中資金流動運作的...都知道一點節省成本的效用都沒有!!! |
Simon 於 2002/08/11 01:48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開放 OBU 對中國台商的放款, 按照巴塞爾公約新版, 台灣金融機構會在扁政府手上惡化, 雖然財政部一邊在要求增加金融重建資金, 解決過去的問題. 巴塞爾公約的資本適足率不低於 8% 這只是最起碼的要求. 財政部開放 OBU 對中國台商的放款, 既然: 1.台灣官方無法做金融檢查 2.對中國台商無史坦普債信評等 3. 還款來源查證有困難 4.當形成逾期放款時, 資產承受.破產法. 拍賣匯出....等都沒辦法落實. 財政部如果真落實經發會財務報表與國際接軌, 等於OBU 對中國台商的放款, 計算風險資產的權重係數採用 200% 都還未必足夠. 分母兩倍以上, 那麼資本適足率就確定低於 8% 。 到時候不止債留台灣, 還可能引起台灣的銀行信用風險, 國際 interbank 拒絕接受台灣 開辦 OBU 業務的部份銀行.
Lancu 的看法 我蠻同意的. |
柳樵 於 2002/08/11 03:39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而不是直接去放款...去take最大的風險...請問...就算用中國的廠房和土地作擔保...倒帳了...台灣銀行能去處份嗎??? 連設定債權都不知道怎麼設定了,更何況處份!! >>始作俑者的是誰 ? 繼簡又新之後,換李庸三躲起來了,下回會是誰......... 林義夫嗎? |
台灣青年 於 2002/08/11 08:36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從中國大陸出逃」書摘》登陸被坑兩億人民幣 氣死黃南圖
引言 在中國大陸投資設廠,不少人都以為將來租地設廠,就算期滿後,地上物也可以保住,其實各地辦法不同,像在成都就是約滿之日,連地帶地上物全部被當地政府收回,台商一點保障都沒有。 曾經有台商一路打官司打到中共中央,最後還是保不住自己的產業,落得一無所有的返回台灣,連翻本的機會都沒有了。 像我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到四川成都投資辦學,才有些成就,卻被當地政府和法院勾結,硬是要吃掉我的學校,還把我拘禁,讓我最後落得偷渡回台灣。 除了我之外,其實不少台商在四川成都的投資皆是血本無歸,下場都是硬被有心的當地官商勾結後,落荒而逃回台灣。現就我知道的幾個實例做說明:。 • 受盡屈辱黃南圖氣到一病不起 去年過世的黃南圖,在成都的投資超過上億人民幣,不但血本無歸,就連陪同赴成都的高級幹部都險些命喪當地,直到他匯入五百萬人民幣,才得以救出被困在工廠的員工。 一九九七年,黃南圖主掌的味全企業到成都去佔據點,找到的合作伙伴,竟是和我興辦的太平洋學校是同一家公司│「博達實業總公司」,這家公司負責人,是位掛名的劉祖高,他是成都市新聞局長的老公,由於背後有著強有力的靠山,味全的黃南圖認為,公司在成都運轉商品,絕對可以打通銷售網、製造出好成品。 黃南圖合作之初,有不少人幫他出主意,我是其中之一,當時我曾勸他不要和中方合資經營,最好是獨資;也有人為他分析合資的優點,黃南圖最後被劉祖高說動,還是採合資經營,而這項決定,從此為他開啟一連串的憤怒,注定讓他的投資血本無歸。 和黃南圖先生合資的「博達」,是個很奇怪的公司,是我見到唯一沒有上級主管的公司,根據我從側面了解,這家公司構成的人員,多由在市委、市府、法院、成都市的各級人大、政協等等有力人士構成,是家有很多有力人士做靠山的公司。 經歷這次我的事業和味全的投資都被通吃,我懷疑這家公司根本就是專門吃外商,凡是和「博達」合作投資的台商,就算是投下再多的資金,公司的壽命都維持不到三年。「博達」都會以各種理由吃掉外商的公司,讓外商進退維谷。 味全和博達合作,最大的一部份是「康和超商」,投資之初,黃先生從台灣帶十位自己的幹部人員,他們負責採購、進貨,約一、二個月結一次錢,貨賣了、收了錢,黃南圖才再掏資金進到成都來,這種方式似乎是穩紮穩打。 但是,開始合作之際,談定「博達」有權雇用糧食局的工作人員為班底,他們都是康和超商的基本員工,採用本地人為職工,這也是黃南圖當時投資時的一項誘因,因為本地人薪資便宜,可以省下不少成本開支。 味全在成都的合作案啟動之後,一口氣就在當地設了三十多家康和超商,這些成都的員工雖為超商工作,可也視公司為自己家,不脫當年國營體系時代的習慣,隨時拿貨都不付錢,康和超商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有七、八千萬元人民幣的漏洞,可想而知是絕對賺不到錢。 除了合開康和超商,黃南圖還和博達合作開「芙蓉坊」麵包店,做很好吃的麵包、蛋糕;只是成都早就有多家台灣進駐的麵包食品店,包括羅莎、頂好等,競爭本就很激烈了,而四川人卻不愛吃。 成都人對吃的要求不像上海、北京等地的多元化,他們特愛吃麻辣的食物,對甜食較排斥。黃南圖花了很多裝潢費在康和超商和芙蓉坊麵包店上,卻被員工吞食貨物,又不受成都人喜歡,他在當地的投資當然是迅速賠錢。 味全和博達合資經營康和超商兩年,由於進駐的員工愈來愈多,員工當商店是自己的糧倉,結果造成公司入不敷出,而這些虧損卻都要味全單方面出錢,味全向合資一方的「博達」交涉,博達都不理會,如此數次的拿出上千萬的增資費用,黃南圖也火大,終於「味全」也演出一次拒付廠商貨款的事。只是中國方面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未料這些供應商和康和超商的某些員工,竟然聯合一起,包圍公司和軟禁台商員工。 這次軟禁事件是發生在二千年年初,公司在完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突然被供應商和康和的一百多位員工圍困,他們採軟禁方式,並不干涉台商員工的自由,每天三餐吃住都在公司,只是困住這些台商,不讓他們外出,可以任意對外通訊。 味全的員工只好打電話報請公安解決,但是,中共公安卻以「財務糾紛」為由,指出依中共法令規定,公安不得介入財務糾紛之中,根本不來處理。 這些人整整困住台商三天,吃住都要這些台商付,讓他們不知如何是好,直到第三天,成都副市長才出面,達成若干協定,黃南圖匯進五百萬人民幣的貨款錢,才為這些台商解困。 解困之後,黃南圖和所有台商員工,連一分鐘不願多待在成都,黃南圖氣憤不已,當時他氣得下定決心,要立即退出在成都康和超商和芙蓉坊麵包店的經營,就是武漢工廠的所有投資,他都打算放棄。 黃南圖這一撤出成都的所有投資,損失約達二億人民幣。黃南圖在二○○一年年中,完完全全的放棄在成都的所有投資,自願把所有的東西都留在中國,在撤資過程中,博達的劉祖高曾有心再和他溝通,黃南圖卻再也不肯見他一面。 黃南圖經此事件,更是氣得肝病復發,在病情惡化的情況下,他隨即赴美就醫,前後不到一個月,他就病逝,死時才五十歲。他的秘書蔡月嬌透露:「黃先生是氣死的!」 目前黃南圖唯一留在中國的投資,只剩他獨資的醬油廠,業務的運轉也差不多到了收攤的地步。 黃南圖是我見過的台商中最有氣魄的,這次我下定決心,放棄在成都心血建立的太平洋學校,把一億人民幣的資金完全放棄,逃回台灣,真是受他的啟示。 •「旺旺」花瓜成都投資失利 「旺旺」在台灣的投資,以仙貝、花瓜最有名,但是,他把旺旺花瓜引進四川成都,卻慘遭滑鐵盧。 我先前就說過四川民眾的口味很重,喜歡吃麻辣的食物,甜的、淡口味的食物都別想在當地打開市場。 旺旺的花瓜在成都打市場之際,銷售成績奇差,落到後來送給員工吃,第二天來一看,都被送進垃圾桶裡,讓老闆氣得不知道怎麼辦,最後只好以低於成本不到一半的價錢,讓給一位在錦江飯店開日本料理店的台商,當做餐前小菜。 旺旺在成都設有工廠,一切都布置妥當,工廠開始運轉之際,成都市府卻以都市規劃為由,強迫公司收廠,事後雖補償些錢給公司,但是,卻不能和早先投資的費用相比,讓旺旺損失不小。 還好旺旺在其他地區的投資很平穩,這才沒讓公司倒下去。 台灣人經商以技術、特色取勝,大陸人卻只有「便宜就是好」的觀念,所以,如果在中國投資食品,最終只是悲劇收場。 |
台灣青年 於 2002/08/11 17:55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將到支那投資的風險拋開不說,以實際的經驗而言,應該要拋棄統派媒體的任何美化誇大支那發展的神話,冷靜思考實際的狀況才不會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將自身陷入不可預知的危機中而無法自拔! 任何國家對外投資如果獲利,其本國絕對是經濟昌隆,而不是像台灣經濟衰退,甚至銀行因為借貸對支那投資而變成呆帳,影響經濟發展,從這裡可以看出,台灣表面上出口支那成長,都是台商到支那造成假性需求,不但沒有得到利潤,反而以虧本方式賤賣支那,資金流血無法自拔,台商終將倒閉逃離而回,縱使短期有獲利者,也難逃最後關門的命運。 許多台商初期受到統派媒體的煽動以及支那各種條件的誘惑,心裡存在許多幻想,例如支那有十幾億人,如果投資一些資金幾項設備,拿來生產香皂,反正有台灣的管理、技術品質和行銷優勢,加上沒有幾個本地人可以設廠競爭,一定可以大幅擴展業務。結果一定死的很難看! 台商們,回頭吧!依你們這些豬腦袋就想從共產黨手上賺到錢,講句你們不中聽的話,等下輩子吧!共產黨是專門吸血的,連他們支那人被吸五十幾年都沒法翻身了,憑幾個豬腦袋就想跟共產黨搶錢? 放棄對支那任何投資才是基本的生存之道,如果不是當初一窩蜂亂跑到支那投資,台灣的國內需求也不會降低,也不會變成債留台灣兩邊關廠,現在回頭也許還來得及,該認賠就認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得燒!在台灣重新站起來吧! |
Simon 於 2002/08/11 22:23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回到正題, 一邊一國喊完了,具體的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怎麼辦 ? 扁政府到底在玩什麼東東 ? 扁政府是無能管理事務官僚 ? 還是無知縱容支敵 ? 如果不能從具體政策壯大台灣, 阿扁嘴巴喊的一邊一國只是口號甚至是邪惡的欺騙. |
阿窗 於 2002/08/13 22:39 | |
Re:開放OBU可放款給中國台商 | |
問題來了 阿扁到底是只是口號治國? 還是根本就是只能口號治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