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本期「新新聞」陳柔縉的專欄文章
回 覆 返 回


火星愛蜜麗  於 2002/08/09 14:05
轉貼本期「新新聞」陳柔縉的專欄文章

每一期的新新聞看起來都是專業媒體人觀察時事結果的東西,他們大罵政府政策,舉三例四,頭頭是道似的,只可惜曾經是,現在卻走偏了立場,任何事情都先反再說。
目前還只有個能夠冷眼評斷時勢的陳柔縉專欄《週邊有事》跟劉黎兒的《東京有情》可以看吧。新新聞近來的標題也太過武斷偏頗,甚至過度有攻擊性,實在有失身為一個所謂的政治評論周刊該有的角色。

(新新聞 http://www.new7.com.tw)
陳柔縉專欄
 周邊有事─讓自己站在台灣這邊
  文/陳柔縉

  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且不反對以公民投票決定台灣的前途,很多社經政頭有很多反應。其中,王永慶說:「國家領導人應體諒人民,視百姓為己出,要忍耐,不要說有惡意的話,對經濟和企業造成傷害。」
  乍聽之下,話是很對的,因為十幾年來,台灣都習慣這樣自我反省、自我克制。但認真再想,那也是自我壓抑、精神虐待的一種病態。中國和台灣,平平站在海峽兩岸,但中國兇台灣,幾十年來態度一貫,威脅要用武力,而且還不是隨便說說,東南沿海的飛彈愈放愈多。印象中,100次的談話,99次用詞都很兇惡。像這一次,什麼「懸崖勒馬」,否則會惹來「災難」,聽得台灣人心多惶惶。

  但是,王永慶沒把炮管對準中國,請中國要忍耐,不要說有惡意的話,否則對台灣人民的感情和台灣股市會造成傷害云云。這就是典型對待獅子和老鼠的不均等律。獅子是森林之王,牠兇殘霸道,大吼大叫,大家習以為常,不以為忤,也不敢嘀咕。老鼠祇會吱吱喳喳,身影永遠畏怯地躲來躲去。哪一天,老鼠稍微抬頭挺胸,講了一點有鼠格的話,大家就很驚訝,然後拚命罵牠,指牠的嚷嚷犯了很大的錯誤。

  勇於內鬥家中小白兔、昧於門外囂張的豺狼,恐怕才是台灣處理兩岸關係時最棘手的麻煩。拿宋楚瑜來說,他比王永慶更加騷亂台灣內部的情緒;他巧扮先知,宣稱「國家已面臨重大災難」。假如災難是如親民黨所謂的股市下挫、外資撤離,則宋的談話本身也是災難的成因之一,因為宋的危言會挫敗人民的信心,擾亂外資的正常情緒,加重股市的風霜。

  國民黨政府時代的前陸委會主委蘇起也有分析,但最有意義的是他說,國民黨智庫研究得到結論,「兩國論、台灣前途決議文和台獨黨綱,內涵完全一樣。」兩國論如何與後兩者畫等號,令人費猜疑,但台灣前途決議文把台灣前途的決定權放在全體台灣人民手中,台灣人民不見得會決定走向獨立建國,也大有可能認同未來的一個統一的中國,和台獨黨綱差別遠甚。蘇起所屬的智庫,恐怕祇是把智慧奉獻給政治服務,就像早期湊出台獨、中共和黨外是「三合一敵人」一樣。

  和一片罵聲不怎麼協調的民眾心聲顯示,五成以上民眾認同「一邊一國」論,六成民眾贊成公投決定台灣的前途,遠多於不贊成者。而且依TVBS的民調,若將統獨置於同一選項下,選擇獨立多過統一者。這透露台灣人對人格與尊嚴的強烈要求:台灣人要有自己的選擇權、要自己決定存在的方式。中國文攻武嚇,把台灣罵得不成一個人格,加上台灣內部與中國應和的危言聳聽,似乎都沒有抑挫台灣人做為人的尊嚴需求。

  中國和統派可能一直都沒分清,台灣要自我做主的心情和要統或獨的決定,兩者不盡完全貼合。祇是因外部愈不把台灣當人看,台灣人的心才愈往反處走。當然,台灣人也很現實,不敢恥言不怕死,巨大武力當然可以輕易掃除統一的障礙,但是,中國何苦招來一個充滿怨懟的台灣?!

  至於台灣內部每每俯腰罵不給中共善意的頭人們,應該傾聽人民的內心、人民的心底,做向後轉的動作,讓自己站在台灣這邊,面向中國。中國的霸與暴,絕對更值得他們血脈賁張、義憤填膺。


NO:863_1
路犁(轉貼)  於 2002/08/09 19:11
Re:轉貼本期「新新聞」陳柔縉的專欄文章

施明德像巨型人偶氣球 陳柔縉

我已經老了。施明德是這麼說自己。相隔一天,施明德批評民進黨執政兩年之非,竟掩面哭泣。

  施明德說得對,他是呈現老態。老人心理學說,老人有返童現象,表現於外的就是情緒變化無常。施明德可以在兩蔣的黑暗獨裁下,氣閒自若;在法庭中,手腳上鐐銬,卻仍綁不住他的瀟灑微笑。今天的施明德,沒人綁他、壓迫他,隨他行動、隨他說話,他卻反因對民進黨愛深責切而情不自禁哭泣。

  施明德掩面而泣,哭的是他有憂慮。他特別批評民進黨搞總統兼黨主席,黨政合一,他希望「不要讓他有一天必須面對超級大獨裁者」。

  獨裁談何容易!施明德恐怕完全沒有將時間因素列進去。四年即會改選一次的總統,他怎麼去獨裁。他頂多強勢、獨斷,硬要用嫡系人馬,排擠異黨的不同意見,但那還在他合法的權力範圍內運作。台灣舊時的獨裁是國會沒改選,總統又由沒改選的民代選舉產生,總統且掌握軍隊、媒體,現在的總統全然不是那一回事,怎麼可能出現獨裁者,而且是「超級大」的獨裁者。

  獨裁統治是施明德用盡青春在對抗的敵人,曾經讓他牢獄二十幾年,他的獨裁陰影固然深刻,但卻不是今日台灣天空下的陰影。以前的人外出要準備充足的乾糧和水,現在全年無休的便利商店,讓人不需再擔憂糧水的問題。若用老眼光看新環境,多憂便在其中矣。而且,這一類的多憂,不僅得不到感謝,還略嫌囉嗦。像民進黨的黨政合一,連親民黨都認為是其家務事,施明德的獨裁推論,恐怕推過頭了。

  施明德之於台灣政壇,是一個怪怪的存在。他的受難紀錄,曾讓人們把他放置在心中的高處,但他脫離受難之後,表現不如預期,人們逐漸放低他的位置,但施明德依舊是施明德,他照樣顧影自憐,一直不自棄地把自己放在高處,所以,他的言談不時流露出怪怪的成分,教人吞不進去,也吐不出來。

  除了出現「超級大獨裁者」的言論之外,像他此刻醞釀參選高雄市長,他也是把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設在雲端高處、把自己的身影放大到和天際等高。所以,他才會自許是以「和解者」的身分來參選。可憐的是,施明德身上已不具備代表意義,不獲認同代表統或獨或左或右或南或北或上或下,他如何成為和解者呢?其他諸如批評高雄市政「不是管理問題,而是能否有大格局、大氣勢與大視野」、「沒有大人,沒有一個膽敢反抗中央的領導者」,都是一再重複施明德自我認知的膨脹。

  施明德就像飄蕩在天上的巨型人偶氣球,對我們腳踩實地的平民而言,他有點空、有點飄、有點大、有點高,仰望他,脖子發痠,不看他,他又忽前忽後,真教人難過。


NO:863_2
版主(轉貼)  於 2002/08/09 19:16
Re:轉貼本期「新新聞」陳柔縉的專欄文章

陳柔縉專欄
台灣有誰對付中共內行﹖


文/陳柔縉

  台灣被迫退出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之後,宋楚瑜批評陳水扁,對付中共外行。令人不免心生一疑:試問,環顧台灣政壇風雲人物,誰對付中共內行?誰又有資格來評斷該怎麼對付中共,才屬內行?

  曾代表出席亞太經合會的前閣揆蕭萬長,實戰經驗豐富,國際外交戰場和中共屢有過招,他也不敢洋洋得意,貶毀政府此次的表現。蕭萬長說,該做的政府都做了。

  前經濟部長王志剛也多次參加亞太經合會議。在和林信義身處相同的奧克蘭亞太經合會記者會上,曾眼睜睜讓唐家璇搶過麥克風。王志剛大概領教過「江湖險惡」,因而祇敢以期待代替責備。王志剛說,林信義很努力、很盡力,但他至少也會說,中共從未放棄杯葛、打壓台灣,隨時見縫插針。

  曾任APEC代表的前經建會主委江丙坤也勸告國人,不應太苛責林信義,因會議地點在中國境內,難度提高。他很具體點出此番不理想的前置作業,例如未知會台灣媒體別去碰政治話題,以及人選未確定前不應曝光。

  反觀宋楚瑜,二十幾年無涉外經驗,批評得倒很一派專家模樣。罵林信義「軟腳蝦」;罵花大錢辦凱子外交,臨難卻無友邦聲援;又指導陳水扁事後應召開國安會議。

  蔣介石父子曾近身和中共交鋒,但結果仍是節節敗退,丟掉聯合國席位,和大堆國家的邦交像被割稻機掃過,一夕斷倒,如臥血泊。一直到蔣經國晚年,還在迷醉自己,不是說「貫徹民主,厲行憲政,是打擊共產主義最佳利器」,就是煞有介事說,「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步驟與方法,是由宣傳到行動,由基地到大陸,由點線到全面。」不要說空洞無物,連字面意思都令人費解。
  李登輝時代,郭婉容在北京雙臂交抱,表達了抗議,充其量說,是保有一點點台灣的尊嚴,大局則不在我們能掌控變化之中。

  對付中共史發展到李登輝主政後半期,其實已衍生出以「鬥氣」為內涵的唯一辦法。不鬥氣,台灣還能跟中共鬥什麼?鬥得一塊新領土嗎?鬥得國家獨立嗎?多得一位「小朋友」級的邦交國,不也是鬥氣嗎?一個小國能從和超級大國鬥爭中獲得什麼實質利益呢?假如和中共的關係是很結構性的艱困,不想鬥氣,那似乎祇有奉送領地,歸附中國一途了。

  從鬥氣的角度看,李登輝確實內行。他成功造訪康乃爾大學和赴日就醫。但推出兩國論,一碰觸實質問題,他又顯得不內行了,因為推銷不出去。

  陳水扁在美國抬起腳上的德州牛仔皮靴,夠中共吹鬍瞪眼,看似內行。但台灣的國際地位並不因此前進。若有變化,也是全拜高爾敗給布希之賜,中共變成美國的競爭者。

  所以,別說什麼對付中共外行、內行。形勢比人強,至少目前為止,台灣還沒有不世出的奇才現身,帶領台灣擺脫中共那塊大烏雲。政客不論貶人外行或自詡內行,都祇會益發凸顯自身的淺陋。

  話說回來,過去我不確知宋楚瑜「在行」什麼,但我突然發現,他至少在行造對仗句。罵陳水扁「選舉在行,治國外行」、「設計宋楚瑜內行,對付中共外行」,渾像順口溜,不愧是出身文宣系統的正統泛藍軍。



NO:863_3
版主(轉貼)  於 2002/08/09 19:19
Re:轉貼本期「新新聞」陳柔縉的專欄文章

畏共?別死腦筋了!

作者﹕陳柔縉

名導演李安說,他太太平時只穿球鞋,奧斯卡頒獎當天,他說服太太穿高跟鞋,因為「她現在是13億人的代表,有母儀天下的內涵在其中」。雖然話裡有半開玩笑的成分,但也蘊藏可以意會的真理。
  李登輝成功踏上日本,雖然頂戴理由是就醫,「人道」是突破中共封鎖的利剪,但所內涵的意義,當然也不只是李登輝如願看到他所想看的醫生而已。

  台北有一群人阻攔李登輝去日本,以王作榮為馬首人物。他調侃李登輝,一個80老人還像小孩子一樣在和中共鬥氣,又說李硬要赴日是輕視台灣醫術云云,結論就是分析李登輝別有「政治目的」。

  王作榮指李此行此舉有「政治目的」,這話正確,遺憾的是,不正確的是他站的位置、他的立場和他的輕蔑表情。

  其實,李登輝因申請如願而聲望再漲,完全拜中共之賜。若有政治目的,也是中共為他這一介平民、消了氣的前國民黨主席,罩一頂「妖魔」的帽子,並巧設牢籠,讓他有勇脫牢籠的表現機會,並最終博得有志者事竟成的令名。

  對台灣人民來說,以前李登輝身居總統,中共容不得它的「地方一省」領導人以國家元首出訪,在全球大設柵欄,置台灣元首如牛馬,台灣人不滿但還能理解現實政治的險惡面。但李登輝已是平民,尚且如此,中共這位世界級的大哥完全目空人權,令人就只有咬牙切齒一途可走了。

  李登輝為自己出一口氣,何嘗不是為台灣民眾的氣開一個噴口。是和中共鬥氣?可以這麼說,但它不全然是壞事。無可置疑,中共是強國,但它的表現蠻強過頭,小國要活得有點尊嚴,不能與之鬥力,鬥氣成為必要的選擇;挫它一丁點霸氣,其實是小國婉轉的奉勸、卑微的道德呼喚。美國布希總統最近呼籲美國做「謙遜的世界領袖」,如果沒有國家情緒反彈,美國還自視是正義使者,怎麼會認知自己不謙遜呢?

  對日本而言,李登輝以就醫理由申請赴日,其實也是做一個政治好球給日本。一個平民要去鄰國找醫生複診,一個無可挑剔的理由,加上日本整個政壇主流也正往右派立場傾斜;像自民黨總裁呼聲最高的小泉純一郎已經放話,若他擔任首相,一定去參拜靖國神社。日本要從懼共畏共的泥沼裡脫出,要做個像樣的主權國家,李登輝已遞一塊白布在日本手上,至少,日本可以先擦乾淨眼睛,看清世局和與中共的相處之道。外交可以有很多創意,可以別那麼死腦筋,可以放靈巧一點,特別是對應中共這種有「軟土深掘」習性的強國。福佬有句俗話:「馬歹歹嘛有一步踢」,馬再差勁,也有一招馬後踢。非強國本來就有義務讓超級強國瞭解,堂堂一個國家,不能連馬都不如,只知一味屈從。

  可以想見,現在反李派必然心底直犯葡萄酸,事後風涼話也一定草稿擬好,差不多就是影響兩岸關係之類。其實,即便沒有李登輝赴日就醫,中共也會自己去製造或尋找兩岸關係的負面因素。台灣人自己選個總統,中共也氣個要命;陳水扁都說「結合論」了,短程飛彈還不是照樣在部署,而且以每年50枚的速度在進行。

  相信中共如果可理喻一些,國際社會的大夥兒也不需要跟它鬥氣。同樣,反李派如果站在國際社會和台灣社會的位置觀看,而不是站在北京城牆角,以中共的巨人背影妄想為自己的影子,相信就不會把「李有政治目的」講得那麼罪大惡極的模樣。

──原載《新新聞》周報(http://www.dajiyuan.com)


4/26/2001 3:21:00 PM


NO:863_4
yl  於 2002/08/09 19:50
Re:轉貼本期「新新聞」陳柔縉的專欄文章

I wonder why she still stay with that piece of rag. Her presence may give that piece of rag some selling point. Her points of view can easily find another platform.

NO:863_5
whyou  於 2002/08/09 20:32
Re:轉貼本期「新新聞」陳柔縉的專欄文章

插花∼
我是看這兒的討論,才知道有知名駐日作家(or 記者?),是直接翻譯日本的報紙或週刊,然後直接在台灣發表當作自己寫的耶?我一直以為是劉X兒幹了這檔事,難道我記錯了嗎??

因為,之前被炸版了,所以我也不知如何找資料來證實咧??

如有錯誤,請告之,謝謝。


NO:863_6
路犁  於 2002/08/09 21:20
Re:轉貼本期「新新聞」陳柔縉的專欄文章

whyou

>>我一直以為是劉X兒幹了這檔事,難道我記錯了嗎??

你沒記錯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