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回 覆 返 回


路犁  於 2002/07/07 22:46
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聯合報 社論 〈三通命題:我們希望爭取什麼政治效果〉 在文章結論中說:

『台灣如果不藉三通建立一個與世界接軌的經濟體系,其後果,將會形成政治上的不安全。』

這個結論的前提必須是,台灣與國際經濟的聯繫必須倚賴或透過與中國的三通,才能跟國際社會進行經濟互動。

事實上,台灣早就『建立一個與世界接軌的經濟體系』,聯合報社論卻故意、假裝不知道台灣早就是一個『與世界接軌的經濟體』,而且硬要把“跟中國進行三通”說成是『建立一個與世界接軌的經濟體系』必要條件,我看只有「三通」迷才會相信這種白痴的說法。


『不三通,只是讓大家付出更高的個別成本去進行兩岸經貿;在國家而言,台灣形同放棄了可以善用的優勢位置。』

台灣的優勢位置是甚麼?地緣關係?同文同種?

如果是地緣關係?那麼台灣不僅不佔有優勢位置,而是台灣將成為大經濟體的邊錘(黃天麟)。

如果是同文同種?請問新加坡在1994年興沖沖地在中國蘇州建立一個規模最大的工業區,不幸宣告失敗。同文同種能作為優勢地位決勝基礎嗎?

這就是媒體誤導讀者的一貫技兩與手法,當這種誤導方式成為經常性、普遍性的時候,這就不是誤導,而是欺騙,當這種欺騙普遍被大眾接受或相信,這時是足以誤國,事實上陳水扁總統之所以不斷的向三通靠攏,足以證明媒體誤國逐漸網目的地前進。

台灣距離亡國之路不遠矣!


三通命題:我們希望爭取什麼政治效果 (全文附錄如下)


社論

中共副總理錢其琛日昨會晤「三三會」及「山盟」等台灣訪問團體時,釋出兩岸談三通「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的訊息。他說,只要把三通視為「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可以儘早實施;只要民間行業組織獲得委託,即可進行。

錢其琛的說法,說新不新,說舊不舊。新的地方有二:一是他放出了為「一個中國」解套的線頭,這對立法院下會期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法」,將有些許助益;二是錢其琛強調三通「可由民間行業組織進行」,可視為對陳總統日前所說「三通談判可委託民間進行」的善意回應。不過,沒變的是,中共將三通視定位為「國內航線」及「內部事務」的大前提依然紋風未動。也因此,各方面對於錢其琛的說法解讀不一,企業界及在野黨樂觀以對,陸委會則保持審慎,認為新意待考。

事實上,撇開錢其琛話中的新意或老調不談,從台灣的立場出發,我們到底要不要三通?三通的目的何在?這才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這點,上月底剛完成的台港航約談判,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

台港航權談判中,政府官員與業者合作的團隊在談判過程有攻有守,堅持對等,也保持公權力介入,目的不僅是要完成航班的重新分配,更重要的,是要為台灣爭取此一航線的擴充利益及整體便利。談判過程中,儘管有些折衝妥協,但如果不妥協就談不成,談不成就什麼進展都沒有;正因為有這樣的認知,雙方終於排除所有困難與歧見,簽下了新約,也達到了各自的目的。

台港航約的模式也許不必然完全適用於三通,兩者的規模和複雜度也不能相提並論,但談判的精神與目的其實是一樣的。對台灣而言,三通涉及的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近年來由於情勢的變化──包括兩岸同時加入WTO的架構性改變,包括兩岸彼漲此消及區域性經濟重量的沈浮,我方原先掌握的優勢正在下降,這已使得三通談判的政治軸線逐漸向經濟軸線靠攏。台灣如果不藉三通建立一個與世界接軌的經濟體系,其後果,將會形成政治上的不安全。

政府目前雖極力避免正面面對三通問題,只一味在企業對大陸投資項目及資金進出上提出消極性的管制,其實早已無法阻擋投資人及就業者赴大陸尋覓機會的腳步了。不三通,只是讓大家付出更高的個別成本去進行兩岸經貿;在國家而言,台灣形同放棄了可以善用的優勢位置。

換一個角度看,三通是不是一定會妨礙台灣的政治自主?即使是那些極力反對三通的人,也未必能提出肯定的答案。如果雙方能擱置一時難有共識的政治歧見,先從務實的層次把三通的具體障礙一一排除,不論中共如何定義兩岸航線,我們都可以利用三通的獨特便利,為台灣搭建起一個與國際體系密切聯通的經濟平台;如此,不僅有助於排除我們內部的爭議,可以解決國內的經濟發展受限的困局,與世界接軌的台灣也才能享有更高的安全保障。如果說我們談三通有什麼必要追求的政治效果,應該就在這裡。否則,如果分不清應然與實然,非要兩岸先在政治上達到一定共識或取得什麼承諾,才能談三通,那樣只會把自己困住。從這樣的觀點看,錢其琛日昨的說法,也許便可以解讀出一些新意。

我們認為,政府目前處理三通,不妨根據兩岸得之不易的既有交集,不論是透過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的方式也好,或者由公權力機構在幕後掌控協調也好,能把兩岸三通往前多走出一步,就能使台灣經濟增加幾分伸展餘地,也更有利於我國保持更穩固的政治地位。日前的台港航約談判,無論進展如何,雙方總是嘗試發掘了一些新的地帶;只要智慧足夠,未來的三通談判應有偌大的空間可資發掘。

【2002/07/07 聯合報】


NO:474_1
恆愛台  於 2002/07/07 23:33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沒看到實質的法律保護[台商]~~~都是毫曉ㄞ啦!
沒經過兩國制定的法律保障!~~~也是騙肖仔啦!

沒有國際公法的普世標準!~~~聽到[這是上面交待的!你不要問為什麼?]

你們不覺得心寒嗎?...........


NO:474_2
shawn  於 2002/07/08 00:17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台灣距離亡國之路不遠矣

不對。在統媒這種胡搞之下,敗的會是統媒而不會是台灣。台灣人不是傻子。


NO:474_3
過客  於 2002/07/08 00:24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台灣如果不藉三通建立一個與世界接軌的經濟體系,其後果,將會形成政治上的不安全。

與中國三通 = 與世界接軌 ? ??
不與中國三通 = 形成政治上的不安全 ? ???

台灣未曾與中國三通,那麼等於是未曾與世界接軌嗎?
台灣未曾與中國三通,所以形成政治上的不安全?
(台灣與中國三通了,就能形成政治上的安全?)

聯合報眼中的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儼然視為家奴與主人的身分;
這...........................................

在專制的中國,不少人是因為不得已而被迫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家奴;
在民主的台灣,卻有少數人是自願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家奴;

果真是:天作孽猶可為,自作孽不可活!

真是夠了......聯合報.


NO:474_4
毛毛  於 2002/07/08 01:24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我覺得國內中小企業的主席說的很有道理
應該是2.5通。

貨物通,這樣商人就沒問題。
人不可通,通的話,台灣勢必邊陲化。


NO:474_5
fuckyou  於 2002/07/08 03:01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台灣距離亡國之路不遠矣

這位寫社論的主筆會像鳳凰衛視新聞台的那位高層老兄一樣﹐被調到慈湖聯合報員工培訓中心去負責培訓工作。竟然敢冒大不諱﹐稱台灣是“國”。鳳凰衛視新聞台的那位高層老兄﹐被查出練法輪功﹐馬上被調走﹐江澤納萬水在香港的消息﹐一律改用錄影播出﹐以防有萬一漏氣。

再見了﹐統媒主筆死一個少一個。犯下錯誤就得走路﹐不論你洗腦了多少台灣人。


NO:474_6
Michel  於 2002/07/08 09:41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在此我貼上先前所寫的質詢稿,與各位分享。三通議題
一、三通是台灣全球化佈局的其中一環,或只是為滿足少數政商的需求?
全球化不等於中國化,請問我國目前的全球化佈局的具體內容為何?陳總統在五月十八日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表示,「為了避免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台灣有必要與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簽訂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認為可以讓亞太地區的安全與台灣海峽的和平,因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結而更加確保。請政府評估,現在台灣經濟是否對大陸過度傾斜,過度依賴?

二、華盛頓郵報指出:大陸的經濟成長對亞洲國家將全然是一種威脅與打
擊,反而沒有助益。文中指出,因為目前雖然亞洲各國拜中國大陸之賜,出口略有成長,但是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多半是機器設備及零組件等產品,一旦中國學會自己製造,將對所有出口國家造成威脅。日前陸委會宣佈,政府將有條件的開放八吋晶圓赴大陸投資,如此豈不是養虎為患?另外,我們要如何避免因為開放三通,而造成我國產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外移的群聚效應?目前資金回流機制的設計為何?目前資金回流的百分比多少?台商賺了錢,繳稅該繳給誰?就業機會的大量減少要如何解決?假使上述問題無法妥善解決,請問台灣與對岸進行三通談判的籌碼何在?

三、陳總統日前表示,如果必要政府也可以委託民間來進行三通的談判,陸委會蔡英文主委的解釋為,兩岸談判的工作要由政府來主導,授權可以信任、有公信力的團體,而海基會是目前唯一經由政府合法授權的「民間團體」。中共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日前點名王永慶、高清愿代表台灣政府,與對岸進行三通談判的工作,請問,是政府太過於重視紅頂商人的利益,還是紅頂商人挾中共以自重?我們都知道,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所點名的兩位董事長,都是在中國投資了鉅額資金的企業負責人,尤其在八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開放之後,下一波就是石化工業,中國挾持台商投資在大陸的資金來逼迫台灣上談判桌的企圖,可以說是昭然若揭。

四、 如何在經濟傾向中國的情況下,仍能堅決維持台灣主權獨立地位?
政治、經濟本來就難以分離,全世界是否有任何成功的個案,是經濟過度集中依賴於他國,而本國政治又能獨立不受干預的?台灣官員又憑什麼這麼有信心,三通之後台灣仍然能夠保持主權獨立的地位?今年秋天中共十六大預計應該江澤民會把棒子交給胡錦濤,但是一般都預測黨國大老會退居幕後操縱國政,胡錦濤的權力更小。試問,跟一個作風難以預料的政權打交道,陸委會做好萬全的沙盤推演了嗎?

以上似乎都打了聯合報社論的耳光吶


NO:474_7
Michel  於 2002/07/08 09:45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而行政院的回覆是:

一、兩岸經貿交流自一九八七年始,成長非常快速,目前雙方經貿關係已發展到相當密切的程度,國內各界均極為關注。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我政府於九十年八月下旬召開之經發會已達成「台灣優先」、「全球佈局」、「互惠雙贏」及「風險管理」四項基本原則之共識,並依此一共識,陸續完成「擴大『境外航運中心』功能及範圍,開放貨品通關入出境執行規劃案」、「落實大陸投資『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執行計畫」、「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推動方案」及「加入WTO兩岸經貿政策調整執行計畫」等,在兩岸尚未恢復協商前,於風險可以管控的前提下,先行推動可操之在我的開放政策,促進兩岸經貿關係逐步朝正常化與制度化方向發展。而為避免我對大陸依存程度過高,防止產業外移及經濟「邊陲化」,政府亦已依據經發會共識,全力推動「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經濟發展戰略,並建立兩岸經貿安全預警系統,以及研擬兩岸經貿長程發展計畫。

二、有關建立資金回流機制方面,已納入上述「落實大陸投資『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執行計畫」,並於去(九十)年十一月七日第二七五九次本院院會通過實施。具體措施包括准許投資人將大陸投資事業之股本或盈餘匯回可扣減投資累計金額、消除大陸投資盈餘匯回重複課稅(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二十四條)、准許OBU與大陸金融機構進行直接業務往來,中央銀行並已通函指定銀行及外商銀行在台分行,辦理在大陸或第三地區之子公司以「關係企業往來」名義,將多餘資金匯入供在台母公司使用,以及母公司於未來還本付息時,均得不計入每年五千萬美元結匯額度,以利大陸台商資金匯回可以循環利用,不受現行每年結匯額度之限制等。統計顯示,OBU資金總額近月來有明顯成長,主要與大陸台商加強利用OBU做為資金調度中心有關。

三、有關兩岸「三通」談判,行政部門將遵照 陳總統近期所提出「堅持不被矮化、地方化與邊緣化」的原則,研擬可行方案,其中亦將考慮委託民間團體提供相關協助,惟「三通」協商涉及公權力之行使,政府必然會充分參與及主導。


NO:474_8
 於 2002/07/08 14:02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從前有一個老和尚,老和尚養了一隻豬,老和尚對豬說我每天給你吃七桶ㄆㄨㄣ,早上給你吃三桶ㄆㄨㄣ,晚上給你吃四桶ㄆㄨㄣ,豬嫌少,於是老和尚就說那我早上給你吃四桶ㄆㄨㄣ,晚上給你吃三桶ㄆㄨㄣ這樣好不好,豬覺得早上從三桶變四桶好像多了,就很高興的接受了。

請各位猜3個字。


NO:474_9
恆愛台  於 2002/07/08 14:09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我四三~~~543嗎?

NO:474_10
 於 2002/07/10 10:03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答案是: 豬腦袋!

1.repubic of china 和 proples repubic of china 在 one china 的原則下進行三通。

2.repubic of china 和 proples repubic of china 在 視為 one country 的原則下進行三通。 以國際眼光看這個 one country 不指china 我實在是想不出這個 country 會是指哪一個國家。

ps:為破除反桶派的邏輯污染,特以英文表示,免得在那邊『支那』、『中華』 亂七八糟,搞不清楚。


NO:474_11
恆愛台  於 2002/07/10 10:29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祥兄

高招!所以我們就必理會[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的統戰死胡同!

一句......豬腦袋!回牠~~~哈哈哈!


NO:474_12
 於 2002/07/11 10:19
Re:聯合報 2002.07.07社論──錯誤與模糊的結論

恆愛台 兄
小弟是不建議直接給他三個字,小弟是建議把上面那個故事說給牠們聽就好了。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