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軍聞---其他(2000年9月)
回 覆 返 回


路過的人  於 2001/03/13 21:47
重要軍聞---其他(2000年9月)

路過的人  於 2000/09/11 08:57
發表內容:

這是一篇來自聯合報的新聞,提供給各位網友參考:
九十年度國防預算已經出爐,立法委員指出,國軍正研發多項「聯合防空及反制武器」以實踐「有效嚇阻」的戰略指導,包括「翔昇計畫」經國號戰機「聯合反制載台」、空射型子母彈「萬箭計畫」、天劍二A反輻射飛彈「劍評計畫」;而雄風三型超音速攻船飛彈「雄評計畫」、低層反戰術彈道飛彈系統「層系計畫」則分別接近完成或已有具體成果。

軍方除積極推動外購高科技武器外,九十年度國防機密預算計編列一百億元自行研發高科技武器。國防部上月發行的新版「國防報告書」指出,台灣當面的中共南京軍區與廣州軍區,共有戰機一千六百八十架。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AS調查中共在距台灣二百公里內設有空軍機場六座、四百至六百公里內有十一座、六百公里外有座十九座機場,可能對台構成直接威脅。國軍面對中共方面的兵力部署,必須發展「聯合防空及反制武器」以收「有效嚇阻」之功。

立委說,面對中共可能犯台模式,配合中科院自力研發多種空射型「反制武器」,國防部投入七十億元分七年支應,以代號「翔昇計畫」修改經國號戰機為「聯合反制載台」,以在戰時打擊大陸境內軍事目標,遲滯中共軍事行動。主要性能提升項目有:戰機內燃油增加 (增加續航力 )、天劍二型飛彈改為滑軌發射 (增加掛載數目 )、飛行操控軟體規畫設計、提升雷達電子反反制性能、提升航電系統、機體增加空中加油能力、整合型慣性導航暨全球定位導航系統INS/GPS 設計等。

據表示,經國號「聯合反制載台」計畫將搭配目前開發成熟的空射雄風二型攻船飛彈(擴大制海範圍)、天劍二型A反幅射飛彈(破壞敵方戰管雷達以爭奪制空),以及開發中的「萬箭計畫」空射型子母彈頭(破壞機場跑道及其他地面設施)等,經國號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將大幅提高。

立法委員指出,「萬箭計畫」係首度曝光的新式武器,它將原先沒有推進能力的傳統子母彈,提升為渦輪引擎推動,射程如同一小型無人轟炸機,可自行導引飛行至目標上空,再將子母彈散撒出來。此一空射型中程遙攻散撒武器系統,可讓經國號「聯合反制載台」低空逼近目標,並在很遠距離外拋投,自己不必暴露於敵方防空火力籠罩之下,符合「決戰境外」主張。

為先期研究新一代戰機,立委指出,本年度預算中列有「向量噴嘴」關鍵技術研發,它藉著改變噴嘴角度,可控制戰機飛行姿態;「廬山計畫」則運用經國號戰機為隱型技術實驗載台,以驗證中科院多種雷達波吸收材料科技。中科院也將進行新世代戰機初步性能需求的分析報告,並研究法國Rafale(飆風)戰機性能,揭露軍方採購該型戰機的興趣。而為知彼知己,中科院並編列預算研究中共的FC-1、MiG-MFI戰機性能。



--------------------------------------------------------------------------------


小滬尾  於 2000/09/11 09:02
發表內容:

大快人心的消息﹗
中科院真的非常用功﹗
不過﹐這位立委嘴巴大了些﹗
也可能這些還算是低檔次的武器﹗


--------------------------------------------------------------------------------


小滬尾  於 2000/09/11 09:04
發表內容:

>萬箭計畫」係首度曝光的新式武器,它將原先沒有推進能力的傳統子母彈,提升為渦輪引擎推動,射程如同一小型無人轟炸機,可自行導引飛行至目標上空,再將子母彈散撒出來。此一空射型中程遙攻散撒武器系統,可讓經國號「聯合反制載台」低空逼近目標,並在很遠距離外拋投,
台灣的風暴之影?!


--------------------------------------------------------------------------------


路過的人  於 2000/09/11 09:10
發表內容:

小滬尾兄:
其實可看出我們國防部還是〝十分低調〞...

〝空射型子母彈「萬箭計畫」〞...

其實這就是不折不扣的距外攻擊武器!
相同的套件裝在射程更遠的載具...就是巡弋飛彈!

真是個好消息!
軍方及中科院、漢翔...加油!


--------------------------------------------------------------------------------


小滬尾  於 2000/09/12 23:21
發表內容:

相關報導
http://udnnews.com/SPECIAL_ISSUE/DAILY/8909/12/index.htm

中科院研發中的空射中程遙攻散撒武器系統「萬箭計畫」,其外形即類似這款小型巡航飛彈。

雄風三型超音速攻船飛彈進行高倍音速風洞測試,彈身外形成震波的影像。雄三服役後將能抵消中共的俄製蚊式飛彈之優勢。


--------------------------------------------------------------------------------


oldman  於 2000/09/14 02:39
發表內容:

台灣準備“新一代”軍事現代化
【多維新聞社0913日電】多維社記者王海川報導/台灣從明年一月開始新的軍事現代化項目,主要集中在三個核心領域。最新一期《簡氏防務週刊》說,台灣新的軍事現代化是在普遍擔心中國大陸會在2005-2010年期間打破兩岸均勢的情況下出台的。

台灣軍事現代化開始於1979年,當時美國同北京建立了外交關係,決定減少對台灣的軍事支持;台灣因此決定發展“第二代”國防力量。通過大量海外採購和當地加強軍工生產,台灣在兩岸軍事力量對比上佔有優勢。

“第二代”防務集中在發展海軍和空軍力量。陸基防空力量也得到提高,最重要的裝備包括三套美國製造的防空系統,即愛國者PAC-2,六個聯隊的本地製造天弓中高度防空系統。

台灣從1979年開始的“第二代”國防發展計畫取得了超過大陸的海軍和空軍優勢。但這一優勢將在2005-2010年消失。圖為台灣海軍一直升机准備降落在拉法葉級軍艦。(多維社資料)

這一軍事現代化項目今年達到高峰,所有裝備都要交貨,額外預算“特殊基金”要用於支付這些裝備。根據原來的計畫,下一週期主要是提高2001-2010年的戰備水平, 同時在2001-2005年期間提高現有戰鬥力量的戰備程度和管理水平,上述計畫將轉向“新一代”系統。

下一發展階段的主要因素包括反導彈防務系統,擴大打擊力量和系統合成。後者包括指揮、控制、管理、計算機、情報、監聽和偵察。

台灣公開聲稱寄希望於獲得美國神盾驅逐艦來改進反導彈防務系統,或者得到華盛頓計畫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保護傘。但那兩個希望似乎都要落空,主要是北京的政治限制;但台灣可能得到至少六套愛國者系統,很可能是改進型。此外,台灣還將得到兩套美國雷雄公司製造的預警雷達系統,預計到2005年可投入運行。

台灣說,如果海外採購受阻,它將自行發展反導彈系統。這包括它可能借助外國技術支持的兩個本地研究發展項目。第一個是以台灣四艏PEG-7護衛艦上的雷達系統;第二個項目是相當於美國戰區高空防空系統。

開發先進的打擊力量將給予台灣更大的主動權。台灣總統陳水扁6月16日強調“決戰境外”就是朝這個方向邁進。

目前最具爭議的是開發“地對地”彈道導彈。台灣消息來源說,這一項目三年前開始,也不是恢復原來的“天馬”計畫。新的“地對地”射程為1000-2000公里。台灣另一名稱為“天戟”的“地對地”項目,主要是射程為300公里的武器,運載量達500公斤。前者可以打擊大陸的縱深地區,後者主要以沿海為目標。

這些導彈的試射成為台灣的政治難題,台灣南部的發射基地受到嚴密監視,在國外試射更合適,但還沒有找到外國基地。 作為上述項目的補充是開發巡航導彈。這是從“雄風”反艦導彈發展起來的,射程超過300公里。預計台灣將在2003年以超音速的“雄風”三取代目前的“雄風”二。 台灣國防部下屬的中山科學技術研究院是導彈項目的主要支持力量。但它似乎沒有參加新一代戰鬥機的開發。

台灣有150架美國製造的F-16MLU,60架法國幻影2000-5和130架本地生產的經國號戰鬥機,加上四架E-2T預警飛機,與大陸相比具有一定的空中優勢。但隨著大陸購買蘇-27和蘇-30戰鬥機,加上它可能購買的Beriev A-50空中預警系統,台灣的空中優勢將逐步消失。

因此,台灣必須準備從國外購買下一代戰鬥機, 理想的交貨時間是2010年;同時在2004和2005年獲得兩架E-2T預警飛機。

台灣“新一代”武裝力量的第三個核心部分是聯合作戰指揮,這一系統需要10-20年完成,包括硬件和軟件,由國防部的通訊、電子和情報局負責實施。 開發聯合指揮控制系統是今後5年的優先項目。但國防部通訊、電子和情報局還有另外兩大任務:電子戰和情報戰。

台灣的軍事現代化還包括其它因素。包括從明年開始的第二階段軍隊改組和設備採購。但上述三個核心部分是台灣未來安全的關鍵。

多維新聞網http://www.chinesenewsnet.com



--------------------------------------------------------------------------------


Tsky  於 2000/09/29 11:10
發表內容:

靠..讀完這篇差點沒昏倒...記得前不久還有人在推薦陳東龍, 看來頭腦可能有問題....-_-....
來源: http://www.ettoday.com/asp/more.jsp?messageid=220375
==========================================

美主動宣布對台軍售 軍方解讀:台灣防務吃緊
2000-09-29 10:39:48.297

 記者陳東龍╱台北報導

美國國防部宣布高達13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雖然我國國防部仍保持一慣的低調態度反應,但軍方高層則表示,美國軍方之所以會選在中國國慶之前「主動」發布這項訊息,除了有向中國政府表明美國的軍售立場之外,最重要還是透露出,如果台灣在武器效能上無法提升,防務上已經明顯居於劣勢。

國防部官員之所以會如此解讀這項軍售案,其實也是因為國軍武器系統在近年來的測試及評估過程中,除了「經國號」戰機與「雄風2型」反艦飛彈合格之外,只要是自製的系統,幾乎全軍覆沒。不過,一向以妥善率稱霸的「雄風2型」反艦飛彈,在前一次的「比武」中,竟然輸送美製的「魚叉」反艦飛彈,而且「脫靶」不說,發射出去之後就成了「不見彈」,讓中科院官員顏面盡失。

除了上述的武器之外,國防部官員也表示,中山科學院這幾年研製的「雷霆2000」型多管火箭系統,在今年向陸軍總司令陳鎮湘示範時,就發生了一些小狀況,雖然技術人員立即排除故障,但是當陸軍總部官員提出交貨時程表的要求時,中科院官員卻相當無奈的表示,「36套系統需要1年的準備及3年的生產時程,也就是說要4年後才可以完成。」

由訂貨到交貨需要4年,若再加上操作人員及技術軍官的培訓,恐怕還要再加1年。陸總官員表示,具有實戰經驗的美製MLRS多管火箭系統只要我國提出需求,最慢也只要3年就可以完成戰備,而且造價也便宜許多。因此陸總官員表示,「不是不願意用國貨,而是性能確實輸給人家,既然我們是站在作戰的立場,當然是要『低成本高價值』,光是這一點,中科院顯然有待加強。」

陸總官員的說法,其實也證明了國防部對於軍售案的態度,基本上還是以「縮短整備期程」、「造價低技術層次高」及「爭取國際政治籌碼」為前提來做武器採購的規劃,也因此這項13億美元的武器採購,就包括200枚先進的空對空飛彈空飛彈、71枚艦對艦飛彈、146輛155公釐自走砲和陸軍保密通訊設備。

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做不出來的,實在是不得不做的決定。」,國防部官員表示。



--------------------------------------------------------------------------------


小滬尾  於 2000/09/29 11:56
發表內容:

T兄
東森的東西﹐還是老話一句﹐打個問號﹗

有關LT2000﹐事實上﹐系統價格是MLRS
的1/3﹐這很簡單﹐載具是很多普遍的輪形系統﹐
發射架又比MLRS簡單(不需發射ATACMS)﹐
所以價格會比較低﹗

所以原文說LT2000比MLRS貴﹐分明是唬爛﹐
至于性能﹐LT2000的散佈面積是比MLRS少
約2萬平方公尺﹐但LT2000配特殊的校正裝置﹐
所以精度較高﹗看過國內許多軍事評論﹐都一致推崇
LT2000﹐對於東森這種會把開封放在湖北的﹐
下次扁他吧﹗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文章內容使用HTML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