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的一篇好文章 大家共賞之
回 覆 | 返 回 |
鳥羽 於 2002/06/28 16:32 | |
自由時報的一篇好文章 大家共賞之 | |
逃離夢魘 民主社會的進步,必須依賴不斷的批判;只有以強力的批評做為監督政府的利器,才能使執政者免於腐化與敗德,長保政治的清新,讓社會的前進得到動能。而在台灣,批評絕不會少,這是一個人人皆可當評論家的社會。 評論家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少數的評論家壟斷了發聲的工具,不管是平面或電子媒體,讓人以為台灣社會就只有那麼幾種聲音,以為主流民意的代表,就是那幾位常在電子媒體露臉,讓觀眾每天晚上必然目睹尊容的評論家,可能就會產生一種嚴重的誤導了。 這些少數具有優勢發言地位的評論家,日復一日的在節目中進行時事評論,平心而論,內容很少有什麼微言大義或創見發明,大抵只是泛泛之論。而且能說出泛泛之論者,尚稱資質優秀,等而下之的,更淪落到專門散播八卦扒糞,揭人隱私,而批評者的私生活也未必比得上被批評者,可是這些人就有本事天天上電視,觀眾也看得樂不可支。 坦白說,立委就是台灣社會評論家中最差的一種,早被不少民眾視為亂源。然而,立委白天在國是論壇胡言亂語一番,猶嫌不過癮,有些人更在電子媒體開闢節目,繼續把痛苦帶給民眾。所以,韓劇、世足賽的高收視率是有道理的,只有在收看這些節目時,台灣民眾才能逃離這些政治評論家所帶來的夢魘。 |
威兒乾 於 2002/06/28 17:44 | |
Re:自由時報的一篇好文章 大家共賞之 | |
評論家如果行得正也就算了 如果自己行不正, 染指別人妻子 這種人還要臧否時政當評論家? 台灣就是{記者型的評論家, 紀者型的專家}特別多 |
威廉征服 於 2002/06/28 23:28 | |
Re:自由時報的一篇好文章 大家共賞之 | |
说得好 |
霸子 於 2002/06/30 15:18 | |
Re:自由時報的一篇好文章 大家共賞之 | |
推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