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回 覆 返 回


關魚  於 2002/12/20 04:19
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這裡的討論比較多都是針對電視和報紙,
但新聞類型的雜誌也是相當重要的媒體管道呢!

常被討論的週刊包括「壹週刊」、「新新聞」,
「獨家報導」和「時報週刊」很少被討論到,
討論「商業週刊」(台灣目前發行量最大的新聞週刊)也很少。

另一個發行量超過五萬、可在許多公共場所免費索閱的「破週報」,
其影響力也不容忽視吧?

談到以前月刊的代表,就是「天下」和「遠見」了。
不過天下好像改成雙週刊了吧?

開這區,想讓「會看以上這些雜誌」的朋友談一談,
(歹勢我實在忙到沒時間看,而壹週刊、獨家報導之類的我拒絕看......)
請問你們的看法如何呢?


NO:2290_1
關魚  於 2002/12/20 04:19
Re:拋磚引玉

我朋友對天下雜誌的評語是:

「好像歌功頌德的教科書,真難看。」


NO:2290_2
ggyy3065  於 2002/12/20 04:35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推!!
在下完全同意
之前我是賣手機、玩電信市場的
真不曉得天下雜誌對於真正的電信市場多有研究
只有一味的歌功頌德

尤其是對最黑、最賤、手中控制完全資源的中華電信
圈內人都應該知道四年前戰國七雄三塊論的陰謀吧?
好像是神一樣的膜拜
好像對於經營管理很行的樣子
真是受不了

還有對於大學評鑑
其中一項,竟然用「每人所分配到的頻寬」來衡量
難道記者編輯大人們都不知道學網是依據地點
而形成樹枝匯流狀的嗎??
上游水量少(如實踐高雄、嘉農、開南等),中游水量略多(如中正、中央)
還有中繼加壓站(如中山、淡江)
最後才是教育部那條出口(封所網頁,禁錮學術自由之源)


NO:2290_3
中蚼  於 2002/12/20 07:02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獨家報導」和「時報週刊」很少被討論到,因為大多數的知識份子都認為,這些不過是狗仔隊,不值得一提。

其實我們不要小看這些小報狗仔,他對社會的影響力超乎我們的想像,這些週刊大都是美容院,網咖,各種人進人出的地方,而且不是只有中低階層的人愛看而已,我在學校或圖書館就發現很多學生愛看得很。


NO:2290_4
AIR  於 2002/12/20 09:44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關魚

—你的評語呢 讓我知道 雖然你恨我

—天下的書 我有些,雖然我知其另有目的,但沒辦法,人就是這樣 被支解 的。

—雜誌 周刊 與 電視 報紙 相同,我只看到 “仇恨”

中虫句

—早前台灣並無 狗仔隊 概念,大家侵淫其中 日久成習,造成今日台灣

關魚 中虫句

—其實問題相當複雜,主要為 政治介入,為正常國家所無


NO:2290_5
GY  於 2002/12/20 12:10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壹周刊是最台灣最敢言的媒體
居然拒絕看?
台灣真正的第四權只能期待壹週刊了好嗎!
狗仔隊才是真正的記者

NO:2290_6
BLUE BIRD  於 2002/12/20 12:24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GY ﹕ 你不覺得其它也不錯嗎 ﹖

NO:2290_7
GY  於 2002/12/20 13:53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BLUE BIRD

其他是指哪些?
抱歉不太懂你的意思


NO:2290_8
關魚  於 2002/12/20 15:43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AIR

我並不恨你,
我只是對你一時不慎的言詞感到憤怒,
並希望你以後能謹言慎行。

你問我的評語,是針對所有雜誌嗎?還是天下?

天下的話,我也不是從來沒看,但只看過幾期。
以前的天下,做過一些專題,其實相當不錯的。
例如,探討慈濟所做的事情,記者從正反兩面來看,
正面,她寫到慈濟投入實際的社會福利行動,跟其他宗教團體只會蓋寺廟的不同,
反面,她寫到慈濟驚人的「吸金」效應,造成其他慈善和社福團體的嚴重萎縮,
這樣的報導,是我在報紙和電視看不到的,我覺得很好。

再來,以前天下作的人物專訪,都有一定的水準。
例如寫李遠哲,就我所見,
他們的記者問的問題,都比其他的雜誌和報紙來得「有水準」。

這兩三年來我因為大量從網路上閱讀資訊和報導,
幾乎不看天下雜誌了。


NO:2290_9
關魚  於 2002/12/20 16:10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GY

我舉個例子,
可能不是那麼貼切,
等我想到更好的,
我再來跟你說。

今天有一個團體,
裡頭有努力救人的人,
也有拼命殺人的人。
這個團體的頭頭對殺人的屬下說,
你們盡量殺吧!只要你們殺的是名人,我都不管你們。
然後對救人的屬下說,
你們盡量救吧!你們救人的資源我用殺人所得來供養你們。

這樣的團體,你要不要捐錢給他們支持?


對我而言,壹週刊就是這種團體,
所以我拒絕捐出我的時間、眼力和金錢看壹週刊。

我一直覺得壹週刊很可惜,
如果他們的狗仔隊只專門盯弊案、盯黑道、盯政治人物醜惡的言行,
我會為他們拍拍手,可惜不是。


NO:2290_10
BLUE BIRD  於 2002/12/20 16:20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GY ﹕其它 周刊 雜誌

關魚

天下雜誌,應該說大部份雜誌,都有—政治—,我不認為大部份的人看得出來,不過其它

叢書 把它包裝得很好,尤其 人文社會 系列,不以人廢言,都應該看。這些高級的東西,

會讓大部份的人認同它的全部。 因此有一天台灣會死得很慘。

你要我們不談 政治 嗎 ﹖大部份的人(如你)已被 政治 挾持而不自知,很可悲 ﹗


NO:2290_11
關魚  於 2002/12/20 16:29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BLUE BIRD

我沒有說要你們不談政治,
這是很嚴重的誤會。

我只是說,政治既然是眾人之事,
我們批判時應該要分清楚輕重緩急。

人命和政治口水孰重?
環境和統獨意識孰重?

我只希望大家多多去注意:
-------------------------------------------------
因為整個社會被媒體帶動的泛政治化,
有多少人命因此消失,
又有多少環境因此被嚴重破壞無法挽回。
-------------------------------------------------
請參見:
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2&type;=show_post&post;=2226

如此而已。

對我而言,被政治夾持的絕不是我,
而是整天談「狹義政治」而忽略「實際政治」的「很多人」。

請先思索:政治的定義為何?
然後自省:你們所談的政治,真的是政治的全部嗎?


NO:2290_12
BLUE BIRD  於 2002/12/20 17:16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關魚

—讓我這麼說 ﹕「實際政治」 已被 「狹義政治」挾持,「很多人」看不出來,被挾持

而不自知而已。

—這也就是 「台灣明明有理 而有理說不出」的原因。

—你反對 公民投票 吧 ﹗


NO:2290_13
關魚  於 2002/12/20 17:21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BLUE BIRD  

什麼是公民投票?是指一般投票嗎?

請先看我寫的這篇吧:
「你的一票,就是改革的契機。」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aboutfish/file_combine.php?File=484021_2001-11-30_21-55-04


NO:2290_14
關魚  於 2002/12/20 17:23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然後再請你看這幾篇:

【台灣的希望握在你我的手上】: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aboutfish/file_combine.php?File=334512_2001-08-10_14-51-22


【捍衛台灣,人人有責】: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aboutfish/file_combine.php?File=326391_2001-08-03_15-42-04


變調的國家目標造就變調的社會: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aboutfish/file_combine.php?File=347355_2001-08-21_11-52-27


NO:2290_15
關魚  於 2002/12/20 17:25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BLUE BIRD  

懇請你去詳細去看「請多注意民生方面的報導,而非陷入意識型態之爭」的所有留言,
這樣我們的對話才會比較有交集。
也請你移到那版去討論這個問題,
畢竟這欄是專門討論新聞雜誌的。


NO:2290_16
ggyy3065  於 2002/12/20 18:30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To GY 2290_5

暱稱太像了,差點誤會^^;

別以為那些敢言的東西就是好
「壹週刊」和東森的「社會追緝令」
有異曲同工之處
不過「社」卻是以博取觀眾對於其他方面的認同
如偽鈔、偽卡和破解犯罪手法等部分
再來用「戰警急先鋒」等類似的主題
來分化民眾對執政當局的信任
本以為王育誠是好人的
君不見竟然加入青瞑黨選利委
還高票當選咧!!


「壹」也是敢抓、敢講
拍蒼蠅(相對於打老虎而言)沒話可說
工夫一流
可是裡頭的政治漫畫
並沒有和自由的童錦茂老師一樣騷到癢處
打扁反李的比比皆是




只是說出來讓您參考
並沒有攻擊你的論點
還請您別誤會
--
為BLUE BIRD投一票!!

NO:2290_17
路過  於 2002/12/20 18:54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貼一篇我在外獨會貼出的文章

有人在問什麼是統媒, 我給他的答覆:

一個簡單的方法就可知道是不是統媒

去找找, 凡是關於中國的報導, 一切美好. 凡是關於台灣的報導都是很慘. 說到中國就眉飛色舞, 說到台灣就口吐白沫.

你問為什麼會這樣, 它會回你媒體是永遠的在野黨, 再問可是這樣會唱衰台灣, 它會回你別亂扣帽子. 如果不幸事後證實報導錯誤, 它會回你沒有百分之百正確, 這是言論自由.

符合以上特質的就是統媒, 很準的, 試試看.


NO:2290_18
Jana  於 2002/12/20 19:32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破週報,只在台北出現吧?南部根本看不到。以前看過幾次,可能只能吸引小眾觀賞。頂好玩的,但是應該成不了大氣候,而且其目標大概也不會是成為大氣候的。有這種刊物存在,有趣。

壹週刊,每次回台灣,我都是忠實讀者。我不會因為它有些版面,或政治立場跟我不同,我就拒絕購買,因為,它有些報導非常敢寫,而且有憑有據,這是很難得的。

天下、遠見。搭飛機的時候如果有的話就看,畢竟飛十多個小時,打發時間。


NO:2290_19
BLUE BIRD  於 2002/12/20 19:34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GGYY

—你都說對了 ﹗

GY、GGYY、BLUE BIRD 我們都改署名好不好 ﹖我有被欺負的感覺 ﹗

路過? 過路﹖

—你看 你就是寫得這麼好 ﹗


NO:2290_20
路人T  於 2002/12/20 19:40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1.以前無意中聽到老師說學校曾經下公文警告學校裡的教職員不要做天下的問卷

2.[存貨重貼]
part -1

天下與遠見的興起,固然高希均有遠見看到台灣有這樣的市場。但是王永慶一紙命令,每個主管辦公室都訂一份,等於是幫高希均創業。然後高希均就以包裝“經營之神”開始其資本家美容師的事業。

天下集團的文字內容全都是公關搞,訪問一次照比例收費,可以說整本雜誌全都是廣告。前不久的大學排行調查,一間學校如要訪問,大約以40萬起跳。然後保證把你包裝成“新知識、新領袖”的偉大經營者或是教育家。後來據說私立大學全部聯合抵制才不繼續調查排行下去。天下集團最有名的當然是文字煉金術,其實許多商業主流媒體也一樣,那就是幫上市公司美化其經營陣容,炒高其股票。想想,如果沒有網路股的泡沫終於破滅,我們可能還不斷花錢讀一堆新興的網路新貴如何的“新知識、新領袖”下去。

更可怕的是那些知識性雜誌如天下遠見的包裝方式﹐用一些有道理的外表來推
銷他們的內涵﹐其實﹐有時候﹐個人也不一定認為這些完全是以親中的立場看
些事務﹐甚至本質上﹐這些編輯的目光本身不是很遠﹐但更重要的﹐這些人並
沒有什麼心對台灣的永續經營﹗

說真的﹐這種媒體會坐大還是肇始於台灣那種淺薄式的教育制度﹐一般人大的
思考深度有限﹐能稍微對事情的本質有一點深入的看法就好像是很了不起的事
﹐而這些知識性雜誌如天下遠見正是對這樣的大多數讀者起大作用﹗


NO:2290_21
路人T  於 2002/12/20 19:44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以前的天下,做過一些專題,例如,探討慈濟所做的事情,記者從正反兩面來看,
回想這個專題也有十幾年了吧!
當時天下有一個論點很好笑(以現在的觀點來看)
他一直問慈濟,你們如何決定接班人、你們如何培養接班人

慈濟現在的發展,大概給他們打了一個大巴掌!


NO:2290_22
關魚  於 2002/12/20 20:21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慈濟的相關問題,我因為有些研究,可以另外開欄討論。

我想問一下大家有沒有看過「人間」和「新故鄉」雜誌?

記得都是月刊,
是我以前看覺得很棒的兩個關懷社會的雜誌,
可惜都倒了。


NO:2290_23
文貝  於 2002/12/20 21:01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人間雜誌算是我的啟蒙,二二八事件就是看他們的報導
陳映真那時真的令我很敬佩
可是他後來的路線
令我不敢苟同
但人間雜誌真的是一本值得在歷史留名的雜誌

NO:2290_24
AIR  於 2002/12/20 21:44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陳映真是個理想家,這很好,就是永遠追求正義,而永遠背著正義跑。

NO:2290_25
ROACH  於 2002/12/20 22:06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天下的製作算蠻嚴謹的,但天下自然也會有其立場,我覺得。
不過,有時天下的立場,似乎太偏台灣的企業家了。我在 e 天下寫過一年專欄,但經驗不是很好,因為 e 天下編輯改稿改得漫無章法。有一次我在專欄裡看衰台灣的電子產業,說了一句重話,編輯就把那句話刪掉。可是,從後來台灣電子產業的狀況來看,我的臆測是正確的,編輯恐怕是過於袒護這些企業主。雖然編輯應該不是故意的,但也可以看到某些編輯在意識型態上的侷限。

NO:2290_26
巴茲光年  於 2002/12/21 01:22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ROACH.

康健雜誌呢?我有些朋友曾受訪,但覺得事後經記者刊出的東東,和原來對話的脈絡差很遠,也沒有正確掌握其中的要旨,因此印象並不好。你覺得怎麼樣?


NO:2290_27
關魚  於 2002/12/21 01:24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還有「講義」雜誌。
常常會找報紙寫得不錯的報導,
跟報社洽詢授權轉登。

多年前看過一本,講義是月刊嗎?


NO:2290_28
GY  於 2002/12/21 01:30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講義是月刊
很久沒看了
現在怎樣不知道
根據以前閱讀的印象
假設外星人來到台灣
先從講義月刊入手來了解地球人
一定會以為這是一個充滿了愛與歡笑的星球

NO:2290_29
GY  於 2002/12/21 01:50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我始終覺得疑惑
何以壹週刊拆穿名人私底下的生活
會被這麼多人敵視

壹周刊每期封面故事
新聞性十足 只差精不精彩而已
就新聞媒體而言
真是超稱職的

周杰倫是藝人 身兼實力派和偶像派
他的感情生活
作為娛樂記者豈能不追?
他的fans高不高興 他本人高不高興 他的經紀公司高不高興
都無損於壹週刊狗仔英雄貫徹記者使命的崇高價值

名人的隱私權?
他們在房間裡做些什麼 那是隱私權
跟誰在房間裡?
那就不算什麼隱私權了
有種不要出來混
既享用了名氣所帶來的好處
就不要抱怨別人作出有損你名氣的事實

壹周刊剛來台時
台灣的記者一副我們不幹那種事的模樣
我個人的看法是
台灣的記者不是不幹那種事
而是沒那個能力
若不是懶得長程跟監
就是跟採訪對象混太熟了
而這些理由
在情理上算是說得過去
可是至少 沒資格表現得很清高的樣子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
記者的天職如果只是報導名人的私生活
那記者就太悲哀了
也玷汙了新聞真正的意義
我想說
那種意義 無論如何也不會在台灣存在
台灣的媒體全都有病
尤其是號稱最有可能表現出重大新聞意義的政治性新聞
獨派罵統媒 統派罵獨媒
在台灣幹政治記者 大概是最沒資格以記者職業為榮的

就算是哪天台灣真的出現足以表現出新聞真正意義的重大公共事件
我相信
壹周刊將會是我真正信賴的媒體
起碼他們會有很棒的照片可以說服我


NO:2290_30
關魚  於 2002/12/21 02:01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GY

我有朋友在壹週刊工作,
也知道他們是怎麼在長程跟監的,
我佩服這種長程跟監的毅力和付出,
(雖然對壹週刊的記者和攝影來說,這種跟監其實危害他們的健康和安全)

但我也深深為此感到惋惜,
因為我對名人跟哪些人用什麼姿勢上床實在沒興趣,
我比較關心的是,
這些名人(尤其是官員和民代)私相授受、貪污、收賄等問題,
所以我上面不是說了嗎?
----------------------------------------------------------
我一直覺得壹週刊很可惜,
如果他們的狗仔隊只專門盯弊案、盯黑道、盯政治人物醜惡的言行,
我會為他們拍拍手,可惜不是。
----------------------------------------------------------


NO:2290_31
GY  於 2002/12/21 03:14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論揭弊
壹周刊起碼為台灣媒體立下榜樣
如果她們一週出一次刊
刊刊都揭弊案
那壹週刊堪稱是世界第一媒體了

也許該嫌其他媒體根本沒做
而不是嫌壹週刊做得不夠


NO:2290_32
ggyy屎你老母  於 2002/12/21 03:16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選擇性揭弊
如何?

和統媒沒兩樣啦!


NO:2290_33
GY  於 2002/12/21 03:19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樓上的
有種就學這個網站向來喜歡叫人舉例的陋習
舉出例子來!
怎麼個選擇性揭弊?

NO:2290_34
關魚  於 2002/12/21 03:24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我喜歡將心比心。

一個人的基本人權不該被侵犯,
不因為他是什麼職業的人,
或是不是名人。


每個人關心的話題不一樣。
我沒有說別人不該去看壹週刊,
我只是說,我選擇不看。
就如同平常比誰都好奇的我,
到目前為止,
依然選擇拒看那片幾乎所有人都看過的偷拍美鳳光碟。

原因:
一、
不管誰是這片子的女主角或男主角,都是被偷拍的。
他們的人權被侵犯在先,我不該用好奇的眼光二度侵犯他們。

二、
如果有一天被偷拍且被散佈光碟的人,
是我的親朋好友,乃至我自己,
我會希望有人跳出說他拒看,
即使只有一個也好。

批ㄟ司
因為有太多消費者拒看和批判壹週刊,
所以廣告主協會選擇不在壹週刊登廣告,
是一樣的道理。


NO:2290_35
ggyy屎你老母  於 2002/12/21 03:26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這兩天一有空我馬上就去調數字

查查到底是貶綠多
還是貶藍多

至少

就以漫畫而言
絕對是選擇性的

以報導弊案來說
新瑞都事件
「壹」到底扯出多少內幕?
根本就是霧裡看花
明眼人都嘛知道謝市長不會笨到自找麻煩(汙錢)
那麼不就是泛藍的問題囉?
既然是泛藍的問題
就報的模模糊糊

比起當時的舔耳案犀利程度
真的差很多ㄝ…


NO:2290_36
GY  於 2002/12/21 03:32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壹周刊的專欄 包括漫畫
確實有偏藍的傾向
偏綠人士要因此加以敵視該刊
我沒什麼意見

至於他們其他的報導
就以樓上提的新瑞都
我會建議
就當作是那篇報導 壹週刊弄得很失敗

媒體在台灣
似乎永遠只有被劃歸為偏統或偏獨的命
所以在台灣幹記者 特別是政治記者
真的很無趣


NO:2290_37
ggyy屎你老母  於 2002/12/21 03:32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To GY
好啦好啦…!
有話好說
請息怒
你我都不必為了面子而傷和氣

有話慢慢說呀…


NO:2290_38
GY  於 2002/12/21 03:35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挖哩咧
誰在生氣了?
我在打手槍

NO:2290_39
ggyy屎你老母  於 2002/12/21 03:47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新瑞都一案也不知道為什麼
消息鎖的特別緊
連最有本事的壹週刊都找不到

剛才是你我同一時間內
是針對之前一篇來回文的
你比我早幾秒鐘送出
以致於很像雞同鴨講

今天我還是很喜歡看「社會追緝令
也喜歡看「壹週刊
只要是政治以外的部份
我都很喜歡

可是我卻不鼓勵其他人看
為什麼?
因為政治思維成熟的人不多
不知道該如何取捨
往往被批了糖衣的毒藥給洗腦了還不自知

這是我的Email[email protected]
有事沒事可以私下聊聊


NO:2290_40
BLUE BIRD  於 2002/12/21 04:52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在國外 八卦雜誌 當然很多,不過都是擺在收銀機旁的小鐵架,很賤價,看完 哈哈 就丟

了。在日本也很多,上車買一本 解悶 下車就丟了。 兄弟我一向取自垃圾桶。成不了社會

主流。 在台灣卻是風風火火,連各位 高知 都為之傾倒,豈不可悲。 跟蹤 偷拍 揭人隱

私 無論有多正面的理由,說實話 鄙夷 而已矣,雖然我還是會做壞事。


NO:2290_41
關魚  於 2002/12/21 04:53
Re:更正一下

後來去查了資料,
我樓上對「天下」寫慈濟的印象是錯誤的,
我以前看的寫慈濟文章,是「遠見」寫的專題。


TO Jana  

破週報的實體雖然只有台北有,但破電子報可以打破地域限制:
http://enews.url.com.tw/epots.shtml


NO:2290_42
凝簫子  於 2002/12/21 17:35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如果他們的狗仔隊只專門盯弊案、盯黑道、盯政治人物醜惡的言行,
我會為他們拍拍手,可惜不是。

我記得當初有個宗教騙色案,後來也鬧得轟轟烈烈的,而最先挖出此消息的,就是一週刊,當然,我們都希望他能多挖這些不法與弊案,但問題是它若都報這些新聞,它的市場能有多大,況且只報這類新聞,記者勢必要承受很大的壓力(例如之前被黑道砸社的事見),而它到最後是否會為了要找靠山而成為被人利用的政治工具?所以它為了迎合市場而去挖些大部分人都感興趣的八卦,這點關魚先生是認為先靠殺人在拿錢去救人,但我認為這是不能比喻,因為一個團體為救人去賺錢,方法很多,但對於一個挖祕幕來營生的雜誌,它的方法也只有去迎合市場,然後有時在報些弊案,而不這樣作,會發生的情況就如我之前所講的結果,說來很無奈,但搞八卦和抓弊案,以目前來講,是一體兩面的情況,外國也如此,要這種理想的雜誌,除非創辦的老闆本身財大氣粗,或者很有勢力,但這種好雜誌我也舉不出例子(而且老闆若是這種人,我不相信他有多好),所以,事實是很可悲的,而現存的這種雜誌到底該不該存在,我真得真得不知道。


NO:2290_43
關魚  於 2002/12/21 17:47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凝簫子  

嗯,我是關魚小姐,不是先生。

宗教騙色騙財問題,
在還沒有壹週刊時,
我印象中是中時晚報先追出來的,
像妙天啦,宋七力啦,都是。
有個騙色的牧師,好像也是在壹週刊來台之前,
就靠台灣現有的媒體揭發出來囉。

不管我的比喻是否不夠恰當,
我想我的原則很清楚:
----------------------------------
我喜歡將心比心。
一個人的基本人權不該被侵犯,
不因為他是什麼職業的人,
或是不是名人。
----------------------------------

不管是用哪一種媒體來侵犯人權,
不管是電視台、報紙或掛狗肉賣羊頭的壹週刊,
我一律不贊成。


台灣的好雜誌為何辦不下去?
消費者為何不能支持好雜誌卻偏好壹週刊?
這是另一個議題。



NO:2290_44
逆流變清球  於 2003/01/13 17:10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給關魚
大愛電視是不錯的環境
考慮來試試

NO:2290_45
1234  於 2003/01/13 17:16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Taiwan News 總合周刊真好看.
強力推薦.

被封ip的kiddens 筆


NO:2290_46
Akasaka  於 2003/01/14 00:04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康健雜誌號稱是要辦給那些缺乏醫學常識的知識份子看的,從醫的人對這種水準當然不感興趣。但康健跟天下遠見一樣有個毛病:只要講到國民黨正統史觀,泛藍明星,就不會放其他相左意見了,上次用不合格的抽樣法「指出」台北人居住環境多好多好.....就是一例。

另外論到台灣的醫師行醫,康健的論調維持天下一貫的「台灣醫師比不上美國醫師肯花時間...........」云云,不懂得由制度面,保險設計以及社會文化層面比較台美兩國的不同。之前偶一再批評他們的想法總有「用陽春麵的價格要求魚翅麵的料」之嫌,想不到他們多年來一樣不長進,還比不上「醫望」雜誌的醫師自我批判


NO:2290_47
關魚  於 2003/01/15 02:52
Re:週刊、月刊等新聞雜誌的問題

找到一篇談天下的好文章,
319向前行是先有媒體報導、有雜誌專刊,然後才有書,
這篇文章則清楚點出了天下雜誌報導常犯的盲點:

【教育觀點】(19)關於《319鄉向前行》


批ㄟ司給逆流變清球

謝謝你的建議,
不過我從來不想當電視記者,
因為「先天環境就無法呈現深度」,
我的專長還是在文字呈現。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