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視華視至少1家公共化 ?
回 覆 返 回


Rick  於 2002/12/11 14:32
台視華視至少1家公共化 ?

◆如果華視&台視內部人事不變(尤其是新聞部),那麼公共化或民營化,又會和現在有何差異?

◆華視&台視,以華視新聞的作風最肆無忌憚,堪稱扯政府後腿的「第一把交椅」,其記者報導新聞時囂張的程度不下於中國國民黨黨營事業∼中視。

新聞局:台視華視至少1家公共化
【胡立宗/台北報導】
新聞局長葉國興上午向立院教育委員會報告「無線電視台公共化財務評估」時表示,在台視與華視兩者「一公(共化)一民(營化)」的原則下,初估台視公共化、華視民營化將花費四點四八億元,而華視公共化、台視釋出官股則需十九點八六億,意即選擇前者將可節省十五億政府支出。但葉國興也強調,台視與華視那一家公共化、那一家民營化,政院尚未做出最後決定,不過原則很清楚,就是「至少要有一家先公共化」。
但對多位立委在質詢要求說明公共化時間表,葉國興則迴避正面答覆,僅表示待立院審議完成「廣播電視法」後,政院一定會儘快推動公共化及釋股。不過,雖然教育委員會下午已經排定審查廣播電視法修正案,但由於其中包括「政黨、政治人物全面退出媒體」等具爭議性的條款,在朝野之間仍無共識的情況下,修正案恐難順利過關。
針對一公一民的成本評估,葉國興在口頭報告時表示,如果選擇台視公共化、華視民營化的方案,以買進台視民股將花費十九點六三億、賣出華視官股可收入十五點五億為基礎,政府支出約四點四八億;而將華視公共化、台視民營化,依買進華視民股花費廿六點五三億、賣出台視官股收入六點七七億,政府支出則會達十九點八六億。
由於台視公共化明顯比較省錢,因此親民黨立委李慶安等多人在質詢時也一再追問,此報告是否代表新聞局已經確定將釋出華視官股?不過葉國興則是再三強調,政院目前並未決定由華視或台視釋股,「兩家誰民營化都可以」,但政院的態度很明確,就是「至少要有一家公共化」。
葉國興並指出,雖然台視公共化初期購股花費較低,但是由於華視經營體質較佳,未來公共化後財務負擔應該較輕。
另外,多位立委也質疑新聞局對成本的評估太樂觀。台聯立委羅志明就表示,新聞局現在所做的只是靜態股價評估,一旦政策確定誰公誰民,則股價可能因為期待因素而大漲、股東也有可能瞞天開價,成本將不只新聞局所評估的四點四八億或十九點八六億。
對此葉國興則坦承,新聞局在短短一個月裡面的確是無法全面考量。他表示,股價的確會有因此波動的可能,而以台視股權分散的情況,未來收購上可能會面臨較多困難;不過由於華視股權較集中,因此收購難度應該較低。


NO:2205_1
Rick  於 2002/12/11 16:00
Re:台視華視至少1家公共化 ?

剛剛漏看了這篇相關報導,希望「全面離退」的原則能夠成真,因為唯有如此才能除去這兩台之中大量的「害蟲」。

員工全面離退再擇優聘用
胡立宗/台北報導

台視或華視公共化後,現有員工都將飯碗不保?新聞局所做的「無線電視台一公一民」評估報告中指出,由於現有員工「難免與公視因觀念或認知不同而衝突」,因此建議採取「全面離退」原則,將現有員工全數資遣後再擇優聘用。
報告指出,目前台視員工共有五百五十人,平均年資十三年,初估離退金約需七點三億,可以台視本身長短期投資的七點四億元支應;而華視方面,則因有六百八十六名員工,平均年資也高達十六年,因此離退金需要十點八六億,但由於華視營業狀況較佳,故僅需出售部份有價證券便可支應。
針對台視或華視公共化後現有員工應如何安排的問題,新聞局的報告中指出,由於無線台公共化後可能會與現有公共電視台合併,為避免公視內部因觀念或認知不同而衝突及兩者間不必要的組織文化衝突,因此應以全面離退為原則。
而現有員工中,如有「對公共服務認同且工作能力、態度良好者」,則管理階層可考量「全面離退、再優先遴聘」或「優先遴聘、延續年資」。


NO:2205_2
小sula  於 2002/12/12 21:41
Re:台視華視至少1家公共化 ?

政黨、政治人物全面退出媒體
(民視蔡同榮)你中常委 到底要不要啊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