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指出、據表示、據了解:聯合報最新力作
回 覆 | 返 回 |
Ks. 於 2002/06/17 22:36 | |
據指出、據表示、據了解:聯合報最新力作 | |
據指出、據表示、據了解:聯合報最新力作 Ks. 於 2002/05/23 13:54 聯合報5月23日文章:「台港新航約 下周可望峰迴路轉」 當中有兩篇文章,署名分別為:「本報記者/台北報導」、「本報記者」。 兩篇文章第一篇指明是報導,第二篇未說明,從內容看為評論則毫無疑問。但兩篇文章的共同特色就是都沒有署名是誰的大作,並充斥「據指出」、「據表示」、「據了解」等字眼。 先看第一篇所謂報導: 這篇文章先後出現:「據指出」兩次、「據表示」一次、「據了解」一次。 第二篇評論文章則是:「據指出」兩次、「據表示」兩次、「據了解」一次。 也就是說「據……」這樣的字眼,兩篇先後出現四次及五次,兩篇合計九次。聯合報要告訴讀者什麼? 第二篇評論文章裡,「本報記者」幾乎將航權談判的障礙歸咎於台灣政府: 1.「據了解,台港航約的簽訂其實並不如外界想像地複雜。相較於五、六年前台港航約的簽訂,變數的一方在我,而非中共。」 2.「在台港航約談判中,我方要的是官員上桌的「面子」,藉以凸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只是這樣的企圖,在大陸官方看來只能『喊爽』。」 3.「在台北展開的第一回合談判,陸委會、交通部官員已經順利上桌,大陸給了台灣官方面子。」 4.「不論台灣官方以後怎麼向社會交代這次談判的過程和模式,台港航約的談判最後還是得回歸以航空業者及航空同業公會代表為談判主體,即北京堅持『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的談判模式。」 變數竟然在我方?難怪作者會附和中國的說法:「只是這樣的企圖,在大陸官方看來只能『喊爽』。」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是事實,不單單只是作者所說:「我方要的是官員上桌的『面子』。」的問題而已。 在台北展開的第一回合談判,陸委會、交通部官員已經順利上桌,作者稱「大陸給了台灣官方面子」。這種說法就如同中國聲稱:「台灣將來實施更寬鬆的一國兩制,不用繳稅到中央、保留自己的政府、貨幣、軍隊,人民解放軍不駐台。」一樣可笑。航權談判官員參與是正常的,不過中國試圖矮化台灣為其一省,堅持「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台灣當然理解,但台灣不能自失立場。作者怎麼把中國應該做的事,看成是中國對台灣的施捨呢?看成「大陸給了台灣官方面子」? 這篇評論實在不像台灣媒體應有的立場,還不署名,以為是社論嗎? |
老夫子 於 2002/06/18 23:18 | |
Re:據指出、據表示、據了解:聯合報最新力作 | |
不是吧!聯合報用這種方法作新聞已經很久了啦, 還有據高層人士,總統府高層,熟悉軍方人士,不願具名消息來源,從可靠管道獲悉 等等. 聽說有的記者會把作夢情節也用據指出(周公指出)的方式來將夢中情況報導出來. 聯合報很多社論都是沒具名的,反正罵個痛快,也不必負責.這種有政黨補助的歪哥報紙要倒還真不容易. |
恆愛台 於 2002/06/19 00:47 | |
Re:據指出、據表示、據了解:聯合報最新力作 | |
甚至可以這樣寫............ [本報訊]據權威人士表示!近日新光百貨公司三樓廁所第三間, |
禮奇 於 2002/06/19 00:53 | |
Re:據指出、據表示、據了解:聯合報最新力作 | |
我猜聯合那篇有可能出自阿共仔。只有像中共那樣一個政權才會開口閉口,什麼都只考慮「面子」,其實是打臉充胖子的大塊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