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嚴重失真---駁中央社報導
回 覆 返 回


土伯  於 2002/12/08 14:05
民調嚴重失真---駁中央社報導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poll.asp?p=1
的TVBS 2002年12月3日 選前四天台北市長選舉民調, 對照開票結果(http://e2002.yam.com/election2002/realtime/及中選會網站), 可發現無論以那種方式解讀民調, 都可看到嚴重誤差!

(A1) TVBS 選前四天台北市長選舉民調
李應元 21% : 馬英九 67% : 未表態選民 13%

(如改以梁世武主任的解讀法, 見附文之中央社報導)

李應元 23.8% : 馬英九 76.1%

(A2) 台北市長選舉結果
(有效票部份)
李應元 36% : 馬英九 64%

(佔總選舉人比例)
李應元 25.1% : 馬英九 44.8%

【短評】
由於民調對象是『設籍台北市20歲以上之民眾』, 而非『設籍台北市20歲以上之民眾, 且有去投票者』, 所以民調所調查的『如果明天就要選市長,請問您會投給誰?』 事實上不對應任何實際選舉結果, 若以『選舉結果有效票部份的百分比』 對上『TVBS民調梁世武主任的解讀法』, 則馬英九的比例比選舉結果高得多, 而李應元的比例比選舉結果低得多. 並非中央社報導中的「與實際得票數相當接近」.


【1】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212/200212070283.html

學者認為民調在這次北高選舉反映真實度高
中央社
2002-12-07 22:20

--------------------------------------------------------------------------------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七日電)北高兩市市長及議員選舉平和落幕,研究民調的學者指出,這次選舉結果與先前幾個主要媒體及學術機構所做的民調預測相當接近,顯示民調在台灣經過幾次大選的洗禮後,在操作上已日趨成熟;不過,台灣的民調未來應參照國外制度,著重於政見檢測,而不單是用來預測選舉輸贏。


台北市長馬英九與高雄市長謝長廷經過激烈的選戰後,今晚雙雙連任成功。

世新大學民調中心主任梁世武表示,台灣自從民國八十年第二屆國代選舉以來,幾乎年年都有大選,提供民調研究者從事選舉分析相當大的實驗場地,事實上,從歷年選舉時的民調操作來看,民調在台灣用作選舉預測的級數與理論方法已接近純熟,以這次選舉為例,只要不被刻意扭曲或預設立場,民意調查的準確度與功能在台灣已經越來越值得肯定。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胡幼偉分析,民調除了供候選人於選前預測勝負、了解還有多少努力空間外,在國外還有一個主要功能--作為調整自身政見的依據,也就是視民調數字決定哪些政見該選取或捨棄,這對國內有關人士而言,應是未來改進的參考。

對於這次北市長選舉,民主進步黨籍候選人李應元在先前各種民調一直維持兩成左右支持率,最後卻獲得超過三成五得票率,梁世武認為,若選民概括將先前馬英九、李應元民調的六成與兩成相加再換算成百分之百的比率,就會與實際得票數相當接近。

胡幼偉也指出,李應元的選情無法完全從民調反映出來,除與最後關頭藍綠對決被激化,刺激泛綠選民投票外,也和一般人不願表態支持相對弱勢的心理有關。

不過,在高雄選情方面,梁世武與胡幼偉認為,民調作為檢測選舉節奏的功能就相當明顯,比如黃俊英的支持度一路從百分之二十上升到百分之三十,與最後的結果接近,而謝長廷最終的得票率也確實與多數的民調預測相符。他們強調,民調在台灣逐漸建立公信力之餘,國人應把民調視為研判政黨勢力消長以及政治實力板圖移動與否的參考,而不應光拿來看選舉輸贏。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