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回 覆 | 返 回 |
te323 於 2002/11/27 18:39 | |
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2002年11月27日 中時電子報 完全娛樂 大小S黃金組合留空門 全公司上下動員 朱梅芳/台北報導 收視一向高居娛樂新聞收視第一的八大「娛樂百分百」,因為大S 即將赴大陸拍攝「倩女幽魂」,大小S 的無敵姊妹主持人組合,屆時出現空缺,緊咬在後的三立「完全娛樂」,近來動員全公司上下部門,準備來個趁虛而入,希望一舉衝上娛樂新聞王牌寶座。 王仁甫和張善為剛接棒主持「完全娛樂」時,跌得滿頭包,不僅觀眾不認識他們,就連出外景採訪,圈內其他藝人都叫不出他們的名字。最多就是小朋友觀眾認得「黑皮哥哥」,但也不知道他叫張善為。 最慘的是,還有大牌藝人上娛樂新聞通告時,點名不上他們兩人主持的節目,因為他們實在很不紅,而且老在節目中胡鬧瞎搞。 曾幾何時,兩人在綜藝圈竄出,因為「黑皮哥」的關係,「完全娛樂」觀眾群從6 歲起跳,王仁甫的「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當「娛樂百分百」收視率仍是一路領先的同時,「完全娛樂」卻像黑馬一般,緊緊追在大小S 的後面,一個不小心,還會突然超前。 「完全娛樂」製作人WENNY 說,「這兩個男生會有收視,的確跌破大家眼鏡。」有很多人看不懂,這兩個男生,到底節目上在幹什麼?說什麼?就好像當初,有觀眾看不懂SOS 每天在節目裡胡說八道什麼,但是收視就是飆超高。 WENNY 說,公司的監製連恭平是5年級年齡層,當他看懂王仁甫、張善為說什麼時,那一集收視鐵掛,企畫一定要馬上改,「很奇怪只要5年級看不懂,我們收視就高,神奇吧!」 大S 到大陸拍戲,仍會放假回台,但小S要和誰搭檔,讓八大傷透腦筋,暫時可能由跑宣傳的藝人和小S搭配。不過八大有信心,大小S的死忠觀眾是絕對跑不掉的。三立視這次大S遠行,為進攻最好時機,目前全力策畫舉辦一連串活動造勢。 |
路人甲 於 2002/11/27 22:22 | |
Re: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ㄟ,不用那麼敏感吧 |
編輯室(移轉) 於 2002/11/27 23:07 | |
Re: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註:併欄〕 rem732001 於 2002/11/27 22:35 難道北部就沒有鄉下嗎北部沒人講台語嗎中南部沒有人在用電腦嗎... 難道北部就沒有鄉下嗎北部沒人講台語嗎中南部沒有人在用電腦嗎... |
Tansa 於 2002/12/05 13:36 | |
Re: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俗」怎麼會「有力」?這種邏輯根本說不通,更不用說把這樣無釐頭的詞句與某一地區居民連結在一起。 「擱」又是怎麼回事?「俗擱有力」這種以文害義的「偽台文」,看了就令人倒胃口。 長期以來,媒體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扭轉文化、意象與價值觀。 |
阿醜 於 2002/12/05 14:08 | |
Re: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12月4日播出的新聞挖挖哇請到的特別來賓,一位大成報的醫藥組組長,抱歉我沒記名字, 討論國內一些醫藥方面的制度等問題.令人憤慨的是她說有醫院是如何的不好時, 主持人鄭先生問她是哪間醫院,她只說南部,那時真想砸電視. 高貴的北部人請問你們南部的定義在哪裡? 台中以南嗎? 你們可能不知道台中以南還有很 說清楚,講明白,不要因為自己沒去查證消息來源就把所有的事都扯上南部. |
三四洞成功山 於 2002/12/05 14:51 | |
Re: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哀... 在過去歧視台灣文化的教育下跟過去政府的重北輕南!! 北部跟南部早就互看不爽了,我看哪來打個南北戰爭吧~ |
Tansa 於 2002/12/05 15:08 | |
Re: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北部跟南部早就互看不爽了?? 沒有這回事! 只有台灣與中國互看不爽,台灣本土與支那媒體互看不爽,如果大家真有南北戰爭的膽量,不如轉化為迎戰中國的勇氣,如何? 至於電子媒體上的論戰,不是已經在本版開打很久了。 裡應外合倒是真的,我們中華台北淪陷區的叛軍隨時伺機行動。 |
過客 於 2002/12/06 03:29 | |
Re: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不好意思,當我看見: [王仁甫的「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這句話時,不禁想起李應元; 不過也讓我想起[馬英九的的形象,也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既然馬英九「俗擱有力」,卻又抓住北部城市女孩的心, |
電視兒童 於 2002/12/06 07:14 | |
Re: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這些自以為高貴的台北人還真是臭氣沖天 難怪會那麼迷戀跟中國合併 因為只有在中國那種極度階級化的吃人社會當中 牠們才更能夠盡情的享受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快感 我走遍世界各國 還真的找不到比這些統派台北人還要更畜生不如的! (請注意下文紅字部分)
12年後,我們方才若隱若現明白,那場演唱會——或者引發那場演唱會的事件,會千里迢迢來牽動台北市的命運,這因果實在值得寫篇文章來追索它——或者由它追索起! 當年我們一群人窩在敦化北路一條巷子公寓的三樓,看的是Pink Floyd樂團貝斯手華特斯(Roger Waters)號召與主辦的「The Wall」演唱會。如今三十好幾、有過叛逆青春的人,多半都知道這個發跡於倫敦的樂團,1990那當頭Pink Floyd早已拆夥經年,才子華特斯復出重唱當年Pink Floyd成名專輯(招牌曲就是有著「我們不需要教育」歌詞,而被BBC禁唱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我們理當義無反顧地觀之、看之,但要在凌晨4點爬起床,可還得需要個更充足的理由。 沒錯,那個理由就是它是一場紀念演唱會,是獻給前一年分隔東、西柏林,或者分隔共產與資本主義的柏林圍牆(The Wall)正式被敲碎的歷史性一舉。就在柏林市的波茲坦廣場到布蘭登堡門的那片廣場上,也就在舊圍牆迤驪而過的市中心,聚集了30萬人。這一場歷史的大事件,再加上一場Waters+眾多搖滾巨星的Live演唱,便值回在那個古板台北、起個早床付出的代價。當演唱會結束,華特斯率眾大合唱「潮浪已轉向」(Tide Is Turning)終曲時,台北街上已洶洶然擠滿了買早餐的人了。 時至今日,我們不曉得的是,原來當年的那一場演唱會和它背後的時代意義,竟然會變成今天左右我們選個稱職市長的關鍵要素。怎麼說呢? Mega City網路中的「市政府」 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在他今年再版的小書《脫韁而去的世界》(Runaway World)指出:20世紀與21世紀最大的區隔,不是千禧年Y2K事件,也不是去年的911,而是柏林圍牆的崩塌,結束了冷戰,鼓舞了全世界資本主義跨國投資、區域整合的「拼經濟」浪潮。它造就了一個由「從政治看經濟」到「從經濟看政治」的時代轉折,所有國家領導人開始由經濟角度來決定政治,而非由政治視點去決定經濟。這個轉折,透過社會的重重再結構機制,造就了一個全新的個人的、社會的、國家的全球化過程,也帶來了我們生活的重組,那本小書的副書名「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大致說明了這樣的觀察和推斷。 然而也就在這個全球化浪潮下,一種稀奇的國際競爭現象卻也慢慢浮凸出來。在90年代之前,世界的經濟競爭基本上是以「國家」為單位,而國家的經濟生產則散佈在國內具比較優勢的各個地點。90年代之後,這樣的圖像卻有了大變化,共產國家的開禁為世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便宜勞動力,一下子戳穿了各國「工業區」的比較優勢假象;另一方面,價廉物美的資訊科技,很方便地把企業的國際化生產和世界性行銷連成一氣,國家對國家的競爭架構一下子崩塌了,取而代之的,則是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薩森(Saskia Sassen)口中的「全球城市vs.全球城市」的競爭,「經濟體愈是全球化,愈是會有更高的『重點功能』集中於相對少數的地點,也就是集中於『全球城市』(Mega City)。」我們因此可以這樣理解:一個國家地理區域內的人口想要在世界市場爭勝,得倚靠的恐怕不是總攬大權的「中央政府」,而是一個有力量營造特色(也就是「重點功能」),能鑲崁到世界Mega City網路中的「市政府」。 國家被迫讓位給城市 在他著名的東京、紐約、倫敦實證研究裡,薩森教授發現:正由於「跨國設廠」變得輕鬆無比,已開發國家已經不再能靠「直接的製造生產」來創造經濟成長,相對的,這些國家必須靠一群新興的資訊工作者,透過「可被全世界辨識」、「又有人才魅力」的全球城市,組織並協調國家和全球的經濟活動,「它們生產也再生產了全球生產體系的組織與經營管理工作,生產並再生產了全球的金融市場,」薩森指出,這也正是為什麼國家會被迫讓位給城市,由城市代表去打經濟奧運的理由,因為現代經濟靠的是「腦力」和「創意」,只有在冠蓋滿京華的「資訊匯聚」(information hub)地帶——也就是城市,才方便被世界企業和投資者辨識,也方便吸引更多璀璨腦力的加入。這幅新競爭圖像的另一面,則是城市與城市跨國間的「定位殺戮」,東京在過去10年因無能介入中國成長使得「亞洲金融中心」的位置被香港取代,而香港現在則極度憂慮被新興上海邊緣化,即為一例。 由這個全新的世局看,台北該選個什麼樣的市長,就極端茲事體大。它可不再是像當年吳伯雄那樣「身在市長卻我心遙望省長」的末流角色,它根本就是一個實質的的行政院長,是以窗口的角色,幫助台灣打未來天下的人。 在台北正被北京、上海、香港、漢城、大阪、東京,甚至深圳、蘇州急速邊緣化的城市競爭裡,這個新市長必須去發現、指認、打造、經營「台北能浮凸在亞洲或世界城市之林的特色是什麼」、「台北能積累人才的魅力在哪裡」、「台北的資訊基礎建設強度,有幾顆星的世界評價」;除了這些「為國爭光」的任務,他還必須小心城市裡的「社會排除」趨勢,因為有一大群市民或湧進來的外縣市住民(就像我上次碰到的那位由高雄北上的計程車運將),他們因缺乏接軌的新知識與資訊擷取技術,而被排除在上升的階梯之外,這個市長應該構思特色的教育系統、更佳的社會福利,避免被潛在的社會無力感所吞噬。 12年來,台北市長開放民選,街容氣象比過去新上好幾番了。可惜的是,在馬英九和李應元這場刺激不足、精采更無餘的競賽裡,我們聽不到「Tide Is Turning」的樂聲,這不免讓我們再驚覺——12年來,台北的深層古板竟然沒變,而我們當年不眠守夜的朋友,則是一個接著一個,到上海去了……。 【2002/12/05 數位時代雙週】 |
電視兒童 於 2002/12/06 07:15 | |
Re: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忘了po上上面那一陀雪特的網址 http://udn.com/NEWS/INFOTECH/BNEXT/1101455.shtml |
Tansa 於 2002/12/06 13:39 | |
Re:朱梅芳: XXX「俗擱有力」的形象,剛好抓住中南部鄉下女孩的心 | |
多麼扭曲的價值形態,這些自以為是的記者,根本完全自外於台灣,也就是因為這種心態,PC Home網站,才會敢把這樣的標題與連結:「超級台客 看了好想打他 >.< 」擺在其入口一天(至今還在,亂數出現)。 這不但不是台灣內部的族群、地域優越感,根本是把台灣整體視為低下;就像「數位時代」的這篇報導,到處引經據典,還扯到Pink Floyd,好像很有世界觀,其實字裡行間到處充滿無知與幼稚;這位自以為是,連「運將」歧視性的這種字眼也放在文章裡。 他不知道日文Un Chan一詞(即他們所謂的「運將」,翻成中文,應該為「小運」、「阿運」或「運仔」)有多麼羞辱人(日文正確應稱作「運轉士」或「運轉手」)。當然,他寫這段文字,本意就是要羞辱人,這樣的辱上加辱,也只不過是碰巧罷了。 身為一個台北市人,對於所居住的環境充滿著如此多這樣的媒體與價值觀,感到深切的恥辱,我們要更加努力,直到這些變態的媒體消失,到那時,台北才無愧為台灣的一部份;在正常化之前,根本不用提什麼國際化,台北距此還太遠太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