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金馬獎
回 覆 | 返 回 |
一郎 於 2002/11/15 13:56 | |
這樣的金馬獎 | |
金馬獎舉辦單位無視台灣主體,完全以對岸阿共仔為宗主國,雖然台灣的國片太不爭氣,但是有必要全然讓中共文化將我們徹底洗腦甚至左右了思想嗎!台灣連影帝影后歌王歌后也頒獎給他們,但是試問對岸能否讓台灣文化登堂入室,反正阿共仔一切都是為統戰,而我們的新聞媒體與演藝人員,卻爭先恐後地做無知盲目的幫凶,真是應驗了台灣俗諺<<乎人賣了還幫人鬥算錢>> |
小凱 於 2002/11/15 14:51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藝術無國境...所以不要把電影人和政治劃上等號... 那就真的對不起...我們本來就是個以民主立國的中華民國... 金馬獎只是個對電影人的獎勵.. 現在卻和政治扯在一起..實在是不好... 那個電影人的獎項...有政治人物上台致辭的呢.... 只是因一開始就要這樣了..以前開了前例..現在要改... 會使人..有對人對事的說法... 而且如果說要說明只有本國電影才能參加..不就好了呢... 這樣影帝影后歌王歌后..就會是台灣人了呀.. (這樣有點像共產國家一樣..封閉) 但我想粉難吧..因為之前有不少本土的電影公司..有些在賣便當囉.... 而我想金馬獎的意思..是想創造一個屬於中國人的電影獎項... 不用去看外國人的臉色...有個屬於我們的影帝影后... |
abt 於 2002/11/15 15:00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過去的[金馬獎]是[中華民國金馬獎];現今的[金馬獎]卻變成[兩岸三地金馬獎]! 負責人士偷偷地拿掉[中華民國],頒獎台的佈置,消毒得乾乾淨淨,[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子也不敢展示了,因為....會政治化,會傷了對岸同胞的感情.這樣的活動,卻厚著臉皮要台灣人民的血汗錢去輔助? 洪秀柱委員,你躲到那兒去了? [愛護國旗]的馬市長又跟亞洲女足賽時一樣,不便捍衛國家尊嚴了? |
mm 於 2002/11/15 15:02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總統官員們,若是不參加金馬獎,就罵不重視電影,總統官員們,若是參加金馬獎,就罵不願意政治力介入媒體媒體,若是總統官員們參加金馬獎,有政治性談話,消音或大罵都來得及,請媒體公平點!!! |
筋馬獎 於 2002/11/15 15:13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請有骨氣的人不要去觀看三小筋馬獎 讓它冷清到極點算ㄌ 以後政府別補助了 |
剝橘人 於 2002/11/15 15:58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我想台灣需要的是一個可以鼓勵本土電影工作者的獎項,金馬獎已經失去這樣的功能! 這種感覺就好像,不管你如何努力,得獎總是外人!如果金馬獎的定位是國際獎項? 為何參加的總是支那和香港?規模不如坎城影展?無其他的國家參加 小弟我無意唱衰誰!我愛台灣!我只是覺得金馬獎的主辦人是白痴! 天祐我大台灣國子民! |
abt 於 2002/11/15 16:01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茶 友 : 過客 所泡的好茶 請高雄的朋友於金馬獎晚會時多帶一些國旗與國旗貼紙 一. 贈送來賓 尤其是中國人 二. 儘力往攝影機前搖國旗 必要時奉送貼紙一張給鏡頭 三. 中國人得獎時 最好就拿著國旗衝上去擁抱 順便給貼紙一張 你的任何努力 紅燒豬委員會非常感謝<< 高雄地區的朋友動員吧!當天帶特大號的旗幟在外頭[迎賓];能進場的,就穿台獨T-shirt,帶小旗子(台灣旗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用心在電視攝影機前[留影記念]!透過衛星,讓[兩岸同胞]分享快樂,為國爭光! |
超限戰記女 於 2002/11/15 16:25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中華民國新聞局贊助 字樣和國旗是一定要的啦! 白疵才花錢幫敵人超限戰 |
杞人 於 2002/11/15 16:36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我不明白為甚麼政治和娛樂需要如此區別,若發生在其他國家像美國吧,若布希突然決定 希望到奧失卡頒獎當天去為本國電影文化打氣,你認為主辦單位會一樣發文給他叫他不要來 嗎? |
文貝 於 2002/11/15 16:48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樓上的 那你要不要叫電影界人士 沒事就不要政府幫忙救電影界 每年發輔導金拍片 全球的電影業如何 大家心知肚明 何必呢? 電影也是傳播媒體之一 如今變成扶不起的阿斗 怪誰啊 想想國民當 以前怎麼控制電影界的 |
杞人 於 2002/11/15 18:11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你的意思是說因為它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他拒絕阿扁出席?我不是很了解你要表達的意義 |
csfood 於 2002/11/15 19:11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演藝界、傳媒界還不是某些族群把持著? 我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去爭取那些名份或什麼的! 想要從事這方面的人, 做出令人刻骨銘心的作品才重要! 只要值得珍藏就自然會有人願意買! 而且還將會是固定的市場, 之前政府的補助,至今又有哪些成果了? 台灣的作品在國外的能見度仍然很低吧? 就以台灣的連續劇來說,真是超多「哭調」的, 所以有興趣從事該方面的人, |
立言 於 2002/11/15 20:38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金馬獎從開始起,就一直只能用自給自足形容,台灣的電影業不但沒有發揚光大,反而更加委縮,早期的還好,大多是台灣本土拍片的得獎,偶而才有港片穿插其中,現在得獎的竟多是中國片,如果台灣拍的片水準真的很差的話乾脆停辦金馬獎好了,何必花錢請人家來呢?另外;金馬獎有用納稅人的錢,總統去是名正言順的,主辦單位的意識型態可能和李行是同樣橘色的吧,看看胡瓜碰恰恰就知道了 |
天地一沙甌 於 2002/11/15 20:47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台灣電影正在慢慢窒息中死去。 群起的政治狂熱鼓躁﹐ 就是你我為其節哀的挽歌。 |
剝橘人 於 2002/11/15 21:00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小弟補充一下,應為大環境的關係,現在的電影工作者都跑去拍廣告片了! 至於拿輔導金的,那就別提了! |
對啊 於 2002/11/15 21:51 | |
電影人綠的居多 | |
就我知道 電影人好像綠色居多 雖不知李行是不是綠色的 不過當年倡導三不 想來是反藍 如果藍色當政,金馬要三不 綠色當政,金馬就不三不 顯然很容易落人口實 雖然我心理是很支持不要補助金馬獎 還是文建會主委陳毓秀比較聰明 乾脆規定港資陸資或是美資電影都不准進入金馬獎 |
皇國御稜威 於 2002/11/15 22:03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這個獎本來就莫名其妙,要嘛就應該只准國內電影參賽,辦個獎勵國片的獎。再要不然,就辦國際影展,廣邀各國優秀電影參展,選個真正的好片出來。這本來就是二選一的命題,怎麼會搞成一個只有台支兩國參加的不倫不類影展? 說別人政治化?我看搞出這種永遠只有台支兩國參展的主辦單位才最政治化!天底下還有比只有台支兩國參展還要更政治化的組合了嗎? |
飯餘笑談 於 2002/11/15 23:46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就我知道 >>電影人好像綠色居多 >>雖不知李行是不是綠色的 有沒有常識啊!還有臉放炮。 |
Chiron 於 2002/11/16 00:05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That man so call「對啊」 Whats 「陸資」???? |
abt 於 2002/11/16 00:06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不過當年倡導三不想來是反藍<< 不對!那是反李登輝而已! |
Chiron 於 2002/11/16 00:06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That man so called「對啊」 Whats 「陸資」???? |
人 於 2002/11/16 00:14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金馬獎純粹是辦給演藝圈作面子用的~ |
Chiron 於 2002/11/16 00:19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陸資」???? 統媒發明的怪辭! |
對啊 於 2002/11/16 00:34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有沒有常識啊!還有臉放炮。 想必你常識一定很多 >>「陸資」???? 是是是 >>不過當年倡導三不想來是反藍<< 原來李登輝那時不是藍色的人馬 |
土伯 於 2002/11/16 01:33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http://216.239.33.100/search?q=cache:U0cuui6Hn0UC:forums.chinatimes.com.tw/report/vote2000/main/89031863.htm+%E6%9D%8E%E8%A1%8C+%E5%AE%8B%E6%A5%9A%E7%91%9C&hl;=zh-TW&ie;=UTF-8 2000.03.18 宋營晚會 市立體育場群星閃爍 訪問陳萬水並拍攝成文宣廣告的藝人張艾嘉,昨晚也演唱成名曲「童年」,作詞作曲的羅大佑則在一旁附和。最引人矚目的則是息影一段時間的金馬獎影后林青霞;連戰陣營原本宣稱,已請劉家昌出面邀約,請林青霞為連陣營站台,沒料到,林青霞卻出現在宋楚瑜的競選場合。 林青霞說,這次總統大選是她擁有投票權以來第一次投票,她認為自己這一票很重要,即使在國外也要回國投票。前兩天回台灣,十七日下午才與宋楚瑜 陣營連絡,她要幫宋楚瑜站台。 林青霞說,她與宋楚瑜認識二十多年,但沒見過幾次面,不算很熟,在她印象中宋楚瑜是很會做事、很有理念的人。這次選舉不只對她個人有意義,對全國民眾的意義更大過一切。 ##################################### |
阿得 於 2002/11/16 02:45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匪資]比較貼心 [匪夷所資] |
花影 於 2002/11/16 03:02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2002.11.15 中國時報 電影少點政治 比較in 黃文正/特稿
本屆金馬獎傳出主辦單位「刁難」陳水扁總統、游錫院長和謝長廷市長,引起各方爭議,「電影歸電影,政治歸政治」的口號,此時顯得格外的弔詭與刺耳。
但是,這些爭議與質疑都不必要。在電影藝術史上,凡是為政治服務的人與事,都得不到好的評價,正所謂「政治是一時的,藝術才是永遠的」。何況萬一在台灣政黨輪替形成常態,金馬獎若與政治攪和得太深,前幾年藍旗當道,過幾年換成綠旗,再過幾年又換別的顏色的旗子,那該邀誰出席呢?如果誰當政,就請誰致詞,豈不又落入「官大學問大」的笑柄嗎? (((((((除了多次公開表態的李行))))))))))) |
飯餘笑談 於 2002/11/16 03:17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就我知道 >>電影人好像綠色居多 >>雖不知李行是不是綠色的 大家再笑一次。 |
阿瑛 於 2002/11/16 06:59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所以不要把電影人和政治劃上等號, 說得真好, 那麼就別拿政府的錢去髒了你們的手, 看到宋楚瑜落選時, 一群戲子哭得如喪考妣就知道他們的本色, 只重光鮮行頭裡頭爛光的典型中國人渣. 從臺日上看到掌控金馬講的都是片商, 一年裡沒出幾片, 只靠進口片子, 當然怕被他們的祖國抵制而進不了片子, 沒道理要用納稅人的錢去資匪, 獎勵交戰狀況下的敵國. 我那天看華視差點吐出來, 是一段江澤民在人大講話的全錄, 自己的領袖不得在畫面出現卻全盤放錄傳播敵人, 這已經不是言論自由, 而是完全的角色錯亂自以為是中央電視臺, 我建議花錢花在刀口上, 凡沒有用到一定比率的臺灣人的電影不得請報金馬獎已鼓勵本土演藝人員, 若一再以演藝干預矮化國家, 元首者不得請領政府補助, 他們可以去當百花獎的分支機構. 杞人, 若布希突然決定希望到奧失卡頒獎當天去為本國電影文化打氣,你認為主辦單位會一樣發文給他叫他不要來. 當然不會, 人家美國人是很愛國的, 我們那班戲子
|
NOBODY 於 2002/11/16 08:08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TO 『對啊』: 電影圈多是綠色? |
KSC 於 2002/11/16 09:00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說[電影圈多是綠色],就是有些人睜眼說瞎話,硬不承認媒體被統派壟斷這個事實! 對泛藍人士統派份子,中國打壓[中華民國],天經地義嘛!
|
編輯室 於 2002/11/16 10:42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註:併欄〕 NO:1937 請金馬獎諸公確實做好與政治無關--- henryhus 於 2002/11/15 20:39 請金馬獎諸公確實做好與政治無關--- 請金馬獎諸公確實做好與政治無關--- 台灣一些不肖統媒馬上幫金馬獎消毒,說政治歸政治,電影歸電影 NO:1937_1 皇國御稜威 於 2002/11/15 22:12 今天自由時報的論壇有陳昭姿女士的投書,寫的就非常有道理:什麼叫政治人物?像連戰或宋神長之流以政治為業卻又沒有公職的才叫做政治人物吧?什麼時候「總統」也被劃歸為「政治人物」了?確實總統也算是參與政治的人物,但是「總統」這個身份與「政治人物」身份共存,顯然「總統」居於優位,否則難道把總統與連宋一幫人等同視之嗎?在這一類的儀式中,總統的出席,代表國家政府致詞,有何不妥? 支那金馬獎搞這飛機很奇怪,禁不起檢證,就像學校機關軍營都謝絕政治人物入內,難道會把總統巡視也當作政治人物進去作秀嗎?什麼叫政治人物?公職人員就算政治人物嗎?有投票或有參加造勢晚會的人民算是政治人物嗎?統派這招真是下三爛,無形之中還達到貶低總統地位的目的! NO:1937_2 溪邊 於 2002/11/15 22:23 類似的由國家出前贊助的組織或活動, NO:1937_3 Tansa 於 2002/11/16 01:51 聯合報影劇記者出身的藍祖蔚, 在媒體如同瘋狗一般, 這篇文章值得一讀。 金馬失格 自導媚中荒謬劇 記者藍祖蔚╱特稿 金馬獎標示「政治人物不上台、不致詞、不頒獎」的三不原則,本是清純的藝術理念,但在操作欠當下,卻成了迎合中國影人的藉口。金馬獎執委會成員欠缺國家尊嚴意識、操作手法粗糙拙劣,才會惹出軒然大波,責無旁貸。 對中國市場懷抱不切實際的夢想,其實是本次爭議的關鍵核心。 金馬獎是國內最高級的電影盛會,誠然,國家元首關切電影,確實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要參加頒獎典禮。但是元首一旦要出席典禮,關懷影人,金馬獎執委會理應熱情歡迎,憑什麼拒絕元首出席?而且以元首要到,中國影片和影人就會退出為藉口來要脅,這不但是自我矮化,更是毫無國格的弱智行為。 金馬獎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才有今日地位。也是政府基於藝術歸藝術,不要有太多官方色彩的政策考量,十二年前才由新聞局編列預算,委託電影基金會承辦,新聞局只監督,不過問執行細節。一切只要行政拿捏得當,政治人物出不出席、頒不頒獎或致不致詞,從來不是問題,這也是為何李行擔任主席期間,金馬獎聲望日隆的關鍵。 事實上,國家最高行政首長關懷文化,參加金鐘、金曲和金馬盛會,給業者打氣都不為過。世界頂尖的法國坎城影展曾在第五十屆盛會上邀總統席哈克出席,今年威尼斯影展也邀總理出席,沒聽過什麼抗爭。 金馬獎的三不政策,真正的著眼點並不是真的要回歸藝術專業,而是要降低中國抗議。 華人世界有三大電影獎,香港金像獎從不把台灣和中國電影列入評審;中國金雞獎更是只評中國國產電影;台灣的金馬獎則是歷史最悠久,評選結果雖有爭議,但是夠客觀超然,對中國影人也多方禮遇,但所獲得的卻是政治干預多過實質回報,而且越干預越多。 中國影人第一次來台出席,就對一路舟車勞頓的長途飛行大放厥詞;後來,看到金馬獎「國際」影展就跳腳,強要改成「金馬台北影展」;又堅持在典禮現場唱完國歌之後才進場;中國禁演電影在金馬獎亮相,就禁止影人來台參展,甚至威脅撤片;一聽到有台灣官員在場就迴避的中國影人,他們何曾尊重過地主?何曾盡過來者是客的禮數?但金馬獎從未虧待過中國電影,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天浴」到「藍宇」,從李小璐、秦海璐、陳沖到劉燁,誰不是從金馬獎的跳板上竄升名利? 台灣影人為什麼這麼姑息中國影人?不切實際的中國市場夢是唯一的解釋。 中國十二億人口的華語電影市場一直是台灣影人在景氣低迷之後,尋找電影第二春的夢想。台灣早就開放了中國電影進口,但台灣影人爭取了十二年,直到去年才由中國電影官員主動挑選了一部從語言、題材到類型都對中國觀眾很陌生的「聖石傳說」進入中國,賠累甚慘,其他的電影還是敲不開中國市場大門。 這麼不對等的交流,不但不見台灣影人出面抗議,卻還一直曲意討好對岸,爭取著中國合拍機會,爭取著中國電影的代理權,這是多荒謬的現象啊! 金馬獎承辦人員的薪資全都來自納稅人血汗錢,不能因為怕得罪中國影人而一再自貶身價,卻又不肯誠實面對中國影人抵制影展的事實。金馬獎執委會拙劣的溝通技巧,動輒放話,以停辦做要脅的談話,只讓人看到無知與粗暴。電影文化再由這群人掌舵,實在很難再有任何期待,已經到了要全面檢討的時刻。 NO:1937_4 土伯 於 2002/11/16 02:25 以後這種驢蛋邏輯還會再惡搞下去! NO:1937_5 過客 於 2002/11/16 02:31 請高雄的朋友於金馬獎晚會時多帶一些國旗與國旗貼紙(最好有強力黏膠) NO:1937_6 過客 於 2002/11/16 02:48 也請記得帶照相機或攝影機 留一些紀錄 看這些所謂名星及主辦單位有多尊重中華民國國旗 NO:1937_7 henryhus 於 2002/11/16 09:20 一幫統媒最無恥的是齊聲合唱 原來美國總統出席美國大聯盟棒球比賽就是政治干預體育?? 法國總統,英國首相一起出席世界杯足球賽就是英法聯軍干預體育?? 奇怪的是馬英九一天到晚出席各種典禮(比方說小學畢業典禮), 馬英九政治干預教育??, 請馬英九乖乖坐在市長室,什麼典禮都不要出席?? NO:1937_8 henryhus 於 2002/11/16 09:48 enryhus只能大罵這些統媒記者 最不臉的是居然還有統媒記者拿美國總統也不出席金像獎典禮做例子, NO:1937_9 henryhus 於 2002/11/16 10:25 金馬獎執委諸公不讓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出席的理由是 NO:1937_10 henryhus 於 2002/11/16 10:25 金馬獎執委諸公不讓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出席的理由是 |
反支那媒體 於 2002/11/16 11:40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最不臉的是居然還有統媒記者拿美國總統也不出席金像獎典禮做例子, 雷根在總統任內參加過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7 01:14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http://news.yam.com/cna/entertain/news/200211/200211152100467.html 謝長廷希望金馬獎活動辦得很成功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十五日電)高雄市長謝長廷今天表示,他希望金馬獎頒獎活動辦得很成功,他對金馬獎帶給他個人的毀譽無所謂,如果對典禮整體好他就去,他並沒有預設任何前提及立場。 至於出不出席金馬獎頒獎典禮,謝長廷表示,他希望活動成功,如果對活動有幫助他就去,如果演藝人員都很高興他來,他就去,若對典禮整體氣氛不好那就不去。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表示,這幾天市府新聞處全力投入金馬獎準備工作,謝長廷並為整個代表團準備一份禮品,新聞處為謝長廷準備的禮品是高雄在地業者生產的「珍珍魷魚絲」,一方面代表高雄是海洋都市,一方面也取其諧音「真正有意思」,這是要讓六百多人的代表團愉快地享受這一趟高雄之旅,感覺高雄是一個「真正有意思」的都市。 南下主持金馬獎頒獎典禮的蔡康永則說,政治人物來就沒事,沒有來就有事。他希望婉拒陳總統上台風波能就此打住,不要再橫生枝節。 來自香港的金馬獎主持人鄭裕玲認為,她好幾年前曾經來過高雄,高雄如今建設真是今非昔比,但唯一不變的是,高雄民眾的熱情,她相信高雄人的熱情會撫平這次金馬獎婉拒陳總統上台風波。她又說,香港的選舉比高雄還平靜,旗幟也沒有高雄這麼多,場面也沒有這麼熱鬧,高雄人的熱情在這次選舉上可見一斑,她希望高雄人對金馬獎也能有同樣的熱情及支持。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7 10:06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看一下大成報是怎麼說的! http://news.yam.com/tgs/dacheng_entertain/news/200211/en20021117083215.html 記者 朱秋卿/報導 一場完美的頒獎晚會,除了節目精緻度,藝人表演內容是否精彩之外,「愛」與「用心」更是決定晚會成功的重要因素。以高標準看昨晚的金馬晚會,製作單位專業不足,外景主持人錯誤連連,加上看不出與會人士對金馬的「愛」,除了藝人表演的用心尚值得稱許,昨晚現場的氛圍,全因「人」為之故,讓金馬失色了。 有人說,台灣的三金晚會(金馬、金鐘、金曲獎),金馬獎的晚會節目最讓製播單位頭痛,它不像金鐘有台灣觀眾熟悉的主持人、演員以及善於即興表演的綜藝人,也不像金曲有眾多歌迷支持的歌手撐場,金馬是屬於電影人的盛會,若少了影壇巨星參加,甚至入圍影片又多是未上映的片,那這樣的金馬晚會,簡直就是黯淡無光。 嚴格地說,今年的巨星不少,演出的歌手多是國家劇院級的實力派歌手,要成就一定的表演水準實在不難,反而要注意的,是貫穿全場的腳本編寫,腳本是主持人與頒獎人上台演出稿,好與不好,上場便知,腳本是晚會的靈魂,腳本失色了,這場晚會就會無聊透頂。昨晚的腳本,是不及格的。 主持人鄭裕玲、蔡康永是首次合作,默契當然無法短時間成就,相對腳本更為重要,蔡康永去年也主持金馬,但去年他與高怡平的表現就相當好,不是蔡康永主持功力退步了,而是腳本遜了,鄭裕玲是資深主持人,大型晚會非難事,也不該苛責她,反而得說她表現大方得體。讓人錯愕的是,往年星光大道主持人說錯與會貴賓名字的嚴重錯誤,今年依然出現,到底是不用心﹖還是一時不小心呢﹖主持人應當尊重自己的專業,前人犯過的錯誤,受到的嚴厲批評,顯然沒讓這些新生代主持人當一回事。唯一讓這場晚會加分的,只有少數人的「愛」與「用心」。昨晚歸亞蕾演唱「庭院深深」,追思已故好友郎雄,用了「真愛」演出,令人動容,因為愛,賦予了晚會生命,有了愛,大牌不大牌,也不再重要,誰說晚會非得流行巨星的演出才好看﹖這就是一段深具意義的節目安排。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7 10:29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http://news.yam.com/cna/entertain/news/200211/200211162340336.html 金馬獎意義非凡多位影人認為應繼續辦下去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高雄十六日電)第三十九屆金馬獎今晚落幕,對於港片強勢壓過台灣電影、政治人物「三不」原則引起軒然大波,多位重量級電影人表示,金馬獎在華人影壇具有重要地位,應該繼續辦下去,各界可透過良性溝通,慢慢修正今後走向,讓它盡善盡美,並趨向國際化,如此才是積極的態度。 對於政治人物是否上台的爭議,本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侯孝賢直覺表示「關我屁事」,他說那是金馬獎執委會的事,他不知道細節,不過他主張金馬獎應該要繼續辦下去。 他說,誠如電影基金會董事長王應祥所說「如果政府不補助,金馬獎也要繼續辦」。因為它已經累積三十九屆的歷史,並讓華語電影成為媒體焦點,停辦之後,要續辦就很難了,會有斷層的問題,其實大家可以慢慢調整,釐出新的方向。 導演蔡明亮則說,他不太願意為這類事情發言,因為外界不是很清楚它的複雜性,其實有問題的話,大家應該良性溝通,不要看得那麼嚴重,可以輕鬆一點。 他認為,金馬獎今後應該清楚自己的定位問題,不過囿於各屆狀況都不太一樣,所以很難定位。影展一般可歸類偏重明星效果或藝術文化層次,他主張應該強調後者,因為一個影展的大原則應該是提升觀眾的素質。 上屆的金馬獎最佳導演獎關錦鵬則說,導演李安昨天說「金馬獎電影人最大」,他很贊同這句話,電影活動本來就不應太政治化。 關錦鵬說,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影展,作為電影人,他覺得金馬獎還是有其意義。因為每個電影人都希望自己一直有想拍的東西,並繼續被肯定,即使只是坐在頒獎典禮的台下緊張一下,感覺也是蠻有意思的。所以他很羨慕導演陳果,每年都有作品,每年也都被提名。 資深影評人黃茂昌則說,最近的風波應該是溝通上的問題,外界不要想得如此嚴重。金馬獎當前最大的問題是不夠國際化,包括評審、金馬獎執行委員會結構等,應該向柏林影展、釜山影展看齊。 至於金馬獎定位問題,他認為由於媒體的關注,讓金馬獎越來越忽略提振國片、加強交流等功能性,金馬獎還可以辦得更好一點,讓電影味多過娛樂味。他也不認為金馬獎一定要靠政府補助經費,因為政府如果不出錢贊助,相信還是會有人來辦。 今年港片入圍多部,台灣電影只有「美麗時光」獨撐大局,他則說,這和台灣電影主題不夠多元化、技術也比港片差有關。金馬已奔騰三十九年,套句俗話,如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電影作為一國的文化櫥窗之一,金馬獎多年的耕耘和貢獻不容抹煞,真正關心電影的人,應積極深思今後的走向和定位,不要因一時的困厄和意氣,造成令人惋惜的後果。 |
OMK 於 2002/11/17 11:10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金馬獎豬公不尊重國家元首, 該批! 金馬獎頒發典禮辦得馬馬虎虎, 說實在的我一點都不在乎~ 因為我從以前就幾乎不看金馬獎, 最無聊的就是一堆有的沒有的演員上台領獎致詞. 對我來說金馬獎頒發典禮本身就不具高度的娛樂性質, 反而是給了那些所謂演藝圈知名人士另一次穿的漂漂亮亮藉口. 所以喔~ 金馬獎豬公如果想把頒發典禮辦得有聲有色的話, 他們當然要絞盡腦汁把腳本寫好, 主持人也很重要, 要找臨場反應好的人要不然這一個在講笑話, 另一個在講感人的話, 沒什麼默契, 那就真的是給它好笑喔@_@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7 11:19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金馬獎我好幾年沒看了,因為沒金曲獎及金鐘獎來得有看頭 |
台灣青年 於 2002/11/17 11:42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沒有教養的演藝界人,我們輕視他!
這些人真是自曝其短、掩耳盜鈴。演藝界也是現實生活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不管什麼人,到人家家作客,總要有一個基本的禮貌吧?哪有去作客還舉出標語牌:「主人不可以這樣」、「主人不可以那樣」! 起碼的民主素養也要有吧?難道連基本的尊重民選總統的道理都不曉得嗎?透過新聞媒體放話給總統府安排總統行程的工作人員,明明白白表示不要陳總統來;這種無理、這種放肆,是對台灣民主運動最大的侮辱!他們心目中,可曾尊重台灣一路走來,民主運動所付出的血淚?他們會對中國領導人如此無禮、如此放肆嗎? 台灣今天尚未淪入「一國兩制」,台灣不是香港,台灣有自己的自主性。怎能坐視這些無知、狂妄、視民主如無物的人羞辱?面對這種情況,台灣人為什麼不生氣?為什麼要把台灣人民的納稅錢去餵這些豺狼虎豹?餵這些根本不知道台灣的精神、台灣的尊嚴是什麼的黑心人? 沒有內在美、沒有高貴情操,徒有演藝技巧,根本是垃圾!如此會產生什麼傑出的藝人、佳片?別自欺欺人了!這樣的金馬獎頒獎典禮根本不值得看。這些沒教養的演藝界人,我們輕視他! |
林立 於 2002/11/17 11:44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戲子無情婊子無義 |
PFCA 於 2002/11/17 16:16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看來,以後又快又可省下看國片的錢了! |
林立 於 2002/11/17 17:00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PFCA 看國片不如看 A片因為A片都是真槍實彈國片都是虛情假意 |
姜君 於 2002/11/17 22:10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由金馬獎類推... 以後開放大陸來台人士觀光,為了讓產業經濟歸產業經濟,風景名勝處,總統請迴避。 畢竟,觀光產業,遊客最大。 |
fan 於 2002/11/18 22:30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中華民國=中國 台灣國=無承認 台灣國總統≠中華民國總統 ∵台灣屬於中國 ∴愛作秀≠會治國 ps:搞臺毒意識=搞分裂臺灣=臺灣内戰=臺灣沉淪 |
台灣魂 於 2002/11/19 19:49 | |
Re:這樣的金馬獎 | |
代為轉貼一位朋友--Cheng哥在PTT站上與路人甲的筆戰部分內容,由此不難曉得統派人士、媒體與無知人士的妖魔真實面孔.... 標題: Re: 星光大道....居然不訪問聰哥!? 路人甲: Cheng哥: 葉國興是何等低調的內閣官員,如果不是我在這裡寫出他的名字,各位有多少人會記得現在的新聞局長?因為事業需要敝人長期觀察內閣官員與民代,包括他們過去的背景都盡力去蒐集和了解,因為才能有些微認知,我可以向各位報告,葉國興是內閣中最常參與關鍵決策的官員之一,因此他刻意十分低調,不願過度曝光,而成為全內閣新聞最少的新聞局長,但這樣低調的官員竟然會為了這件事不惜登上各報除了頭版之外最重要的三版,我想這件事對內閣的嚴重性可能是不能輕忽的,這個過程並不是我危言聳聽,各大報立場不論統獨都寫得清清楚楚,各位可以自己去翻前幾天的報紙,多了解金馬獎執委會對新聞局的態度是如何避重就輕. 我想做個簡單的小結,如果今天金馬獎執委會今年沒有先同意行政院長出席再改口,那絕對是新政府無理,但今天是因為來自中國的壓力(或者是執委會自我預設的壓力,亦即葉局長所指的,為了要在中國轉播)而造成執委會託三不條款以阻新聞局之口,才是整個事件的焦點,針對這個焦點來討論,大家才能聚焦,而不是援引國外的例子來對應台灣完全不同的情況,這樣是會讓事情更模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