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昨天(11/13)的晚報湯耀明的說法
回 覆 返 回


天涯一粒米  於 2002/11/14 02:23
關於昨天(11/13)的晚報湯耀明的說法

昨天中時晚跟聯合都有刊出湯耀明在立法院的談話,
可是感覺差了很多,不知有誰有比較完整關於湯的說法的原貌?
像中時晚的標題是下:湯曜明:遷松山機場待評估
看完報導之後感覺湯是在抱怨媒體愛捕風捉影,說政治力介入國防決策一事感到無奈
但是聯晚的看完就完全不是這個樣了
聯晚的標題是:政治介入軍方 湯曜明嘆無奈
標題下的好像是湯對松山機場不適合作為直航機場的報告是因政治力介入而感到無奈
可是內文看一看,湯又是在宣示說絕無政治力介入,
湯還說如果有的話部長可以不幹(見下方藍色部分)
可是聯晚這篇下的標題很明顯的是想影涉松山機場遷建一事國防部是被逼的
但湯真的有講過這些話嗎?為何記者直接在湯的回答前面加上:
對於政治力屢屢介入軍方,湯曜明大嘆無奈,他說,我們的國防要走民主國防的路,十分的艱難,這是他親身的感受。軍人不能干政,國防部也不受任何政治影響,如果國防部的有任何政治的宣示,他部長可以不幹,這樣總可以了吧。
前面紅色部分到底是記者自己加的然後剪上湯的談話?還是立法院裡真的有人提了這個問題?
湯部長後面的無奈從中時晚的報導來看,應該是針對媒體一直放話說有政治力介入這一事覺得無奈,還擔保說如果有就不幹部長,可是在聯晚透過記者在無奈前加了一句不知是從哪問的問題後,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記者的那句話實在有畫龍點金之妙,完全把湯的說法轉成對政治力介入一事感到無奈,真是可怕的標題啊!
-----------------------------------------------
中時晚報: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30502+132002111300688,00.html
2002.11.13  中時晚報
湯曜明:遷松山機場待評估
薛孟杰/台北報導
多位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在野立委上午要求國防部長湯曜明對松山軍用機場遷建案表態,湯曜明表示,如果松山機場遷移,總統專機隊自然也要一併遷移,但此事需要進一步評估,而且必須在機場捷運及高鐵完工的前提達成後才有可能。
國防委員會上午安排湯曜明專案報告中共對我的軍事威脅,不過,多位立委發言時仍關切台北市長選戰的熱門話題---松山機場遷建案,兩岸直航是否會犧牲國防安全也備受矚目。
湯曜明答詢表示,國防安全需要對國防專業的尊重,例如美國國防部在九一一事件後立即做了部分調整、甚至限制,但少數人都能諒解因顧及多數人安全所造成的不便,國防部在直航問題上強調先南後北循序漸進就是這個原因。,他同時強調,國防部在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四日就已經完成相關評估,因為軍事安全考量從未將松山機場列為直航機場,當時國防部還不知道誰要選台北市長;若國防部此時不公布評估結果,明年年底又是總統大選競選活動,他反問,國防部究竟要何時公布才不會引發爭論?
湯曜明回答立委朱鳳芝質詢時也指出,如果松山軍用機場未來確實遷移,總統專機中隊自然也要隨之遷移,屆時總統是否會如立委所言、搭高鐵到其他機場搭乘專機他無法預測,不過,游院長已經向他表示,遷移松山機場有兩項前提,必須等高鐵及機場捷運完工後才有可能考慮。湯曜明同時表示,松山機場附近目前配置快速部隊,有信心確保機場安全,至於該部隊是否也要隨機場遷移,國防部將進一步研究。
不過,部分立委仍質疑國防部此刻釋出松山機場不宜做直航機場有其政治考量。湯曜明則表示,國防部長身負國軍士官兵生命安全的重責大任,誠信最重要。,他指出,國軍已經民主化,上下都有決心不受任何政治影響、也足堪驗證,外界對此事之質疑已造成他困擾,他也曾一度懷疑自己做的究竟對不對?
--------------------
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TODAYNEWS/FOCUS/1071524.shtml
政治介入軍方 湯曜明嘆無奈
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國防部長湯曜明上午在立院國防委員會答詢時重申軍人不可干政,國防部不受任何政治影響,如果國防部有任何政治宣示,他部長可以不幹,軍方也不受任何對國家有懷疑的人影響。湯曜明表示,假如有其他的因素攙雜在國防中,這不是民主國家之福。
湯曜明說,國旗、國歌代表國家,是不容質疑的,國旗、國歌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沒有任何人能影響國軍對這塊土地的熱愛與對中華民國的忠誠。
對於政治力屢屢介入軍方,湯曜明大嘆無奈,他說,我們的國防要走民主國防的路,十分的艱難,這是他親身的感受。軍人不能干政,國防部也不受任何政治影響,如果國防部的有任何政治的宣示,他部長可以不幹,這樣總可以了吧。
湯曜明是在立法院國防委員會答覆國民黨立委關沃暖、民進黨立委湯火聖、親民黨立委趙良燕的質詢時,做了以上的表示。

NO:1913_1
長輩  於 2002/11/14 04:31
Re:關於昨天(11/13)的晚報湯耀明的說法

可嘆
一直不解新聞局為何向來對於歪導事實的媒體坐視不管
查了一些法源法規才發現
原來這些媒體不過是守法罷了
我們的廣播電視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廣播、電視節目內容,不得違背〝反共復國〞國策」
真的是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
新政府不主張〝反共復國〞
媒體當然要反

打開電視都是統媒
都是一些守法的媒體


廣播電視法
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law/law1f.htm

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new/91/table.doc

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網路公聽會(已過期)
http://www.gio.gov.tw/info/radiotv/new/91/1022.htm


NO:1913_2
11  於 2002/11/14 05:07
Re:關於昨天(11/13)的晚報湯耀明的說法

中央山脈屏障不再 國防部:共軍可直接威脅我東部

呂昭隆、陳嘉宏/台北報導 
根據國防部最新書面報告,中共大型作戰艦及潛艦因性能不斷研改,至少可遂行一百五十浬海、空視距外飛彈攻擊;近期中共科研船、海測艦頻頻在我東部海域活動,旅滬級艦亦自本島東部海域通過;足可顯示中共海軍確實已由近岸走向近海,並逐漸超越台灣海峽、第一島鏈,向太平洋發展,「過去所謂中央山脈的天然屏障已不復存在,中共可直接威脅我東部地區」。 廣 告

  國防部是在一分「中共對我軍事威脅評估」報告中,作上述說明。

  至於地面威脅方面,報告中坦言,目前中共兩棲渡海輸具不足,「尚不具備實施大規模正規兩棲登陸作戰能力」,但其年度大規模三軍聯合登陸作戰演習卻從未間斷,若以數量龐大的機漁船實施非正規登陸,配合空、機降、特戰突襲及先期滲透人員破壞方式,仍可對我造成極大威脅。

  美國軍方多次公開說明中共不具登陸犯台能力,由於此說使國軍龐大的地面部隊角色產生爭議,軍方長期以來一直反駁此說,並強調「中共非正規登陸能力」,合理化國軍地面部隊角色;直至最近,軍方始能坦然接受中共不具正規登陸犯台能力,而明確於「中共對我軍事威脅評估」報告中,亦屬突破。

  報告中指出,中共現有各型登陸艦艇約三百艘,一次最大可裝運一個加強步兵師約一萬五千人;中共當面浙、閩、粵三省適合非正規登陸之機漁船約一萬六千餘艘,(八十噸以上適合非正規裝載之機漁船,以百分之五十可用率,每艘裝載五十人計),約可裝載四十萬名輕裝步兵。

  報告中指出,中共地面部隊今年實施海訓高達十七萬餘人,且除作戰部隊外,後勤及通信專業部隊亦參與施訓,課目內容亦由以往武裝泅渡等戰技層次,深化為兩棲戰術演練,提升渡海作戰能力。

  根據國防部最新報告,中共對台灣在情報預警的威脅,目前可運用在太空的衛星,配合現有「運八」、「圖一五四電子偵察機」及二百餘艘情報船艦與對台灣當面綿密的觀通站台,對國軍軍事部署和部隊動態進行嚴密的監偵。

  國防部長湯曜明今天將赴立法院國防委員專案報告「中共對我軍事威脅評估」,這分報告分為「軍事現況」和「威脅評估」兩大部分。在軍事現況以解放軍兵力現況、裝備現況、國防預算和人員素質與士氣進行說明,在威脅評估部分則根據中共可能犯台模式進行分項報告,包括「登陸作戰威脅」、「海上威脅」、「空中威脅」、「彈道飛彈之威脅」、「制電磁權之威脅」、「情報預算之威脅」、「生化戰威脅」和「超限戰威脅」。

  報告中也提出中共在「制電磁權的威脅」方面,國防部評估指出,共軍現有的資訊電子能力,已具有靈活、多樣性的特性,如果配合正在研發的「反輻射飛彈」、「微波電磁脈衝彈」、「巡弋飛彈」及網路攻擊,將會對國軍各觀通、預警、火控雷達及指管系統實施干擾與攻擊。

  有關「空中威脅」報告指出,中共空軍每三年就有新型戰機或是專業機種、高性能武器、飛彈配備部隊,對於一、二線機場後勤支援設施的整建非常積極,國防部預判五年內中共空軍將具備遠距精準打擊、多批次空中作戰和良好的空中管制能力。

  國防部情報顯示,中共空軍近年要求各飛行作戰部隊加強跨軍區、跨晝夜長途飛行、機動轉場訓練,以磨練飛行員耐力及後勤支援能力,因此不容忽視中共空軍在各方面戰力提升的進展。

  至於中共對台灣仍具生化戰威脅,報告指出,中共長年研製和生產新型生化武器,並朝非致命及結合基因生化科技發展,因此不能排除中共在未來以生化武器作為威懾手段,配合軍事或非軍事行動,打擊台灣民心士氣。

  報告同時指出,中共解放軍的超限戰理論發展已經超過三年,已對共軍在作戰理念上產生影響。國防部研判未來中共甚至可能運用若干「撒手」武器 (短程戰術飛彈、巡弋飛彈、反輻射飛彈、微波電磁脈衝彈、生化武器等),執行「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以「點穴戰」配合多樣化的「超限戰」戰術戰法,對台灣政、經、軍重要設施進行破壞,瓦解台灣軍民心防,以最小代價,獲致最大成果。


NO:1913_3
Skywalker-Luke  於 2002/11/14 10:41
Re:關於昨天(11/13)的晚報湯耀明的說法

上文剪報網址
http://yam.chinatimes.com/ctnews/politics/news/200211/C91B13600234521.html

NO:1913_4
BARU  於 2002/11/14 11:39
Re:關於昨天(11/13)的晚報湯耀明的說法

唉!都是這樣看了就讓人賭爤的報紙.
阿扁贏時中時寫人民給他一次機會.
民進黨立委贏時説人民再給阿扁一次機會.
下次可能會用再再給阿扁一次機會.
有風範的報紙不應該這樣報導.好像阿扁
不應該贏似的.

NO:1913_5
tvbulls  於 2002/11/14 18:49
Re:關於昨天(11/13)的晚報湯耀明的說法

你們有沒有發覺
本來三通一直沒有考慮松山機場
但自從馬英九跳出來爭取後
媒體儘可能的把相關新聞轉向那邊來誤導讀者
反而好像如果要三通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台北

台北飛北京的台北通常稱的是中正機場
就算三通的北部機場的第一順位一定是中正機場
而不是松山機場(有太多跟交通有關的問題啦)
而我不知道是記者故意引導交通部還是交通部真的這麼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入大陸旅次 大台北是高雄三倍

記者王一中/台北報導
2002/11/13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昨天針對國防部七日的兩岸直航機場「先南後北,排除松山機場」意見表示,大台北都會區每年入出境大陸地區的旅次是台灣地區的百分之四十四點四,排除松山機場,將增加這些旅次的交通成本,極不便民。

交通局這項數據是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推估的九四年台灣地區各縣市國際航空旅次客運量。其中,包括台北市縣、基隆市入出境往來大陸地區(不含港、澳)者,約為每年一百零六萬旅次(單程),約佔台灣前往大陸的總旅次百分四十四點四;高雄都會區包含高雄縣、市的潛在需求約為每年卅七萬旅次,佔總旅次百分之十五點五。

交通局指出,由這些數據可知,若將高雄小港機場設為兩岸直航機場,而排除松山機場,對台北都會區民眾前往大陸而言,將無法快速直接利用機場直航,且需利用城際運輸先完成北高旅次,才能轉往大陸地區。

交通局進一步指出,城際運輸的公路單程票價約為五百元,但需花費五至六個小時通車時間;自強號北高單程票價為八百四十五元,通車時間約為四個小時;空運方面,經濟艙北高單程票價約為一千九百元,所需時間約為卅分鐘;未來高鐵通車,北高旅次估計為九十分鐘,但票價預估較公路及鐵路昂貴許多。

交通局表示,不論是以交通費用及交通時間看待「排除松山機場」兩岸直航,都對大台北都會區旅次極為不便,中央實應多方面評估。


返 回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語法選項: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
特殊符號輸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