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回 覆 返 回


小狐狸  於 2002/11/09 19:23
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此篇文章的英文版登在11月8日星期五的Taipei Times,中文版同天登在台灣日報上。

START
前英國首相狄斯累利在評比不同的「不真實」時,曾根據它們的嚴重性分成三個等級:「謊言、該死的謊言,以及數據。」現在我們可以再多加一項:馬英久的數據。

最近這幾星期的一個熱門話題,是馬英九及其競選團隊將亞洲週刊於1999年發佈的亞洲最適居住城市歸於馬市府的政績。根據該週刊,臺北市於1999年,即馬英九任職臺北市長的第一年,由前一年的第五名上升至第二名。

本人於1996至1999年擔任亞洲週刊的駐台記者,曾參與1996、1997及1998的評比工作,1999那年我因受聘英文臺北時報而忙於該報的創刊事宜,並未直接參與該項工作,但我非常清楚該週刊是如何評比亞洲的城市。

亞洲週刊評比亞洲各城市的標準是先決定應評分的幾個項目,絶大部分是仰賴官方所提供的前一年的統計數據。

為了讓讀者更瞭解此項評比研究,以下是該週刊選定評比的八大項及所佔分數比例:經濟〈15%〉、教育〈15%〉、環境衛生〈15%〉、健康〈15%〉、交通〈10%〉、人身安全〈10%〉、房價〈10%〉及休閒〈10%〉。

在這八大項之下又細分為二十四小項:平均壽命、每千人病床數、教育支出、國小每班學生人數、大學畢業人數佔人口比例、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空氣中懸浮微粒含量、每平方公尺月租金、房價與所得比、每人享有公園綠地面積、每公里道路機動車輛數、大眾運輸工具系統、每十萬人電影院數、失業率、GDP成長率、物價上涱率、假日數、每萬人刑案發生件數、每千人電話數、平均通勤時間、每千人電視機數、污水處理設備比例、自來水管普及率及平均收入。

這項評比其實就是統計數字的分析,亞週週刊總部以各城市提供的官方資料排出名次,雖有請駐在各城市的記者作些採訪,並據以彙整完成該年度的研究報告,但所採訪的內容並不會影響排名的順序。

至此讀者不難發現:第一、這份研究報告並不完整。舉例來說,它無法解釋為什麼排名在後的馬來西亞檳榔嶼的首府喬治城被認為是一個宜人的住所;而排名在前的臺北市卻被很多外商視為艱困的駐紮地。

第二、雖然大部分是根據前一整年的年度數據,但很多評比的項目是需要各市政府長期的規劃與實行。捷運系統、醫院、學校不可能短期完成;臺北市的一些公園更花費長達十年的時間才有今日的面貌。有些項目如經濟、教育、健康牽涉整個國家──中央政府的發展計畫;而休閒娛樂更關係某些個體的投資。

因此在這個星期六登場的臺北市市長候選人辯論會上,我希望能看到李應元請馬英九具體指出這其中到底那幾項是他從1998年12月上任至1999年底亞洲週刊公佈其研究報告結果期間,可歸屬於他的政績。

此週刊已於去年停刊,因此我們無法確切得知他們1998及1999年的數據是從何而來。但根據已出版公佈的資訊,我們知道1999年的平均收入成長了百分之二十五;教育方面的支出微幅成長;污染問題有些微改善;房價微幅下跌;但交通及犯罪率卻日益嚴重。

平均收入及教育主要是屬中央政府,而非地方政府所管轄,馬英九怎可將其歸為他的政績?

1999年的亞洲週刊曾提及上一任的臺北市長陳水扁,認為他對臺北市的發展功不可沒。實因自1996年該週刊開始做此評比研究起,至1998年為止〈1999年排名由來〉,在陳水扁任內臺北市的排名年年上升。

如果馬英九硬要把1999年臺北市的進步──由1998年的第五名上升至1999年的第二名──列為他的政績,那麼李應元應該請馬英九也必須為2000年臺北市的退步──下降至第四名〈根據1999年馬英九上任後第一年的數據〉──負完全的責任。臺北市排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平均收入掉了百分之九點七。我說過這部分實屬中央政府的責任,但;第二、犯罪率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六。這部分馬英九該要負完全的責任了吧。
END


NO:1855_1
Cynthia  於 2002/11/09 23:27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艾頓這篇適時刊登的文章,讓李應元今天在辯論時狠狠地

把馬英九的說謊習性痛批了一頓,馬英九陣營的不誠實,

騙得過愚蠢的台北市民,卻騙不過倫敦來的、已駐台北超

過十五年的艾頓。請網友們給「台北時報」艾頓的強烈正

義感,熱情的掌聲鼓勵。



NO:1855_2
sugar  於 2002/11/10 00:00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他們根本不在意
即使是明明白白的被指出謊言
他們也不在意
在李、馬的市長選舉中,你可以看見扁、宋誰說謊的報導篇幅
卻看不到他們報導,李、馬誰說謊

NO:1855_3
超限戰記女記男  於 2002/11/10 00:28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回信發言人:觀察家, on Sat Nov 09/02 17:10:49 (IP code: 229.253)

--------------------------------------------------------------------------------

是誰授意移除

發言人:Taipei City, on Wed Nov 06/02 05:55:29 (IP code: 148.10)

--------------------------------------------------------------------------------
天阿,Asiaweek.com網站中的12/17/1999 Asias Best Cities整本內容已被移除,是誰授意,只移除此期,其他期別依然健在.

We are sorry, the page youve attempted to reach may have been moved, renamed or taken off the site.

You can search Asiaweek for what you are looking for or visit the Asiaweek.com homepage for a selection of other choices.

好在本人用功,平實勤讀週刊並存檔,茲公佈以下內容供台北市市民分享.

好奇怪,為什麼明明馬英九上任後,變成第二名,而《亞洲周刊12/17/1999》卻稱美台北而歸功於陳市長,不歸功於馬市長,文章一開首即舉台北市為例:「三年前(1996年)首度進行此項調查時,台北連邊都沾不上(第十一名),不過一九九七年,台北晉升至排行榜第十,隔一年一躍而成第五名」,「只要有魄力,就能把夢魘都市變成舒適可居」,「這就是台北,這就是台北的證實」。陳水扁當市長時,台北從不入流提升到第十、再到第五到第二。

而且訪問前市府團隊廖小姐Ingrid Liao, Chens force for change came from the bottom up, says Ingrid Liao, a former assistant to the director of social services during the mayors term.而不訪問我馬團隊,為何在做年度比較分析時,一再用1995年至1998年的扁府時代數據分析,不用我馬團隊的1999年的數據.Chen Shui-bian,is credited with many of the citys early gains. The number of violent crimes fell from 2,356 in 1995 to 1,654 in 1998.


《亞洲周刊12/17/1999》相關報導內容

Three years ago, when Asiaweek began its ranking of the most livable cities in Asia, Taipei barely registered on the radar. Livable? Correspondents choked on the word. Then in 1997 it scraped into 10th position; the next year it appeared at No. 5. This year, it joins Osaka in joint second position.

Chen Shui-bian, who was Taipei mayor until he lost to the Kuomintangs Ma Ying-jeou last year, is credited with many of the citys early gains. The number of violent crimes fell from 2,356 in 1995 to 1,654 in 1998. Many of his reforms were minor - but he made lots of them. When womens groups complained of a shortage of public toilets, he had more installed. He insisted that government officials, such as the police administrator, attend his meetings with grassroots representatives. They were gestures that earned the communitys trust - and its backing for more ambitious programs. Chens force for change came from the bottom up, says Ingrid Liao, a former assistant to the director of social services during the mayors term.

而且在《亞洲周刊12/5/1997》相關報導內容,在做年度比較分析時,也是提到去年1996年的政績,The number of days with unhealthy pollution readings has dropped from more than 8% in 1993 to 3.5% last year,

在最後結語更是說明這就是去年所發生的 {Thats what happened last year.}

《亞洲周刊12/5/1997》相關報導內容

#10 TAIPEI
An About-Face

With its reputation as a car-choked smog basin, Taipei seems like a surprising choice as one of Asias 10 most livable cities. Not after this report. One reason is the citys number one gripe, traffic, has improved. Mayor Chen Shui-bians 1994 election pledge to ease congestion is working.

Chens main methods were to step up enforcement of traffic rules and to establish bus-only lanes along major roads.

Residents biggest environmental concern is air pollution. Here, too, the city can celebrate modest gains. The number of days with unhealthy pollution readings has dropped from more than 8% in 1993 to 3.5% last year -- a result environment officials attribute to tougher emission standards, increased inspections and efforts to phase out leaded fuel.

Thats what happened last year.


唉呀,慘啦,被抓包,依據台北市政府提供的主計處簽呈所示,白紙黑字寫的是: 亞洲周刊「要求提供之一九九八年資料」,吳育昇所指的「一九九九年最新統計」,依此公文所示是:「併列提供參考」,可見《亞洲周刊》之評比在一九九八年,而市府自己提供一九九九年最新統計做為「併列」的「參考」之用。 市府公文俱在,不容馬團隊瞪著眼睛瞎說。

怎麼辦? 馬迷趕快幫幫忙, 馬英九的「攬功」給人戳破,馬迷吳育昇的辯解之辭是:「馬英九從來沒有說過這成果全是馬英九的功勞。」那麼我們看看馬英九怎麼自我表功。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馬英九召開記者會「主動提及台北市與大阪並列《亞洲周刊》第二名的城市」,接著二○○○年三月十四、三月十五、三月十七、四月十六、五月八日……,都一再把「第二名」與自己掛在一起。最可恥的是三月十四日荒乎其唐的大吹法螺說,「陳水扁當市長時,《亞洲周刊》票選亞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台北是第五名,他上任後,變成第二名。」不但抹殺陳水扁市長之功,可見「從沒有說過成果是馬一人」是欺騙選民。

另外節錄馬英九欺騙選民施政報告

英九自前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任以來,已經一年三個月有餘,踏出四百多個腳印。新市府團隊在各界引頸企盼下,以﹁平實、務實、踏實﹂的作法,交出了一張不錯的成績單,榮獲英文﹁亞洲周刊﹂(Asiaweek)評為亞洲四十個城市中最佳生活品質城市的第二名(與大阪皆為七十二分,同列為第二名,輸給第一名的福岡一分),比前年的第五名,再進步三名。可見「從沒有說過成果是馬一人」是欺騙選民。

2002.10.21  轉貼中國時報 陳盈珊/台北報導

 針對行政院長游錫前晚為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李應元站台時,對台北市長馬英九提出的諸多批評,馬英九昨日表示,游錫對他的批評很多不符事實,「對台北市不太熟悉」。

 他說,台北市獲得亞洲周刊評比為居住品質第二名城市是他任內的事,並非前市府政績;他也不明白行政院何不大方撥付基隆河整治補助款,讓前行政院秘書長帶著這筆錢風光參選?

 游錫前晚批評馬英九只是「長得帥」,做事不努力,更不時為基隆河補助款等事砲打中央,台北市在前市長陳水扁努力下,城市生活品質提升到全亞洲第二名,到了馬英九任內卻退步了。
 馬英九表示,游錫的批評很多不符事實,對他個人批評他不回應,但事實錯誤部分他有澄清的必要。

 馬英九說,台北市在一九九九年底被英文亞洲周刊評比為亞洲城市生活品質第二名城市,是他上任一年後的事,怎麼會說是前任政績?這種說法讓他哭笑不得,可見游院長「對台北市不太熟悉」。
 
不僅亞洲新聞週刊有評比台北市從第2名掉到第4名,「經濟學人」雜誌調查也指出,台北市在國際130個城市的評比,名次嚴重落後,只排名第60名,相較之下,1999年與台北市在亞洲週刊評比中並列為第2名的日本大阪,則是全球第21名。

馬市府團隊現在的策略是,只要提到馬市府市政表現不佳.就說不希望淪為口水戰,或是說對手打馬,抹黑,就沒事了,難到亞洲新聞週刊,經濟學人雜誌也口水戰,或是打馬,抹黑嗎?

這樣的馬團隊施政表現不知到台北市市民滿不滿意.

http://www.gati.org.tw/chat/index.php3?read+1036533329




NO:1855_4
馬小猋  於 2002/11/11 18:43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就讓馬小猋(音ㄅ一ㄠ)獨攬第二名的功勞好了,
但排名退步的事, 他總要負責吧, 怎不見其開記者會吠一吠呢?


NO:1855_5
超限戰記男記女  於 2002/11/11 20:25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葡萄酒品酒會,人家大會亞洲 週刊要求台北市提供1998年份葡萄酒參加評比,
馬市腐怕成績太好自己臉上無光,故意提供1999啤酒好幾大統說要大會一併參考。

你想人家亞洲週刊會把啤酒和其他亞洲各大城市1998的葡萄酒一起列入評比嗎?

怎麼胡亂提供啤酒,就說台北獲得1998葡萄酒第二名,是馬市腐的功勞了?


NO:1855_6
阿得  於 2002/11/11 22:19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我就說嘛

馬英酒生小孩 吳慾升幫忙報戶口
結果就變成
馬英酒的小孩 吳慾升也有股份唷


NO:1855_7
超限戰記男記女  於 2002/11/11 23:58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帥阿得,
言簡意賅,甘拜下風。

NO:1855_8
線民  於 2002/11/12 10:34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什麼犯罪率,破案率........都是騙人的啦!
我好幾次上網向台北市警局檢舉地下A片的販售處
及隱密的發貨中心詳細住址.結果後來發現都
沒有結果............ ?????????????
嘿嘿!我喜歡看A片,不過我不恥學生買A片看.
學生沉迷不太好.
其實大家都知道光華商場不管有無碼都輕易買得到.
只要有錢學生也賣哦!不過不要受騙哦!講的跟賣的
不一樣.
這樣大家相信馬英九的數據資料嗎?如果我是台北市長
保證將台北市變成NO.1.

NO:1855_9
TR  於 2002/11/12 10:51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馬英九自打嘴巴...

轉貼
北市長/城市排名貢獻 馬英九:馬多陳少 2002/11/11 13:39
解釋完城市排名,馬英九忍不住引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全球國家競爭力評比報告,馬英九說,連戰任行政院長任內,排名最好的是11名,隨後掉到18名,新政府上任後,台灣的競爭力卻從前年的18名降低到去年的24名,馬英九說,國家競爭力影響更大,也更令人擔心。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今年全球競爭力排名_台灣成長競爭力高居第三
 (記者朱國義∮台北報導)世界經濟論壇(WEF)昨日發布二零零二年全球競爭力排名,在受評比的八十個經濟體中,我國在「成長競爭力」指標上排名高居第三,較去年進步四名,僅次於美國和芬蘭,此外,我國在表現一國當前生產力和當前經濟表現的「當前競爭力」指標上,也由去年的第二十一名進步五名至第十六名。

前亞洲周刊駐台記者勞倫斯•艾頓:馬是標準的投機者
 (記者劉明堂∮台北報導)台北市獲亞洲周刊一九九九年城市評比第二名的政績,是屬於陳水扁或馬英九功勞的「貶見笑」風波再度升溫,李馬兩人昨再針鋒相對,曾參與亞洲周刊三年城市評比工作的前亞洲周刊駐台記者勞倫斯•艾頓質疑,馬市長強調一九九九年評比名次是他的政績,卻避而不談兩千年評比掉到第四名的事實,是標準的投機者。

 勞倫斯•艾頓於一九九六年到一九九九年任職於亞洲周刊,擔任駐台記者,而且曾參與九六年至九八年的城市評比工作,相當清楚該周刊如何評比亞洲城市。雖然馬英九強調在亞洲周刊公布評比的十五項項目中,引用他任內資料的項目有八項,但艾頓認為,和馬英九有關的那幾項,其實都不可能在其短期的任內完成,所以馬英九不該都說成是他的功勞。

 馬英九把一九九九年評比排名列為政績的作法,並且避而不談兩千年的評比排名,讓勞倫斯•艾頓感覺馬英九是標準的投機者,因為亞洲周刊已經關門,馬英九玩弄數據,許多人不易探究那些數據,而來強調是自己政績,這是「不對的」、「不可以這樣」。他曾為文指出疑問,馬英九如果聰明的話就不應再講,如今還在強調自己政績,讓他覺得馬英九是誠信有很大問題的人。


NO:1855_10
白賊七  於 2002/11/12 11:02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首善之都市長說謊連篇始終如一

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910919
…….
至於台北市在英文亞洲週刊(Asiaweek)評選最適合居住城市排名升至第二名,究竟是前市長陳水扁的功勞?還是馬英九的功勞?馬英九說,一九九六年台北市排名第十一名,一九九七年進步到第十名,一九九八年進步到第五名,得分為六十九分,這是陳前市長任內的成績。但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底台北市獲評為第二名,得分七十二分,則已非陳前市長任內。

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911020
…..
台北市長馬英九今天說,行政院長游錫堃昨天對他的批評很多不符事實,台北市獲得亞洲周刊評比為居住品質第二名城市是他任內的事,並非前市府政績,﹁游院長對台北市不太熟悉﹂…游錫堃說的很多﹁不符事實﹂,對他個人的批評他不回應,但事實錯誤的部分他必須澄清。馬英九說,台北市在一九九九年年底被英文亞洲周刊評比為亞洲城市生活品質第二名城市,是他上任一年後的事,資料都是市府主計處提供的,怎麼會說是前任政績?這種說法讓他﹁哭笑不得﹂,﹁可見游院長對台北市不太熟悉﹂。


NO:1855_11
超限戰記男記女  於 2002/11/12 11:38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馬英九「玩梭哈」狀膽。底牌是一支小九,假裝是Ace(應元)企圖偷雞,孤注一擲在亞洲週刊第二名上,自尋死路。驕兵必敗。亢龍有悔,英不可九也。

NO:1855_13
超限戰記女  於 2002/11/20 10:51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馬英九,你是撒謊者!◎艾頓

 兩個禮拜前,我指控台北市長馬英九企圖把亞洲週刊於一九九九年所做亞洲最佳城市評比,台北名列第二的成績,歸為己有。在那篇文章裡,我以為我已經滴水不漏詳述清楚亞洲週刊這件事,以及馬英九怎樣處心積慮欺騙台北市的選民。在其政見裡,他把台北名列亞洲最佳城市第二名當做其任內二十項成就裡的第十八項。上禮拜,馬英九猶厚顏無恥負嵎頑抗,令我驚訝萬分。別再裝了,我想大聲叫喊。你是個撒謊者,我知道你是個撒謊者,我可以證明你是個撒謊者,為什麼你不認了?

為求正確,我們很快來看一下馬英九講了什麼話來辯護自己,真實又是什麼,兩者之間的距離實在叫人吃驚。如果讀者認為這是舊聞或不重要,請多包涵。這議題不必然決定選舉成敗,但是在台灣政界從未有人像馬英九那樣長期享有誠實的美名,因此掀開他怎樣在這個議題上公然欺騙誤導台北市民,暴露馬英九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說不定會激起比我知識更廣博的新聞從業人員把馬英九的過去發掘更深,把這多數藍營轉而支持的「紅色市長」暴露更多的真相出來。

 數據有假城市排名歸功於自己

讓我們切入事實。馬英九於十一月十一日說,就亞洲週刊對台北市的評比,其領導的市府比陳水扁時代貢獻更多。馬英九說亞洲週刊所列出的統計資料,有六個項目是來自陳水扁市政府,有八個是在他主政將近一年後,於一九九九年九月由其市府提供的。另有一項統計是來自媒體。結果,這位「了得的慢跑者」聲稱對亞洲週刊的調查結果,五十三%歸他,四十%歸陳水扁。

 此一聲稱不僅與諸多事實不符,更且是一項重大的心智詐欺。先就與事實不符講起。有提供數據的重要項目有十五項,一九九八年的數據佔了八項,馬英九提供的數據佔了七項。這是謊言一,馬英九提供了統計的四十七%,而非五十三%。

 其說辭裡又稱,在資料提供給亞洲週刊時,馬英九上任已將屆一年,他於一九九八年的最後一個禮拜上任,而這些資料的時間不超過一九九九年八月。一年的三分之二是「將近一年」嗎?這是謊言二。台北市政府所提供的這七個項目是:空氣污染、交通密度、每萬人刑案發生件數、通貨膨脹、GDP成長率、失業率、每千人電話數。

 就此而言,我們不能指控馬英九完全撒謊。我們指控他的是選擇性操縱事實,與簡化事實到近乎撒謊。因為馬英九給的印象是這些分類都有積極的改善,是台北市政府的功勞。可是任何讀者都能看出全國失業率、通貨膨脹率,或GDP成長與台北市政府關聯不大。這些全國性指標變化並不是台北單獨帶出來。當然市府政策對做為商業中心的首府活力確有影響,會影響諸如GDP的成長,但其關聯不明顯。GDP成長可能從去年的2%上升到今年的3%,想必馬市長不會把這個列為自己的政績吧?也許美國消費者是幕後功臣。我也不認為,對於近幾十年來台北達到最高的失業率,他會歸為是自己的政績。

 那麼在這七個範疇內,那些是台北市政府的權責呢?我想或許是犯罪、污染、交通,因為這些方面的改善是有賴地方而非中央。就這三項,馬英九能居功的成績是非常參差不齊。比起一九九九年的數據,污染降了十二%,確實有改善,犯罪率與一九九八相同,交通密度惡化了二%。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在市政府的權責項目裡,如馬英九有功,除了環保外,可說寥寥可數。但是馬英九在各方面都居功,他實在有必要說清楚講明白他何時何地做了什麼事。

評比滑落且等馬市長如何解釋

我不認為當市長比當英國內閣部長輕鬆。許多做過這類職務的人都說,要花一年的時間學習才能真正開始做決策,然後政策能否生效也要時間。也許馬英九少年得志,讓他得以早早規劃政策、編列預算、加以執行。果真如此也許他願意告訴我們他執行了哪些措施。那請給我們一張明細表,詳列經市府批准任何新措施的日期,市議會通過預算的日期(若該項措施有需要預算的話),以及政策生效的日期。因為若無馬英九一張執政初期戰果的明細表,我們就必須假定在一九九九年頭八個月的進步是來自陳水扁前四年主政的動力。

 現在讓我們來處理前述重大的心智詐欺。在星期一馬英九聲稱對台北的改善居功五十三%。他可以這樣是因為故意混浠「提供數據」與「對數據的改善有貢獻」這兩個議題。前述的統計資料裡馬英九僅提供四十七%,卻主張他對統計資料結果上同樣比率的進步有功。要看這有多愚蠢,讓我們來看看他所說由媒體提供的那一項數據。那是平均通勤時間,是由聯合報提供。在一九九八年是二十八分鐘,到一九九九年(二○○○年的報導)已經減少到二十四分鐘。會有人認為這是聯合報造成的進步嗎?當然不是。聯合報僅提供統計,但不對實際進步狀況負責,新設或更寬的道路、公車專用道,新的捷運線等才是促使進步的因素。故而馬英九宣稱亞洲週刊使用一九九九年的統計所顯示的進步,其居功四十七%,是無意義的。他提供四十七%的數據,但除非我們看到一張我前面所提詳列市府作為的明細表,那才算得上是他的政績。

 這就是馬英九,一個騙子,台語所說的「白賊七」。難怪在十一月十日第一次辯論後隔天,他說他看不出道德沒有瑕疵和做市長有何關聯。馬英九也許是騙子,但他並不笨。當辯論聚焦在亞洲週刊一九九九年的評比時,幾乎無人談及台北市在享受了馬英九十二個月英明的治理後,在亞洲週刊二○○○年的評比裡卻滑落到第四名。我仍在等待他對此的解釋。

http://www.taiwandaily.com.tw/news/synth/2c.htm#title34


NO:1855_14
版主(併欄)  於 2002/11/21 22:07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路見不平  於 2002/11/21 22:01
Re:驫英九,你就招了吧!!....

艾頓先生原係亞洲週刋駐台記者一直任職到此週刋停刋為止, 當然熟諳雜誌之城市評鑑內容及程序. 今天其之所以站出來仍基於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有需要來澄清選舉時雙方陣營之所不停爭執的癥結處. 也許馬英九認為亞洲週刋已停刋及當年的記者已離開台灣了, 所以才有恃無恐在施政政績上剽竊陳水扁的政績. 更令人不解的是艾頓先生曾撰文詳述評鑑方法後, 馬英九卻一再強詞奪理的狡辯, 才導致艾頓先生的嚴詞指責馬英九是個撒謊的政客. 非遠來的和尚會唸經而是見義勇為, 嫉惡如仇!


NO:1855_15
DignityTW  於 2002/11/22 19:25
Re:前亞洲週刊記者艾頓關於台北市排名的文章

連老外都大聲叫喊!馬英九,你是撒謊者!

台北人清醒吧!『 馬英九,不要辯論,只要狡辯!』

為讓真相出來,建議多元入學聯招會將下列題目列為熱門題庫:
一、簡答題:
1.圓謊術
問:請問讀哈佛時,你是不是職業學生?
答:哦!那是四年前炒過的議題。

2.市政辯論
問:請問真理是不是越辯越明?
答:是!那為什麼市政辯論四年前陳水扁答應五次,今年馬英九限制為兩次?

3.玩數據
問:請問7/15 = ?(十五分之七等於多少?)
答:五十三%(馬英九市長標準答案)
亞洲週刊於一九九九年所做亞洲最佳城市評比,台北名列第二的成績,亞洲週刊的調查結果,有提供數據的重要項目有十五項,一九九八年(陳水扁)的數據佔了八項,馬英九提供的數據佔了七項。而馬英九聲稱五十三%歸他。

4.馬氏時間數列
問:請問8/12 近似100%?
答:是的 。依馬氏數學:一年的三分之二是「將近一年」。
提供給亞洲週刊資料的時間不超過一九九九年八月。馬英九於一九九八年的最後一個禮拜上任(1998/12/下旬~1999/08/30) 時間約八個月。一年的三分之二是66.7%,而非「將近一年」嗎?

5.編預算
問:政府運作是:先有政策→再編概算預算→議會審查通過→照案實施
請問一九九九年預算是何時編列?何時送議會審查?
答:馬英九於上任 (1998/12/下旬)後,臺北市政府於八十八(1999年)年二月二十五日以府主一字第 8800164300 號函將新年度預算送臺北市議會。新年度預算是自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
提供給亞洲週刊資料的時間不超過八十八(1999年)年八月。換句話說,依據馬市長之政策編預算加以執行才一個月。
媒體不敢分析! 老外都看的出來,高格調的台北人,您看不出來嗎?不信請查網址:

http://www.dbas.taipei.gov.tw/budget/ofbudget/89budget/bfbud/89bfmenu.htm

6.「白賊九」
問:請問 「白賊九」典故來由?
答:是「白賊七」+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 加上兩個一 →「白賊九」

二、申論題目:
1.試就市政府「提供數據」與「對數據的改善貢獻度」兩議題之關聯性分析。
2.試簡述「白賊七」與「白賊九」之典故與異同?

馬英九,不要辯論,只要狡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