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自律的試金石
回 覆 返 回


阿窗  於 2002/11/05 18:19
媒體自律的試金石


看來看去好像只有台日的編輯室會把星周刊案和美鳳案連在一起評論

其他的都繼續當縮頭烏龜

深深害怕媒體的《新聞自由》有因為台灣讀者稍稍的聯想而被限制的可能

還可以大言煌煌好像那是因為香港的讀者品味要比台灣高出一大截似的

美鳳案在台灣是被當作對於蔡仁堅(擴大一點說是對《你們綠營》)作政治審判

賣互動式光碟的《獨家報導》雜誌結果和解了事繼續名列統媒聯合戰線的外圍擔任攻擊發起者

台灣的司法體系被其他國家的人當成聾子的耳朵嘲笑

台灣的讀者依舊要按照媒體的旋律調節自己的喜怒哀樂

好像台灣啥事也沒發生過似的

媒體的社會責任??

廢話

當然是幫忙少主中興奪政權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日報的社論

【社論】反擊媒體煽情與暴力,香港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台灣媒體、政客對人權和人格的戕害,比香港有過之無不及,香港社會能以集體他律制裁《東周刊》,台灣民眾也應效法表達不滿

香港《東周刊》因為刊登某知名女明星遭人威脅拍攝的裸體照片,日來引起香港社會極度憤慨,多位藝人並身繫頡天地不容頜布條走上街頭表達抗議,面對藝人、社會團體以及輿論的圍剿,《東周刊》社長、總編輯和責任編輯道歉下台,經營這份周刊的英皇娛樂集團大股東楊受成,因對此事感到十分震怒及羞愧,也要求《東周刊》立即無限期停刊。然而,香港社會顯然餘怒未息,另一家雜誌《3周刊》又再版同一張裸照大發利市,雖然被指涉的明星劉嘉玲公開道出:頡我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堅強…頜,港府公權力和司法的後續處理,將是該案能否找到頡公道頜的觀察指標。

其實,媒體八卦文化於香港存在已久,政商影藝名流受狗仔隊跟拍之苦多時,這回《東周刊》踩爆地雷,造成香港社會發出人神共憤、天地不容的怒吼,甚至進一步採取自發行動,以輿論的壓力制裁媒體,外界解讀是裸照風波已經超出香港社會所能容忍的底限,也有一說《東周刊》此次裸照風波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管原因為何,總之,香港民眾這次能夠跳脫媒體自律的道德訴求,並領先司法等公權力管道,以集體頡唸力頜達到有效他律的成果,相對台灣社會對媒體暴力和低俗八卦日漸頡香港化頜的冷漠,以及媒體本身欠缺自省、檢討能力的現象,這一進一退,似乎更值得台灣社會省思。

和《東周刊》裸照風波相比,媒體暴力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璩美鳳性愛光碟事件,雖然新聞局一度查禁隨書贈送光碟的《獨家報導》雜誌,司法單位也有相關處分,然而相關媒體至今依然我行我素,就連這次《東周刊》所刊登的裸照,台灣也有部分媒體興匆匆的轉載,包括上個月發生的衛生署代署長涂醒哲舔耳朵烏龍事件…等,在在凸顯媒體利用八卦流言刺激買氣的惡習不改。追根究柢,台灣社會沒有對媒體類似的不當報導做徹底檢討和施壓,相關當事人若不是抱著息事寧人的鄉愿心態,就是忍氣吞聲任人宰割,以至於媒體大舉讀者愛看、市場趨勢等大旗,變本加厲散播頡毒素頜,侵犯個人隱私、戕害人權莫此為甚。儘管沒有人願意自己家裡被裝設針孔攝影機,但卻因為一副事不關己的鴕鳥心態,讓整個社會充斥偷窺的針孔,結果社會群體因此受害,個人又豈能置身事外?

除媒體暴力這顆毒瘤之外,台灣政治文化特有的頡語言暴力頜膿瘡,同樣值得社會的關注。從最近的涂醒哲事件、泛藍立委及張博雅有關考試院長賄選之指控、乃至於更早之前的陳水扁「澳門買春」、李登輝夫人曾文惠女士攜鉅款離境傳聞…等等,相關政治人物雖欠缺證據,甚至最後證實子虛烏有,但這些政客卻可以躲在言論免責權保護傘下大放厥詞,這種對個人人格的迫害和踐踏,和身體被人脫光、偷窺的嚴重性,一樣為天地所不容,只是法律層面界定不是那麼清楚,過去一些案例司法懲處有限,想靠政客自律又如緣木求魚,香港《東周刊》被輿論他律扳倒的例子,倒不失為約束政客胡搞瞎搞的一盞明燈。

不肖媒體和政客(立委)在多數人民眼中等同亂源的代名詞,這種看法已反映在許多民調數據中,然而,人民不滿歸不滿,卻沒辦法形成夠強夠大的行動壓力,讓這些社會亂源一而再、再而三興風作浪。香港過去乃一個殖民地區,現今也還在中國頡一國兩制頜的統治下,對於媒體亂象仍有足夠的社會力量予以約制,雖然不代表香港從此以後不會再發生類似的遺憾,但比起民主、法制更勝香港一籌的台灣,又顯得積極而有活力。而在戒嚴威權統治年代充當頡打手頜的台灣媒體和政客,不知珍惜民主開放的可貴,對低俗的八卦文化竟群起效尤,或為虎作倀謀殺人格、戕害人權,這股缺乏社會責任思考的墮落沈淪風氣,是媒體的悲哀!是政客的悲哀!也是台灣人的悲哀!


NO:1819_1
狼心狗肺  於 2002/11/05 20:04
Re:媒體自律的試金石

叫球員兼裁判???別傻了....

前陣子不是有一隻廣告...多家媒體發起了一個啥清潔日

笑死人了...一群主播穿起白衣服在草地上...拍得美美的...

說要給大家一個乾淨的媒體空間.......笑到不行...

當作看連續劇好了...不然就看2100全民亂講...笑一笑...


NO:1819_2
記女+記男  於 2002/11/05 20:51
Re:媒體自律的試金石

與 統媒匪諜記者 超限戰

教育部: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發表會 在台灣的聯合中國媒體,尤其是所有統媒電視台,本著「一分新聞、兩分八卦、七分鬥爭」伎倆,效法共產黨「一分抗日、兩分應付、七分發展」手法唱衰台灣、搞爛台灣。記者已經成為匪諜的最佳身份掩護,公然對台灣統戰超限戰。
有識之士更紛紛看出,統媒和政客已經成為台灣兩大害,特別是病媒聞危害更甚於政客有任期。我們不能用選票來制裁傳染原,必須用收視率和廣告效果來抵制。但是中資源源不絕,近來更有壹週刊、蘋果日報等大舉入侵,因此......

唯有,台灣熱血青年全面與統媒匪諜記者抗戰,自由攻擊才能阻擋匪諜的作亂和中國的超限戰併吞台灣。

吾人建議台灣應該積極進口華盛頓蘋果、富士蘋果等歐美日專業媒體,策略聯盟密切合作。初期以契約方式翻譯專欄如:書評、旅遊、文化、體育、國際情勢等刊出,後期則交換派出記者和文稿及出版通路共享。台灣狡兔三窟本土化和國際化齊頭並進,加上厚植民主及人民素質以保萬世台平。



NO:1819_3
yl  於 2002/11/05 21:41
Re:媒體自律的試金石

媒體自律? Even in the case of 《東周刊》, it was not the self-restraint on the part of the media it self that resulted in the indefinite suspension. It was the loud uproar of a limited group of people. We should not set our eyesight on the fictious self-restraint. As consumers we have the obligation to ourselves to help cleaning up this media mess-- by boycotting the advertisement sponsors of those yellow sheets (shits?).

NO:1819_4
阿窗  於 2002/11/05 23:16
Re:媒體自律的試金石


標題措詞有誤

應該是媒體宣稱自律的試金石^^


NO:1819_5
記女+記男  於 2002/11/06 11:14
Re:媒體自律的試金石

【有話要說】台灣的新聞是不是太自由?◎蔡宗禮

 一樁發生在十多年前,香港一知名女星被擄強拍裸照案,在八卦雜誌披露後,各方群情激憤,各界撻伐之聲紛至沓來,同為演藝圈的大哥大、大姊大更身先士卒,出面相挺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此家雜誌社「天地不容」之惡行;翌日更號召演藝人員走上街頭,表達他們心中的不滿,逼得連港府特首董建華都出面表達立場,終於導致這家雜誌社創辦人出面道歉,相關人員總辭,並宣佈無限期停刊。偉哉!斯舉斯行足以論證:香港雖與台灣都為八卦充斥的彈丸之地,但畢竟香港還是個較有正義公理的地方。

 反觀一年多前,台灣發生璩美鳳遭偷拍光碟事件,經「獨家報導」一曝光後,全台立即陷入歇斯底里的瘋狂狀態,觀賞此一性愛光碟蔚成風潮,人與人之間的寒暄語,從「吃飽未?」轉換為「那部片看了沒?」各家平面媒體大篇幅的報導,電子媒體更是不遑多讓,鉅細靡遺、緊迫盯人的播報性愛過程及後續發展。兩件同為揭人隱私的事件,同為女主角的兩人,不同社會給予她們的評價跟待遇,為何有如此天淵之別?

 這次傳聞中的劉小姐是一張裸照被刊登,就獲得香港各界的關心與支持;而我們的璩小姐在四十七分鐘中毫無冷場,全裸入鏡、真槍實彈大膽演出,在「獨家」一報導後,幾乎所有電子媒體都見獵心喜,像著了魔似的追蹤報導,一副落井下石的姿態去塑造璩小姐傷風敗德、勾人丈夫的形象,而整個社會就在媒體的形塑之下,紛紛予以譴責抨擊。事隔一年多後,我們平心靜氣再來反思這件事,再對照這次香港發生的事件,我們的心中有一連串的疑問:你說璩小姐私德敗壞,可是她至少是關在房間裡辦事啊,你不去痛斥那些居心叵測的歹徒,反而責備她為何幹那檔事,這公平嗎?

台灣的社會就是時時刻刻充滿著政治味,政治上講究的是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把這種惡質的政治文化,引進我們的生活中,當然看不到人性的光明面,當然整個社會沒有任何正義公理可言,因此偷拍光碟事件一發生,我們的社會完全聽不到仗義執言的聲音,就連自詡為新時代女性的婦運團體,也未見其伸出援手。悲夫!悲夫!

 這次香港發生的事件,一定會讓璩小姐感嘆:時空要是能錯置,也不會淪落到此田地!我們也不禁要慨嘆:為何如此的八卦雜誌,竟然還能在台灣立足?事件發生後,雜誌負責人竟還敢厚顏無恥的宣稱,這是滿足大眾閱聽的權利,而且還大言不慚的與公權力抗爭,宣示這是「捍衛新聞自由」,我們真不知要用什麼字眼,來臭罵如此低俗的新聞媒體,想一想,一片光碟就攪得人家在華人世界抬不起頭來,一件「削凱子事件」又攪得人家在新聞界無立錐之地,「舔耳事件」又差點毀了一個政務官的名節,台灣的新聞自由是不是太自由了?

教師(屏東縣)
http://www.taiwandaily.com.tw/public.htm


NO:1819_6
記男  於 2002/11/06 11:16
Re:媒體自律的試金石

盧世祥:「他律」是使媒體自律有效途徑
新聞自由不能無限上綱公眾有權透過司法途徑維護權利

 (記者溫貴香∮專訪)香港「東周刊」刊登某女星被擄及禁錮所拍的裸照圖利,遭致各界聲討被迫暫時停刊,對此,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執行長盧世祥(上圖)昨日藉此呼籲,公眾權利受侵害有權抵制媒體,發動拒買、拒看、甚至訴諸法律等「他律」途徑向媒體追償,但他也表示,台灣某些媒體臉皮厚、內在自省不足與公眾自發性不夠,是目前「他律」行動的兩大隱憂。

 針對「東周刊」事件,盧世祥表示,這起事件彰顯出「他律」是迫使媒體走向「自律」的有效途徑,香港群眾甚至以「天地不容」等強烈字眼痛批媒體,而類似「東周刊」的舉措,在台灣,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也上演過,一九九七年白曉燕命案發生,中國時報在頭版新聞刊登白曉燕手指被剁的照片,這與東周刊刊登女星被擄強拍裸照的行徑並無二致;再者,去年璩美鳳遭偷拍性愛光碟一案,獨家報導負責人沈野還振振有辭說是為捍衛新聞自由;而最近一起則是聯合報報導衛生署代署長涂醒哲舔耳烏龍案。

 盧世祥表示,聯合報十月二日的報導對涂醒哲未審先判,而事後證明涂醒哲的清白,聯合報不知自省、道歉,竟然還在十月六日的社論中要各界檢討,就是不檢討自己,這種不知自愛與自省的媒體,公眾有權發動拒買、拒看,但是,台灣社會只要有人發動拒買、拒看運動,就會被解讀為「政治考量」泛政治化,加上一般民眾「怕」與「不了解」媒體,只好默默承受被媒體的侵害;因此,台灣公民自覺有待加強。

 盧世祥強調,民眾必須知道「非公眾人物沒有接受媒體採訪的義務」,換句話說,以華航空難而言,受難者家屬悲慟的表情,媒體無權拍攝,否則媒體即構成肖像權與隱私權的迫害,公眾有權透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新聞自由不能無限上綱,對於自律與專業能力不足的媒體,公眾有權以訴訟做為手段逼迫媒體道歉或發起抵制行動。

http://www.taiwandaily.com.tw/popular.htm


返 回

■ 為一般的欄位  為必填的欄位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署名: [♂♀]:
☆☆: 本欄無作用
其它選項: HTML僅開放字體變化
文章主題:
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