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報又假借昔日海軍白色恐怖平反事件反咬民進黨一口
回 覆 | 返 回 |
皇國御稜威 於 2002/11/04 10:20 | |
統一報又假借昔日海軍白色恐怖平反事件反咬民進黨一口 | |
哈哈!我已經懶得批他放的屁了...
記者朱慶文 白色恐怖殷鑑不遠,政府編列大筆預算支付冤獄賠償金。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最近又推動「忠誠查核」,只怕公務員忠誠度難以查核,被主事者當作整肅異己手段;對照四十年代整肅海軍閩系官兵,讓人憂心歷史是否會重演,或因籍貫不同造成工作權不平等。 當年海軍閩系軍官,因當權者認為無法充分掌控遭整肅。雖然今日政治環境與當年不能類比,但相同處是:只有執政者發現無法掌控運作國家機器的公務員,才會以思想考核來確定公務員是否服從;當思想考核再無法判別,只能從外顯條件如籍貫、學歷等,來篩選「近親者」當作「國王的人馬」。 「近親政治」造成政治參與的不平等,讓政治鬥爭派系劇烈,更是獨裁政治的前兆。但忠誠查核條件真能篩選出符合規格的公務員嗎?倒也未必。依人事行政局擬訂的「公務人員查核辦法」草案標準,當年叛逃到對岸的林毅夫恐怕血統最純正。 根據忠誠查核辦法草案第五款,一個人若有「三親等以內之血親」,或其配偶或配偶之父 母,曾在中國大陸地區(含港澳)居住一年以上,其主管機關就必須將之視為可能危害國家安全或國家利益,須查核其「忠誠度」是否適於擔任此職務。台灣是移民社會,依此條件,許多「芋仔蕃薯」恐怕都無法擔任公職。 其實,今天的忠誠問題恐怕不在文官,而在少數執政者的心態,這和五十年前白色恐怖時代並無差別;當政府高層為統獨的國家意識形態爭議不休,如何讓文官、軍隊有所適從。更值得憂慮是,若執政者心態偏衡,忠誠查核將是當年「人二」的翻版,有重演公務員白色恐怖之虞。 【2002/11/04 聯合報】 |